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5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 故乡的纸竹帘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9 17: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故乡的纸竹帘
                                                                               ( 陈 剑)

     老家是个山清水秀的江南千年古镇,如今依然有些山村保留着一种古老的传统造纸工艺,也依然在采用古老而原始的方法编织同样古老的抄纸竹帘。
    这次回老家,适逢恒进伯的小儿媳桂嫂正在织竹帘(“帘”通“簾”),有些欣喜。看着她双手带着丝线珠不停地翻飞,仿佛时光又回到了从前,那时他们家为织竹帘,多繁忙啊!院子里里外外俨然一个热闹的小工厂。而今,只她一家还在坚持做,而且厅堂里只摆了一张簾案。她告诉我,因如今竹帘需求量不大,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专门从事这手艺了,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慢工细活已不被他儿辈的年轻人看好了,她的儿女除了会简单的编织外,其他一概不懂,也不想再学,她儿子学了汽车修理,女儿上了大学,她也不勉强他们学这手艺。对此,我却有种怅然若失,幸好桂嫂她这儿算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竹帘皮”,所以经常会有福建、铅山、铁山、花厅等地客户远道来订购。所以她说她会坚持做下去。但要想像以前那么繁忙是再不可能了。毕竟现代化的造纸厂多了,且不需要这种抄纸小竹帘!


    纸竹帘,这一几乎失落的传统工艺怕是要在老家失传了,有些惋惜的同时,颇怀念儿时那参与织竹帘的好时光。
“造纸必用帘,有帘方成纸”。抄纸竹帘(也称竹簾)是传统造纸器具之首,  以极精细并打磨得非常光滑的竹丝编制而成,且四周根据纸张尺寸大小有框架限定,其好坏直接关系到抄出纸张的品质。  
    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鲜为人知的是,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的关键所在是创造性地完善了造纸的系列工序,其中之一是采用了竹帘抄纸。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有过一个简要介绍:“凡抄纸帘,用刮磨绝细竹丝编成。展卷张开时,下有纵横架匡。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
  没经历过传统造纸的人都不会知道,手工造纸工序有多繁杂!我也是听邻居说后才知晓,必须经过沤渍、发酵、蒸煮、摊晒、打浆、抄纸、压榨、烘焙等计72道工序,而其中对张纸影响最大的工序便是抄纸了。所谓“厚薄由人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指的是抄纸工人的技术,同样的竹帘,不同手艺的人会抄出厚薄不同的纸张。不同的竹帘,同样的人,抄出的纸张质量也不同,这若非我亲眼见过似乎还不信)于是制作抄纸竹帘更是至关重要。
    小时候在老家很喜欢看邻居恒进伯、恒甫伯他们剖竹片制竹帘的过程,觉得挺神奇的。 恒进伯、恒甫伯是我们镇典型的制竹帘的世家,用老家的话就叫“打簾皮的”,也许就像叫织毛衣叫打毛衣一样吧,制作竹帘最主要的工序是编织竹帘,于是“打簾皮”的称号就“应运而生”了,他们家打竹帘的技艺是祖辈传下来的,如今儿女又是打竹帘新一代传人。据伯伯介绍,织竹帘从手工造纸的历史算来,距今有上千年历史。不管它的工艺从古到今如何改革,竹帘都是以竹为原料,都要经过拉丝、编织、上漆、制床、吊帘等工艺制作完成。

    制竹帘首先要选有韧性、竹节长、长得匀称的好竹子,并非山上长的普通毛竹就能制的。
选好制帘的竹子后,根据需要的长度,将竹子锯成等长的一段段,然后劈成一根根细长的竹条,再将竹条剖成薄薄的竹片,此后根据帘子的需要削成一根根细细的竹丝,竹丝最细的直径只有0.1毫米左右。这前后需要十多道工序,而技艺精湛的恒进伯、恒甫伯仅凭一把篾刀就能把粗粗的竹子削成细若发丝的竹丝。
  那时只见恒进伯他挥动篾刀“唰唰唰”将竹条一分为二、二分四、四分八……劈成条、削成丝,不大的工夫一根竹条变成了一堆细如绣花针的竹丝。



  这样的竹丝还没算完工,为了让用于编织的竹丝不仅纤细光滑而且整齐划一,还要将每根细竹丝在一个有着大、小不同规格的微型圆小孔的铁板中穿过,若粗了一点就过不了那一关,得被削细;于是在销竹丝的案前就有鹅绒黄色的竹刨花散落在一旁,同时也散发出青竹那特有的好闻的清香气息,(那刨花常被伯母拿来涮碗---那可比现代的清洁球环保多了!)最后每根竹丝还必须用砂纸分别细细打磨。
  竹丝制好后,接下来就是编织了。那时候编织都是手工一根根将竹丝以丝线串起,并用压板将一根根竹丝压紧,这样个把月才能编好一张较大的帘子,小一些的如8寸宽的竹帘一般也要三、四天才可完工。
    小时候也常喜欢在恒进伯、恒甫伯家看那些哥嫂们、姐妹们两个一桌各自坐在簾桌前,双手翻飞地在赶织竹帘,那时候,伯伯家前院、后院、厅堂都摆着多张“簾皮桌”,大人们几乎没有停下来歇息的时候,有时边说笑话边织帘,笑声不断,热热闹闹的!但有时忙着赶货时,连话都没空说---这可是细致活儿,怕分心出错!偶尔停下来时,比我还小的侄子、侄女们也去学着编编,于是我也去凑凑热闹,帮着编一编,那时,嫂子们就会教我简单的织法,织竹帘看似容易,其实也有很大的学问在其中哦:
    用作编织的竹丝必须是长短粗细基本一样,竹丝太长编织时易折断,太短则衔接太多不美观,所以编织的时候用两根竹丝分两头从固定好间隔的丝线内穿过,在中间会合衔接。只见大嫂的一双手不停地拉线、上竹丝、拨紧.....帘珠(用粘土烧制而成的)在簾案上一上一下游走,一根、两根、三根……细细密密的竹帘就这样在大嫂的巧手下编出了雏形。

  编好的竹帘下架后,还需要经过修边、上漆、加框等工序才算真正完成。  这几道工序一般由堂伯来完成。
首先是修边,只见他戴着老花镜,用小剪刀和小镊子对帘子进行细心的整修,把接头处衔接紧密,把边缝修剪光滑。
  至此,一张精致美观的竹帘还不算全部完工。实际抄纸时,纸帘需配上相应的“帘床”才能用于抄纸。帘床是根据纸帘的大小,用木框钉成一个四四方方的架子,中间以直径大约5毫米的竹条镶嵌。每两根竹条的间隔也可根据纸帘的大小有分别,一般纸帘越大,竹条之间的间隔也就越大。
  由于竹帘需长期在水中浸泡,很容易损坏,古人在长期的摸索过程中找到了一种延长纸帘寿命的好办法,那就是给竹帘网加上一层保护膜——上漆。上漆还有一个妙处,即可让纸面尽量少受到竹丝纹路的影响,从而变得更为光洁细腻。

  上漆时是用一个长方形的竹框架将长长的竹帘绷紧,然后用一把小小的细毛刷将油漆均匀地刷在纸帘上,一边完成后将框架翻个方向,再漆另一边。这漆需是纯天然的黑红色的土漆,而不能用化学漆,印象中如远远就能闻到那浓浓的土漆味飘过,凭气味方向,就知道是恒进伯或恒甫伯在“漆帘皮”了。印象中这道工序最早由伯伯来完成,后来伯伯老了他的儿子才接下漆帘皮的活。
  上过漆后的竹帘就是成品了,在两位伯伯家里都可以看到了大大小小、规格不一的竹帘。听恒甫伯说,那种竹丝粗一点、间隔大一些的是用于抄造一些要求不高的草纸的;而竹丝较细、间隔紧密的则是用于抄造宣纸等高级用纸的。纸张要求越高,竹丝也就需要越细。

  整套工序下来,就等于要学会做篾匠、木匠、漆匠等的手艺,真的很不容易啊。
  手工造纸技艺以其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该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而制作竹帘、编织竹帘的手工艺何尝不是一种文化遗产?也许应该包括在手工造纸技艺其中吧。
    在感叹我国古老技艺的神奇和魅力的同时,我多么希望更多的民间技艺能得以保存流传!
    多想让岁月的痕迹常留在心中,让一切美好的记忆都能永留心中!
    老家的纸竹帘,希望你一路走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19 13:48 , Processed in 0.08191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