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4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中国手作·木作》一部让非遗进入生活的纪录片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1 15:44: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8年09月25日


央视纪录频道刚播出的《中国手作·木作》是一部以创新视角,挖掘非遗如何走入当下生活,以及匠人们在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中的文化自信的纪录片,是一部当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碰撞的产物。

《木作》让木头活在中国人生活里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前,我们之所以选择“手作”,是因为在做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明密码》这五年来,感受到全国各地大量的匠心之作,以及各种各样的匠人。因此有一种强烈的想法,就是要做一档关于“手艺”类的片子”。《中国手作·木作》总导演兼制片人池建新表示 。

“现在市面上做“手艺”的片子有很多,中央台的《手艺》已经做了将近200集,我们在策划的时候,就在思考,怎么让这套片子新颖,让大家喜欢。之所以选择 “木作”,因为木头是中国人的生命,是中国人的智慧。我们选择了木头,但是反过来,木头塑造了东方人,东方文化整体都在里面,影响是相互的。比如为我们中国人的柔韧,韧劲很强,比如我们的可塑性等等,包括哲学,都跟木头高度相关。”

在众多表述方式面前,总导演池建新却选择了一条特别艰难的路线,他说到:“我们要强调木头在中国生活中的作用,不再强调个体。中国人是以木为生的,不像西方人,以石为生。我们选择了一条特别艰难的路线,因为它不是宏观的,也不是微观的,而是中观的。我们要讲中国人和任何一种手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太强化手艺本身的过程,不是教大家怎么去做这个东西。”

基于这样的一个创作思想,《中国手作·木作》在题材上,池建新带领团队进行调研、选题策划,从近200多个具有木作选题中选择了具有中国代表性的木作,比如《构木为巢》这一集中的吊脚楼,虽然相对的是少数民族苗族的吊脚楼,但事实上少数民族是跟汉族一起是中华民族传承的一部分。池建新说“木文化有两个方式,一种是存在你的生活,另一种是存在你的精神,而整个传统的乡村领域,承载乡村生活的精神就是戏台,比如乐平的戏台,这个戏台做的非常豪华,非常讲究,现在乐平每年还在唱戏,几乎每天都有戏。”选择能代表中国的木作是池建新团队的第一选题标准。第二个选题标准则是要有时代性,能受到年轻人关注,能反应出当下中国木作现状的典型案例。

池建新举例《古木新生》这一集,因为城市化不可避免,我们不可能只生活在乡村,一定要伴随着城市化不断前进,冰块西瓜网络传播让年轻人看到新的木作,郑爸爸的巧劲也让木头在互联网、在城市里传播。“从我们来说,不是要让木作成为遗产,而是走进我们的生活,活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每一集都会有中观视角的思考。”

《中国手作·木作》总导演兼制片人池建新

“纪录片国家队”新的表达

池建新是北京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而中央新影集团北京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拥有中国纪录片界数量最多的成熟导演,被誉为纪录片“国家队”。发现纪实也是纪录片获奖大户,近几年获得了“金鸡”、“百花”、“星花奖”、“中国纪录片十佳十优”、“纪录中国”、“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等各类奖项超过100多项。

虽然生产过大量纪录片、经历过纪录片的众多荣誉,但随着观众的收视习惯变化,以及认识到技术手段的变化,池建新带领着团队开始尝试新的纪录片创作、宣传模式。

《木作》是一部精品而又有创意的纪录片。池建新说这部纪录片应该是老纪录片人的“新”表达。

2013年,池建新就力图打破原有古老的节目制作形式,开创了《文明密码》栏目,力图挖掘和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团队拍摄过200多个县市,拍摄了近1000个民俗技艺,拍摄团队走过的路程足可以从地球往返月球一趟。从手串到烫蜡技艺,到京式家具等木作拍摄,导演们对“木作”仰慕已久,多次选题考证之后,所以才决心找到“木作”这么小的一个切口表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文明密码》用轻纪录片方式,人格化的风格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受到了很多年轻受众的喜爱,池建新在心中埋下了一个种子:纪录片能不能也做得轻松活泼,拥有一群年轻受众呢?

《木作》就是这颗种子结出的第一个果子。因此《木作》的宣传片、海报网感十足,让观众感到非常亲切。但亲切感绝不仅仅来自于宣传片的剪辑包装及海报“木”字成语的诙谐。更因为本片在表达的时候注重通过手艺人背后的故事而去表达该手艺,展现传统中国的非遗传承密码,以及匠人们对传统木文化的信仰与变革。

《木作》除了会在CCTV-9播出,还根据年轻人审美,利用碎片化时间、倾向于快节奏获取内容的特点,制作出了各种番外片,取其精华,将25分钟的片子浓缩在几分钟内,在腾讯、爱奇艺、优酷等新媒体网络平台播出,又一次打破传统纪录片的乏燥与教条。

《木作》让传统非遗、手艺重新回到现代人的视野

纪录片《木作》包括《榫卯智慧》《乡土木情》《构木为巢》《以木相传》《古木新生》五集,以主题分集,每集节目里出现2种木工种类,2组相关的手工匠人,不同细分领域的手艺,共同讲述了一个“传承木作文化,传递生活态度”主题。《木作》制片人兼总导演池建新说,时下娱乐类节目泛滥,纪录片要勇于承担媒体责任,将镜头聚焦当下鲜活的民风民俗,引导观众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这个团队这几年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如何使沉重的说教型纪录片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将节目价值观与品牌价值观和受众相契合,如何将传统纪录片拥抱互联网,拉近纪录片与老百姓的距离。这次该团队制作的《木作》,就是立足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通过细腻活泼的镜头语言,将“木材美”的观点向观众娓娓道来。

《木作》中每集在手艺人的选取上也是非常讲究的,他们来自生活中,却让人惊艳。有执着于全榫卯微缩营造的工匠王震华,他的作品件件惊艳于世;也有很“潮”的网红“冰块西瓜”,用直播和弹幕的新技术与当下年轻观众见面;还有有着“木匠界宫崎骏”称号的主人公“郑爸爸”, 他制作的木工制品受到了一批年轻人的喜爱,用一句时髦的词语来阐述就是——小清新;更有平凡的农民李学民,平时工地打零工,利用回家做农活的时间恢复即将失传的木碗工艺。

非遗最好的保护方式是让它进入生活,《木作》这部片子,就是让传统非遗民艺重新回到现代人的视野,并让其成为一种风潮。还将传统木工艺与当代生活需求相结合,让手工与协作、传承与符号、传统与现代之间达到平衡,让我们重新认识非遗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0 17:23 , Processed in 0.09841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