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2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谱学知识] 姓氏好局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7:0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好时代。这是一切一切的前提,尽管这个时代在我们的心目中还不够完美。常言道“盛世修谱”,好时代必将引发人们的初心。修谱建祠缮墓,要干什么?就是要实现初心,进而追求人性中最崇高的价值——善。通过修谱建祠缮墓这种形式,来固化已有的正向的家族文化。简单地说,就是把正向的家族文化落到实处——具体化、形象化、可视化。所以在当下,有心思就可以修谱、有财力就可以建祠,只要土地使用不违法、遵守国家殡葬制度,还可以为祖坟填土。这些所作所为,展示的正是人性中最原始的、最深刻的、最临近的那份善。当所有的姓氏,都来追求善时,一个更加好美好的时代也就来临了。也就是说,好时代可以极大地促进姓氏文化的传承,而传承的结果将使好时代锦上添花。

【2】好口袋。俗话说,口袋好不好,就看装钱有多少。有一句话叫“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其实还是有点“钱是万能”的意思,尽管雅士们不大认可这点。总之,在“金钱就是物品”的时代,钱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80后的人,绝大多数体会不到“什么叫没钱”。70年代以前的人,很多人在成年之前是“口袋里没装过钱”,这绝不是“言重了”。也许有人说“我没有‘好口袋’”,在此我只想问你“为什么没饿死?”回家问问老人:以前饿死过人吗?老人会告诉你“谁谁谁他爷爷,就是饿死的!”可能你很惊讶:可以乞讨啊!我说“别人口袋空空,你向谁乞讨?”总之,你不是没钱,只是钱多钱少而已。谁都承认现在口袋有很大差别,但总的说来,现在的口袋已经不是从前的口袋了。口袋变好了,求雅的愿望也就自然产生了。这正是姓氏文化兴起的大背景。

【3】好教育。以前,目不识丁的人很多,甚至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生产队里记工分的人,总爱把“傅”写成“付”,把“阎”写成“闫”。早先国家文字委就根据老百姓的习惯弄了两批“简化字”。时至今日,仍然有褒有贬。客观地说,简化字在“扫盲”阶段是有功劳的。比如“串”姓非要写“爨”姓,也确实挺难为人的。这或许就是象形文字的魅力所在吧。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教育逐渐成为国家的义务教育,用法律来保证。现在谁家大人不让孩子读书,那就是犯法。高校扩招后,大专生、本科生已经不是天之骄子了,曾几何时因用力过猛还出现了“就业难”。“教育”就是教化人们更好地成长,“教”是过程,“育”是目标。由于重教轻育,家庭、社会就出现了问题。从识字多少的角度看,现在与以前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贤达们总是感觉不大满意。究其根本,没育好。育,就像栽树,小苗能活。所以有“教育从娃娃抓起”、“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等说法。姓氏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她不在于培养科学家,而在于“育苗”。这也是社会现实需要姓氏文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4】好学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侄子赵恒(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写过一首诗《励学篇》,留下千古佳句——“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就是让人们多读书。古代的科举制度确实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几乎“知识就是金钱”。古时讲究“衣锦还乡”,因为给祖宗增光添彩啊。再加上权势,地方父母官每年都要代表朝廷对“书香门第”搞“乡饮”。这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读书攀比”。再有,宗法制度中某些特权,也逼迫子弟多读书。现代思维进步了,主张全方位了,不一定“一棵树上吊死人”了。不读书,能当官也行、能赚钱也行。孔圣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没了市场。导致的后果就不用多说了。在畸形的财富分配方式面前,科学家的收入远远比不上戏子。这也是时下小崔很火的根源。有一点不得不承认:读书越多,对权势和金钱的追求越淡。这类人叫“学人”——有良知、有情怀,突出之处是“感恩先祖、寄望后人”。当下姓氏文化界,这些学人,不一定是高职称、高学历,但一定是高良知、高情怀。当然,那些以姓氏文化扯犊子的人,不在此列。国之幸运在于,这些学人,正在撑起姓氏文化的大旗、正在引领本性的回归。

【5】好宗长。现今民政体制下是不存在“宗长”的。以前的宗法制度中的宗长尤其是“宗子”,在家族事务中权力无边,甚至可以“挑战朝廷”。朝廷需要宗长维护地方秩序,但又担心山头做大做强,所以就用“皇帝诏曰”逼迫宗长就范。典型例子就是“义门陈分户”。赵祖的洞察力很强,除了“义门陈分户”还有“杯酒释兵权”,这些都为后朝指点了迷津。其实,姓氏文化最靠谱的当始于北宋,她在多方面光大了隋唐的姓氏文化。如今人们对热爱家族事务的长者,尊称为“宗长”,不是复古,是情怀的由衷感叹。历经沧桑的宗长们,多数不是有钱人,但大多都有一定的文化。大字不识的宗长也有,但肯定是心地善良之人。虽然金钱几乎主导了年青的一代人,可却有相当数量的宗长,一直念念不忘初心。这些宗长,不图名不图利,踏踏实实做事儿,让后人知道了什么是谱祠墓。这些宗长,是各个家族的福星,也是家族文化的拾起者和传承者。如果再过二三十年,这批人走了,还有没有人传承家族文化和姓氏文化,那就很难说了。所以,对做家族事务的宗长们,要呵护、要支持。

【6】好宗亲。人,在没有生存压力的情况下,都乐意追求最安逸的境界——行善。很多人读书并不多,但就是有一颗爱祖爱族的心。所以这些爱族人士,成全了宗长们的愿望。谱祠墓建设,没钱不行,摊派也行不通,那只能靠广大宗亲献爱心。小到几十几百,大到百万千万。没有这些人,尤其是出巨资的人,家族事务的里程碑也很难铸就。旧时的宗长,是由出身地位决定的,因其具有宗权,可以号令全族。旧时出钱,多是按年成男丁摊派,同时兼顾地租,一般不接收族人中商贩的捐赠。旧时重农轻商,认为经商是不务正业。所以,几乎所有的家规家训中,都强调勤农,而很少有强调勤商的。工业社会的到来,特别是宗法制度的失效,传统的农业思维已经失去主导地位。如今,没有商人参与的家族事务,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成效。做家族事务,也要与时俱进和转变观念。很多宗长地位的获得,是根据为家族出钱多少而定的,只要不是敛财,倒也不算坏事。总之,要对这些功德人士给予应有的尊重,对有大爱者还应树碑立传。

【7】好科技。通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把以前很多复杂的事情简化了。高速、高铁、汽车、手机、电脑、网络,所有的这些,都让宗长们实现长久的心愿,成为可能。上个世纪还是骑自行车寻亲,但只能是方圆几十公里。现在远隔万里,也只是一个按键的瞬间。这个充满科技的时代,已经令很多老人望尘莫及。以制谱为例,以前有木刻版的,也有手写的,现在则是电脑软件制版,能够确保格式的严谨和统一,当然也失去了手写的笔墨文化。其实,数字化的谱书,也有很多缺点。家谱是讲究“敬畏”的,不是想看就可以随便看的。净手、上香,再拜谱,这本身就是家谱文化的内在基本要求。总的来说,科技进步为姓氏文化带来的好处远远多于遗憾。最可贵的是,通过网络,可以共享很多宝贵信息,这为肇修谱的创立提供了丰富内容。科技进步,让人省力又便捷。某些传统文化可能要丢失,但也会增加新的文化。接受新科技是理性的,当然要考虑信息安全,更不能人为地放弃某些敬畏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4 21:10 , Processed in 0.10280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