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829|回复: 2

[名人] 傲雪凌霜、殉国忘身——革命英烈池石头弟同志简介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6
发表于 2020-7-3 22: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池石头弟

池石头弟

池石头弟(1912-1938.3.16),化名郑石弟,男,汉族,中共党员,福建省福安市松罗乡后溪村人。福霞边区红带会创建人之一。193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福霞边区委员会成立,池石头弟在张宝田、马立峰等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加入革命队伍,经马立峰、詹如柏同志介绍、推荐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刚成立的中共福霞边委领导人具体分析了国民党当局的情况,决定通过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农民群众武装起来,壮大革命力量,保卫“五抗”斗争成果,特委派池石头弟、罗富弟等人到闽东北的寿宁向范浚学习成立红带会对付反革命大刀会的经验。随即这个新型的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组织——福霞边区农民武装队伍红带会在松罗乡后溪村宣告诞生,池石头弟任队长。后历任秘密农会会员、工农赤卫队队员,参加了“五抗”和土地革命斗争。1934年8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内部称红七军团)寻淮州、粟裕、乐少华、刘英率领的数千人途经闽东,给闽东革命迅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此时,曾志、叶飞等领导人做出决定,为保存革命实力,实行战略转移,以山区革命老根据地为重要依托,转入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1月闽东红军主力转战外线后,池石头弟随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转移到山区坚持革命斗争,先后担任工农红军安(福安)德(宁德)游击队队长、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干部。1935年10月5日,以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到达寿宁县郑家坑村,与叶飞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一部会师。7日,成立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不久加以充实。虽然临时省委因内部分岐而于1936年10月间导致解体,但在失去中央领导,又遭国民党正规军两次长达八个月“围剿”的险恶环境里,省委主要领导人都没有忽略过自己身为共产党人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尽力巩固和发展全区的党组织,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不断扩大游击区范围,池石头弟与闽东革命党人一道把闽东游击区域扩展到到浙赣铁路沿线和金华衢州盆地,有力地冲击了蒋介石统治的重要腹部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不断提高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这对于中央红军长征及南方各省游击战争的开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1936年冬至1937年春,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长达三年之久的闽东特委,终于获得了党中央1935年“八·一宣言”等党内秘密文件,据此,将闽东苏维埃政府改为闽东抗日军政委员会(主席叶飞,副主席阮英平、范式人),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努力。并多次与福建省国民党军政当局谈判,以及强有力的军事斗争,终于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1937年冬,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宁德桃花溪集中后,移驻屏南石棠整编训练,准备北上抗日;1938年1月,独立师1300余人集结于屏南棠口、双溪(旧县城),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并在宁德城关设立留守处。1938年2月,池石头弟奉命留在闽东坚持斗争,任宁德留守处警卫排排长,负责警卫新四军六团宁德留守处的安全。1938年3月16日,国民党福建省保安处指使闽东保安第二旅李树棠部袭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驻宁德留守处,池石头弟和警卫排战士极力掩护留在闽东坚持斗争的中共闽东特委委员、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后方留守处秘书长的郭文焕、范式人等闽东革命党人突围,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把50多位革命党人安全转移到宁德吴厝祠堂。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池石头弟指挥警卫排战士迅速安置好革命党人后,带领警卫排全体战士冲出安置点,想诱敌离开,以便使革命党人安全撤离,但因寡不敌众,最后弹药殆尽,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闽东人民的优秀儿子,时年26岁的池石头弟同志壮烈牺牲!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6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6: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池石头弟.jpg
傲雪凌霜   殉国忘身
——革命英烈池石头弟同志事迹简介

              
池石头弟(1912-1938.03.16),化名郑石弟,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福建省福安县松罗乡后溪村人。

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吓倒。1927年08月0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等领导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的新时期。

是年,军阀当局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支出和维持奢侈的生活,截留地方财政,在宁德三都成立了海军支应分局,以张日章为局长,并在所辖福安、霞浦、寿宁、罗源等六县设立了办事处,专施征收捐税之事。地方土豪劣绅们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把税费一提再提,层层盘剥,老百姓怨声载道,度日如年。

1931年04月中共福州农村巡视员邓子恢前来福安巡视工作,同马立峰一道在福安一带组织秘密农会,发动群众抗税抗债斗争。国民党当局随即派遣民团四处搜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思想进步人士。

1932年,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特派员叶飞、中心市委秘书长曾志和任铁峰等一批党的领导人来到闽东,与当地革命者一起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同年12月,福(安)霞(浦)边委在福安松澳(今福安松罗)孟尾成立。在书记陈宝霖(又名张宝田)的精心组织和秘密策划下,后溪乡苏维埃政府在后溪村池氏祠堂成立了。后溪村群众革命热情高涨,纷纷参加革命活动。

与此同时,池石头弟在张宝田、马立峰等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于1933年09月加入革命队伍。

同年,经马立峰、詹如柏同志介绍、推荐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加革命后,池石头弟历任秘密农会会员、工农赤卫队队员,参加了“五抗” (抗租抗债抗捐抗粮抗税)斗争、闽东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

1934年8月,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内部称红七军团)寻淮州、粟裕、乐少华、刘英率领的数千人途经闽东,给闽东革命迅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此时,曾志、叶飞等领导人做出决定,为保存革命实力,实行战略转移,以山区革命老根据地为重要依托,转入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1935年01月闽东红军主力转战外线后,池石头弟随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转移到山区坚持革命斗争,先后担任工农红军安(福安)德(宁德)游击队干部、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干部。

1935年10月05日,以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到达寿宁县郑家坑村,与叶飞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一部会师。

07日,成立了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不久加以充实。虽然临时省委因内部分岐而于1936年10月间导致解体,但在失去中央领导,又遭国民党正规军两次长达八个月“围剿”的险恶环境里,省委主要领导人都没有忽略过自己身为共产党人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尽力巩固和发展全区的党组织,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不断扩大游击区范围,池石头弟与闽东革命党人一道把闽东游击区域扩展到到浙赣铁路沿线和金华衢州盆地,有力地冲击了蒋介石统治的重要腹部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不断提高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地位和影响。这对于中央红军长征及南方各省游击战争的开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936年冬至1937年春,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长达三年之久的闽东特委,终于获得了党中央1935年“八·一宣言”等党内秘密文件,据此,将闽东苏维埃政府改为闽东抗日军政委员会(主席叶飞,副主席阮英平、范式人),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努力。并多次与福建省国民党军政当局谈判,以及强有力的军事斗争,终于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

1937年冬,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宁德桃花溪集中后,移驻屏南石棠整编训练,准备北上抗日;

1938年1月,独立师1300余人集结于屏南棠口、双溪(旧县城),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并在宁德城关设立留守处。

1938年02月,池石头弟奉命留在闽东坚持斗争,任宁德留守处警卫排排长,负责警卫新四军六团宁德留守处的安全。

1938年03月16日,国民党福建省保安处指使闽东保安第二旅李树棠部袭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驻宁德留守处,池石头弟和警卫排战士极力掩护留在闽东坚持斗争的中共闽东特委委员、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后方留守处秘书长的郭文焕等闽东革命党人突围,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把50多位革命党人安全转移到宁德吴厝祠堂(后因警卫排全体战士殉国,50多位革命党人被捕,党组织先后与驻闽绥靖公署参谋长赵南和、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交涉、说理,要求释放被扣押的人员。在各方面舆论的压力下,陈仪不得不释放郭文焕等50余人。这批人员中,除郭文焕等3人受命回闽东工作外,其余的开赴抗日前线,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

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池石头弟指挥警卫排战士迅速安置好革命党人后,带领警卫排全体战士冲出安置点,想诱敌离开,以便使革命党人安全撤离,但因寡不敌众,最后弹药殆尽,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闽东人民的优秀儿子,时年26岁的池石头弟同志和他所指挥的警卫排全体战士壮烈牺牲。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6
 楼主| 发表于 2020-7-16 16: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闽东:青山且为忠魂舞
——福安松罗“英烈谱”

2019/4/3

2019040310451136.jpg
福霞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2019040310451925.jpg
九家保纪念碑

  去年初冬时节,因参加采风活动,走进松罗乡。出福安城,过溪柄镇,车子旋转几道弯,便进入松罗地界。虽冬临大地,寒气氤氲,这平均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乡村,依然满山遍野一派青绿。如今的松罗,森林覆盖率达82%,不到2万人口却拥有10多万亩林地,且林地绿化率达97%。放眼望去,竹林森森,茶园层层,小溪轻流,花草掩映,到处是“金山银山”的绿水青山。

  这绿水青山丰腴之地,不仅培育着财富,也孕育着英雄豪气。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旧社会,这股英雄豪气充盈山野沟壑,涤荡着污泥浊水,给社会带来一股清风,使人民看到希望。这片土地上的英雄,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走进松罗革命纪念馆,在“历史丰碑——英烈谱”的大幅标题下,是一列长长的革命烈士名单,我数了一下,共183名,烈士最多的南溪村达33名。罗富弟一门三忠烈,刘细妹、缪成旺婶侄皆烈士。他们的年龄多在20出头,最小的仅 16 岁。这些年轻人,绝大多数是在土地革命时期为了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燃烧了自己的赤子之心与生命,把历史定格在令人敬畏的瞬间。还有101人是后来被平反昭雪的错杀、误杀者。当时这么个万把人的小乡,竟有这么多为国捐躯的革命者,可见当年革命之艰难,斗争之惨烈。“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这些英烈,感天动地,气贯长虹,永远令我们景仰!

  地处高山僻地的松罗乡,东邻霞浦,西靠赛岐,南接溪尾,北连柏柱洋,是福(安)霞(浦)交通线上的枢纽,也是水路陆路的交汇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加之山地广阔,回旋余地大,成了当年革命的重要活动地,叶飞、曾志、詹如柏、马立峰等领导人都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

  1933年秋,中共福霞边委在松罗孟尾村成立,并在后溪村成立了党领导的武装队伍红带会;1934年1月后边委改为福霞县委,曾志任书记,在松罗牛落洋、南溪村办公。曾任闽东特委书记的罗富弟和曾任福霞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的郑迟现,以及曾任罗源县委委员兼县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的缪阿慈都是松罗人,松罗人民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除为革命牺牲的英烈外,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和迫害至死的革命群众达2100多人,革命“五老”有231人。被反动派烧毁房屋达2900多间。1983年12月,曾志来闽东,我有幸陪同她到松罗等地重访故地,看望革命群众,她后来深情地题词道:“革命斗争英雄血,成仁有志死犹生。”叶飞赞扬老区百姓是“重生亲父母”,可见感情之深。

  著名的“九家保”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那是1933年10月2日,福安中心县委在松罗南溪村施脓禄家召开一个秘密会议,被敌人发现,党在闽东的领导人叶飞、马立峰、詹如柏、施霖等7人被捕。为营救革命同志,南溪村施脓禄、刘老仁、谢嫩妹、刘奶连、刘长树、刘学仁、谌荣秦及金山村刘新贵、刘学清9户人联名具保,叶飞等人因而获释,当敌人发现放走的是闽东地下党领导人时,便残忍地杀害了施脓禄和23名革命者,以及一批无辜村民。顿时,南溪村数十条鲜活生命倒在血泊中。敌人还放火烧毁群众房屋。闽东人民的优秀儿女施脓禄等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闽东党的领导人,保护闽东的革命火种。如今,南溪村的山坡上高高地耸立着九家保纪念碑和纪念亭,寄托人们对先烈的景仰之情。

  施脓禄不愧为伟大的女性,南溪村不愧为英雄的村庄!

  在一长列烈士名单中,有一个名字特别引人注目,他叫池石头弟,松罗后溪村人。一见这名字就能想象出他是一位硬汉子。1933年秋,中共福霞边委在毗邻的孟尾村成立,在马立峰等领导人进步思想的影响下,池石头弟走上革命道路,不久就入了党。为了壮大革命力量,坚持“五抗”斗争,组织上派他和罗富弟等人到寿宁学习成立红带会的经验,不久福霞边委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红带会成立了,池石头弟出任队长。

随后,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池石头弟随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在山区周旋,坚持革命斗争,先后担任工农红军安(福安)德(宁德)游击队长、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干部。他与闽东革命同志一道把游击区域扩展到浙赣铁路沿线和金华衢州盆地,有力地冲击了蒋介石统治的腹部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红军独立师北上抗日后,他奉命留在闽东坚持斗争,任宁德新四军留守处警卫排排长。


1938年3月16日,国民党闽东保安第二旅李树棠部袭击留守处,池石头弟带领警卫排,在掩护留守处领导郭文焕、范式人等人突围,并安全转移了50多位革命同志后,因寡不敌众,弹药殆尽,他壮烈牺牲,时年26岁。

  池石头弟不愧是革命意志“坚如磐石”的一员虎将!

  抗日英雄沈冠国也是松罗人。沈冠国年仅15岁就参加贫农团,先后参加了甘棠暴动、赛岐暴动,历任闽东红军独立师警卫连班长、排长、连长、第三纵队队长,在闽东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闽东红军独立师北上抗日后,先后任新四军三支队六团二营营长、一营营长,随陈毅、叶飞挺进苏南开辟茅山根据地。1938年12月,在攻打句容县白免镇日军据点的战斗中,他率战士化装进入敌据点接应,由于敌情变化,身陷重围,在激烈战斗、弹尽路绝的情况下,他毅然冲进敌群,赤手空拳与敌人搏斗,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1岁。

  沈冠国不愧为一员英雄虎胆的抗日猛将!

  钟树敬是松罗畲族青年的佼佼者,他早年为红军站岗放哨,后担任红军交通员,并参与筹备红带会组织。1936年12月,在执行闽东特委秘密联络任务时不幸被捕,敌人对他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始终英勇顽强,坚贞不屈。敌人无计可施,遂将其残忍杀害,时年23岁。诚如叶飞所说:“在闽东三年游击战争最艰苦年代,畲族人民作用很大:第一,最保守秘密,对党很忠诚;第二,最团结。”

  钟树敬不愧为畲族儿女的杰出代表,其浩然正气感天动地!

  畲嫂救曾志的故事也发生在松罗。那是1934年的一天,曾志在松罗杜坑村养病,敌人突然到了村边,房东的畲家女主人,一把抱起孩子,同时叫曾志快走。曾志因病重,两脚不听使唤,刚走出几十步,就跌倒了。畲嫂见曾志爬不起来,便将手中抱着的两岁孩子放在路边草堆旁,不顾孩子啼哭,背着曾志快步往后山的村子里跑去。刚背到一个较安全地方,便听到村子里响起阵阵枪声,畲嫂焦急地哭了起来。一个小时后,敌人走了,村子恢复平静,那位畲嫂才下山寻找孩子(后在一个老人家那里找到)。随后曾志离开杜坑,但一直记住这件事,四处打听这位畲嫂的名字。她说:“我永远忘不了这位年轻的畲家嫂子,她那无比高尚的举动,一直使我感动不已,终生不忘。”

  这位视革命同志生命胜亲人的畲家大嫂也是英雄,可钦可敬!

  这些仅是松罗乡英烈群体中的几位。“英雄者,国之干。”崇尚英雄是人类一种最深沉的情感,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道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尊崇英雄烈士,守护精神家园,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所在。

  青山且为忠魂舞,绿水犹将英雄歌。英烈的壮举定格在历史高处,英烈的精神长留松罗山水间,这弥足珍贵的精神,将化为一代代人建设美好家园的不竭动力!

    (林思翔)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18 10:24 , Processed in 0.10798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