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5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红水河上撑船翁——池老春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4:51:0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年来,池老春义务送学生过河。


他年过古稀,凭一叶扁舟,牵起各族群众往来情,连起库区孩子求学路。
  百米河道丈量人生长度,8年坚持写就长者风范。
  他,就是罗甸县凤亭乡凤亭村红水河畔的布依族撑船老人池老春。
  乘客帮池老春递缆绳。
  中等个头,黝黑精瘦,一身蓝黑色的装束,遒劲有力的双手显示出这是一个地道的农家人。
  每每有学生渡船,池老春都会反复交代穿好救生衣,船上不准打闹。待学生坐稳,他一跃上船,走到船尾划船离岸。
  清澈的红水河,一篙不能落底。老人两手握着船桨划着,激荡出洁白的水花。等船到岸,老人轻巧跃上岸,将学生一个一个地接下船。
  渡船不是池老春的本行。
  罗甸县凤亭乡是龙滩水电站的库区,丰水期水位上涨。上涨的河水淹没了连接凤亭乡与勤丰村之间的一段山路,从勤丰村到凤亭乡,绕行要多走10多公里的山路,渡河成为唯一的选择。
  勤丰村有258户1100多人,是一个布依族、苗族、汉族聚居的多民族村寨,村里每年有数十名学生在乡中心学校上学。2006年之前,学生过河要靠群众自己编造的、宽不到二尺的小竹筏,安全毫无保障,有的学生不得不放弃上学。
  2007年,为了解决群众的交通问题,罗甸县海事处为凤亭乡购买了一艘小铁船。经过商量,乡里决定将船交给池老春摆渡。
  从此,年过花甲的池老春成为乡里的“职业渡船人”,100多米宽的河面成为他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
  乡里的“政策”是:每渡一个人,池老春可以收取1到2元的船费。可从渡船的第一天起,池老春就为自己立下了规矩:学生不收钱,老人不收钱,家庭经济困难的不收钱,无论人多人少、时间早晚都可以渡。
  “我没读过书,就希望这些娃娃能多读书。读好书才有出息。”池老春说。
  乡中心学校7点半就上课,池老春每周有5天5点一过就起床,早早地来到岸边仔细检查船只,等待学生渡船。下午放学之前,池老春又早早地等在岸边。
  “来几个渡几个,一个也渡。娃娃们早点过去能早点写作业,不让他们等船浪费时间。”池老春说。
  风亭中心学校九年级一班学生陆祯艳坐池老春的船已经3年了,她说,“想过给池爷爷钱,可他从来不收。”风亭中心校副校长王泽兴告诉记者,多年来,池老春接送学生风雨无阻,从未耽误过。
  如今,风亭中心学校已建成寄宿制学校,可孩子们一周两次的集中过河还在继续,这也成为池老春最忙的时候。
  除了义务渡学生过河,池老春也从不主动向过河的群众收取渡船费。他说,大家都不富裕,省下的钱可以给家里的娃娃买本子和书。乡亲们觉得老人家为孩子们免费渡船,很让人感动,每次过河也都会给一两块钱。
  今年,池老春特意在船头装上一个塑料篷子作休息空间,午饭也由家人送到船上。他说,这样就不会耽误大家渡船的时间了。
  8年来,71岁的池老春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义务摆渡过多少学生,他自己都记不清楚。8年来,再没有一个学生因出行困难而弃学。
  看到孩子高高兴兴上学、放学,就是他最快乐的事。“只要身体允许,我想一直为娃娃渡船。等我干不动了,就让儿子接我的班。娃娃们上学,学好文化,将来才能把家乡建设好。”池老春说。

2014-11-01 贵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0 18:40 , Processed in 0.07193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