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8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转】【安师记忆】池文景老师周年祭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7 09:04: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师记忆】池文景老师周年祭

编者注:本文是周国瑞教授2014年的旧作,刊于安阳师院文学院的文学刊物《秋水》上,今天恰逢池文景老师仙逝3周年的日子,在此转发,以寄托哀思。

池文景老师周年祭

文学院教授 周国瑞

   2014年的11月27日,是池老师离开我们的周年纪念的日子。
  去年池老师突然故去,哀伤之余,我写了《哭送池文景老师》的短文,回忆了池老师对我的帮助、影响以及他在工作生活中的睿智、宽厚、谦让等高尚品质,登在了《秋水》2013年第四期(总第15期)上,后来又登在了2014年3月31日的《安阳师院报》上,题目改成了《追忆池文景老师》。看到的老师对我说:“你那文章写得不错啊!”其实并不是我的文笔好,主要是情之所至,怀不能已所致。
  这一年来,我仍在时不时地回忆池老师。每每想起池老师,就会有往事浮现在脑际。
池文景老师
  好像是1975年的样子,就要过年了,拿着发给的一斤鸡蛋票却满城里转了几天也买不到鸡蛋,非常着急。忽一天听说北关外红旗路晚上八点以后有夜店卖年货,就和池老师商量去赶夜市,或许能碰上买到鸡蛋的好运气。还没有走到北关,远远就看到现在烟草大厦北边的路西亮有昏黄的灯光。走到跟前,果然是夜市,而且还真有鸡蛋卖。只是高高的台阶上铺店板门紧闭,只旁边开着一扇窗户,而窗户下早已黑压压地围了个人山人海。只见人们像潮水一样往窗户下拥挤,都伸着手向窗口递票证买东西。一看那阵势,我和池老师作了难:回去吧,大老远地跑到了,等吧,很可能会是一场空——听说只营业俩小时啊!咋办?商量的结果是往里挤——反正那年头,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得挤,不能讲温良恭谦让,也不能讲斯文,要不你就买不到东西。那时我才三十多岁,当然不能让池老师去挤。我把篮子递给他,空手顺着人流往里挤了进去。好不容易挤到了窗前,池老师隔着人头把篮子扔给我,买到鸡蛋后,我又从人头上把鸡蛋篮子传给了池老师。虽然我挤了个通身大汗,但由于有池老师的配合和接应,总算买到了东西——有几个孤身挤进去的人,却把好不容易买到的东西挤坏了!记得那晚回校的路上,我和池老师就像打了一场胜仗一样,都很高兴。池老师,你还记得这件事吗?我们何时能再有一场这样的买鸡蛋活动呢?
池文景老师
  池老师说起周围的人和事,总是形象而生动,让你印象深刻。他说教数学的王老师脑子反应敏捷,就举例子说:“一次,王老师把一个公式推演错了,被学生指了出来,王老师就疾口说道:‘我有意这样推算,就是看看你们注意听讲啦没有,这个同学很用心,大家要向他学习!’说着,就把错误的地方擦掉,又重新推算起来。还有一次,王老师演着演着,自己突然发现用错了公式,就向一边走了两步,让开黑板,指着错误的公式说:‘同学们,你们看看,用这个公式这样算中不中?’大家审看了一会儿,一个同学发言说:‘不能用这个公式!’王老师就接着说:‘对啦,不能用这个公式,用这个公式,这样推算起来,必然是错误的,以后大家要注意!’”几句话就勾勒出王老师处理课堂意外事故应付裕如的老教师形象。说起“文革”中的怪人怪事,他就说,当时北关有位先生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装着一个大喇叭,突突突突地乱跑,高喊着:“某某战团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现在开始广播啦!”实际上那个“战团”就他一个人;他说,有一位神儿八经的先生,经常站在南关路边对过往行人喊道:“来,谁敢和我辩论?我的观点就一个,我的工资和29斤粮票都是毛主席给我的,你们谁能给我驳倒?”说到“文革”中农村个别民办教师水平不高的时候,池老师说,有个教毛主席诗词的,连领读带提问地说:“同学们,‘春风杨柳’多少条啊?”学生答道:“‘万千条’!”老师接下去又问道:“‘六亿神州’怎么摇(尧)啊?”学生答道;“顺(舜)着摇(尧)!”他说,有个老师把“稳坐钓鱼台”的“钓”误认作“钩”,又领着学生读书上的拼音道:“diao——钩!” 满堂的小学生也都跟着读“diao——钩”。
池文景老师
  池老师说:“只要是和我打过交道的人,其道德品质和思想水平,我都差不多能说个八九不离十!”的确是这样,他评论起人来,都是很中肯的,不虚美,不夸张,也不隐抑。池老师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
  某甲在市内一个单位主政,欲选某乙做自己的副手;甲、乙两人和池老师都是旧识厚交,一次偶遇,某甲就说了自己的打算,并征求池老师的意见。池老师说:“我们三人都是老伙计了,用与不用,都与我无关。既然你一定要问我,我就随便说说看法。你得知道某乙的特点。性直是他的长处,但同时也是他的毛病。一根筋,碰到南墙上不拐弯儿。工作上的事儿,你不可能件件让他都满意。十件事,只要有一件不满意,他就会闹翻天,没有窟窿也要给你搅祸个窟窿,小窟窿给你搅祸成大窟窿。到那时候,别说你这样的本事,就是比你大十倍本事的人也收拾不住他——那是个既不可能晓之以理,也不可能动之以情的人!”三二年后,某甲又碰到了池老师,说起旧话,就对池老师说:“老池啊,真后悔当初没有听你的话,我力举的人,现在果然给我搅祸得天翻地覆的!”
  印象中,池老师不止一次给我讲过这个故事。有一次我接口道:“那位先生不听你的劝告,实在是咎由自取。”我又说:“这样的事,历史上不乏其人。”当时,我正在读明人孙绪的《沙溪集》,就把卷十二《杂著》中的一段话抄给了池老师:“白敏中以李赞皇荐,得入翰林,及为相,所以诋赞皇者甚力;吕惠卿以王荆公汲引得与政,所以摧害荆公者,无所不用其极。三代以还,似此者,指不胜屈。夫黄雀白龟蛇鱼之属,犹知衔恩图报,况人乎!彼富势坐拥,自以为得计,而人心已死,曾鱼虫之不若!”我对池老师说,李赞皇当指唐朝宰相李德裕,他力荐白敏中,《旧唐书》上说,“及李德裕再贬岭南,敏中居四辅之首,雷同毁誉,无一言伸理,物论罪之”,《新唐书》上说,“德裕贬,敏中抵之甚力,议者訾恶”;吕惠卿是宋朝人,因为人品低劣而入了《奸臣传》,是公道自在人心而史有公论。
池文景老师
  2014年元月间,我在地区医院住了几天院,同病房有一个安阳县东部孟姓的病号,他的老伴在陪护,甚健谈,说认识池老师。原来孟妻娘家是内黄县田氏乡下口村的,和池老师同里。孟妻说,下口村住有池、范两姓,附近有个桃园,因翟姓居住,故名翟园。翟姓人会烧窑,窑口对着下口村,结果把“范”烧化了,“范”就是“矾”,遇火则化;把“池”烧“磁实”了(安阳一带的人说话没有舌尖前音,“磁”和“池”读音相同),于是,范姓人越来越穷困潦倒,池姓人越来越殷厚富实。孟妻说,其实是范姓人不会持家理财而池姓人都勤劳节俭所致,哪里是翟姓人烧窑所致?她说,池老师原名全景,有弟运景,其祖父叫池大耐,父名池河德,都是勤劳敦厚的人,咋能不过殷实好时光?她还盛赞池老师真情的大孝美德。她说,其父病重时,一口痰瘀住了喉咙,池老师就赶忙口对口地把痰吸出来,为乡人传颂;其父病故后,池老师执丧甚恭,领柩前行,每走几步,就要回头对牌位跪拜一次,按乡俗跪拜七十二次之多。
  池老师少年求学就离开了家乡,以后长年工作在外,能得乡人如此称颂,良有以也!我也因而更加敬重池老师,更加怀念池老师。

  我和池老师总有说不完的同心之言,无论说到哪里,我们的话头都能够十分相得。我最佩服池老师中和平稳、不激不随的语言,即使有些人言行粗野蛮横不讲理,池老师议论起来也十分平和。我常常想,如果大家都像池老师那样,那么,我们的世界就绝对是个和谐平安的世界!
  仅以此文来作为对池老师病故周年的纪念吧!
              2014年10月1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3
沙发
发表于 2023-12-4 02:31:2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5 17:59 , Processed in 0.10793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