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1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池曦朝论国学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22:5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学”是什么?

    “国学”实际上就是“中国学”的简称,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对我们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学术的称呼,如:解放前某些大中学校给学生开的《国学概论》课;社会上出版有《国学周刊》、《国学月刊》、《国学年刊》杂志;章太炎先生在苏州创办的“国学讲习会”等等。

    “国学”也叫“国故学”,章太炎有《国故论衡》一书,当年北大文科曾出版有《国故月刊》,胡适提出过“整理国故”的口号。什么是“国故”?胡说:“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可见,“国故学”与“国学”实是一回事。

    台湾地区某些人还把它称为“华学”,出版有《华学月刊》,召开过“国际华学会议”。

    至于外国人却不是这样称谓的:

    欧美、前苏联与东欧国家皆称为“汉学”,如:英国汉学家斯坦因、法国汉学家伯希和都是研究“敦煌学”的,马伯乐是研究中国的语言和历史的,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是研究汉语音韵的。前苏联汉学家康拉德和龙果夫都是研究汉语及汉语方言的。美国的费正清和瑞典的马悦然都是著名的汉学家。

    日本人称“中国学”为“支那学”。日本研究“支那学”的学者很多:盐谷温、青木正儿是研究中国文学及戏曲的,泷川资言、水泽利忠是专门研究《史记》的,贝塚茂树、伊藤道治、岛邦男、白川静都研究甲骨文的,仓石武四郎、藤堂明保是研究汉语语言学的。

    只有韩国才称它为“中国学”,还有“中国学会”的组织机构。

    总之,准确地说,“中国学”,应该是它的正名,其它的称谓都是不同人们对这个正名“中国学”的简称、别称和异称。它们与正名“中国学”实际上一回事。

   

一提起“国学”,许多人就认为是“经学”。

    “经学”虽然是“国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不是“国学”的全部内容。

    “国学”的内容非常广泛:

    西汉刘歆依父亲刘向的《别录》作《七略》,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辑略”是总论,所以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就改为六略,把“辑略”的内容分配在六略的开头。

    南朝宋王俭依《七略》编撰《七志》,分“经典”、“诸子”、文翰”、“军书”、“阴阳”、“术艺”、“图谱”等七志(类),附“佛经”、“道经”二类,实分九类,较《七略》增“图谱”一项,另没附录,增收宗教文献。

    梁阮孝续《七录》分内、外篇:内篇分为“经典”、“记传”、“兵书”、“文集”、“术技”五录;外篇分“佛法”、“仙道”二录。

    西晋荀勖《晋中经簿》改为四部:甲部(六艺、小学),乙部(古诸子、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数术),丙部(史记、旧事、皇览部、杂事),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

    东晋李充《晋元帝书目》也分甲、乙、丙、丁四部,只是将乙、丙作了对调,将史书升为第二位乙部,将子书降到第三位丙部。

    直到唐代,《隋书经籍志》才正式定名为“经”、“史”、“子”、“集”,这个名称一直延续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为止。

    清代有人还把它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经世之学”。

    以上所述,既是古籍书目的分类,也是古代学术的分类,当然不是很科学。如果依照今天看来,它就可以归纳为:语言文字学、文学艺术、史地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兵学、佛学,仙道学、自然科学(天文学、历算学、中医药学、农田水利学)等等,

    由此可见,“国学”不就是“经学”一个门类,“国学”的内容极其广泛。我们一个人一生精力有限,不可能精通全部“国学”,能精通一门,也就是专家了。如能精通二、三门,那就是“国学大师”了。我国历史上就曾有过不少贯通文、史、哲三门的“国学大师”。

    当然,“中国学”不仅包括我国古代的文化学术,而且还应该包括现代的文化学术。这是不言而喻的。不过,我们这里专一说的只是古代的文化学术罢了。

    从“五四”时期到现在,在国内都有这样两批人:一批是崇古、嗜古的,他们认为古代的文化学术都是“国粹”;另一批是非古、反古的,他们认为古代的文化学术都是“国渣”,甚至提出“爱惜精神,莫读古书”的口号。“国渣”说当然是错误的,“国粹”说也不完全对。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复杂的,它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继承、弘扬精华,否定与扬弃糟粕。如果不去接触、研究与探讨,又怎么知道哪是精华.哪是糟粕呢?

    我们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上最丰富而且唯一保留到今天的。我国封建时代所创造的文化,被全世界人民公认为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二高峰。

    对于这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外国人都在研究而我们自己怎么能弃之不顾而加以拒绝呢?

    解放以后,由于极左思潮影响,一度“国学”简直成了禁区,没有人敢于公开提倡。改革开放以后.情况大有改观,中央明确地发出了“整理古籍”的号召,并成立了“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有些高校也先后成立了“古籍研究所”,整理出版了一些古籍,做出了不少成绩。此外,还设立“中国孔子基金会”,成立“中华孔子研究所”,召开“孔子学术讨论会”,创办《孔子研究》杂志,出版《孔子研究论文集》。1989年和1994年,孔子诞辰2540周年及2545周年时,先后召开了两次“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了“国际儒学联合会”。 199l年,还成立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出版《炎黄春秋》杂志,并汇编《中华文化通志》。

    但是,总的看来,力度还是不够的。至今,国学的不少门类,还无人问津,有些高校“古籍研究所”还只是空有其名,没有做出多大成绩。主要原因是单位领导重视不够,人手不足,缺少骨干力量。

    反观国外,根据有关报导,过去西欧是研究汉学的大本营,除各国有各自的机构外,还有统一的“欧洲中国研究会”。前苏联及东欧的研究力量也很强大,仅苏联就有研究机构数十个。

    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学的研究中心转移到了美国,有人统计,十多年前,美国研究中国的机构,就有二、三百个,中国学的专家,就有四、五千人之多。(参见:《报刊文摘》1990年8月28日,摘自《光明日报》)

    特别是日本,日本的支那学研究,历史最长、学者最多,成果最大。仅就《史记》一书来说,已有一千多年的研究历史。据十多年前的不完全统计,全日本《史记》的全译本和选译本就有上百种之多。1945年至1987年间,出版的《史记》专著就有60部,公开发表的论文153篇,而实际数量比这更多。(参见《报刊文摘》1990年3月20日,摘自《中国历史研究动态》)

    最近,报载:世界各国又纷纷成立“孔子学院”,总数竟有20所之多。联合国还设立了“国际孔子教育奖”,孔子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参见:2005年10月2日《人民日报》)

面对如此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的中国文化热,我们中国人自己能坐视不顾、袖手旁观吗?如果我们不及时赶上,那么将来的后世子孙就只好留学到国外去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学术了。

    己故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生前一再告诫他的学生说:“现在中外学者谈汉学,不是说巴黎如何,就是说东京如何,没有提中国的。我们应当把汉学中心夺到中国,夺回北京。”“今天的汉学的中心在巴黎,日本人想把它抢到东京,我们要把它夺回到北京。”“史在他邦、文在海外的现象,是令人不能容忍的。这是国家的耻辱。决不甘心就这样下去。”(参见:刘乃和《书屋而今号励耘》)

    陈垣先生的话说得多么好呀!它代表着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心声。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把汉学(中国学)的研究中心夺回到中国,夺回到北京。

    1984年.“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在西安召开第三次年会,会餐时.主持人硬拉我到来宾席上陪客,碰巧与西北大学校长张岂之同志同桌,在筵席上闲谈到当时研究“国学”的人才非常缺乏时,俩人都有同感。鉴于西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张校长本人又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所以我就顺口建议他们来办一个国学院,但不料张却说条件还不够,又说你们训诂学会人才济济,可以做这项工作,可以南北各办一所.互相竞赛。训诂学会是一个民间的学术组织,根本没有条件承办此事。回京以后.我给中央“古籍整理领导小组”组长李一氓同志写了一封信,建议由中央出面,集中有关力量和经费来办一所国学院。事后不久,他的办公室给我回了封信,说是“目前条件还未具备。”

    这些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二十年的时间不算短。现在好了,中国人民大学开始创办国学院了,这是件大好事。这个头带得好!我以为凡是有条件的综合大学.都应该积极响应;没有条件的应该创造条件,可以先办国学系或在中文系内设“国学专业”(或叫“古典文献专业”),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如再不加紧,我们国家的“国学”研究就会更加落后了。教育部门及有关高校领导,都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抓快、抓紧,把这项工作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来。

    怎样继承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学术遗产?怎样研究“国学”?怎样培养研究“国学”的人才?高校国学院的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课程?怎样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

    根据个人经验.我以为单是开讲几部古籍.聘请专家作“学术报告”及举办“学术讲座”是不够的。必须首先重点抓基本功训练。本科四年,国学院的学生除了学习必修的共同课(政治、外语)外,在头一、二年,还必须抓紧基础课的学习。

    第一学年是《现代汉语》(包括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及《现代文选及习作》。第二学年是《古代汉语》(包括文选、通论、常用词)及《古代文选及习作》。

    基础课是基本功,课时要长一点,联系和作业要多一点,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对应关系,至少能背诵50篇古文,能写出通顺的白话文和浅近的文言文。

   此外,《中国通史》也应该是一门基础课。研究“国学”的人,怎么能不懂得本国的历史呢?

    第三学年是专业课,该有《国学概论》、《中国学术史》;《传统语言学概论》(文字、音韵、训诂)、《文言语法》、《文言修辞》、《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文献学》(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中国文献学史》等。专业课非常重要,不懂得专业课,无从进行“国学”研究。

    第四学年是实践课,上学期该有《古籍整理》、《工具书使用法》、《古籍校点》、《古籍注释》、《古书翻译》等课程;下学期是《专题与专书研究》,可以组织各个门类的专题、专书研究,写作毕业论文。

    以上是我个人的初步思考,并不完备。详细的教学计划,需要集中有关专家集体讨论商定。至于研究生阶段,则由各科指导教师自行确定。

    多年以来,我一直想选编一套《国学基本知识丛书》,初步计划是12部。但由于年迈体衰,离休在家,没有助手,住房过于狭窄,藏书无法一一打开,没有应有的研究条件,所以无法在短期内很快完成,只是选编了《国学入门》、《国学津粱》等三、四部书,其它的就有待于日后的继续努力了。如能一旦完成,那将是国学院学生很好的一套参考读物和补充教材。特别是对那些没有机会上国学院的在职者来说,它将是一套最好的自学资料。

*                        *                        *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古代,它曾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今天,我们炎黄子孙更应该珍视这份遗产,继承与弘扬这份遗产,让它在新的时代里再现辉煌。

2005年8月l5目初稿

2006年1月15日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4 08:42 , Processed in 0.11443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