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4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物] 致富不忘故乡人——记洪水镇“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池浩

[复制链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1 16:43: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致富不忘故乡人
——记洪水镇“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池浩

巍峨的祁连山脚下,有一个古老的村庄——民乐县洪水镇山城村,村子地处山坳,地理条件极差,过去朴实的村民们苦心经营着不多的几亩山旱地靠天吃饭,过着“春种一袋子,秋收一抱子,打下一帽子”的贫苦生活。近两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和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特别是这几年在县、镇两级组织实施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等工程的不断实施,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近年,在茶余饭后,人们挂在嘴边的都是对从本村走出去“心系教育事业,乐于帮助群众”的致富名人池浩的评说。
艰苦奋斗,他不甘屈服命运
池浩,土生土长的山里人,生于1962年,高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1981年,他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报效祖国。在部队他遵规守矩,严格要求自己,练就了坚韧不屈的性格,养成了顽强拼搏的精神,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多次受到部队奖励。1984年复员返乡后面对当时山城村的贫穷面貌,他苦思冥想。怎样才能创出一条道来,让全村摆脱贫困,造福乡邻?他苦苦拼搏,在家里他曾拉草喂牛搞过养殖,到县城他曾抱砖拉车当过小工,数年间他饱尝各种辛酸和磨难,受尽他人的数落和讽刺。身体的苦痛和心灵的伤害并没有压垮这个“山里娃”,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拼搏和省吃俭用终于使他手头宽松并且积攒了一点“资金”,更重要的是让他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家乡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制约着现期的发展空间,痛定思痛,他决心走出去,开创一番能带动家乡人民富裕的事业。说干就干,1987年他到原来服役的宁夏市武警总队预制厂干瓦工当工人,在厂里他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具有创见性的思维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不久便被上级聘任为厂长,担任厂长后,他加强管理拓展销路,使已频临倒闭的预制厂起死回生,工人工资逐年增加,厂里产品也从单一走向多样化,固定资产逐步提高,上交利税成倍增加。经过三年的不断努力,他带领全厂干部职工创造和积累了较雄厚的资产,并于1991年成立了预制品有限公司。经过18年的艰苦创业,截止2010年公司已发展壮大为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员工160人的集混凝土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银川市森淼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为银川市颇负盛名的企业,而这艘水泥航母的掌舵手就是“山里娃”池浩。
饮水思源,他致富不忘根本
公司成立并发展壮大了,“山里娃”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家乡-----山城村以及山城村的父老乡亲们,想到该是为家乡为社会尽责任的时候了,他想到了生他养他但很贫瘠的故乡,想到了曾经帮他带他但并不富裕的父老乡亲,淳朴厚道的他想实现他走出去的理想------让全村的人都富起来。他先是陆续招用本村村民在公司工作,每个村民到公司后从吃住到技术培训再到升级提拔都得到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之后又扩招城郊部分农民工到公司任职工作,先后安置本县68名、本村160人次农民工就业,帮助本村及本县部分失业中青年在该公司就业,且公司大部分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他从这些青年中培养起来的,此举既安置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帮他们找到了工作,又使村里部分家庭经济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受到帮助的相邻们心里想着他、嘴里还念叨着“池总真是个好人呀”。
事业的辉煌和家乡父老对他的赞赏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此后的他发展思路更清、实干精神更强、帮助别人的劲头更足。平日里没有老板的“风头”,更没有老板的排场,他与员工同甘共苦,携手奋斗,不断赢得了员工的信任。在他看来,村里的人他比较了解,能吃苦肯用功,再加上他物质上帮助和精神上的带动,村里人收入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这种以小带大,以小家帮大家的动力,才能实现全村共同富裕的理想。在十几年内,他先后帮助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有为青年投资创业,兴办各种实体,并且希望通过这些创业者的不断努力带动全村青年,其中固定资产有规模的就有4人,如帮助池爱成立了的运输公司年纯收入达36万元,帮助樊胜成立年纯利润达100万元的铭帝铝材销售公司,帮助池庚成立的水暖建材公司年利润可达15万元,协调资金有池天、池新成立的天新农工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年纯利润可达200多万元......在他帮助下成立并发展起来的这些公司,解决了全县近400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全村乃至全县劳务输转和帮带致富做出了榜样。
池浩当了大老板,别人以为他会财大气粗藐视相邻,但“山里娃”却保持着纯洁如雪的心灵。他家共有6口人,多年前父母年迈体弱住在山城村,他每年都要多次返乡探望老人,艰朴的行装,仁子的作风,深得乡邻好评。后来父母生病,他将两位老人接回银川定居,亲自递茶送饭、精心护理己达15年之久,并未以大老板身份自居而丢弃仁义道德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兄弟亲友家乡父老有困难,他给钱送物尽力帮助。对公司内部就业务工的家乡人,他尽量安置量才而用。有表现突出的还进了公司的管理层,成了村上外出务工的领军人物。
捐资助学,他心牵山村“蓓蕾”
故乡养育了池浩,母校培养了池浩,敢打硬拼艰苦创业锻炼了池浩,看到1984年修建的砖土木结构校舍一片破烂,看到“10.25”地震后四壁裂缝即将倒塌的教室后,池浩看在眼里,愁在心里,他曾多次找地方领导联系,准备捐建山城小学,但因时机不成熟而多次搁浅。2010年,山城小学被上级列为新建项目学校,需要村上自筹资金15万元,但没有任何集体收入的村上一分钱也拿不出来,看着在危房里上课瑟瑟发抖的学生和办公的老师,池浩自告奋勇,当即捐助了人民币1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池新、池天捐资1万元,樊金德捐助1万元,村民捐助2.87万元,最终自筹资金全部到位,在全村2600多名群众的赞扬声中山城小学破土动工了。
九月,是农民收获的季节,是孩子们步入课堂的时节,也是池浩同孩子们一起放声欢笑的季节。锃亮而暖和的地板,平整而洁白的墙壁,一座座崭新的教室、四周结实的彩绘围墙,全校平整洁净的地坪,到处是孩子们天真的笑声和朗朗的读书声。一所崭新的山城小学放在了群众面前,人们欢天喜地无不为池浩的举措而竖指称赞。
  筹划蓝图,他情系家乡未来
  新学校建成了但配套设施还很差,这与当前形式需要的“班班通”“白板教室”,“图书仪器”等还不相适应,池浩一面经营着公司,一面寻思着,如何才能解决好学校存在的这些问题;村里到县城的柏油路几年后是不是考虑预制成水泥路;山城河的水就这样流着是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考察研究一下是否可以建个造福山城村千秋万代的小型水电站......
带着这些问题,心里装着父老乡亲,池浩在全村人的前呼后拥中又奔向了他为之奋斗的、可以再次实现他理想的地方。除了感激、除了赞扬,山城群众记住的更多的是一个心系全村、孝义为先、乐于助人的“山里娃”的名字------池浩。

2015-03-24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2 11:29:40 | 只看该作者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5 15:50 , Processed in 0.10842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