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514|回复: 0

[谱学知识] 谱务走向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1
发表于 2019-7-4 23: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谱务”,这里特指“修家谱”。
这事儿,既重要又不大重要。
说他重要,是因为,修家谱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是让今人和后人“知恩感德”的行为。总之,是为了今人和后人“更好”。
说他不大重要,是因为,修不修家谱,与你能不能升官发财,没有必然联系。再说了,我党打天下,也不是靠修家谱建立的新中国;现在老百姓生活今非昔比了,也不是靠修家谱修来的。
那么,修家谱这事儿,到底重不重要呀?我是这样看的:你认为重要就重要,你认为不重要就不重要。
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1)这事儿,在中国,在民间,“永远不会消失”!(2)这事儿,不大可能成为“轰轰烈烈的群众文化运动”。
到底怎样对待这事儿呢?第一,反正不是什么坏事儿,用平常心,客观对待。如果能支持,更好!不支持也无关系,但不要给干事儿的人出难题,更不要私下说三道四。第二,如果是我们亲自做这事儿,要有心理准备,别指望“马到成功”,记住“好事多磨”。大量需要宗亲配合的事儿,要说清楚,原则是“不强求”。但,务必立足善意!
言归正传,“谱务”走向,也就是修家谱的趋势,有哪些呢?有五种走向:
第一种:常态化修谱。多为“续修”。若干年修一次,主要是添丁加世系、列功德录、补充史料……等。这个不用多说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第二种:编辑“大总谱”。目前已经有若干姓氏做了这个,还有好多姓氏正在进行中和计划中。这是“史无前例”的开创性工作,是积大善之为。由于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争议自然也多,实际中也存在“瞎编”现象。不足,是难免的,只要出发点是良好的,这事儿,就是好事儿!
关键是,好事儿,一定要有好人做!核心是,要有一个充满正气的“班子”!核心人员有三大方面,一是爱族企业家为后盾,二是真正文化人为前锋,三是广大支系主事人为主要参与者。
大总谱,虽然没固是模式,但必须注意以下“规则”:【1】源流追溯,要立足客观。可以“推论”,不必“结论”。当今姓氏,“单一源流”甚少,“多源”是共性。所以,由此涉及到的是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务必牢记,团结重于一切,和谐重于一切!直白地说,文化研究,不要背离政治。这个,不必多说。【2】世系研究,要按谱说话。要分清“血缘世系”、“文化世系”、“传说世系”的区分。这涉及到“通天谱”,要慎之又慎。作为“文化溯源”,可以的。但没必要搞成“一姓一源”。上面已述。【3】文化提炼,要确保“正向性”。各老谱中,有很多规矩,有些已经不适合现代了。作为文化史料,可存于支谱,没必要载入总谱。把握一点,凡与“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冲突的,都不要载入。【4】先贤文化,切忌吹牛,要多多加入“感恩文化”。比如,刘邦是刘氏文化的精典代表,也是受各姓崇拜的伟大人物。而作为刘氏文化研究,就应思考一个问题:没有张良、萧和、韩信……这批人,还有大汉江山吗?总之,让后人有感恩情怀的文化,是受全社会尊重的。【5】反思文化,不可缺少。就家谱而言,对先祖,说好不说坏。这个,没错。这正是家谱的隐私一面。但是,大总谱,都是“颂歌”,没有“反思”,也不妥。有很多先祖,历史的定位,就是“大坏蛋”。所以今人在“讲故事”时,不要去辩护,更不能搞“变天账”。直白地说,别“没事找事”。
第三种:支谱肇修。可能有零星的老谱、残谱,但都不大规范。另外,还有世代相传的“口传”。当地同姓人,几辈子以来都有亲情走动。若有人张罗修谱,这是大好事!但不要急,慢慢来,遇到什么困难再解决什么困难,能修到什么程度就修到什么程度,不必力争“十全十美”。总之,只要做,多半都会成功!有些老人,想做这事,真乃老有所为。但最好找三五位年青人当助手,充分利用网络,走些捷径,一边做一边学。总之,修谱是积德之事,必有贵人相助。
第四种:五服亲情谱。这是吉林长春宛福成和浙江金华饶玉华俩人的共识。针对的对象是没有家谱的人。当然也包括已经入谱的人。此类谱,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体例是以“我”为主线,上追五服世系。特点是注重“立体血脉”,也就是将“母系”并存于“我系”之中。这是“多维立体谱”。这是“我系血缘构成谱”,张显的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因为“我系”与“娶系”、“嫁系”,三者并立,只是后二者仅为三服。如,姑嫁给了谁的儿子又生了谁;兄弟娶了谁的姑娘又生了谁。再有,此谱的最大看点是“姓氏源流”,当然有“我系”,但更多的是“母系”,撰文者,均为业界行家执笔,经得住文化与历史的检验。还有,此谱,不仅仅是“血缘组成谱”,还是“家庭档案谱”,也就是把所有五服之亲的光荣事儿,都尽量记录下来,也包括反映历史的老照片。

第五种:网络谱。无论在文化传承、寻根问祖等等方面,拒绝网络,是不现实,甚至是迂腐的。关键是,哪些该上网?哪些不该上网?这个,是有说道的。比如先祖佳城在什么位置,就没必要告知天下,以免被盗墓者利用。还有那些“记仇文化”,传到网上也没什么好作用。总之,一要考虑“信息安全”,二要考虑“社会价值”。这里,再强调一点,网谱,取代不了纸谱。纸谱有“圆谱”、“请谱”、“拜谱”、“晒谱”等很多文化内涵,这本身就是“没有写入谱书”的家谱文化,也是敬畏文化。网络,并非一切都好!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29 01:07 , Processed in 0.06250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