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4105|回复: 7

[新闻] 作家池波2018年力作——《沪郊往事、南汇风情》出版

[复制链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发表于 2019-12-23 11: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家池波2018年力作——《沪郊往事、南汇风情》即将出版

这是一本风格独特的优美的散文集

这是一本乡土味道浓郁的回忆录

书中弥漫着浓浓的乡愁

书中渗透着深深的怀旧

池波

池波

池波同志是土生土长的南汇人,对南汇的历史地理、乡土文化、社会风情相当熟悉,被中国语言有声资源数据库和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封为南汇闲话首席发言人,他用南汇闲话讲的方言、俗语、谚语、俚语、歇后语、童谣、民歌、民间故事等录像资料有几十个小时(收藏于中国语言有声资源数据库)、中国语言有声资源数据库和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赠送池波同志的锦旗上这样写:文化传承重任担,方音绵延薪火传。
作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的池波,尽管已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了两百多篇小说、散文、诗歌、故事等体裁的文学作品,又出版过两本专著:长篇小说《血与爱》、中短篇小说集《还原》。他近年来还有一个愿望:运用文学形式,继续做好南汇文化传承、方音绵延的工作。他就把脑中贮存的南汇乡土文化和社会风貌用散文形式写出来,所写内容都是作者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真实可信、趣味盎然,向读者展现南汇风情。为了介绍南汇闲话,作者特地在多篇文章中运用了不少南汇方言,并在括号内作解释。阅读这些文章,自有一股浓浓的南汇风味。
本书还附录了南汇闲话的部分常用字、词、俗语、谚语、俚语、歇后语、童谣、民歌、民间故事。可以说,这是一本文学著作上的南汇土特产,读者可以从中领略不少老南汇的趣事趣闻;同时,对本地青少年、新南汇人学习、运用南汇闲话、了解南汇掌故、历史风貌也颇有益处。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48
发表于 2019-12-25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池波简介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现担任浦东新区作家协会故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杂文协会副秘书长,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浦东汉唐书院秘书长。

池波著有长篇小说《血与爱》、中短篇小说集《还原》并出版发行,又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小说、故事、报告文学等体裁的作品一百五十多个,其中三个获省级奖。

池波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展,两幅书法作品分别获得第八届“时代顷歌”全国诗、书、画影作品大赛一等奖、第七届“祖国好”文学艺术大赛金奖。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48
发表于 2019-12-25 11: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池波

池波

池波,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浦东新区作家协会故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惠南文学社副社长。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48
发表于 2019-12-25 11: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著名作家叶辛与池波合影。

中国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为池波中短篇小说集《还原》作序

序              

叶辛

三十三年前的1983年3月15日,是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但是对于池波来说,这个日子是难忘的,就在那一天,上海的《解放日报》副刊上,刊登了他创作的微型小说《春的使者》。小说标明是微型小说,一千多字,写的也是一件今天看来平平常常的事:一个编辑借着到县文化馆联系工作的空隙,特意来到乡间田头,找到正在插秧的作者,取走了他的修改稿。毫无准备的作者手忙脚乱地借来了肉、油、蛋和卷子面,想要请编辑简单吃个饭,编辑留下一张便条走了……

今天我又读这一篇小小说,不由生出很多的感慨:其一是当年的文学热,催生了文学小道上无数的追求者,他们往往都是生活在基层尚未脱离劳动的业余作者。其二,当年的报刊杂志编辑,为他人作嫁衣裳,无私地培养有希望的文学新芽,做到了尽心尽责。

读到这一篇《春的使者》,我不由得回想起自己在乡间劳动间接触到的许多文学杂志出版社、报纸副刊的编辑。那时候,很多编辑的作风,都是像《春的使者》里写到的编辑周志文一样,朴实、可亲,读稿子时陪伴着的,往往只有一杯白开水。

故而我要说,《春的使者》虽然短小,却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一些可贵细节。

池波创作的其他小说,都有这样的特征。收在这部作品集中的《摇荡湾》、《日记》、《这里也有角落》、《吻,一个吻》……无不显示出这一点。

尤其是《吻,一个吻》当年发表时,还引起过文坛的一番议论,一番争执。有人说:这是自卫反击战题材中颇有新意,别出心裁的作品,角度独特,又有内涵;有人说,这样的构思,未免刻意过深,有点过了……正因为有争议,才使得人们关注到这一篇小小说,关注到池波这个名字。

池波还有过一部不得不提的长篇小说,那就是他描写爱情生活的《血与爱》。小说由黄河出版社出版之后,旋即受到社会的关注。也许正因为池波的这部书,是以他自己的恋爱、婚姻经历为主构思的,人物形象鲜明,有真情实感,展示了主人翁用鲜血凝成的纯真之爱,打动了不少读者的心。2011年,池波夫妇被请进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向幸福出发》栏目组,接受了当红主持人李咏和王冠的访谈,面向全国观众,畅谈了他们的爱情故事。池波还在节目中,演唱了当年他追求心仪的姑娘时,自己作词作曲的情歌《什么都比不上你》。

也许正因为饱含着这股深情和激情,池波对文学仍然怀着一颗矢志不移的心。近年来他在对现实生活的关照和体验中,又构思、创作了中篇小说《还原》,让我们读到了他对现实生活,尤其是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当前生活的思考。

愿池波始终保持一颗执著于文学的心,写出更出色的作品。

是为序。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48
发表于 2019-12-25 11: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辛,中国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青联常委。

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

1969年去贵州插队,在乡间呆了十年。

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

此后共出版著作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等。

根据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由其本人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均在国内引起轰动。电视剧文学本《风云际会宋耀如》荣获"金狮荣誉奖"。

叶辛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并荣获全国首届五一劳动奖章;曾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48
发表于 2019-12-25 11: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家池波

作家池波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48
发表于 2019-12-25 11: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附:《沪郊往事、南汇风情》节选3篇

<<场角上那棵谷树>>

我家门前场角上,有一棵谷树,树杆像大人的大腿那么粗,树枝有两层楼那么高,树冠有一间平房那么大。

我印象中从小学到中学的十一个暑假,我的交关辰光是在这棵谷树的树荫下度过的。高中毕业我已失学了,也就不再有暑假了,忙于找工作,也就静不下心待在谷树下了。

十一个暑假中,我在谷树下看书、做暑假作业、练毛笔字,谷树树荫是我学习的课堂;我在谷树下喝佩兰茶解渴、吃甜芦粟消暑,谷树树荫是我休闲的胜地;我和小伙伴们在谷树下玩耍,翻香烟牌子、打弹子、打铃角,谷树树荫是我游戏的天堂;同学或朋友来我家串门,我们在谷树下扯乱谈、讲故事、下棋,谷树树荫是我交际的会所;我在谷树下整理从田里采摘来的蔬菜、杀从河浜里摸来的河蚌,谷树树荫是我劳动的场所……

好阴凉的谷树树荫啊,满树密绉孟绉(密密麻麻)的叶子层层叠叠,组成了一道绿色屏障,挡住了炙热的阳光,风穿过树荫,也被滤去了热量,变得凉滋滋的。我的青少年时代都住在面东的低矮的平房里,上午是东晒热,下午是西晒热,“热来杀薄”、“热来结棍”(热得厉害),是我暑假里对住房条件的评价。如果没有家门前的场角上那棵谷树,真勿晓得我的暑假挪能过?

春天,谷树光秃的树枝上,绽出一点一点嫩绿,很快,一点一点嫩绿变成一片片小叶子,最后变成一张张手掌大的深绿的叶子。不到春末,谷树已浓荫匝地了。谷树的叶子很漂亮,五片叶面组成一个叶子,上面三片叶面大,组成一个三角形,下面两片叶面小,在三角形下左右叉开,整个叶子组成一个复杂的图案,形状像古代武器中的戟,而这个“戟”状叶子的四个凹圆处,竟圆整得像用圆规画成。美丽的谷树叶很早就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同惠南地区其他树叶比较,大多树叶就是一个叶面组成,有一个小尖角,叶边有光滑的,也有锯齿形的;少量树叶有两片、三片叶面组成,但其夹角处,绝不像谷树叶那么圆整;梧桐树叶算得上形状复杂,由五个叶面组成戟状,夹角处就没有谷树叶那样优美的弧度。至少在我眼里,谷树叶子是最优美的。

五月份,谷树结果了,青色的,象玻璃弹子大小。七月份,谷树果成熟了,浑身爆出一粒粒肉芽,颜色鲜红,活像杨梅。满树绿叶中,繁星一片点缀着一只只红色的小灯笼,煞是好看。

阿妈告诉我一锯谚语:“卖杨梅蚀仔本,看见谷树乱子要伤心。”

南汇闲话把谷树果叫“谷树乱子”,因为它样子像杨梅,卖杨梅的人卖杨梅亏本,看见谷树乱子,心里一定会想,这谷树乱子要是杨梅,我还可以把它采摘下来赚钱,可惜它不是杨梅,自然要伤心了。

“卖杨梅蚀仔本,看见谷树乱子要伤心”这句南汇谚语,完全可以在多种情况下引用,比如:孩子夭折的父母看到人家的孩子活泼可爱、丢失钻戒的女士看到地摊上的仿钻戒闪闪发光,那种看到类同的事物而黯然神伤的心情,完全可以用“卖杨梅蚀仔本,看见谷树乱子要伤心”来比喻。

阿妈又告诉我一句俗语:“乱勿识丁咚,倷谷树乱子当杨梅”。谷树乱子和杨梅只是像,但外形和性能上却差别很大,若把谷树乱子当杨梅,那太无知了。

阿妈告诉我,谷树乱子吃勿得(不能吃),我也就从来不碰谷树乱子,任凭一阵风吹过,熟透的谷树乱子纷纷坠地,溅出一股浆水。

有过几次,中午我从家中搬出春凳放在谷树下,我躺在春凳上午睡,垂落的谷树乱子掉在我身上。有一次,一颗谷树乱子正巧落在我脸上,把我惊醒,我连忙用手拂去谷树乱子,起身跑进屋,舀了一盆凉水洗脸,生怕“中毒”。

退休以后,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谷树也称构树,果实无毒,可以食用,味道甜。可惜,这知识来迟了,在我青少年时代就知道这知识的话,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甜的谷树乱子一定会成为我们争抢的美食。当然啰,我也想起当年谷树乱子掉在我脸上的事,当年我知道它无毒味道甜的话,我一定会顺手把它摞进嘴里品尝了。自然啰,我也一定会爬上谷树,采那些成熟的像炸开的草莓的果实享用了。



搬离老房子已有几十年了,老房子和场角边的那棵谷树,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场角边那棵谷树、那片荫凉的浓荫、那累累 的杨梅一样谷树乱子,仍清晰地印在我脑海中……

<<阿妈的招牌菜>>




不少家庭里,做妈的为了让一家人、特别是孩子吃好,总会想方设法烧几道美味可口的肴菜,让一家人、特别是孩子吃得开心。我格阿妈也有一只招牌菜——臭米茜。我勿开玩笑,阿妈格招牌菜臭米茜,味道鲜美无比,鲜得来“打尼光(耳光)喊勿要(不要)玩”。臭米茜臭中带香,是一种独特风味的香;鲜中带肥,肥得滋润。

臭米茜的主要原料,不是菜市场里那种圆叶子、火柴梗般的细茎、名字也叫米茜的那种植蔬菜,而是野生的米茜。野米茜的一根主茎一个劲往上长,颜色紫红,上面有刺,四周长出分茎,分茎上生出叶子。野米茜长到五六十厘米,会开花结籽。把野米茜从根部割下来,剪去主茎四周的分茎和刺,把主茎洗干净后切成寸把长的一段一段,这就是臭米茜的主要原料。

其实,臭米茜还有一个主要原料——臭卤。没有臭卤,野米茜再怎么煮,也煮不出臭米茜独特的味道。

我勿晓得(不知道)臭卤挪能(怎么)做格,我只看见我家里一个甏里有水,有臭的味道,阿妈告诉我迪(这)格水就是臭卤。阿妈平时用几层布把甏口盖住,再用细绳把布扎紧在甏口上。阿妈做臭米茜时,打开甏盖,把汰(洗)干净切好的一段段野米茜倒进甏里,再放点盐,重新把甏口的布扎紧。

这样过十来天后,捺(把)甏里的米茜放在碗里,再舀一点臭卤倒进碗里,再朝(往)碗里倒点冷水。把这碗臭米茜放在饭镬(锅)上蒸,饭烧好后,臭米茜也蒸熟了。

蒸熟的臭米茜,臭香四溢,未吃胃口已开了。吃格辰光(时候),无论吃米茜还是渴汤,就是一个字:斩(好、美)。米茜梗靠根部的那几段,皮老嚼几下吐掉,但皮里的肉,已酥成泥,肥的感觉就在这里。至于嫩梗的米茜,嚼几下已烂,滑腻腻直往喉咙口钻。

臭米茜固然好吃,在臭卤里放进毛豆、扁豆、豌豆,过几天吃这臭毛豆、臭扁豆、臭豌豆,同没浸过臭卤的那些豆,味道真是没法比。臭卤里浸过的这些荚里的豆,已酥成泥,臭、鲜、肥三种味道交杂在一起,实在是难得的美味。

阿妈买过几次老豆腐,把它放进臭卤浸一天,蒸的臭豆腐也邪气(非常)好吃。那时经济条件差,家里油瓶常是空的。如果有钱多买点油,用阿妈做的臭豆腐在油锅里煎,那味道肯定比摊上的油煎臭豆腐好得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家搬进了楼房,阿妈格岁数也太哉,野米茜也少哉,几格鹿石(几种因素合起来),阿妈不做臭卤了,一家人再也吃勿到臭米茜哉,当然,臭毛豆、臭扁豆、臭豌豆、臭豆腐也失踪了。



几十年过去了,臭米茜的独特风味还萦绕在我脑畔,我怀念阿妈格招牌菜。




<<老屋趣事>>




我的青少年时代,都住在惠南镇西门街的老屋里。所以说它是老屋,面朝东的平房最南一间与面朝北的两间平房连在一起,屋顶下水靠镀锌铁皮折成七十度角,下雨时,一间屋子半个屋面的雨水就顺着铁皮冲下来,我家就在落水下方放一口大缸,盛在缸里的雨水叫“天落水”,比河里的水清。用天落水烧开后泡佩兰,我尼叫它佩兰茶,又香又甜又清凉;在铁皮下水道的中间,贴着面朝北平房的墙,顽强长出一棵树,一米多高,枝条倒不少,叶片碧绿;老屋外墙上的石灰已剥落,有的砖头已风化成半块,用手指甲能扣下砖屑。

屋顶上的那棵树,叫不出名字,冬天落叶一多,塞在瓦缝里室内会漏雨。因此,每到落叶开始,我阿爸就会爬到屋顶上把树枝砍下来。晒干的树枝当柴烧,每年屋顶上收获的树枝可供我家四五天的柴火用。上初中以后,上屋砍树枝的事由我干了。我上屋顶的动作出同阿爸一样,双手搭在大水缸的缸盖上、双脚跳上缸盖;再双手搭在屋檐瓦片上,双脚跳上屋顶。有趣的是,我们从来不给那棵树浇水施肥,但每年它的长势都很好,保证我家四五天的柴料供应。那棵树,只管自己生长,只管供应柴料,从不求回报。

我上初二那年的一个夏夜,皓月当空,清风徐来,我在家门前场地上乘风凉(纳凉)。

“妙呜,妙呜……”屋顶上传来一阵猫叫。一会儿,一只黑猫疾速从我面前跑过,大概是应邀去屋顶上赴约吧。一眨眼,它已窜到盛天落水的大缸边,霍地一跳,跳上木板做的缸盖,正欲跃上屋顶,不料木缸盖突然往侧里一翻(我舀天落水时没有把木缸盖盖稳),黑猫从半空中“咚”一声栽入缸中。立即,缸里水声大作,清凉的水花飞溅到我脸上。

当时我想,可怜的猫,我不救你没命了。谁知我刚从椅子上站起身,突然有一团黑影冲出缸口,“扑”一声搭上缸沿,旋即又窜上屋面,暴哮一声,飞也似地往前冲去。我只来得及看清就是那只落水黑猫,它已消失在屋面上了。

奇也!一只不过一尺来长,半尺来高的猫,从半空中栽入三尺高的大缸,缸里有半缸水,才不过几秒钟的辰光,就被它冲破灭顶之灾,安然脱险。若无灵巧的身子、娇健的脚掌、勇猛的挣扎,此猫命休矣!

猫善捕鼠,几乎人人皆知。猫有此自救本领,恐怕知者无几,见者寥寥。

有趣的是,我的感慨还没有结束,屋顶上又传来了两只猫叫的声音,是那种呼应的、急促的叫声。那只黑猫早已从惊魂中迅速回神,投身到情侣的热恋中去了。



懊恼的是,我不能乘风凉了,我用大铜勺把大水缸的天落水一勺一勺往外舀,缸里的天落水已被污染,不能喝了。而清除完半缸天落水费了我一番功夫外,等缸里有天落水喝,足足等了一个星期,因为一个星期内都不下雨。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48
发表于 2019-12-25 11: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沪郊往事、南汇风情》
这是一本风格独特的优美的散文集
这是一本乡土味道浓郁的回忆录
书中弥漫着浓浓的乡愁
书中渗透着深深的怀旧
池波同志是土生土长的南汇人,对南汇的历史地理、乡土文化、社会风情相当熟悉,被中国语言有声资源数据库和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封为南汇闲话首席发言人,他用南汇闲话讲的方言、俗语、谚语、俚语、歇后语、童谣、民歌、民间故事等录像资料有几十个小时(收藏于中国语言有声资源数据库)、中国语言有声资源数据库和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赠送池波同志的锦旗上这样写:文化传承重任担,方音绵延薪火传。
作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的池波,尽管已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了两百多篇小说、散文、诗歌、故事等体裁的文学作品,又出版过两本专著:长篇小说《血与爱》、中短篇小说集《还原》。他近年来还有一个愿望:运用文学形式,继续做好南汇文化传承、方音绵延的工作。他就把脑中贮存的南汇乡土文化和社会风貌用散文形式写出来,所写内容都是作者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真实可信、趣味盎然,向读者展现南汇风情。为了介绍南汇闲话,作者特地在多篇文章中运用了不少南汇方言,并在括号内作解释。阅读这些文章,自有一股浓浓的南汇风味。
本书还附录了南汇闲话的部分常用字、词、俗语、谚语、俚语、歇后语、童谣、民歌、民间故事。可以说,这是一本文学著作上的南汇土特产,读者可以从中领略不少老南汇的趣事趣闻;同时,对本地青少年、新南汇人学习、运用南汇闲话、了解南汇掌故、历史风貌也颇有益处。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19 16:56 , Processed in 0.11689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