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4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物] 遇见非遗传承人 孝感雕花剪纸四代传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3 23:39: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2017-09-24 08:11:32
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雕花剪纸用的蜡盘和刻刀。
  湖北日报网讯(全媒体记者连明明)2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湖北行来到孝感雕花剪纸研究所,所长池泉带领采访团全面深入地了解孝感雕花剪纸的发展历史和传承,这个对雕花剪纸历史演变熟捻于心的女子,如今已是家族中传承雕花剪纸技艺的第四代传人。
  孝感雕花剪纸在晋唐时期已成为风俗,明清时期就出现了以剪纸为生的艺人。在农村,擅长女红的巧媳妇儿做出的精美枕花、鞋花总是引来众多乡邻前来讨要,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群雕花剪纸的民间艺人。建国以来,历经民间艺人的不断创新,孝感雕花剪纸所反映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传承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四代家传 延续“非遗”未来 

图为市级非遗传承人池泉。
  孝感雕花剪纸研究所所长池泉是孝感雕花剪纸第四代传人,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父亲池福新是第三代传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第二代传承人则是池欣的奶奶管英。
  孝感雕花剪纸在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9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池泉的父亲池福新功不可没。

图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池福新。
  民间剪纸大师池福新自学生时代起就开始创作雕花剪纸,研究了大半辈子,获奖无数。2016年代表孝感登上中央电视台表演,孝感雕花剪纸名声大振。2007年,池福新主持了孝感雕花剪纸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据女儿池泉介绍,“父亲除了在饭桌,就是在书桌,一辈子的心血都倾注在雕花剪纸上。”
  在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下,池泉在读初中时第一次拿起了雕刻刀,这一拿就是近二十年。如今,池泉也有了自己的孩子,“9岁的儿子会把自己做的雕花剪纸作品带到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孝感雕花剪纸。”
  从散到聚 老艺人重拾“刻刀”

图为民间艺人余德意,他的拿手绝活之一是不用拓印就能随手剪字形。
  俗话说的好,“名师出高徒”。但苦研半生的老师傅们也曾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传统雕花剪纸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日渐没落,传承衣钵的人越来越少,从事雕花剪纸的民间艺人甚至陷入生活难以为继的困境,不少老艺人无奈放下了“刻刀”,举起了“菜刀”,为生活而奔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在全国形成共识,湖北省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作出多项举措,孝感雕花剪纸老艺人遭遇的困境得到巨大改观。
  以前的民间艺人是“散”的,各自埋头搞创作。如今,孝感成立了孝南区非遗中心、孝感雕花剪纸研究所,不仅把人聚起来了,还能提供更多机会帮助老艺人们“走出去”,把孝感雕花剪纸发扬光大。
  前些年头,雕花剪纸的老艺人无法将非遗技艺转化成经济效益,手头紧。现在,孝感雕花剪纸研究所积极探索产业化运营,主动寻找市场、创新产品研发,努力让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在现代社会也流行起来。订单来了,老艺人们笑了;刻刀捡起来了,传承也有谱了。
  匠心传承 年轻一代任重道远

学员们正在练习雕刻“囍”字。
  一个蜡盘、两把刻刀,这是孝感雕花剪纸研培班学员们的标配练习工具。蜡盘由蜂蜡、牛油和草木灰以适当比例调配秘制而成,这门绝学在研究所也仅有几位大师掌握。学员们则是周边社区慕名前来的雕花剪纸爱好者。
  据学员介绍,孝感雕花剪纸研究所曾尝试在当地中学开设雕花剪纸课,面向初一、初二学生集中开班,由雕花剪纸大师亲自授课。此外,雕花剪纸进社区也成为研究所推广传统民间技艺的新形式,颇受市民欢迎。
  省级非遗传承人池福新表示,自2000年成立孝感雕花剪纸研究所以来,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已取得巨大进步,孝感雕花剪纸的文化研究已形成完整体系,接下来要靠年轻一代将之发扬光大,“‘坐得住’是年轻人学好这门技艺的关键,年轻人任重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4 07:42 , Processed in 0.07565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