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3466|回复: 6

[资料] 东夷族的由来?

[复制链接]

5055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
发表于 2019-3-26 22: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夷族,在先古的时候,指东方的作拿长箭的民族,后来泛指太行山以东地区的民族,即东夷族(包含迁出去的东夷人)  中国先秦的历史人物如:蚩尤、舜帝(五帝之一)、太昊(伏羲)、少昊(五帝之一)、商汤(及其后人)、后羿、孔子、墨子、东方朔、庄子、晏子、孟子、姜太公(及其后人)、鲁班等等都是东夷直系血统  东夷族中的夷是指拿着弓箭的人,不是后来汉族的少数民族的意思  后来,黄帝打败蚩尤,把东夷族纳入他的麾下!  关于东夷文化,后来有幸有太公保护,成为了一个地域文化---齐文化,对于其他东夷族人(如鲁人、宋人等等),都被西方文化(即周文化,周文化不属于华夏文化,但隶属于汉文化)同化!  齐文化,在汉朝建立后,一直融合齐鲁两地的文化,但是唐宋时期,才算真正的融合,董永就是齐地人,但他表现的文化却是实实在在的鲁文化,东夷文化至此被鲁文化同化。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55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22: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东夷族有一支以凤凰为图腾的支族,请问能详细说出他的历史和首领吗?

东夷族和西羌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是凤文化和龙文化的两个源头。东夷族的始祖是太皞伏羲氏和少皞金天氏;西羌族的始祖是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东夷族与西羌族在频繁交往和通婚中,不断进行融合,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和壮大,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族系。在迁徙过程中,东夷族分成人夷、鸟夷、郁夷三大支,其中鸟夷是嬴氏池姓的先祖氏族。所以浙、闽等省的池氏宗祠屋脊上有凤鸟的图腾,并由此发展到以鸟为图腾崇拜。 少皞以金德而居五帝之一,是中国古代手工业及金属制器与使用的创始人,并且是上古古乐的发明者,还是华夏第一位天文历法家。这是据罗泌《路史?后记七》所记:他曾“法度量,调气律,行二十有八宿”,为人类天文历法之父。少皞氏即是池姓家族的血缘始祖。据《平邑?池氏宗谱》载:相传五帝之首的少皞有一位女儿叫女修,其貌似天仙,其性近花鸟,长大后能识鸟语。一日,她吞食了玄鸟之蛋,其腹渐渐凸了起来,后生子大业。《池氏宗谱》这一记载是与《史记?秦本纪》所记相吻合的:“玄鸟陨蛋,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即凤凰之子,是凤文化的传人。从女修吞玄鸟蛋这个美丽的传说中,我们清楚地了解到:池姓的远祖是以凤凰图腾的氏族部落。所以各地池氏宗祠屋脊上的凤鸟图腾是有历史渊源的。 西平郡瑗公(长子世昌之后)子孙甚夥,分散甚广。至隋开皇中,一派移居光州,历十一世至池可祖公。唐乾符初,随军入闽平黄巢乱,观察使陈巗表为泉州刺史,由于光州可祖公年力精壮,善骑射,谙兵法,同王朝统兵,因军功官领都统使。梁开平三年,王审知受封为闽王,可祖公随入武威军(今福州)。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池公可祖年六十余,因见延翰(审知子)无道,遂告病退老,全家乔迁同安县永安乡,择地覆鼎山下安居。闽有池氏自此起云。同安池氏可祖公生孝、悌、忠、信四子,分四大房派。孝公子孙有移居泉州、永春、汀州、漳州等地;悌公子孙有移居兴化、莆田、仙游等地;忠公子孙有一支后移延平府尤溪等县,发族甚盛,分迁亦多;信公支派有池公兴者,于宋真宗成平年间移居长溪(今霞浦县)赤岸桥地方。公兴公生子注公,注公生三子,分三房:长房住赤岸,三房移江西,次即吾祖养龙公。公习青囊,知地理,于宋仁宗四十一年,择地闽东彩凤山相土开基安居,因其山形似彩凤朝阳,枕山面海,故名彩岙。此乃西平郡彩岙池氏支派肇基始祖也。西平郡池涌源公后裔玑公住后溪,其后分迁桥洋、小留等地,此即西平郡后溪支派之肇基祖也。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55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22: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

    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骂一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有文章称,山西省吉县柿子滩石崖上有一幅距今达一万年的鱼尾鹿龙岩画,当是龙的最早的雏形。这幅岩画未见发表,其面目如何,还不得而知。)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这个“基本”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构成龙的框架、要素、样式,秦汉时都基本具备了;二是说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它并不满足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之后的历朝历代,直到今天,还都在不断地加减、变衍和发展。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氏一多。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刘志雄、杨静荣)

    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总观龙图腾说的争论,觉得起码有这样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个问题是,图腾说来自西方学者,中国远古氏族部落是否也像澳洲土著、北美土著那样,有过一个图腾崇拜时期?分析古籍中的有关记载,回答似乎是肯定的。但是,按学界的普遍观点,图腾文化发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繁荣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进入新石器时代便趋于衰落,步入阶级社会,就只剩下一些残余在延续。按考古学提供的实物资料,龙的起源当是新石器时代开始以后的事,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图腾崇拜已走向衰落了,龙却起源了。将方兴未艾的龙归划于一个趋于衰落的崇拜现象,有悖于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

    另一个问题是,图腾概念有其原有的为学界所基本公认的内涵和外延,这样的图腾是严格意义上的图腾,或可称为“狭义图腾”。增其内涵、扩其外延之后的图腾,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图腾了,或可称之为“广义图腾”。严格意义上的图腾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实物,而龙不符合这个条件,它们是自然界里没有的神物,因此,要说龙为图腾的话,就只能将龙划归到广义图腾的框框里。问题是,狭义图腾和广义图腾时不时地会发生冲突。比如,按狭义图腾的要求,图腾物是不得被侮辱被杀害的,而身为广义图腾物的龙却屡屡被惩罚被斩杀枣这个问题如何解释?如果要在狭义图腾和广义图腾之间选择的话,我倒更倾向于狭义图腾,因为我觉得图腾就是图腾,应该尊重原初的内涵和外延,如果太广义了,也就没有图腾了。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55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22: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上古文化的区域分布可分为三大集团:
东夷族,华夏族,苗蛮族
东夷族:太昊系统——以龙蛇为图腾
少昊系统——以鸟(凤)为图腾
一,少昊系统的鸟图腾
(一)少昊氏鸟图腾的历史踪迹
1,少昊氏以鸟为图腾
《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在追述自己祖先时说过:
"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
少昊部落居住在沿渤海湾地区,即山东,辽东,和朝鲜半岛,因为以鸟为图腾,所以,历史上又称这一带的古代居民为鸟夷.
《大戴礼记·五帝德》:"东方鸟夷羽民."
从这些记载可窥知,东方夷人以鸟为图腾,在服饰,装束方面亦仿鸟形,亦如越人之仿鸟装束同.
《尚书·禹贡》"鸟夷皮服""鸟夷卉服".
2,商族是东夷族的后裔,他们确认自己的男性祖先是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经·商颂·玄鸟》)
"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遗女何嘉 "(《天问》)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凤凰既受遗兮,恐高辛之先我."(《离骚》)
"殷契母云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记·殷本纪》)
《列女传》《拾遗记》《宋书·符瑞志》的记载与上略同.
因为玄鸟是卵生的,所以在中国古代,也曾盛行过卵崇拜.
"曲水浮卵"的习俗
商族以鸟为图腾,在甲骨文等考古材料中也有遗迹.
胡厚宣《甲骨文商族鸟图腾遗迹》,载《历史论丛》第一辑,1964年,中华书局;《甲骨文所见商族图腾的新证据》,《文物》,1972年第二期)
在殷代金文中,也有鸟图腾遗迹可寻.
"玄鸟壶"铭文即其例证.
商代铜器"玄鸟妇壶"有"玄鸟妇"三字合书的铭文,系商代金文中保留下来的先世玄鸟图腾的残余,与甲骨文中王亥之鸟形书体,同为研究商人图腾的珍贵资料.
3,秦之祖先也以鸟为图腾
秦之先世起源于东方,与商人同源,关于祖先的传说也相同.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鸟身人言."(《史记·秦本纪》)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55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22: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夷族的有关故事

中国曾经有着为数众多的部族,但如今大部分已随历史湮灭。东夷族曾经是一个怎样的部族?战神蚩尤与它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希望有人能告诉我答案。

山东地区的原始居民为东夷族。山东是古代文明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从旧石器时代起,这一地区已有古人类居住,创造了人类的早期文明。山东已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化石是沂源县骑子鞍山出土的“沂源猿人”,距今已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新泰乌珠台曾发现了一枚古人类的左下臼齿,距今约一万余年。进入新石器时代,东夷文明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并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文化发展序列,即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这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发展序列表明,生活在远古山东地区的原始居民是东夷族属的居民,他们创造的远古文明成为中国远古文明的主要代表之一。
  关于“东夷”,《说文解字》说:“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段文裁注:“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从“夷”字的字形看,由“大”和“弓”组成。“大”字即人的正面形象,人负弓,表明了东夷族人最初以射猎为生,并具有尚武的习俗传统。所以《说文通训定声》说:“夷,东方之人也。东方夷人好战,好猎,故字从大持弓会意。大,人也。”东夷人还以“仁”德著称,联系到在以后于这一地区产生的讲求仁德的邹鲁文化,可知东夷文化影响的深远。古代东夷族的领袖有太昊、少昊和蚩尤。
  太昊是传说中东夷族最早的领袖,现在也把“太昊”看做是东夷最古老的部落集团。太昊又作太皞,据《左传》昭公十七年,太昊部落活动的中心地区在陈,也就是现在河南的淮阳。但又据《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其中有“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的说法。而根据杜预的注释,“任”即任城,在今山东济宁境内;“宿”为无盐,在今山东东平境内;“须句”为须昌,在今山东东平境内;“颛臾”即武阳县,即今山东平邑县境内。也就是说太昊的后人封地都在今山东鲁南地区,所以可以断定,太昊部落的活动区域在豫东鲁南一带,且有一种沿着古济水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向。太昊为风姓,有学者认为“风”即“凤”。从中也可以得出这样一条信息,即东夷族是以“鸟”为图腾的古老部族。
  少昊又作少皞,是古东夷族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亦被视为继太昊族之后兴起的东夷族的又一分支部族。少昊亦以鸟为图腾,在族源上与太昊大概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少昊族的故地在曲阜,曲阜被称为“少皞之虚”。少昊族的后人封地如费、莒、郯,在今费县、莒县、郯城一带,鲁南是少昊族的主要活动区域。
  蚩尤是东夷族的又一个重要的部落。蚩尤曾一度是一个以武力强盛称雄天下的部落集团,所以东汉学者应劭说:“蚩尤,古天子。”《周书·尝麦》篇说:“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所谓“于宇少昊”,应为“宇于少昊”,亦即居于少昊故地的意思。蚩尤族曾沿黄河西进,先后与炎黄族在中原地区发生了剧烈冲突,虽一度得势,最后却被击败。但由于他们骁勇善战,死后被奉为战神。传说蚩尤的陵墓在东平郡和山阳郡,即今山东的鲁西南地区,蚩尤的族属为东夷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自蚩尤之后,炎黄集团与东夷集团的关系日趋缓和,并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部落联盟,共同创建了最初的华夏文明。唐尧、虞舜之际,东夷族与炎黄族和平共处,他们的领袖轮流担任当时部落联盟的领袖。如尧为炎黄族,他担任部落联盟的领袖时建都于平阳,平阳在今山西省临汾境内。尧后舜为部落联盟的领袖。舜为东夷之人。《墨子·尚同》篇说:“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历山在今山东济南,河濒在山东定陶,雷泽在山东菏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所以孟子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诸冯,即今山东诸城。舜后炎黄族的夏禹担任部落联盟的领袖。但随着当时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观念也逐渐形成。夏禹利用自己的地位与权力,开始为自己的宗族谋利益。按照夷、夏轮流掌权的原则,夏禹应该在身后把权力交给东夷族的领袖皋陶,但皋陶死得很早。东夷族又推举伯益作为皋陶的继任者。但夏禹却暗地积极培植其儿子启的势力,以图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夏禹死后,启公然破坏了夷夏同盟,自己夺取了权力。据《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也就是说启杀伯益,自己取得了政权,开了世袭制度的先例。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尧舜禹时代实行“禅让”制度,即“选贤与能”,担任领袖。这是以后的儒、墨两家杜撰出来的一种理想的制度,而在历史的真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真正的民主制度应该是文化发达民智开启的先进时代的产物,在远古的蒙昧时代是无法实行的,而部落联盟内部部落领袖的轮流执政掌权却是可能的。这也是维护夷、夏联盟的重要政治举措。夏后启杀伯益建立夏朝后,东夷族与炎黄族的同盟宣告破裂,从此开始了新的一轮的夷夏之争。
  东夷族人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他们在文化上的贡献,不仅见诸于传说与史载,而且还得到了考古发现的印证与支持。著名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东夷族的文化遗存。将这些资料加以综合,主要有以下发明创造。
  弓箭是东夷族人最先发明创造的。弓箭的发明是远古人类的一个重要的创造,它使得狩猎经济有一个飞跃的发展,使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有一个质的进步。从传说看,《山海经·海内经》说:“少皞生般,般始为弓矢。”《礼记·射义》疏引《世本》说:“挥作弓,夷牟作矢。”《说文解字·矢部》也有“古者夷牟初作矢”的说法。“夷牟”即“牟夷”,是东夷族的一支,最初居住于半岛地区。尽管对弓箭具体的发明者说法不一,但弓箭为东夷族人首先创造似乎没有歧见。联系到“夷”字为人负弓之形,更印证了这种说法。从考古发现的材料看,从后李文化(距今约8000年)、北辛文化(距今约7000年)遗址中,都发现了骨质和蚌质的箭镞,从实物资料上说明了传说的可信度。
  在陶器的制作方面,东夷人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大汶口墓葬中出土的陶器极为丰富,前期的陶器大多采用手制,后期出现了轮制,陶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长足的发展。陶器中有精美的彩陶和光洁的白陶,器形已有鼎、觚形杯、豆、壶、背壶、罐、盆、高柄杯、盘、缸、瓶、尊、钵、碗、陶鼓等。龙山文化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成就是黑陶。在龙山文化时代(距今约4500年),东夷人在制陶技术上取得突破,他们使用较先进的轮制技术,制造出了一些薄胎黑陶。这种黑陶壁薄如蛋壳,强度又高,号称“蛋壳陶”。又由于用鹅卵石等坚硬而光滑的东西在半干的陶坯上精工打磨,使陶器表面光滑且带有光泽。加之陶窑经过改进,封闭严密、窑温较高,又用烟熏法对陶器进行渗碳,烧制出的陶器呈现出乌黑色,质地致密,防渗性强。其中有一部分黑陶在制坯过程中经过刻镂,造型纹饰美观,反映了东夷人较高的审美观念,成为极富价值的工艺产品。在制陶的材料中,除利用天然粘土外,东夷人还使用了高岭土作原料,曾烧制了少量表里很白净的陶,为原始瓷器的出现做了最初的尝试。鉴于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高超的制陶水平,龙山文化又被为“黑陶文化”。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55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22: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秦时期非华夏民族泛称之一。夷又有诸夷、四夷、东夷、西夷、南夷、九夷等
泛称。一般多用以泛称环渤海而居,南至江淮的中国东方各族,亦称东夷。先秦时,东夷
民族众多,主要指以传说时代的太皞、少皞为代表的部落集团及其后裔,《禹贡》称为鸟
夷。太皞,风姓,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少皞,嬴姓,自穷桑(今山东曲阜北)登帝
位,后徙曲阜。相传禹拟授“帝位”的皋陶也是东夷人,生长在曲阜。皋陶早死,其子名
益。或传禹死启立,“益干启位,启杀之”,然后建立起夏王朝。
        夏与东夷屡有斗争,曾夺取夏太康王位的“有穷(在今山东德州)后羿”,就是
东夷的一支。相传商汤先世活动在今山东、河北的渤海湾一带,学者多以为商人本亦为东
夷民族。
        商王朝建立后,仍与东夷斗争不绝,史载“桀为暴虐,诸夷内侵,殷汤革命,伐
而定之。至于仲丁,蓝夷作寇。自是或服或叛,三百余年。武乙衰敝,东夷渐盛,遂分迁
淮、岱,渐居中土”。故殷末帝乙、帝辛(纣)都多次征皻方、盂方、夷方(皆东夷),
驻跸之地,遍及济、汶以东。东夷被征服,商王朝也国力耗尽,后为周所灭。
        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之初,殷的余部及殷的余国东夷势力仍强。武王死,殷裔武庚
在商奄(在今山东曲阜)、蒲姑(在今山东博兴)、徐戎(徐夷)、淮夷等东夷国家支持
下发动叛乱。周公东征,杀武庚,灭不少嬴姓之国,平定叛乱,又以蒲姑地封齐,以商奄
地封鲁,但徐戎、淮夷仍长期存在于淮水流域。
         周穆王时,“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厉王时,“淮夷入
寇,王命虢仲征之,不克,宣王复命召公伐而平之”。及至春秋,徐、淮犹盛,尚能“病
杞”、“病鄫”。这时,还有奉祀太皞的任(今山东济宁境)、宿、须句(山东东平境)
、颛臾(今山东费县境),自称少皞之裔的郯(在今山东郯城),皋陶后的六(在今安徽
六安)、蓼(在今安徽霍丘)等国,以及与徐同祖的群舒(舒蓼、舒鸠、舒庸、舒龙、舒
鲍、舒龚等)和九夷等东夷部落国家,活跃在山东半岛和江苏、安徽的淮水流域,成为齐
、楚两霸必争的与国。他们都与华夏诸国早有通使、会盟关系,夷、夏遂逐步接近以至融
合。
        近年出土的春秋徐国铜器,其文字、形制、纹饰已与中原器物无别。“九夷”之
名犹见于战国,但秦并六国后,淮泗夷皆散为民户,到汉时已不见夷、夏之别。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55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22: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东夷族居住的位置在中国哪里

“东夷”指的是什么地区
    “夷”的名称,约产生于夏代,与“华”、“夏”并称,目的是为了进行华夷、夏夷之辨。在商代甲骨文中,“夷”字经常出现,泛指居住在统治中心指外周边的部族。到了《礼记》曲礼下,“夷”才开始有“东方之人”的意思。《王制》篇说:“东方曰夷”,东汉许慎《说文》中也说:“夷,东方之人也。”更加明确了这种说法。我们知道夏商的统治中心在今山西、陕西、河南的黄河中游地区,“东夷”既然在这个统治中心之外的东边,那么东夷就只能是以今山东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了。

    东夷文化的发展阶段及主要成就
    东夷文化从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岳石文化(距今约3900年),都是东夷人所创造出来的不同阶段的文化。
    在漫长的史前阶段,东夷人靠他们聪颖智慧的心灵和勤劳灵巧的双手,制造出了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烧造出了薄如纸、黑如漆、音如镜的蛋壳陶;编织出了布纹细、密度高的纺织品;发明了冶铜术、原始历法和最古老的文字;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兴起了家禽饲养业和酿酒业。早在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就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并出现了国家,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

    东夷族有哪些主要部落,它们的历史贡献有哪些?
    据《竹书纪年》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夷有九种。在古代,九不是实指正正好好九个,而是“数量很多”的意思。也就是说,东夷族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部落,而是由大大小小很多个部落组成的庞大部族和部落联盟。其中,最主要的部落有:风姓部落,姜姓部落,嬴姓部落,姚姓部落等。东夷族各部落主要以龙、蛇、凤、鸟、太阳为图腾,以鸟类图腾居多。
    在东夷族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部落首领有太昊、蚩尤、少昊、大舜等。
    太昊,伏羲氏,风姓,以龙为图腾。据《白虎通》和《新语》道基记载,伏羲氏定人道,创八卦,并且还发明了五十弦的瑟和陶?o等乐器,设官分职,制礼作乐,进入文明社会。
    蚩尤,姜姓,炎帝后裔,其部落有81个氏族组成。蚩尤时期,冶铜技术空前提高,制铜工具大量涌现。蚩尤用铜制作了大量的刀、戟、大弩等兵器,增强了兵器的杀伤力,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据传说蚩尤英勇善战,威震天下,一举而兼国九,再举而并国十二。后在与黄帝的争战中,遭到惨败,死后葬在东平。再后来逐渐被神化,成为齐地八神之一的兵主武神。
    少昊,名质,又名金天氏,黄帝后裔,嬴姓。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其居住中心在曲阜,足迹遍及山东各地。少昊氏以凤鸟等各种鸟类为图腾,组织严密,设官分职,井然有序,社会化程度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舜,古籍中称作虞舜,姚姓。《孟子》离娄说,舜生于诸冯,也就是今山东省诸城市。据传,舜亲率东夷人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渔业和制陶业,由于舜品德高尚,治理有方,东夷族人口激增,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不但出现了城邑,创造了早期的城市文明;而且完善了原始的天文历法,创造了以《大韶》为代表的音乐文化。舜死后,把君位禅让给禹,因而舜也便成了后世儒家所歌颂的上古圣君。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12-14 02:39 , Processed in 0.15497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