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774|回复: 0

[名人] 岁月静好 不改初心——记摄影家池昌银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1
发表于 2019-8-21 19: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jpg
○一张报纸,一份情怀,和爱人一起,静静品味。
一位70岁老人,年轻时爱看《合肥晚报》,后来积极向报纸投稿,直到退休后依然不改初心。他与《合肥晚报》这段朋友情缘延续了几十年,被人们传为佳话。
与“合晚”结缘
池昌银原来在合肥叉车厂工作,他一直有读书看报的好习惯,但受当时条件限制,只能经常借报纸看,或站在报刊书摊看。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工作原因,池昌银经常出差,“在厂里有报纸看,可是出门在外,为了化解旅途寂寞,我就买一份当天的《合肥晚报》带上车,最喜欢看的是合肥新闻。”此外,他还动了学习摄影的念头,于是买了自己的第一部照相机凤凰205。
为了提高摄影技术,他虚心向合肥摄影高手学习,并通过他们结识了《合肥晚报》的徐闻季、郑成功等摄影记者,并经常上门请教。
“有一次,在稻香楼旁边拍雨花塘的一条船,可是照片冲印出来,却雾蒙蒙的看不见船。于是请教了郑成功,他说是拍摄时间太早了,天气的原因。”池昌银恍然大悟,连午饭都没吃,手里抓个馒头又赶往雨花塘。
正是因为《合肥晚报》摄影记者的悉心指教,使得池昌银的摄影技术提高很快。
有一幅摄影作品,池昌银直到今天记忆犹新。那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西北出差,路过敦煌。回到合肥后,他挑选了一张照片,配上自己写的一首小诗,投稿给《合肥晚报》。
“照相机放在三脚架上,拍下了近景的自己、中景的树、远景的鸣沙山,摄影作品标题是《孤独》。诗的内容是:一座沙山一棵树,身在其中好孤独,茫茫沙海无边际,悠悠岁月人生路。”池昌银说作品发表在副刊版面上,后来收到稿费时好高兴。
从那以后,池昌银更是成为《合肥晚报》忠实的读者,编辑也爱向他约稿。
为摄影痴狂
上世纪90年代末,池昌银退休后,一位朋友邀请他出国工作。此后的两年时间里,池昌银的镜头中充满了约旦、阿联酋等国家的异域情调,“发表在《合肥晚报》上的照片有20多幅,每幅照片都配有一段文字。最有意思的是拍摄了一位中国新娘在约旦的婚礼。”
回国后,池昌银又开始了自主创业,并一直干到现在。工作之余,60多岁的他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和影友结伴前往肯尼亚大草原,历时半个月时间,拍摄非洲原野的大象、狮子等野生动物。
后来,池昌银的足迹遍及五大洲20多个国家,镜头里留下了一个个时光印记。他把自己的海外摄影精品,收录在《五洲光影共徘徊——池昌银摄影集》中。“没想到,我一个老头子还能实现出书的梦想……”一生痴迷摄影、写作的池昌银感慨万千。
2015年10月25日,第21届合肥报业读者节在杏花公园举办,池昌银以《合肥晚报》老读者、老作者的身份,在现场签售自己的摄影集和另一本新书《满池荷叶满池香——池昌银诗文集》,并向合晚小记者赠书。
近年来,每逢《合肥晚报》组织市民摄影采风活动,池昌银总是带上早已更新换代的摄影装备热情参与。他与年轻一代的摄影记者一起并肩记录合肥的发展变化,并在主题摄影大赛中屡屡获奖。
数十年世事变化,不变的是池昌银对《合肥晚报》的情有独钟。直到今天,他依然爱看《合肥晚报》,并自费订阅了一份。
在《合肥晚报》纪念创刊60周年之际,他满怀深情地寄语,“感谢《合肥晚报》提供了学习阶梯,我边读、边学、边投稿,提高了自己的水平。只要耳不聋眼不花,坚持天天读,我决心看一辈子《合肥晚报》。”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袁兵/文 牛国梁/图
3.jpg
○在合肥报业读者节上,池昌银携作品与读者互动。
4.jpg
○池昌银在非洲拍摄,作品陆续刊登在合肥晚报上。
5.jpg
○发行人员按时投递的合肥晚报,成了池昌银每天的一份期待。
6.jpg
○白纸铅字,镌刻永恒。曾经的文稿历经时间的洗礼,在池昌银心中化为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
来自:2017年03月25日 合肥在线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28 18:53 , Processed in 0.09196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