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800|回复: 0

[艺文] 池丽洪:村里停运的班车

[复制链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51
发表于 2019-3-7 16: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190307162947.jpg
 去年初,村里的班车停运了。从电话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头感到莫名的忧伤。
  从我记事起,村里的班车就在营运,到镇上一次3元,到涵江也才7元。那时候村里人不富裕,没有像现在一样家家都有交通工具,大家都是坐班车出行。班车一天来回三趟村里,极大方便了村里人外出。
  村里的候车点刚好是村长的家门口,还没到点上,要坐车的人从村子的四面八方而来,山上的山下的,都要穿过长长的田埂小道,更甚早班车,天都还没有大亮呢,走到候车点,刚换的簇新的裤子的裤脚上都会被清晨的露水打湿。搭车的又都是相熟的,远远都会招呼问候一声,走近了,又免不了一番海聊,东家长西家短的。村里的人往上了几代来说,这关系都是盘根错节的,理都理不清,所以彼时之间都是能搭上话的。
微信图片_20190307163001.jpg
  远远看着车子回来了,等着车上的乘客下车空档,看着认识的人,难免又是一通问候,好就好在,虽是山村土生土长的人,骨子里还是谦让的,等着人下车,上车的人会自动的排好队,让着那些挑担子带东西的,抱着孩子的人家先上,当然这也得归功于售票员的上下协调着。
  每一回坐车,都不亚于参加了一回农村座谈会,会上的大爷大妈们,各施所能,奇文趣事,家常里短,顺口就来。却苦了我们这些不大不小的孩子,他们认识我们是谁家的,我们却不认识他们,没手机的年代除了看车外的风景,就只能洗耳恭听了。偶尔有小孩拿起mp3,塞个耳机带听听歌,都会把边上坐着的我们羡慕的眼光都变直了。
微信图片_20190307163004.jpg
  山村的路,那些年还没有硬化,是真真切切的土路,一路上尽是尘土飞扬,老迷花了我的眼。老式的客车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暖气,车身是铁皮的,夏暖冬凉,来回推的玻璃窗子灰蒙蒙的,总洗不干净的样子,隔热靠的是窗上挂着的蓝布条子,也许是来来回回收起放下的麻烦,不管我什么时候坐车,那蓝布条子就一直那样子,从来没有解开放下过。因为会晕车的缘故,人不多时,我就早早的坐在副驾位上,回想下,那时的交通法规没有很普及,从来都没有系过安全带,偶尔有看到小小的孩子坐在上面,也没有人多说过什么,在朴实的农村人观念里,不管你几岁,只要有座都是可以坐的。而我更多时候,总是会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上车就习惯的往太阳穴鼻根处抹点风油精,以此可以让自己忽略掉车厢里各种各样的味道。
  因为农村人实诚,从来不刻意的掩饰自己,进城来,总会给城里的儿女带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只要是地里有的,家里有的都带,更甚者在大热天用编织袋装着活蹦乱跳的鸡鸭,露出一个头透气,却也热得不停叫唤着。人多又杂,夏天的车厢不大的空间里充斥着种种来路不明的气味,这都是司空见惯的。当然我的行李箱里,也有妈妈给我带的吃食,因为不管是哪里的爹妈总是觉得自己家的东西是最好,不管多远,他们总是不遗于力的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物件带给儿女。当然,更多的时候,我总是听着刹车发出的气声和上下车时那个双开的车门发出的咣咣的响声,再看看外面四季不同时节不同的花花草草,还有路边刚修的是那几年流行的罗马风格的洋房子。就这样,一晃一晃的,一路就过去了。
微信图片_20190307163008.jpg
   出了村子,就是另外一个较大的村庄,也是班车的另一个起始站,司机会在那停一会儿,到那个村庄集上买东西,走亲戚的人就会在那下车,冬天的时候,更多的是带着衣物去泡汤的人。那村上有口年岁已久的温泉汤池,上初中那会,也是学校的澡堂子,我们总是成群结伴的上汤池,洗洗刷刷。汤池是免费开放式的,欢迎着八方来客。温泉水有着淡淡的硫磺味,传说中可以治各种皮肤病和关节疼痛同时兼俱养生效果,所以泡一泡,身子热乎乎的再走回家去,是很多村里人愿意花时间坐车过来的原因,再说从村上到汤池这段路还是不收费的呢。我们离开学校多年,现在更愿意多花点钱到新建的温泉中心开间房单独泡泡,也不再愿意在大汤池里和那么多人共浴了,是观念变了,还是我们长大了呢?
  不到5分钟的时候,车子再次起程,经过的村子会更密集,上车下车的人会更多,于是售票员只能在车厢里来回移动着收钱,没有扩音喇叭,没有公交刷卡机,没有车载监控,全靠售票员的一个脑子一张嘴。那时候,我总是在想,这脑子怎么能这么好用呢,这么多人的,她咋都能记住谁付了谁没付呢,还能准确地到站叫人下车呢?

  一路是村子,一路都没有站牌,只要到了地方说一声,随时都可以下车,路是土路,车也是旧式的铁皮车,站牌就是路边候车的人,只要招招手,就可以了。近这几年,各村上的路扩宽硬化,才在各村路口竖起了站牌和路标,方便了搭车找路走亲戚的人。这趟车的最终是涵江区客运站,每回想数数多少个站,数到出镇子就数不清了,还好,出了镇子有了标识牌,可以知道自己是到了哪了,也让自己去的地方有了方向。
  班车停运了,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车,有了一村一站牌,也有了空调、暖气和定时定点的候车搭车点,车厢也干净了,没有那些奇怪的味道,但是听妈妈说车次之间间隔太久,没有踩着点候车,错过一班,又要等很久,是真的不方便出行。现在村上更多的人是叫摩的到镇上去,这不光是多费了银钱,在我看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都断了。
微信图片_20190307163011.jpg
  那些坐班车的没有手机,没有宽带,没有wifi,车马都很慢的日子里,虽然车厢里的气味还会萦绕在脑海,但是,那时他们脸上洋溢的是满脸的幸福,谈起儿女是满满的骄傲,年岁收成,人情来住,车厢里就是一个小村庄。
  如今,家家的生活条件好了,劳作了一辈子的父母拿出所有给在外的儿女买房子,买车子,儿女长大了,不常回村里了,结婚生子了,村里更多的老人都要到城里看孙辈了。那些留守在村的老人家,自己种点菜,过过日子,也久久的上一次镇子,年纪不大的买个摩托,也就都不用再搭班车了。儿女们在城里偶尔回村看看,也都是小车来小车走,甚至你回家了,也没人知道。也只有在逢年过节,村路上才有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私家车,可是我们都认识着,我们却都坐在车上擦肩而过。
  村上停运的班车,是那个年代的一个印记,满载的是全村人的希望;更是一所移动的聊天室,随时更新的新闻中心,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美好的回忆。也是它带着更多的年轻人走出大山,在外面的城市学习工作和生活。班车被公交代替,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作者简介:池丽洪,女,祖籍涵江区萩芦镇洪里村,现居苏州,爱好写字。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28 17:43 , Processed in 0.08987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