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57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料] 客家人的迁徙与三明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7:3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客家人的迁徙与三明
三明是客家祖地。
由于中原战乱等原因,从三国始就有中原汉人南徙进入包括三明境域的闽越地。经过西晋“永嘉之乱”、唐总章二年陈政率府兵入闽平“啸乱”、唐末王审知入闽、北宋末“靖康之乱”等数次中原汉人大迁民,逐渐形成以闽粤赣交界的赣江、汀江、闽江三江流域的山区已出现住户以南下汉人为主体,语言通行客家话,中原风俗也开始盛行,构成独特的族群客家民系。而三明的宁化县石壁成为历史上一批批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的集结地。
从宋代始,由于经过数次大移民后,以宁化为中主的三明客家集结地人口激剧膨胀,造成资源匮乏,大批客家人开始向闽西、岭东等地迁徙。至明清时期,客家人外徙进一步扩大至江西、浙江、台湾、香港等地,仍至世界各地。因此,宁化石壁又成了客家人辗转迁徙他方的中转地,如“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系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客家人从中原迁徙于中国南方至世界各地,几乎都经过宁化及其石壁。”
三明市是一个客家大市。
至2010年,全市有客家人口20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6%,分布于全市12个县(市、区)。其中,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为纯客家县,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的客家人人口也在90%以上。三明客家人至今仍保留着诸多中原文化的原素的同时,又通过了上千年与当地土著居民从经济、文化、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通汇融合,把诸多方面的特点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习俗和意识的汉族新民系——客家民系。
中原汉人南迁与三明
三明境域地处福建省中西北部,东临福州, 东南接泉州, 西南临龙岩, 西倚江西, 北濒南平;全境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据2000年,随着三明万寿岩古人类遗址的发掘,三明境域人类活动史可追溯至距今2~3万年的旧石器晚期及距今近20万年的旧石器早期,是至今发现的福建境域内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
上古时代,福建称“闽”,是土著越人的居住地。据《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  、五戎、六狄之人民。”闽中越人都是“蛮”、“狄”一类的南方土著民族。西周前,三明境域属“七闽”地之一,居住着当地的土著人民,史称古越干人。唐朝的司马贞为《史记》作索引时,注:“闽,东越蛇种也。”
战国周显王扃年间(公元前339-329年),秦始皇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派大将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设立闽中郡。据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讨之,大败越,杀王无彊,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於江南海上,朝服于楚。”越王室一部率残部逃入浙江省南部与福建省北部、东部,开辟新领地,在战国晚期建立了闽越国。所以,司马迁作《史记》时说道:“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史记•东越列传》)这是古越干人与古闽越人的一次大融合。闽越立国时,力量十分薄弱,据《汉书•严助传》载: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但闽越国发展十分迅速,至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40-135年),闽越王郢可以率“甲兵不下数十万”,北攻东瓯,南攻南越。闽越国何以能在短短四十多年间由“其众数千人”,发展到“甲兵不下数十万”呢?除了休养生息发展人口之外,最重要的是大批越国故民蜂拥入闽造成的。此时,处于福建北部的建宁、泰宁、将乐等地均有闽越族人栖居,其中建宁是闽越族的聚居地,将乐、泰宁、沙县、宁化等县境域有闽越族聚居点。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灭闽越国,将闽越族强行迁居江淮一带,也有一部分闽越族人逃入深山老林。据《永安县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带有土著闽越族居住,到汉高祖时期,该族他迁。据《泰宁县志》记载:泰宁县于战国末出现闽越族人口,五代十国时,人口仅百余户。
与闽越族人共同生活在三明境域的还有畲族人。
畲族也是三明境域较早的土著居民,大多由其肇基始祖从广东、浙江、江西及周边地区迁入,并在该地搭寮开基。畲族自然村村民多系传承共同的始祖,构成畲族自然村“聚族而居”的特点,即一个自然村,就是一个姓氏,具有血亲、胞亲关系的大家庭。畲族人与闽越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蛇为图腾,保留着对蛇的崇拜的习俗。许多祭畲族村落都建成有蛇王庙,虔诚地供蛇神;像尤溪县的尤溪口一带的畲族人仍然流传着游蛇灯活动的习俗。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灭闽越国,“将其民徙处江淮间”,在闽越故地设立冶县(今福州市),实施实质性的管治。冶县隶属会稽郡东部都有尉管辖。大量的闽越土著遁逃山林狭谷,繁衍下来。东汉初,有中原汉人开始迁徙至三明境域。据宁化水茜(张坊)《管氏族谱》载,其远祖系春秋时的著名政治家管仲(起源于颖上)。管仲的第二十一世孙管敬,字仁狮,仕汉宣帝为御史。管敬的后裔管道鹰徙居豫章之带源(今江西宁都县境)。东汉初,管敬的第五世孙管思藏任山东副都军务,与叔叔管琦殷一起入闽,居宁化招贤里洋岗坝(今宁化水茜乡张坊村境),为管氏入闽始祖。东汉末,中原战乱兴起,中原汉族难民开始形成批量的南下,逃入东南一隅的福建一带避乱。闽中西北部的三明境域也就成为南下中原汉人的主地居住地之一。尤其是三国时期,崛起于江东的孙吴兴集团,着意于向南方发展,先后五次派遣军队入闽,更加带动北方汉民南下入闽。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东吴政权以会稽南部都尉辖地置建安郡,辖建安、南平、建平(建阳)、东平(松溪)、昭武、吴兴(浦城)、侯官、东安(南安、同安)、绥安10县(即今福建全省)。三明境域有将乐县,绥安县(含今泰宁、建宁2县地及宁化、明溪、清流部分地方)两县。
西晋短期的统一并没有给全国带来安定,反而因西晋王朝的腐朽的门阀政治、苛征暴敛的统治和荒淫奢侈的腐化生活,加剧了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各地流民起义蜂起。尤其是惠帝时的“八王之乱”,导致中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也纷纷起兵反晋,入主中原,战争频仍。于是,逃避战乱的中原士族和难民纷纷选择交通闭塞的福建各地作为逃难避所。据《九国志》载:“晋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故六朝间仕宦名迹,鲜有闻者。”其实,中原汉人入闽并非都集中在永嘉二年,也不仅是八姓。据三明的有关族谱记载,东汉永和元年(136年),余珠杰从徐州徙迁浙江余杭,后裔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迁居南平,转入三明境域;三国时,欧阳姓族人随元帝入闽晋江,后徙迁宁化水茜;晋太熙元年(290年),有从山西滔分迁入宁化石壁的邓姓;东晋泰宁三年(325)林禄奉诏守晋安郡,其后裔迁入三明境域;东晋兴宁年间(363-365年),李崇为晋安太守,遂家闽中,其后裔迁居三明境域。东晋时期,陈熙为晋安守将,其后裔散居将乐、邵武一带;河南安阳邱姓和江西兴国钟姓迁入宁化石壁。以至,三明境域有“未有建宁,先有何姓”之说。南迁的中原汉人经过与当地土著的长期融合孕育出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特性的一支系统分明的民系——客家民系,孕育客家民系的中心是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赣连接区。
由于大量中原汉人的入闽,闽地行政机构相继设立。地方官府与原闽越族后裔和从岭南一带涌进的“蛮獠”居民从而产生了许多矛盾。至唐初,矛盾进一步的激化,爆发了 “蛮獠啸乱”。大唐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在龙溪及闽西一带的统治,设立新罗县级政权机构,唐麟德年间(664-665年)又派曾镇府领诸卫将军衔由中原率部镇闽。唐总章二年(669年),朝廷命河南固始人的归德将军陈政与曾镇府更代,统领岭南行军总管事,出镇绥安县(今漳浦、云霄一带)。陈政率府兵3600人,战将123名入闽。陈元光以鹰扬将军的身份,随父亲陈政领军赴闽。陈政大军在闽地遭到当地一些少数民族的顽强抵抗。在绥安的一次战斗中被“蛮獠”包围。陈政退至九龙山据险坚守,一面向朝廷求援。咸亨元年(670年),朝廷命陈政的两兄弟陈敏、陈敷再率3000府兵,共58姓南下驰援。军至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县),陈敏兄弟不幸病故,由其母魏氏代领军队,继续南下,与陈政前来接应的军队会合,终于击溃“蛮獠”武装,建寨于漳水西岸,进而向纵深地区扩展。仪凤二年(677年),陈政病故后,由陈元光以玉钤卫翊府左郎将衔代领兵众,继续征剿泉潮间“啸乱”。陈政父子率官兵及眷属共8000多人(计有58个汉族姓氏)从闽、广之交的梁丘盘陀岭进入福建境域征战,至唐景龙三年(715)平定“啸乱”,共经历了47年的时间。陈政、陈元光率兵入闽是一次具有移民性质的军事行动,其部属大多数是携带家眷一道入闽的,朝廷命令他们“相视山原,开屯建堡。靖寇患于炎荒,奠皇恩于绝域。”(清康熙《漳浦县志》)
陈政、陈元光在平定“蛮獠”叛乱的同时,十分注重对“蛮獠”的招抚和同化,他“宣威雄剑鼓,导化动琴樽”,(《颍川开漳族谱》)为居住盘陀诸山洞的少数民族“山獠”“开山取道,剪除荆棘,遣土人诱而化之。”(康熙《漳浦县志》)同时,还逐步推行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寨柳江之西,土黎归附,因辖其地为唐化里。”(道光《重纂福建通志》)所以,陈军平定“啸乱”之后,迅促使速中原汉人与闽越的土著同化,“男生女长通蕃息,五十八氏交为婚”,“渐成村落,拓地千里。”。其实,河南固始陈家府兵的两次入闽,远不止58姓。据有关资料载,府兵将士和军眷姓氏合计可考者近90姓,不仅有陈、许、卢、戴、李、张、黄、林这些大姓,还有卜、尤、韦、甘、宁、弘、名、阴、麦、上官、司空、令狐这些罕见姓氏。唐总章元年(668年),李茂郎以军功授参军,镇守广昌,复调任建州卫。后宦游邵武建宁桂杨乡,转迁黄连武昌乡(今宁化县中沙乡境)。唐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固始的李伯瑶随陈政入闽。其后裔李笙为绥城守將,举家迁居宁化石壁。
“安史之乱”及黄巢起义,导致中原汉人再次南迁的大潮。唐开元八年(720年),神龙御钦授福州参政左副使黄昌模(684~776年)携母举家21口迁居尤溪县城关镇后新街典屋,开元十四年转徙至尤溪县西城镇七尺村官路后盖二堂,开元二十五年又从七尺村迁居尤溪县四十九都黄坂(即今新阳镇中洋村),为尤溪新阳洋中黄氏开基始祖。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御史中丞陈雍举家同次子陈野从浙江吴兴迁到建州沙邑固发冲(今贡川镇新发冲村)定居,为永安陈姓开基始祖。唐建中四年(783年)十月,陕西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的五千军队哗变,占领长安。李尚昊从长安避难回福建,与长子李希悦归隐剑州尤溪皇历村(今永安槐南乡皇历村)。李尚昊被三明李氏尊为开基始祖。唐会昌元年(814年),邵武的李禹迁居泰宁县朱口音山。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吴图元,以治书御史奉命都统节制经略闽疆。他先住福州古桥头,后迁居尤溪,子孙分衍大田、漳平、安溪等地。唐天宝年间(742-756年),郡望清河的张国庆的后裔张仪龙、张仪凤兄弟从江西省南昌入闽,徙居剑沙牛栏角(今福建永安贡川北郊)。
唐代后期,中原战乱加剧,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中原汉人再次掀起南迁的高潮。其中,以王潮、王审知兄弟率部入闽的数量最多。唐光启元年(885年),河南光州刺史王绪率3万官兵(共36个汉族姓氏)南下,经粤北、潮阳绕道入闽南。后,王绪为部属所杀;王潮、王审知继续率大军征战闽地,唐景福二年(893)攻占福州。唐乾宁四年(897),唐昭宗李晔封王审知为琅琊王福建武威军节度使;不久,又晋升为闽王。王审知统治福建33年,“招怀离散,均赋缮兵,吏民悦服”。(《资治通鉴》)所以,“昭武立国,宾至如归,唐衣冠卿士跋涉来奔”。 这股澎湃汹涌的移民潮延续至五代十国。这一时期,中原汉人进入三明境域的颇多,如:王审知的第七子王延鼎迁居清流县黄满溪白石窟(沙芜洞口),后又迁居清流余朋、芹溪;其后裔分迁攀龙漈、雾露坑、荷坊、嵩口营等地。王审知第四子王延政之子继成、继冒的后裔迁居永安青水畲族乡。泰宁县的邓姓,“大杉岭屯在福兴上保……闽王遣其将邓植屯兵于此,今其乡惟邓一姓。”(光绪《邵武府志》)河南固始人黄轮率二子黄敦、黄膺随王绪、王审知入闽,居清流泰宁乡梓潭村。后黄敦、黄膺兄弟分别隐居闽清盖平里凤栖山和邵武仁泽乡;其后裔辗转入明,居永安县安砂。河南固始的詹缵随王绪、王潮入闽。据尤溪《詹氏族谱》载:詹缵“从福州侯官县迁尤溪五十都万人庄(今新阳镇卫生院旧址),与杨、余二姓同居。于五代十国后唐天成二年(927年)肇基四十九都高士石龟(今尤溪新阳镇高士村)。公携三子,长名富子、次名富孙、三名通远,为尤溪詹氏始祖。”唐大中十二年(858年),魏谟弃官,举家南迁,隐居于南昌。魏谟的后裔魏启沅又从南昌迁居广昌。魏启沅的第五世孙魏祯(有谱作贞),字光卿,从建昌府广昌迁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唐乾符年间(874-879年),张敬斋入闽开基沙县。据《沙县张氏族谱》载:“敬斋公,字子贤,号开先,讳孺公,原籍江西信州,张道陵第十八代孙,后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乾符年间入闽开基沙县。唐景福二年(893年),原籍河南光州固始的黄惟淡率族人入闽,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迁居邵武。黄惟淡裔孙黄峭公有21个儿子,于唐末至五代十国时分居各地;其中,次子黄梅(字维相)居泰宁县梅口;第三子黄荀(字维桥),居泰宁县长青乡;第六子黄潭(字维权),居将乐县黄潭乡潭头;第八子黄楚(字维松),居建宁县楚溪上堡上黄坊;第十子黄化(字维杭),官至广州刺史,居汀州宁化县石壁村,为宁化黄氏始祖。第十一子黄龟(字维材),居将乐县上龟洋;第十二子黄衢(字维梓),居泰宁县下衢乡;第十五子黄卢(字维枢),居泰宁卢田安吉坊;第十七子黄允(字维柏),居建宁县允盛堡毛坊;第十八子黄林(字维枝),居泰宁县梅林堡高公桥,后迁泰宁朱口;第十九子黄塘(字维祯,名旭升),居建宁县开山堡石塘。唐末,尚书右仆射邓攸的侄子邓绥辗转入闽,开基于宁化石壁。据《邓氏族谱·东汉源流序》载:“永嘉末年,后赵石勒作乱,伊时有号伯通,叔攸公,友爱感天,舍一家命脉,救一方生命,即宁化石壁乡是矣。至绾,登进士第,相—朝纲。后被谤窜黜,寄迹泉州仁铺试剑乡。递后大猷公乃立勋树续为将军,今泉郡有邓将军墓,至元祜践位年间,后回石壁都禾口村居。”宋徽宗时的国子祭酒邓肃也是出自这支邓氏。邓氏第七十二世祖邓静(字超群,邓禹后裔)从河南省光州固始县率四子:光布、光天、光化、光日渡江南下。据《剑沙三元邓氏(革房)家谱》载: “正祖,系光州固始县人。一子分过南红州;一子分过抚州;一子分过留州赤水县;一子分过南剑州沙县马坑荆山。”邓氏四兄弟中,长子邓光布于唐乾符初年(874年)入闽,为崇安镇将,驻守沙县。李唐宗室李孟因避乱由长安迁徙汴梁,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见罗香林《宁化石壁村考》)为避战乱,陇西建安李远迁徙大田翰林奇。(大田翰林奇《李氏族谱》)中原汉人也就是客家先民入迁三明地区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从江西迁入闽西山区,另一种是先迁入闽江流域或福建沿海地区,再从闽江流域或沿海地区转迁而进入三明境域。中原汉人迁入三明境域方向主要是宁化、清流、建宁、泰宁等从江西东南迁入者居多,闽北迁入者次之;将乐、沙县、永安等县(市)从闽北迁入者为多,自江西迁入者次之。除宁化、建宁等地许多姓氏直接从江西迁入之外,其他各地一般都由江西或浙江、闽北、三明境域内辗转数地,而后定居。中原汉人对于闽西北山区的开发,其重心都是围绕着闽江上游的三大支流,即建溪、富屯溪、沙溪包括富屯溪最大支流金溪展开的。其中闽江正源沙溪发源于建宁县,流经宁化、清流、永安、三明、沙县,于南平与富屯溪、建溪合流为闽江,其流域唐代除宁化、清流、明溪三县属汀州外,其余均为原延平府辖县。北方汉人入迁闽西的时间要比闽北地区稍迟。随着唐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福建其他地区的逐渐开发,北方汉人在这个时期进入闽西落户的人数有所增加。中央政府在闽西设立长汀县(汀州府)和宁化县,这时入闽特别是闽西的北方汉人已初具规模。
至宋代,中原汉人南徙已呈现常态性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常年的战争,中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相对而言,南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比中原优越。二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经过数百年中原汉人不断的南徙经营,南方已不再是不毛的南蛮之地,经济、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新生的生存空间自然有着强大的诱惑力,所以,中原汉人的南徙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尤其是北宋末的“靖康之乱”,引发的又一次中原汉人南迁的大潮。宋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都城为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南迁臣民达百万之众。加之,早先迁入此地的先民又继续南迁,进入闽粤赣等地域。康熙《宁化县志》载:“南渡后,南外移镇江,西外移扬州,其后屡徙。绍兴三年,西外置福州,南外置于泉州,盖随其所寓而分辖之。赵之诸宗,分籍闽中者,各郡县悉载之。”所以,这一时期进入三明境域各地的中原汉人俱多。据明溪县盖洋镇画桥村《太原王氏房谱》载:王汉谋的祖先是王翦,“自秦时翦公生贲匕;贲匕生二子,长元,次威。匕居太原姓最为蕃衍,自是蔓延编播天下。”王君瑞“游于八闽邵武地。世代簪缨履盛持盈之戒,于是遍阅风土,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从邵武迄汀宁,至柳杨里(今明溪县盖洋)萝葡坪,见其山清水秀,遂于此而卜居焉,为明溪鼻祖。”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年)太原王氏王泉从浙江杭州的金溪县迁居福建邵武禾坪;其子王万一从邵武迁居建宁富田葛藤窠。(见宁化安远(杜家)《太原王氏族谱》)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王良材的裔孙王福山从南剑湖峰(现南平市樟湖镇)后隔迁居尤溪十五都现洋中镇龙洋村。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陈文华自闽清云龙乡际上避居尤溪二十都长安里奎峰(现汤三奎兜),为汤川奎峰陈氏始祖。陈文华先祖陈千郎为河南固始人,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后,为三司左承旨员外郎。据《崇正同人系谱》及《陈朝王室世家避乱迁石壁乡》载:宋时,陈魁率族人97人(也有称93人)迁居宁化石壁。南宋初,张宣诚为大卿中政大夫。据旧谱载:“时值汪黄用事,公忤之,惧恐及逊于荒。卒葬金谿县玉石山。”张宣诚原有4个儿子,3个儿子不知下落,唯有第四子张玄郎带着母亲自金陵(南京)逃到福建清流县铁石矶头岸山下避居,后因不便,又徙居宁化永丰里(今中沙)白源张家湾。南宋高宗时(1127-1162年),宰相张浚率家人谪居福州。其长子张栻的第四世孙张明谦迁居汀州宁化石壁堡(今宁化县石壁)。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邵武同知张福郎的第四世孙张试六从光泽迁居建宁南乡隆保。南宋开禧二年(1200年),吴景泰从闽清梧村洋迁居尤溪十九都苍霞埕。南宋末,著名理学家张载的后裔张幼厚任南剑州将乐知县举家迁居将乐“鱼林”(即今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中原汉人直接进入三明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路是溯赣江而上,往东走,经兴国、宁都、石城,越站岭隘进入宁化。一路溯抚河而上,往东南走,经江西南丰、广昌、宁都、石城越站岭隘进入宁化,或经江西南丰,越甘家隘进入建宁,或经广昌越船顶隘进入建宁。一路由浙江南部进入闽北,再迁沙县、将乐、泰宁等地。另一主要通道是由江西与建宁县之间的甘家隘,沿濉溪进入三明境域。三路中,以溯抚河进三明境域者为多,溯赣江者次之,自浙江南下者更次。宁化与江西石城之间的站岭隘,这条线路有沙溪相连接,故形成宁化、清流、明溪三县的小区域,也有少量客家先人通过便捷的水路进入三明境域。
唐宋时期中原汉人迁入宁化的最多,自晋而唐宋迁入宁化及其石壁210姓以上,其中留居169姓。其次是当今的清流、明溪、将乐、建宁、泰宁、沙县。据清流20姓统计,唐迁入16姓,占总数80%。明溪县31姓统计,唐宋迁入24姓,占总数77%;其31姓总人口按1990年统计为6710人;唐宋24姓人口28658人,占总数88%。到南宋,大规模的南迁活动基本停止。至此,闽粤赣交界的赣江、汀江、闽江三江流域的山区已出现住户以南下汉人为主体,语言通行客家话,中原风俗也开始盛行,构成独特的族群客家民系,成为第一代客家人。
中原汉人迁移进入三明境域的方向大致是闽西北,再向闽中的县域移动。从地理上三明与江西、浙江、广东等省相邻,三明所辖10个县(市)中,宁化、清流地处闽西,明溪、建宁、泰宁、将乐地处闽西北,尤溪、大田、沙县、永安及三明市区地处闽中。宁化、清流、明溪三县在历史上同属一个行政区,又是同一个文化区,建宁、泰宁、将乐三县也是同一行政区和文化区,沙县、梅列、三元、永安县区相互毗邻,从北至南成为一线。三明境域内与江西相邻的宁化县最早接纳中原汉人,并向境内各地辐射。经过长期、多层次的融合,不是单一北方人口与三明境域土著人口的相互交融的过程,还有福佬民系基本形成之后率先开发地区人口向三明境域等地迁徙扩展以及境域内各县之间的少量迁移,形成以汉族人为主的生活区域。
南下的汉民通过几代融合、繁衍,与当地人从经济、文化、生产技术方面进行交流,把诸多方面的特点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习俗和意识,产生了独具客家特征的汉族新民系——客家民系。客家人成了闽西北,包括三明境域的主要居民。至此,三明境域内各县人口已基本汉化,客家人成为人口的主体。两宋时期,由于人口的增加,社会稳定及其他因素,三明境域各县的经济、文化都进入历史上繁荣兴盛的时期。这一漫长时期,客家先民与土著彼此的接触、交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过不断的融合过程。中原汉人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化了当地的闽越族、畲族等土著文化,客家人逐渐反客为主,构成崭新的人口基础。三明境域形成以三明宁化石壁客家祖地为中心的聚居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8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7:30:50 | 只看该作者
客家人外迁年代与地域
三明境域从汉代始的中原汉人南徙,经过了西晋的“永嘉之乱”、唐前期的陈政率府兵入闽“啸乱”、唐后期王审知率军入闽以及北宋末“靖康之乱”等数次的大移民,在繁衍生息,发展经济,促进三明环境 “草莱尽辟,鸡犬相闻,时和年丰,家给人足”同时,也增加了区域经济的负重。因此,从宋代始,三明环境各地在继续接收中原汉人迁徙的同时,也有部分客家先民开始外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明清时期,三明客家先民向西面的粤东、粤北、广西、湖南、四川各地推进,向南面的广东、潮州以及向台湾各地扩展,从而形成现在客家区域的布局。
三明境域客家人外迁方向一般是:宁化、清流、明溪、建宁等地主要流向闽西至广东,其次是江西,再次是闽东南。闽西、梅州的客家人祖先75%以上都是由宁化迁入的。三明其他地区除在境域内流动,许多流向闽北、东、南各地,流向闽西及广东和江西的也不少。据不完全统计,客家人主要姓氏中,有200姓氏以上是由宁化及其石壁播衍到海内外各地,而且自宁化及其石壁播衍各地的祖先,大都被奉为始祖、一世祖或开基祖。
一、向广东迁徙
三明客家向广东迁徙始于宋代,迁徙的原因多为任职关系。北宋初,黄峭山第十四子黄延迁居广东省高要。据广东高要市《黄氏族谱》载,黄延,字维坚,官至剑南观察使,迁居高要茅岗村后又转到金利三甲村。广东省高要市金利镇还有黄延墓。墓碑上书:大唐江南巡抚宪察大夫黄维坚之墓。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原居宁化的黄峭山第十子黄化的裔孙黄僚(字海虎,号良臣)升琼州太守。任职期满后,他告老还乡,途经广东嘉应时,爱上嘉应的水秀山清,便卜居于嘉应州城西厢五马坊水巷口。因此,嘉应州城的黄氏奉黄僚为始祖。宋端宗时(1176-1278年),中宪大夫张衍的七世孙张淑芳为参军校尉,移居潮州竹蒿山下。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邓志斋从宁化石壁经长汀、上杭而入广东松口,为入粤之始祖;其六世孙邓均迁兴宁开基,分迁梅州等地。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宁化刘氏刘祥的第十五世孙刘开七出任潮州都统制,自宁化迁徙至广东潮州,后又迁居梅州。宋末时,刘开七率兵赴兴宁平乱,卒于行营,其后裔落籍梅州,尊刘开七为开基始祖。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年),宁化石壁的林显荣长子林评事任广东东莞教谕。他先后任过江西石城县令、广东梅州州同等职,为避乱迁居广东大埔;其后裔分衍蕉岭、归善、平远以及福建武平、湖广等地。(蕉岭《林氏族谱》)南宋时,宁化赖标的第十三世孙赖承主任梅州副使,卜居梅州;他的9个儿子,其后裔分衍武平、蕉岭、新铺、台湾等地。
从南宋后期始,三明客家向广东迁徙的原因呈多样化,主要以避战和谋生为主。南宋时期,由于避战乱,宁化部分曾氏族人迁徙广东,播迁至广东的兴宁、梅县、平远、镇平、五华、龙川、惠州、河源、和平、广州、新宁等地。(见宁化蕉岭《曾氏族谱》)宋代时,宁化石壁的罗洪德共有18个儿子,分迁福建、广东、江西等省各地;其中他的第十六子罗佰七,派名君垂,从宁化迁居广东兴宁县城南郊,为兴宁南门社下罗氏开基始祖。罗洪德的第十八子罗小九,派名君姿,字盛龄,迁居广东兴宁东郊,为兴宁东门罗氏始祖。(广东兴宁、梅县《罗氏族谱》)永安陈氏的陈雍第九世陈世昆支派中的后裔迁广东大埔,陈大经迁广东梅县,陈应礼迁广东潮州。宁化石壁“九龙门”林氏林文德部分后裔迁徙广东各地。(漳州南靖林雅《西河九龙族谱》)宁化石壁的萧梅轩从石壁葛藤凹迁居广东松源都,为梅县萧氏开基始祖。其后裔播迁至广东省兴宁、河源、饶平、和平、肇庆、阳春、阳远、海丰、长乐;部分后裔复徙江西泰和、兴国以及湖南各地。宋末,宁化石壁的廖氏外迁,经长汀、上杭至永定进入广东兴宁、梅县、大埔、五华等地。据《书山派萧氏族谱》、《斗山派萧氏族谱》载,今闽南民系中的漳州、泉州、厦门以及台湾的部分萧氏之号称“书山”、“斗山”、“涌山”派者,均出自宁化石壁。(见余保云《宁化客家姓氏简介》)
宋末至元代,由于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加剧了向外迁徙的移民数量。据广东梅县《谢氏族谱》载,宋末元初,谢开书从浙江始宁迁徙宁化石壁。谢开书之子谢球有3个儿子:次子谢选春迁居广东大埔;谢迎春的次子谢谢犹复由大埔迁徙广东梅县,衍衍播之广东兴宁、惠州永安等地。第三子谢逢春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携四子迁居广东潮州;而后,次子谢志德迁居河源,第三子谢志惠迁居五华,第四子谢志兴迁居兴宁。宁化石壁的曾纡惇的裔孙曾桢孙从迁居广东第乐,曾佑孙迁居广东兴宁。(广东《梅县志》)元末,原居宁化石壁的林远绍(字千三)改姓杨,迁徙广东梅县。杨远绍为广东梅县杨氏一世祖。林远绍为什么要改姓,据梅县《杨氏族谱》载:“元明之交,兵燹骚然,宁民转徙。公与所善戴姓,结伴携家人入粤,……时值明初定鼎,徭赋繁急,增赋例当加役,公以瞻乌方定,丁口仅存,不能独当一面,而邻居杨姓者,籍旧丁单,苦于应役,乃计籍于杨,计租均役,欢如骨肉,不知其为异姓也。” 迁徙梅州的林姓,自易姓杨后,自立堂号为“绍德堂”。晋安闽林后裔林文懋由宁化石壁出任广东潮县主簿,立籍海阳(潮州),为林氏入粤始祖之一。宁化石壁的林向日(字双溪,进士出身)署理程乡县(现广东梅县)儒学。他的次子林元兴居广东饶平,三子林元庆迁居广东揭阳。永安洪田上石村张十一郎的第十六世孙张千一郎、张千八郎迁居广东潮州。
明初时,宁化曾裕振有两个儿子。长子曾天秩,号顺辰,元朝进士,官至大理寺。曾天秩去世后,其妻聂氏率丈夫的弟弟曾天祯及自己的4个儿子迁居广东梅州。曾天秩4个儿子的后裔散播广东归善、和平、蕉岭以及江西等地。(嘉应州石坑、阜山《曾氏世系》)宁化的赖七郎的次子赖祖华和第三子赖祖三兄弟由宁化迁居广东梅县的程乡四都开基。(见广东梅州《赖氏族谱》)明嘉靖元年(1522年),范元岗从原居地宁化石壁迁居广东大埔。明代,永安曹远曹岩谢旺后裔迁居广东丰海等地。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永安贡川罗氏的罗自锦、罗自钊兄弟移居广东大埔;其后裔迁广东梅县。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周敬熙从宁化石壁迁入广东梅县松口开基。(见广东梅县《周氏族谱》)
明清至民国,三明客家迁往广东的大多是经过某一地,特别是闽西中转,而后定居广东梅州等地区。美籍华裔学者谢廷玉的《客家的起源和迁移》称:“嘉应州被客家人占领的历史说来特别有趣。”他认为“第一次涌入广东的浪潮开始于南宋”。抗元失败后,人口大减,“许多福建特别是宁化地方的人蜂拥而入,占领了那些荒地”。他还列举宁化人口:北宋1078年13700户、南宋1253年35000户、明初1391年12588户、明中1492年6565户、明末1613年5279户。从南宋后宁化人口的递减,与嘉应州人口递增看出两地的渊源关系。(发表于《中国社会与政治科学论》)梅州客家联谊会编辑出版的《客家姓氏渊源》一书载明由宁化迁出的至梅州的姓占50%。而其虽未载明直接出于宁化,但有资料表明辗转来自宁化的占大部分,如:杨、余、宋、郑、洪、胡、唐、彭、雷等姓。梅州许多的客家姓氏奉宁化为始祖或称开基祖。如:
清光绪三十四年《刘氏集注重修历代族谱·刘氏族谱总序》载:中代始祖祥公,自永公迁居洛阳为家,后徙江南,兄弟三人,离散失群,仅得祥公一人,至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洞水口葛藤凹,遗嗣数传有后。《梅州刘氏族谱·刘氏渊源综述》载:祥公携子及孙独奔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择地立业,闽、粤刘氏后裔,均以祥公为始迁之祖(有称唐中代始祖)。《南雄邱氏三修族谱》载:一世祖文公,原居福建汀州宁化,宦游广东,徙居循州石马乡。兴宁《伍氏家谱序》载:我远祖宋时由闽州府宁化县石壁乡,拓其居于潮州府程乡县松口,即嘉应松口溪南为始祖。《洪氏家谱》载:始祖贵生公,由石壁迁丰顺布心,再迁梅县石坑玉坪。大埔《范氏族谱·序》载:六十一世坤,移福建宁化开基为始祖。五华《蓝氏族谱》载:十七世,万一郎由崇善场迁居宁化石壁。二十二世念郎迁程乡开基创业,为梅县蓝氏开基祖。《梅县隆文冯世系》载:一世,念二郎,由福建宁化石壁迁梅县隆文开基。梅县《池氏宗族·续修序》载:即以粤论,有居于广之番禺、南海者;有居于潮之揭阳、大埔、饶平、程乡者,皆自闽之宁化石壁来也。
梅县《侯氏族谱》载:我始祖乡贤公,名安国。世居福建汀州宁化县,南宋淳祐年间进士,教授程乡,始由闽入粤,肇基程乡城东攀桂场。梅县《曹氏族谱》载:始祖明贵,于宋乾祐年间,由山东曹州迁闽宁化石壁,传至八世,文林长子法录,名十郎,由宁化迁嘉应州开基。兴宁《幸氏族谱》记载:始祖郎酆公字伯茂,由江西南康徙居福建汀州宁化县石壁村,明洪武年间因乱,曾孙四人共负祖上金骸徙居广东惠州府兴宁东厢章峰堡起户开籍。广东的许多宗祠联都明述其祖源自宁化,如大埔县白侯杨氏大宗祠堂前柱联:谓龟山后裔,我不敢知,陈俎豆而荐德馨,道脉遥通陟降;从宁化始迁,今犹可考,笃本支以昭世系,守功共瞩几筵。广东平远县麻楼村陈氏祖堂柱联:溯闽宁迁居平阻越八代,人吉于斯,族姓晋衍绵世泽;经明清迨至民国历三朝,读书启后,人文蔚起振家声。如黄遵楷所撰《先兄公度事实述略》文中说的:“嘉应一属,所自来者,皆出于汀州宁化石壁,征诸各姓,如出一辙。”
二、向江西迁徙
从三明客家各姓氏族谱上看。在宋代之前,已有三明客家人迁居江西省。如:唐末,宁化石壁的丘礼长子丘廿二的孙子丘瑞任虔州(今江西赣州)判事,举家迁居虔州白鹭树下。五代时,又有宁化石壁罗氏的罗太迁居江西南昌;罗千九迁居汀州转徙兴宁。
但是,三明客家同赣南的人口流动是双向。总的趋向是:宋代之前,多数由赣南迁往闽西(含三明、龙岩等)、粤东北。宋代后,特别在明清时期,则正好相反。,仅宁化县迁往石城一县的就在25姓以上。
从宋代始,三明客家人迁徙江西的日趋频繁。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宁化安远王起凤的次子王先立迁居江西石城,四子王廉侍迁居江西广昌。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原居宁化石壁杨家排的杨胜二的第四世孙杨威迁居江西石城;杨堂迁徙江西石城。南宋时,有周姓自宁化迁衍石城丰山、大由、珠坑、高田。(见江西《石城县志》)又据江西石城珠坑《濉川周氏四修族谱》)载:濉川周氏,尊本壹为一世祖。传十五世奇桂,居宁化大王坊(今淮土乡境),其子名必胜,徙居石城珠坑。从宋代始,黄峭山居建宁的4个儿子的后裔先后有人外迁,分别迁往江西省的广昌、南丰、贵溪、安仁、广丰、兴国、永丰等县。永安贡川陈雍的第六世孙陈典度移居江西太和县。陈大初迁江西宁都;陈大进迁江西吉安府;陈范迁江西吉水县;陈志云迁江西南昌府;陈瑞抢迁江西。宁化黄善潜的第四子迁居江西石城。
元代,又有泰宁陈氏始祖陈行简的第三子陈万三迁居江西黎川黄竹街;第五子陈万五迁居江西南丰县。元末,永安洪田上石村张十一郎的第十六世孙张千一郎、张千八郎的后裔张明聪、张明显兄弟迁居江西。宁化石壁林文懋之子林均祥迁居江西安远。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宁化安远的王广真、王子真兄弟的后裔迁居江西广昌丘坊岭下、宁都东关黎宅和兴国。从明代始,建宁曾姓部分后裔迁陆续徙至江西省广昌、南丰等地。建宁邓氏后裔播迁江西石城、宁都等地。宁化上谢余氏后裔迁徙江西石城、宁都等地。宁化刘五一的后裔迁居江西石城。刘五三的第九世孙刘孟园迁居江西宁都;其后裔分衍江西吉安、永丰、石城、兴国等地。永安大湖镇新洋村虾坑范氏后裔范新岳、范正松2人携子迁往江西吉安府永丰县明德乡五十一都雄岭下定居,后裔播衍到广信、玉山、广明县。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宁化李念久的裔孙李万端徙居江西兴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宁有部分张姓迁往江西兴国、宁都等地。清代,有部分建宁谢姓后裔迁往江西宁都、兴国、广昌等地。三元台溪叶循梧的第9世孙叶寿修迁居江西省南昌,叶贞四(字熙秋)迁居汀州归化细村里。
万芳珍、刘纶鑫的《客家入赣考》说:“史载,嘉靖万历间,宁都‘家给人足’,‘城中世业悉属下乡,招闽赣流寓赁耕’,‘先代相仍,公耕一主之田至子孙十余世,近者五六世、三四世’。宁都客家就是这些先代相仍而定居的闽佃后裔。查考当地地名志,明清两代自闽迁入,原籍清楚的基础查171个自然村,其中宁化、建宁140村,上杭、连城31村,分别占总数的81.8%和28.2%,与当地学者魏礼的估计相合。”赣南其他地方也大致如此,“为垦荒益赋,地方官只有听任先期留垦的流民呼朋引类,招来同宗同乡之人。一时间,‘赣水东西之客家,十九皆闽粤之人’”。罗勇的《略论明末清初闽粤客家的倒迁入赣》也说:“现今赣南闽粤入迁客民后裔所占的人口比例大体是:寻邬、安远、全南、定南、龙南、信丰、南康、大余、上犹、崇义等县约占70%-80%;赣县、兴国、于都、会昌、瑞金等县约占50%~70%;宁都、石城则较小,约占20%-30%。”倒迁者虽然不全是直接从宁化迁去,但他们基本是与闽西、粤北的客家人同宗。
三、向川湘迁徙
三明客家迁徙川湘始于宋代。如:北宋时,泰宁叶从辉的第三世孙叶昌、叶苗兄弟俩迁徙四川。从宋代始,黄峭山居建宁的4个儿子的后裔先后有人外迁,分别迁往湖南省的湘潭、醴陵等县。
但是,三明客家人迁入四川等内地,则是在客家民系成熟之后的明清时期。据湖南桂阳(燕塘乡)《刘氏族谱》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原居宁化石壁的刘祥的后裔刘源远与父刘瓒一起迁居湖南燕塘乡小冲村,开基当地刘氏一族。明万历至清雍正年间(1572-1735年),又有宁化周氏迁居四川的巴县、宜宾、安岳、彭山、南川、庆符、中江、富顺等地。
至清代,三明客家人迁徙川湘人数逐渐增多,特别是在“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运动中。三明客家人有直接迁四川的,而大部分是通过闽西、广东和赣南迁入的。如: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永安卢氏迁居四川的奉节。清康熙至雍正年间(1662-1735年),宁化钟氏迁居四川的内江、江津、金堂、什邡。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宁化李氏迁居四川的新都、金堂。康熙五十五年,宁化崔氏迁居四川的资州、威远、成都、金堂。康熙五十九年,宁化蓝氏迁居四川的金堂、隆昌。康熙六十年,宁化叶氏迁居四川的什邡、成都。清雍正至乾隆年间(1723-1795年),宁化江氏迁居四川的广汉、德阳。清雍正二年(1724年),宁化廖氏迁居四川的绵竹、什邡、罗江、双流。雍正三年,宁化林氏迁居四川的简州。雍正十三年,宁化巫氏迁居四川的成都。清乾隆二年(1737年),宁化朱氏迁居四川的简州、资阳。乾隆二十三年,宁化黄氏迁居四川的西昌。乾隆三十一年,永安陈氏迁居四川的三台。乾隆四十六年,宁化郭氏迁居四川的乐山。乾隆四十八年,宁化邓氏迁居四川的新都。据调查,仅长汀、宁化、上杭、永定、武平于清代入四川定居的分布于24个州县之多。郭沫若家族,便是直接从宁化迁入四川的。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中说:“我的祖先是从福建移来的,原籍是汀州府宁化县。”据查郭沫若祖先原居宁化县龙上里七都。
四、向闽西迁徙
至唐末,部分两晋至唐代迁民至三明境域的中原汉人开始向邻近的闽西迁徙。唐末,宁化石壁的丘礼长子丘廿二郎迁居连城北门外。五代十国时,又有杨荣任镛州(今将乐县)司户,定居将乐;其次子杨胜远徙居连城县光都漠等处。宁化石壁的廖四十一郎的第五世孙廖实蕃,字循正,号五郎,从宁化石壁迁居上杭。廖实蕃的第三世孙廖百三从上杭迁居广东蕉岭;其后裔遍布兴宁、梅县、惠阳和福建、江西省境。
至宋代,加快了三明境域客家人向闽西的迁徙。北宋初,宁化吴宥的长子坎一郎迁衍漳州、龙岩等地。次子坤二郎迁居永定;坤二郎生三子,衍永定、宁化、龙岩大池、小池等地。王审知第四子王继成的曾孙王圻原居永安青水畲族乡;他的长子王淳清迁居龙岩。
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谢十郎与谢十三郎从宁化石壁迁居福建连城,分别为连城谢氏东祠、连城城墙窝祠开基始祖。(《连城县志》)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张衍仕致中宪大夫,由宁化迁福建上杭;从宋代始,宁化石壁张氏陆续外迁,迁徙至福建福州、泉州、晋江、德化、惠安、延平、上杭、汀州、建瓯、永定等地以及江西宁都、石城,广东梅县、海陆丰、潮州等到地。
宋代,宁化黄善潜(进士出身,官至丞相)的长子黄九昌任汀州推官,居长汀;其第三子也迁居长汀。宁化石壁“九龙门”林氏林文德有9子,其中五郎、八郎后裔迁居福建永定。宁化郑文宝的第三子郑云熊迁居连城。南宋时, 宁化石壁范如节的裔孙、范衡之子范十携家人迁居汀江之滨的上杭县城福寿坊中街开基创业,自号“宁壁”。宁壁即为江南范氏入闽迁居上杭之始祖。宁壁后裔共分11房支系。至南宋始,清流范如符、宁化范如节的后裔分衍建宁、上杭、龙岩、永定、长汀、嘉应州、瑞金、于都、赣县、兴国、连城、梅州、海阳、大埔英德等地。(见《范家珍玉·大成集(仲淹公家世资料)》)宁化石壁禾口村的邓俊的次子移居汀州上杭。宁化赖六郎的次子赖朝美为南宋进士,初授巡检,后升任武平县令,擢升为中宪大夫,举家定居福建永定,为永定汤湖赖氏开基始祖;元泰定年间(1324-1328年)其后裔由上杭迁居永定。
南宋末至元初时,曾六十四郎从宁化石壁迁居上杭,后衍永定、石城,续衍台湾。(平和、台湾《曾氏族谱》)
明宣德十年(1435年),永安青水王继冒的后裔王弘九、王弘三分别迁居漳平和睦里(今新桥镇)、龙岩东和保。
从明清时期始,三明境域客家人口除了继续向闽西迁徙的同时,出现了早先迁居闽西地区的三明客家向台湾地区迁徙的趋向。如:明、清时期,原居宁化的陈氏后裔孙渡海入台。据台湾《崇正同人系谱》陈氏条载:陈氏郡望颍川,宋末中原士族纷纷南迁,陈魁率其族众九十三人,移居宁化石壁。魁公妣刘氏生子五,曰昆、仑、嵩、岳、峰。昆仑之裔迁闽南;嵩之裔迁永定、大埔;岳之裔迁蕉岭、梅县,成为“南朝派”。明、清二代,其裔孙渡海入台。宋乾道二年(1166年),宁化石壁简氏移居上杭,传至九世,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分居南靖永丰里,传至清代,其后裔自南靖入台开基,居住基隆、宜兰、新竹、台中、草屯、南投、嘉义、凤山、屏东等处。台北市丘氏宗亲会所编《丘氏会刊》载:宁化石壁丘家坊的丘法言有子:三四郎、三五郎和三六郎,其中三五郎有十子,从伯一郎到伯十郎,其后裔在金兵之乱时分迁闽西、广东,继而迁往台湾,分布于新竹、屏东、桃园等地。爱国志士丘逢甲,便是这支派的后裔。唐龙图阁大学士范坤(俊祥)于唐乾符元年(874年)迁居沙县,后转迁宁化攀龙里黄竹迳,为宁化范姓始祖、闽粤范姓一世祖。据台湾《范氏族谱》载:一世祖范仲淹(范坤曾孙)第四世祖衍公,宋高宗时(1127-1162年)为翰林学士,自清流迁居宁化石壁,子孙徙上杭、永定、潮州海阳、饶平、大浦、梅县等,后裔过台湾开基。三明客家各姓氏族谱这类的记载比比皆是,闽西各地是三明客家进一步向外迁徙的中转地。
五、向台湾迁徙
永安李氏是三明客家迁徙台湾较早的姓氏之一。据《永安李氏族谱》载:五代十国时期,永安贡川双峰始祖李其洪次子李宏义4个儿子人丁兴旺播迁全闽各地以及台湾省。台湾李氏居台湾一百大姓之五,分布于台北、嘉义、凤山、台中等地。李氏家族的姓祖李崇文,是宋代自宁化石壁迁出的李火德第十一世孙。台湾《崇正系谱》对李火德入闽及其传衍台湾记载甚详:“其南来之祖,则溯始于唐之末年,有宗室李孟即李火德祖父,因避黄巢之乱,由长安迁梁,继入福建宁化石壁乡。”
内地客家人的大批东迁入台,始于明末清初,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多数分布在桃园、新竹、苗栗、台中、高雄、屏东等地。明永历十五年(年),原居宁化石壁葛藤凹的刘氏后裔刘国轩随民族英雄郑成功赴台。过台湾开基的有“东派”刘翔(祥)和“西派”刘翱的后裔,据台湾刘氏诸谱载:黄巢乱起,刘翔携子刘天赐,避居宁化石壁葛藤凹,号为“东派”,子孙传衍分支,播居各地,于明、清二代分别从广东和闽南东渡入台。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原居宁化石壁的赖氏后裔迁居台湾。(见台北《赖氏族谱》)清代时,永安槐南罗氏罗孟二的后裔罗宗杏、罗方全移居台湾。清末,明溪的刘贻谋迁居台湾。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宁化石壁的张氏后裔迁居台湾。台湾许多张氏族谱,均以开基宁化石壁的张端为始祖。张端玄孙扬德,生子三:化孙、化龙、化凤。化孙生十八子,派衍十八大房,化孙第十五世裔志达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移居台湾嘉义大排行;第十六世裔赞能移居台中;十七世裔振禹、振牙再移居丰原大雅西员宝。清光绪三年(1877年),宁化龙上里黄氏迁居台湾。据江夏郡谱载:台湾黄姓“粤香派”和“浦西派”的始祖是宁化的黄宁。黄宁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由邵武禾坪来宁化龙上里开基立业,传至十八世念八郎的第十五世裔孙黄开懋,于清光绪三年(1877)渡海去台,定居在台中市西屯区,成为粤香派在台湾的开派台祖。浦西派的开基世祖黄天从,是黄宁的第六世裔孙,其第十三世孙黄国成、国仪、国勇等移居台湾。清代,宁化石壁葛藤村的罗彦邦、罗彦章各派后裔迁徙至台湾。台湾罗氏居台湾一百大姓之二十八位,多是宁化石壁葛藤村罗氏开基始祖罗景新的第四十五、四十六代孙。民国末期,国民党党政军要员、部分乡绅、巨商及其家眷随国民党政府一起逃离大陆。同时,国民党军队在溃逃时大肆抓壮丁,仅永安就有100多名青、壮年被国民党军刘汝明部抓走去了台湾省。永安余云霄的后裔余华郎(字璞)移居台湾。
三明客家迁徙台湾的先住民绝大多数是从宁化石壁分衍至广东、闽西和福建沿海各地后到台湾的。如:
明洪武后,宁化石壁澳内村徐氏裔孙迁居广东揭阳县蓝田都,续衍平远、卫华,后衍台湾。(台湾《蓝田徐氏族谱》
台湾巫姓居台湾大姓之73位。据宁化《巫氏族谱源流序》载:“五胡乱华,巫暹由山西平阳避乱衮州,转入闽之剑津(今南平),隋大业年间(605~618),昭郎率子罗俊再迁闽之黄连峒,为宁化开山祖……”台湾《平阳之光》(巫氏宗亲总会十周年会刊)载:“十七世祖仕猷公,字福谦,原居宁化乌村溪,因营潮郡生意,取道潮州府丰顺县汤坑南田都,病故后,其第三子念八郎肇基于此,再传十二世孙乃需,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迁台湾开基。”巫氏后裔现已遍布台北、彰化、桃园、新竹、高雄、南投、台中、苗栗、屏东等地,有两万余人。
台北县《西盛赖氏谱》载:台湾赖氏始祖出自颍川郡,至宋,徙居宁化石壁开基。经过三个朝代,至明洪武二年(1369)转居闽南,其后裔由平和县葛竹社再向东开基台湾。台湾《新浦赖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六十年(1721),新浦赖氏开基祖赖天经《台北板桥》传自平和县葛竹社,始于宁化石壁。
永定县黄竹烟村《魏氏族谱》载:其开基祖四一郎公,于八百多年前从宁化石壁迁来。生三子:长子进福,留居本村,后传八九代,有裔孙迁往台湾。
据大田县太华镇魁城村《连氏麟山宗谱》载:“大唐开成元年(836年),分支三山之连江迁延郡尤溪魁城。”魁城连氏先祖连广川,其子连仲英,同朝为官,后卜居魁城。连广川第十代裔孙连小六迁龙岩和睦里白泉乡(现漳平市新桥白泉村),为该地连氏始祖。其后裔连法进又迁长泰江都,法进孙佛保又迁龙海步文乡马崎村(原漳州府龙溪县万松马崎社二十七都)。明末,后裔连兴位移居台湾台南马兵营。
台湾《谢氏族谱》载:始祖因黄巢之乱,居宁化石壁。升平之后,再迁江西粤都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梅县,后裔传衍台湾。
清流县沙芜乡铁石村《吴氏族谱》载:唐初,吴锦祥由江苏梅县里入闽,隐居清流沙芜铁石。其孙吴仕全为“唐检校祭酒国子监”,普封光禄大夫,其后裔辗转南迁台湾。
台东《官氏族谱》载:官膺,本姓关,梁解(今山西解县)人,唐末“黄巢之乱”,与祖母避居宁化石壁,改姓官,历经繁衍而抵台湾。
台湾《萧氏族谱》载:台湾的萧氏家族,号称“书山”、“斗山”、“涌山”派者,俱出自宁化石壁。萧氏以奇泰公为始祖(一世)。后传四十三世理公,生子三:松轩、竹轩、梅轩。第三子梅轩,宋时自宁化石壁迁粤,为梅县开基祖,后裔派衍饶平、兴宁、海丰、平远、台湾以及江西泰和等地。
台湾客家人的祖先,是沿着这样一条路线流迁的:河洛——石壁——汀州——梅州——台湾。以客家民系形成为界,石壁祖地无疑是今日台湾以及东南亚客家人及其后裔的源头。这就是黄遵楷《先兄公度事实略述》所言“嘉应一属,所自来者,皆出于汀州之宁化石壁”。台湾客家人在台湾为第二大族,占全台人口的五分之一。在这五分之一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姓氏人口与三明有着至亲的血统关系。除宁化外,将乐、清流、永安、大田、明溪等县尚有数十姓氏先人渡海入台。闽台客家人同根同祖,源流清晰。
六、向港澳迁徙
清末至民国时期,三明客家人开始向港、澳地区迁徙。但是迁徙港、澳的三明客家从多数为从三明境域迁徙广东、闽西和闽南各地后辗转迁入港、澳。香港客家人200多万,大多是三明石壁客家祖先的后裔。如陈氏,香港荃湾区三栋屋博物馆关于陈氏源流是这样说的:“三栋屋是十八世纪由陈姓族人所兴建的客家围村,距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该族《四必堂陈氏族谱志》记载,陈氏远祖最初定居于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其后有部分族人迁入广东的龙川居住,至明朝末年再向南迁徙至博罗、惠阳及罗坊等地。十八世纪中叶,十三世祖陈任盛随父候德自罗坊徙居浅湾,即今荃湾老屋场(即重建前的大窝口村第二座),开垦耕地,务农为业。”香港其他客家姓氏氏基本也是如此,如:香港新界上水《廖氏族谱》载:唐时我祖由江西于都避乱,迁宁化石壁寨。香港新界《曾氏历代宗亲谱》载:宋政和二年(1112年)由南丰迁居福建宁化县石壁,生子仲辉,辉生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迁徙广东长乐县,后迁往香港。香港客家姓氏大致如此:
李氏,宁化——上杭——兴宁、五华——惠州、深圳——香港新界各地。
吴氏,宁化——梅州——博罗、深圳——香港新界元朗大井围、荃湾等地。
张氏,宁化——上杭——梅州——博罗——香港新界粉岭、大屿、长沙、水口、贝澳老围、荃湾、大埔等。
刘氏,宁化石壁——梅县——惠阳——香港。
何氏,宁化石壁——兴宁——深圳——香港。
巫氏,宁化——兴宁——深圳——香港。
叶氏,宁化——龙川——南雄——潮州——惠州——东莞——香港新界莲麻坑。
丘氏,宁化——潮州——惠州——香港新界樟树滩、赤泥坪。
郭氏,宁化——潮州——大屿山白芒。
温氏,宁化——潮州——惠州——香港新界担水坑。
黄氏,宁化——潮州——惠州——新界沙田。
邓氏,宁化——潮州——惠州——新界蓝田、荃湾。
刁氏,宁化——潮州——新界荃湾。
马氏,宁化——潮州——惠州——新界碗窑。
朱氏,宁化——惠州——香港——石塘咀、九龙沙挖铺等。
七、向海外迁徙
明代以前,三明境域因地处山岭耸峙、峰峦叠嶂的闽中连接西北隅山区腹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外界交往甚少;加之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等因素,以致鲜有出国人员。明代始,福建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和航海业的日渐活跃,加大了整个福建对海外的联系,开始出现“北人过海外,是岁不还者,谓之‘住蕃’”(宋·朱或《萍州可谈》)的现象。明弘治十年(1497年),清流人赖罗到暹罗(今泰国)经商,并留居该国,成了三明境域有文字可考的“住蕃”第一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沙县人卢君玉避乱东渡日本,在长崎定居,并娶日本女人为妻。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明溪人陈启韬到广东经营大米生意,出海时遇到台风,漂落到暹罗,被迫“住蕃”暹罗,后被暹罗国王选为驸马,并封为宰相。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国势趋弱,民生凋,社会经济更为萧条;加之连年灾荒,人民流离失所,只好远走他乡。如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大田县济阳乡农民涂武路、涂文郁、涂孙旭、章余仲等数十人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当苦力。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宁化谢朴六的第二十二世孙谢枢泗迁居泰国曼谷;谢枢泗为泰国合艾市开埠元勋。光绪三十二年,大田县济阳、湖美、屏山等地都有人到新加坡、马六甲、吉隆坡等地谋生。民国14-16年,大田县武陵、济阳、屏山等乡就有52人相约到南洋谋生,其中济阳乡有37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疯狂掠夺中国自然资源的同时,也看上了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他们威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在中国任意招募劳工的特权,并通过其驻通商口岸地的领事和外商开设“卖人行”,从事非法苦力贸易。他们采用诱拐、绑架等手段,非法从事掳掠、贩卖“契约华工”。据《国际移民》统计,从清道光二十五年至清咸丰三年(1845-1853年)从厦门运往国外的“契约华工”总数达12261名。大多数为福建籍华工,其中包括三明籍华工。如咸丰二年(1852年),永安县贫民陈来、蔡良仁等4人被人贩子拐骗,卖身当“契约华工”到南洋。民国5 年(1916年),明溪人吴会长在厦门被人贩子卖“猪仔”到新加坡当劳工。同时,由于旧中国的落后和黑暗,许多有志青年,尤其是知识青年怀着忧国忧民的抱负,出国学习先进科技,寻求救国道路。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宁化人刘春海东渡日本求学,后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永安人刘佐成、李宝焌由政府保送赴日本留学,后来成了中国最早的飞机研制者。同年,清流人裴雨樵赴新加坡任教。民国8 年(1919年),永安人赖维勋由政府选送赴法国留学。民国9 年,宁化人童质亮、曹志骞、伊为侧、徐泰咸等先后考取公费留法。同年,永安、宁化等地青年学生纷纷赴日本、法国、德国勤工俭学。民国37-38年,将乐、尤溪、大田等县都有一批知识青年考取官费或者自费到美国、加拿大等国留学。他们中有些人,学成后留居国外工作,并加入所在国国籍。如建宁的廖天任博士、尤溪的池钟瀛博士、将乐的廖翔鹏博士等。
国民末,国民党党政军要员、部分乡绅、巨商及其家眷随国民党政府一起逃离大陆。同时,国民党军队在溃逃时大肆抓壮丁,仅永安就有100多名青、壮年被国民党军刘汝明部抓走去了台湾省。由于各种原因去了台、港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后来移民国外。
三明迁居海外的客家人大都集中在东南亚各国。1988年,三明市侨务部门作过一个调查,当时全市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有42897人,其中旅居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缅甸六国的就有36128人,占全市旅外华侨、华人总数的84%。六国中,又以印度尼西亚为最多。三明在印尼的华侨、华人有12741人,占三明华侨、华人总人数的29.7%。印度尼西亚也是世界客家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尼客家人与宁化同样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婆罗开埠侨领罗芳伯祖籍为宁化。三明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华人有7681人,占三明华侨、华人总数的17.9%。其他,依次为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等。泰国60多万客家人与宁化也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如泰国客家巫氏都是宁化巫氏始祖巫罗俊的裔孙。早期迁居海外的三明客家人处境都比较艰难,但是,他们凭着艰苦奋斗、勤劳俭朴的精神而开拓出一番事业。如大田籍华侨李发课15岁到印尼谋生。开始给人当学徒,因能吃苦耐劳,深得老板赏识。老板便资助他独立开店。经过20多年的奋斗,先后开办了铁厂、橡胶厂,又经营石油、小车出租等,终于成了富甲一方的巨商。沙县籍华侨林观光在马来西亚的山打根经营橡胶园、开商场。清末至民国时期,由公费、自费出国留学或者其他的原因出国的三明客家人因自身条件比较好,相对而言也取得较大成绩。如永安人李宝焌、刘佐成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政府保送赴日本留学,攻读飞机制造专业。宣统二年(1910年)俩人学成回国,在北京南苑合作研制飞机,为中国航空史写下光辉一页。民国10年(1921年),将乐人邱长康自费赴德国留学。在留学期间,他边学习,边在汉堡大学中文部教中国语言;同时还任柏林大学东方语言系教授。他用德文写了一部《世界人类学》,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民国21年,建宁人廖升随父出国到马来西亚的沙劳越,担任当地华侨中学的教师,深受当地华侨爱戴。他撰写的《古晋商业指南》、《古晋商业鉴》,为研究华侨史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原始资料。民国33年,清流人黄新民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毕业后留校任研究员。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和中国对国际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三明迁居海外的客家人在所在国的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原籍建宁的美籍华人廖天任博士曾任美国国会议员、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科学技术专员。他为中美建交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原籍尤溪的美籍华人、美国物理学博士池钟瀛被载入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原籍将乐的美籍华人、化学博士廖翔鹏,获得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上百项专利;他还出任美国新泽西州中美联社友好协会副会长。
从20世纪90年代始,三明客家人又掀起一股“出国热”。一批年轻人通过各种途径迁徙海外,足迹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的23个国家,其中85%集中在匈牙利、意大利等国。其中,明溪县有3800多人出国,平均50人中就有一人出国,被誉为“福建人旅欧第一县”。沙溪乡人口仅有6700多人,旅欧人员却高达1000多人,被称为“福建旅欧第一乡”。据三明市1997年侨情普查统计资料表明,三明市有新移民及出国人员8154人,主要分布在匈牙利、意大利、俄罗斯、美国等23个国家。这些新移民的三明客家人不仅在当地安居乐业,而且事业有成。如:原籍宁化的雷动天博士现任美国内华达州华人学术联谊会理事长,《中华通讯》主编;原籍明溪县的原炳华现任旅匈福建同乡会会长;原籍宁化县的罗永桂任加拿大龙灯国际集体总裁;原籍尤溪县的杨开辉赴加留学后任多伦多大学教授,被英国皇家大学列为世界名人;永安市曹远镇的吴旭增在美留学后成为美国细胞学界的权威、专家;原籍沙县的叶明钦受全球三家最大的电脑公司之一的美国软件系统联合公司的委派,担任驻京代表一职。三明客家新移民中也出现许多杰出的人士。他们在所在国有一定的影响。如印尼金光集团总裁黄奕聪、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吴旭增、匈牙利中华工商联合会主席原炳华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8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6-12 17:31:23 | 只看该作者
三明客家人人口的分布
夏商时期,三明境域属于扬州地,主要居民为被称为“蛮”、“獠”的古闽族。周代,三明境域隶七闽地。战国时期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威王打败越王勾践七世孙无彊,越国遗民纷纷逃难入闽。外来的古干越族与古闽族逐渐融合为闽越族。越王后裔无诸创立闽越国,“故东越闽君皆其后也”。秦汉时期,三明境域属闽中郡及扬州会稽郡东冶县。生活在三明境域的主要是闽越族人和畲族人,人口约20万人。
从东汉初始,中原汉人开始南徙至三明境域。原本地处荒芜,人烟稀少的三明境域逐渐得到发展。尤其是三国孙吴的兴起,大批吴人入闽,增加了三明境域的人口。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在闽地设置建安郡(属会稽南部都尉辖地)。建安郡统辖10个县。其中,从建安县东部析置的将乐县,西部析置的绥安县,为三明境内最早建立的两个建制县,其辖区含今将乐、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明溪6县范围,疆域东至南平界,西至永城界,南至虔州界,北至昭武(后改称邵武)界。东西广约110公里,南北袤约90公里,全境总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
西晋末的“永嘉之乱”后,大批中原汉人渡江南下,进入福建全境。随着人口的迅速发展,行政区划也得到进一步完善。东晋太元四年(379年),析延平县南乡沙源地置沙戍堡。义熙元年(405年),升沙戍堡为沙村县,同时改绥安县为绥城县。此时三明境内已有将乐、绥城、沙村3县,其辖区含今将乐、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明溪、永安、沙县8县范围,疆域东至延平界,西至石城界,南至新罗界,北至邵武界。东西广约170公里,南北袤约140公里,全境总面积约1.73万平方公里。东晋末年,黄河流域及关中地区百姓,为躲避战祸和灾荒,举族入闽避难,仅迁徙建安郡(含三明境域)就有数千人。宁化、将乐县一带的世居人口中,大多也是从中原、北方迁徙而来。如泰宁县域早年居住的为苗裔,以雷氏人口最多,有“雷家雷半街”的传说。唐贞观四年(630年),四川荆州廖轮将军率部入闽征剿“南蛮”,留子廖董钊和外甥杨胥马镇守,遂定居泰宁开善一带。廖董钊、杨胥马率部留居泰宁,屯垦立业,子孙繁衍,被尊为“开泰公”。唐总章二年(669),陈政、陈元光父子率8000府兵数十姓入闽,军民人口逐渐融合同化。唐乾封二年(667年),沙县西部黄连峒地带由于开发而日趋繁荣,始设黄连镇,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升黄连镇为县,隶建州。开元二十八年,福建经略使唐修忠招抚尤溪流域的部落酋长高伏及其千余户属民归附唐朝,开元二十九年置尤溪县,县治设在青印溪口北岸,隶福州。至唐开元年间(713-741年),福建客家总人口已达60万人,其中分布在建州(含三明境域)、汀州的人口约16万人。其中,唐天宝元年(742年),宁化全县人口约5000人,至唐末约为1万人。
五代十国后梁开平三年(909)四月,“梁封王审知闽王,赐号忠勤守志兴国功臣”。王审知治闽,实行“劝农桑,定赋税,保境息民”的政策,“还流亡,定赋税,遣吏劝农,人皆安之”。加以不少中原士人、大族入闽,三明境域人口迅速增加。五代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改黄连镇为永安场,改归化镇为归化场。中兴元年(958年),升永安场为建宁县,升归化场为归化县(北宋元祐元年改名泰宁县)。其时,三明境内已正式设置县级建制的有沙县、将乐、宁化、尤溪、建宁、归化6县,其疆域东至福州界,西至石城界,南至汀州界,北至邵武界。东西广约200公里,南北袤约150公里,全境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据宋代以前置县的建宁、泰宁、将乐、沙县、宁化、尤溪6县统计,总人口约50余万人。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析宁化、长汀县部分地方增设清流县。清流是早期客家人的聚居地域,在东晋时期属宁化麻仓里,设清流驿;西晋“永嘉之乱”始接纳中原客家先民,已经成为客家先民的聚居地。据县志载:自隋唐开始,随着北方各地大批移民的陆续迁入。元符元年,提刑王祖道巡视郡县憩于宁化麻仓里清流驿,爱其山明水秀,认为宁化地界广远,难于管理,呈文上奏划宁化6团里、长汀2团里置清流县,以“溪流回环清澈”故名,属汀州府。县治设坊郭里,后称城关。北宋“靖康之乱”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南移,全国形成了历史以来最大的是原汉人南徙的移民潮。三明境域客家人口急剧膨胀。如唐末,邹勇夫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后梁开平三年(909年),邹勇夫为尚书左仆射。闽永隆年间(939-942年),闽王王延曦命邹勇夫率大军防守闽西北边境,镇所选在归化镇(今泰宁县)。当时,泰宁人口仅百余户。邹勇夫均率部留居泰宁,屯垦立业,子孙繁衍,先后有河南的梁姓、邹姓、萧姓、何姓、吕姓、朱姓、许姓,湖南的周姓,四川的丁姓,江苏的严姓、萧姓、张姓、戴姓,浙江的叶姓、冯姓,江西的卢姓,建州的江姓、邓姓,邵武的李姓、黄姓、李姓、龚姓、游姓、陈姓、黎姓等迁入,人口迅速增长,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已有3万户、149700人。宁化县成了客家先民主要的集居地,于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全县人口急增至11万人,是唐末人口的11倍。后因战乱人口饱和,宁化客家人大批迁徙闽西部和广东嘉应等地,也有的逃亡海外,而后再迁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因此,宁化石壁被誉为“客家祖地”。建宁县于咸淳七年(1271)共25318户、128142人。将乐县于祥兴二年(1279年)的人口也达到了17941户、40347人。尤溪县于祥兴二年(1279) 17752户、38183人。沙县人口总量为43580户、60845人。清流县约有4万人口。三明境域客家人口达到64万人。
南宋后期,赋税苛重,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故细民荷戈持戟,群起而为盗,动之万计;皆平时负耒力耕之农,所至屯聚,未有宁息之期”。元朝时,又经过百年动乱。三明境域发生了元正统十二年(1352年)建宁人应必达、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宁化人曹柳顺抗元暴政的农民起义。民不宁居,造成四散流亡,人口骤减,以尤溪、沙县、将乐县为例,宋朝时总人口为209380人,到元朝人口降为103996人,下降50.33%。至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明境域共设7个县,客家总人口465201人;其中,清流县51067人,宁化县44930人,尤溪县70317人,沙县187465人,将乐县27438人,泰宁县40329人,建宁县43655人。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三明境域爆发声势浩大的邓茂七农民起义。邓茂七(?-1449年),原名邓云,原籍江西南城珀王干乡(今沙洲乡)人,后迁居于沙县二十四都黄竹坑(今属三明市梅列区)。明正统十二年,邓茂七被推为二十四都总甲,率领民兵负责地方防务。邓茂七联络众佃农拒送“冬牲”,并令田主自运租归,深得民心。田主告到县衙。官府派弓兵前去拘捕邓茂七,邓茂七杀死弓兵,拥众起义。延平府派兵300人前往镇压,中邓茂七设下的埋伏,官军被杀伤几尽。正统十三年二月,邓茂七邀陈正景等到沙县陈山寨杀白马祭天,宣告正式起义,自号铲平王。逾月间,邓茂七义军发展至80万余人,相继攻占光泽、邵武、顺昌、海宁、泉州等20余州县,不但控制了大半个福建,还攻破江西石城、瑞金、广昌等地,“控制八闽”,三省震动,形成了明朝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明朝廷惊慌失措,先后调动南京、浙江、江西等地官兵和蒙古骑兵、京营卫军5万余人分兵两路前往镇压。正统十四年二月,邓茂七听信内奸罗汝先的谗言,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再次向延平进军,官兵事先在溪北布置使用火器、弓箭的伏兵,起义军过渡时,伏兵枪、箭齐发,起义军损失惨重,邓茂七也在混战中阵亡。邓茂七余部在其侄邓伯孙率领下仍坚持斗争。至明景泰元年(1450年),终因寡不敌众,邓伯孙与将士数百人兵败被俘,惨遭杀害,起义最后失败。官府对农民起义军进行残酷的镇压,据三元《邓氏族谱》载:“因正统北狩,而麻布街邓茂七反,八闽骚动七邑遭劫,归仁里(现三元区荆东)一乡,系同姓被祸尤惨。……当日荆村邓姓,各走他乡。”起义军失败后,被杀戮无数,人口大为减少。沙县客家人口从正统七年的18929户、72196人,降至景泰三年(1452年)的12352户,45986人;造成当时“赋税则自少而多,户口则自多而少”。
邓茂七的农民起义催化了永安县的诞生。新编《永安市志》载:“永安置县之前为沙县浮流司。明正统十三年,农民领袖邓茂七发动沙县二十四都(含今永安上坪乡和三元区中村乡)农民起义,攻城陷府,朝廷震惊。次年义军被镇压后,镇守福建都督范雄、刑部右侍郎薛希琏、巡按监察御史陈员韬先后上奏朝廷,以浮流险远,难以控制为由,请以其地另立县治。明景泰二年(1451年)获准,景泰三年九月建县,划沙县新岭以南二十四都上四保至三十二都和尤溪宝山以西四十都至四十三都共计13个都之地置县,命名为“永安”,寓永久安定之意。”永安县设立时有8240户、29640人。明成化六年(1470年),同知程熙也以“地旷远,民梗难治”为由,奏准析清流县的归上、归下里,宁化县的柳杨、下觉里(含泰宁县沂州的一带村庄),将乐县的兴善、中和里,沙县的沙阳里合置归化县(今明溪县),隶属福建布政司汀州府。归化县设立时有5157户、32152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延平府通判林元伦建议、巡按御史白贲奏请割尤溪县14个都、永安县1个都、漳平县1个里10社、德化县1个团置大田县。大田县设立时有6457户26111人。明隆庆元年(1567年),析龙岩集贤里之东西洋和大田3图、永安4图,置宁洋县,隶漳州府。至此,三明境域辖区有沙县、将乐、宁化、尤溪、建宁、泰宁、清流、永安、归化、大田、宁洋11县,其疆域东至福州界,西至石城界,南至泉州界,北至邵武界。东西广约220公里,南北袤约170公里,全境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明朝后期,由于政局动荡,官府榨取民脂民膏,“差役任其飞洒,丁口听其增减。指一派十,无所不至”。民不堪奴役,大批逃亡,人口逐渐下降。加之闽西南部和粤东仍然地广人稀,甚至地为之虚,更靠沿海,发展前景优越。因而,三明境域客家大量外迁。至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三明境域共设11个县,客家总人口306901人;其中,清流县27317人,宁化县39888人,尤溪县41390人,沙县50759人,将乐县34550人,泰宁县27236人,建宁县18790人,永安县27854人,归化县23750人,大田县15367人,宁洋县人口数缺。
明末清初,由于战火屡起,赋役加重,官逼民反,多次暴发农民起义。尤其是清军入闽后,闽西北地区纷纷举起抗清旗帜,如泰宁从清顺治起,历经15年的抗清斗争,永安小陶营的农民起义,“红钱会”起义以及太平军转战三明等地。这些抗清斗争均惨遭清兵镇压,株连百姓,杀伤甚多,造成人口减少。至清康熙十年(1671年),三明境域客家人口减为278270人,比明万历四十年减少28631人,下降10.29%。康熙后期,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清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的税赋改革措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百姓得到休养生息。至清清道光九年(1829年),三明境域客家总人口发展到总户数350165户、1540898人,比明末清初时的人口增长4倍以上。其中,清流县93032人,宁化县379240人,尤溪县194263人,沙县148800人,将乐县196502人,泰宁县88041人,建宁县108021人,永安县188925人,归化县115664人,大田县99787人。
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更加腐败,对内盘剥人民,苛征暴敛,差役派粮,加上鸦片毒害,瘟疫横行,百姓流离失所,逃亡他乡,人口一减再减。据永安、清流、宁化、沙县、建宁5县统计,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客家人口降为590794人,比清道光九年下降36.47%。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南方匪患滋生,闽西北地区社会极不安宁,人口外逃。民国18年(1929年),红军进入福建,在闽西北开辟革命根据地。民国2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对闽西北根据地进行“清剿”,镇压革命群众,仅建宁县就有4000余名干部、群众被屠杀,闽西北苏区百姓背井离乡,三明境域人口再次下降。至民国26年,三明境域客家总人口为846523人,比清宣统三年(1911年)减少438528人。抗日战争时期,福建沿海县、市相继沦陷,省政府及文教机关迁入永安、沙县、三元等地,大批沿海居民逃难山区,三明境域人口大量增加,至民国30年三明全境客家总人口921639人,比民国26年增加75116人,增长9%。抗日战争胜利后,省政府及文教机关回迁福州,大批难民也陆续返回故里,人口减少,至民国38年,三明全境客家人口下降到821954人。各县占三明境域人口比重前四名的分别是尤溪县(147770人,17.98%)、宁化县(122794人,14.94%)、大田县(99213人,12.07%)、沙县(93013人,11.32%)。
民国29年,分别从沙县、永安、明溪3县划出部分地方增置三元县。至此,三明境内各县建置基本定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人口自然增长很快。1953年,三明全境客家人口约90万人,比1950年增长6%。其中,清流县5.9万人,宁化县15.2万人,尤溪县10.3万人,沙县10万人,将乐县6.8万人,泰宁县5万人,建宁县5.6万人,永安县10.1万人,归化县3.8万人,大田县7.2万人,三元县10.1万人。
1958年,三明开始工业基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化工机械厂等大批工业项目相继上马,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云集三明,人口快速增长。当年,全境人口增加10余万人,其中三明市区人口从4.4万人,猛增到8.8万人,翻了一番。这其中,许多参加三明建设的劳动者直接来之闽西客家地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调入人员逐年增多,至1960年,三明全境客家总人口达113万人;其中,清流县6.8万人,宁化县17.2万人,尤溪县12万人,沙县13万人,将乐县8.4万人,泰宁县6万人,建宁县6.1万人,永安县16万人,明溪县5.5万人,大田县9万人,三元县13万人。
196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明专员公署,原三明市降为地辖市,专署下辖三明市、三明县、永安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同月从晋江专区划入),共计1市5县。1970年7月,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划归三明专区管辖。三明专区辖区扩大为1市10县。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地辖三明市改为省辖市,并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实行以市带县的管理体制,三明市区划为梅列、三元两个县级行政区。三明市辖三元区、梅列区、永安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尤溪县、沙县、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计2区10县。198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永安县改为永安市(县级市)。至2011年,三明市客家总人口达到207万人,其中,清流县14万人,宁化县35万人,尤溪县21万人,沙县20万人,将乐县16.3万人,泰宁县12.2万人,建宁县14万人,永安市24万人,明溪县11.5万人,大田县18万人,三元区11万人,梅列区10万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19 13:59 , Processed in 0.0901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