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317|回复: 0

[姓氏介绍] 胶州刘姓来源及分布

[复制链接]

361

主题

960

帖子

3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91
发表于 2018-7-13 00: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胶州刘姓来源及分布
胶州第二大姓――胶州刘姓家族 FSk[1]
LR h
胶州刘姓来源及分布
tJ ‑‑.Ln  
  
刘姓在胶州历史悠久,据考证,最晚在秦汉之际,胶州境内便有刘姓人居住生活。西汉初,刘邦采纳肖何的建议,铲除异姓王,同时分封同姓王,胶州东部为胶东国,西部为胶西国,均为刘姓王国属地,可见西汉时刘姓王族子孙便在胶州大地上生活繁衍。据《汉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封刘肥为齐王,其封地包括琅琊、胶东等六郡;吕后当政时封刘泽为琅琊王,其封地包括胶州南乡。东汉时胶州境内有刘姓封地祓国(即今牧马城遗址)。明帝泰始三年( 467 ),辅国将军刘怀珍在洋水(今洋河)驻扎,派部将王广之领兵袭击不其城(今城阳区),由于是偷袭,不其城随之陷落,刘宋前废帝所派长广郡(治掖县)太守刘桃根败逃,不其县归明帝统辖。南北朝时,宋有高密郡太守刘乘民(时胶州地属高密郡)。据《增修胶志》记载,清道光二十四年,农人孙廷化从牧马城犁地发现一块晋永宁砖,上面有君,汉故海常刘侯之苗胄,家于(下两字不可辨识)大村,落款有大晋永宁二年( 302 )岁次壬午字样。据此可以推断,早在西汉初年,因分封刘姓王,刘姓族人便大批定居胶州;至东汉时,刘姓王族后人在胶州繁衍成村。魏晋南北朝时,刘姓王族衰微,刘姓子孙为生计,加速了在胶州境内的迁播。宋元之际,刘君(佚其名讳)仕元,因伐宋有功,封武略将军(碑在今胶东镇小麻湾村西),这是胶州刘姓最早的知名人物。 YF>1 5{H  
  
刘姓在我国百家姓中排第四位,约有人口 6994 万,占全国总人口的 5.38% 。刘姓是胶州第二大姓,截止 2003 12 月,刘姓有 63953 人,其中男姓 32350 人,女姓 31603 人。元明清以来,刘姓来源众多,支派复杂,分布广泛,虽然没形成世家巨族,却不乏书香门第,尤其在晚清时出现了很有影响的家族。据不完全统计,元明清以来,刘姓家族考中进士 1 人,考中举人 3 人,贡生 5 人,通过援例、议叙、世袭、考授、从伍等方式,授九品以上官职者 13 人。其中,职位最高的是明朝刘早,官至南京刑科给事中(正五品)。 g_‑0| `Sm  
  
现代胶州刘姓除少数原始居民外,其祖先主要来自云南、山西、河南及山东各地。 6}~k4;[1]'}A
  
来自云南 据刘家店《刘氏族谱》(光绪年间刻本)记载,明永乐二年( 1404 ),刘达偕贾、叶两姓表兄弟从云南移民山东,乘船至崂山西岸登陆,步行百里到达胶东大沽河西岸,遂定居于此,以务农开店为业,起名叫刘家店。刘达墓原在刘家店村东,清光绪年间被大水冲坟,又起骨移于村南茔地,葬于茔地南边乾山巽向。刘达妻王氏,生子刘世龙,是为二世祖。刘世龙妻王氏,生二子,分别是长支刘大宾、次支刘大朋,今刘家店刘姓家族子孙,分两大支繁衍,均为刘大宾、刘大朋的后裔。刘姓两大支派传至六世七世时,子孙陆续迁居大沽河两岸各处谋生,使刘家店刘姓家族迅速分布许多村庄。长支派刘大宾的后裔,九世刘惠携四子于清顺治年间迁居圈子村(欲了解本族更多详细迁徙分布情况,请阅读《胶州百家姓》)。这支从云南而来的刘家庄刘姓家族后裔,世代务农为生,虽然没有形成望族,但人丁兴旺,分布广泛,成为胶州东乡刘姓的主要来源。 "&o"6ra }  
  
刘家店刘姓纂修族谱始于清光绪年间。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十二世刘文思创修合族全谱,惜未完稿而去世。民国十五年( 1926 ),十三世刘珍泰受父亲刘文梓之命,继承伯父刘文思之志,对光绪谱稿加以考证补充,合谱初具规模。至民国十六年,刘珍泰在族人刘珍鸾、刘鸿仪等人协助下,对旧谱详加考订,终于完成了刘家店刘姓家族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全谱。是书于民国十六年清爱堂板石印数十部,分散各支收藏,经文革浩劫,今已很难见到。光绪族谱拟定了从一世至二十八世的辈字定式,要求合族遵依,不致名冒讳犯。长支从一世至二十八世为始世大一,注春弘子,业存立复,正希恩(克)学(敬),修全敦睦,义忠厚思,保继述长,其中修、厚、述三字用在底;二支一世至二十八世为始世大一,注玉礼火,秉成永文,振鸿志守,芳德光明,亮传儒学,祧接宗功,其中芳、宗、功三字用在底。 (Ej
lnG}5l  
  
明永乐年间,刘姓人从云南迁徙胶州北乡,在今胶莱镇境内胶莱河边立村,因胶莱河南北通漕运,设有河闸,又是当地重要集市,故称闸子集村。至明万历三十一年( 1603 ),刘锡筹从闸子集迁居徐家闸子河东立村,因地处胶莱河闸旁而叫刘家闸子村;清初,刘姓人从刘家闸子迁居胶莱镇东北,开荒立村,故叫刘家荒。据传明朝永乐年间,一户刘姓从云南迁徙胶州,在今营海镇境内一处岭地落户,后繁衍成刘家岭村。据传明永乐年间,刘姓人从云南狮子口红旗街(贵州有狮溪口)迁徙胶州北乡,落户于大高村以北,故称西北庄。 JeF $ W!!{  
  
来自山西和小云南 据谭家村刘衍庆( 90 岁)和刘奎声( 88 岁)等老人讲,明朝洪武二年(1369 ),刘姓兄弟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徙山东,在胶州、昌邑和掖县(今莱州)分别立了三个沙河村,胶州西南乡沙河刘姓便是其中之一。刘衍郡(人大农工委主任)讲, 1986 年他到莱州,见过当地一个花名册,上面刘姓人姓名也有等辈字,正好与胶州沙河姓吻合,证明此说不谬。另据松园《刘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年,刘姓始祖兄弟两人(刘子祢、刘子琛)从云南洪洞县沙河村迁徙胶州,为怀念故乡,也在胶州立沙河村。刘子祢有子四人,刘子琛有子五人,即刘增、刘福禄、刘泽、刘全、刘能、刘乾、刘冈、刘通、刘复,今沙河刘姓均为这兄弟九人的后裔(欲了解更多本族详细分布迁徙情况,请阅读《胶州百家姓》)。刘衍庆老人讲,他记得沙河刘姓的辈字是:清胜(圣)邦作(祚)衍,中(忠)正书(堂)常开,阅余思闲竹(至若思善助),远方客(克)贤(咸)来,一共 20 世,一世用一个字,用完再续。因无族谱佐证,因凭民间传抄,相互同音不同字处颇多,今并列存疑。目前,辈字最大者为,最小者为 H[}lzL)  
  
据西门《刘氏家谱》记载,明朝洪武二年( 1369 ),刘盘山兄弟从小云南槐村底移民胶州,在今胶西镇境内墨水河东侧一处荒芜人烟的地方落户,因当时看见移民饿殍遍野,感到透不过气来,遂立心闷村,现改称西门村。十几年前,村里挖坟出土的墓砖有心闷庄字样,证明此说不谬。 ?9>wG7cps7  
  
来自河南 明洪武初年,南直隶乐亭县人刘大洪因从军授百户,后由于渡江功升江阴副千户,调义勇卫,传子刘源,刘源又传子刘信。明正统三年,刘信调任胶州守御所副千户,世袭守胶州。刘信传子刘兴,刘兴传子刘洁,刘洁传子刘希尧,刘希尧传子刘廷仁,刘廷仁传子刘景,刘景无子传弟刘环。刘环后裔因明亡失传。这支刘姓也在胶州境内繁衍。 fs-LaV 0  
  
来自山东 据前小河崖《刘氏家谱》(手抄本)记载,明洪武二年(一说永乐四年),刘志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迁居胶州西南乡张应村,是为张应刘姓始祖 , 死后葬张应报恩寺前河南崖。刘志有两个儿子刘邦畿、刘邦民(后裔迷失),三世失讳,四世刘振有八个儿子:刘建、刘显、刘清、刘庄、刘广、刘悦、刘庆和刘荣,兄弟八人(一说叔伯兄弟)及后裔四处迁播繁衍(欲了解更多详细迁徙分布情况,请阅读《胶州百家姓》)。清末民初时,前官庄有位刘姓秀才担忧刘氏族人日繁,重名者和辈份混淆,便依据中国古代五行学说制定了张应刘姓辈字,按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原理,一字一世,每世辈字都要带有相应该五行的偏旁,并亲自制定了 20 个辈字,即锡汝材炳基,钧济栋燿(耀)城,钟洪桓焇域,镇海梁燎增,规定自张应刘第十六世起,一世用一个字,用完再续,自民国以来逐渐被张应刘姓族人普遍接受。 My Ky*wD  
  
明朝末年,刘乙惯和刘乙统兄弟因逃荒从高密城律(今李家营镇境内)迁居胶州,刘乙惯定居大河流村,是为大河流刘姓始祖;刘乙统迁居西朱郭村(建国后改称朱郭刘),是为朱郭刘姓始祖(另一种说法,是刘从龙和刘从虎兄弟从高密城律迁来,是否字号不同,待考)。这支刘姓也是西南乡刘姓三大来源之一,人称河流刘和朱郭刘(欲了解更多本家族详细迁徙分布情况,请阅读《胶州百家姓》)。传说,刘从虎后人每年要到高密城律刘家祠堂上影,去早了人家不开门,晚了又要挨骂,于是就把刘姓族谱偷走了,城律刘姓发现后骑马追赶,偷谱人见骑马人赶上来了,情急之下便把族谱藏在桥洞里,事后发现刘姓前三世祖名讳被水浸泡无法辨清了。朱郭刘和河流刘姓族谱在文革期间遭毁,故从其轴子上看,朱郭刘姓是从四世祖刘士俊开始记载的。从大河流和朱郭两村刘姓看,目前均传至 17 世,可见兄弟两人分别立村的传说是可信的。据刘山吉( 70 岁)等老人讲,河流刘姓和朱郭刘姓先是从诸城逄戈庄迁居高密城律,然后又从城律迁居胶州,与刘统勋及刘墉父子同族。此说不知确否?如果此说成立,据逄戈庄《刘氏族谱》记载,这支刘姓先世于明弘治年间从今安徽砀山县大刘家庄迁居逄戈庄。朱郭刘姓辈字是正吉修文德,名理选善良,忠诚传世宝,福瑞庆乾祥 Z9|A"[b  
  
明朝正德年间,刘姓从即墨迁居今胶西镇大刘家疃村,此支即墨刘姓人虽来的比较早,但人丁不旺,现大刘家疃村已无原刘姓人居住。据小刘家疃刘文会( 87 岁,曾参修家谱)等老人讲, 清朝初年,即墨山东头村人刘泰昌因生活贫困迁居胶州,在今胶西镇境内墨河西岸王家庄沟西落户,后来刘姓人旺,遂改称小刘家疃村,现已传至 12 世。后来,小刘家疃刘姓分支迁居佛乐村和高密李家营镇台雒村。小刘家疃和西门两支刘姓成为西乡刘姓的主要来源。清乾隆年间,诸城刘统勋(据《刘氏族谱》明中叶从安徽砀山县迁来)族人从高密张鲁迁居胶州马店镇大杜戈庄村和胶城,此后不久,张鲁刘姓有三户分别迁居胶北镇的肖家屯、南疃和北梁,经过 200 多年繁衍,张鲁刘姓成为胶州北乡刘姓的主要来源。清朝中期,一户刘姓从泗水县迁居胶州,在今南关街道办事处落户形成了刘家村。 i7cU
p3  
  
据刘家花园村出土的土地庙碑记载及老人口碑,明朝天启年间,刁员外在今胶莱镇境内建花园,高密张鲁刘姓人(此刘姓于宋代迁居张鲁,为明朝高密进士刘清源族人)为刁员外看守花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刘姓为主的刘家花园村。据传明朝洪武二年,南乡(今胶南境内)大张八村刘姓人迁居今里岔镇境内立村,名刘家村,后改名陡前岭。传说清初,刘积官在李自成军中任练长,后起义军失败,刘积官从平度小官寨移居崔家庄,后崔姓绝嗣,刘姓成为村中主姓。清光绪年间,黄县(今龙口市)人刘子善生活所迫到胶州谋生,初以贩卖小铁器为生,后在山货市东首开设周兴玉布店,成为胶城最大的布业商号,刘子善后裔主要在胶城和青岛繁衍。 |MagK$o  
  
来自卫所 明初,刘姓人世袭灵山卫左所千户,因谱牒失传,只知明成化年间,其后裔刘真世袭正千户,明嘉靖年间刘琦世袭正千户。这支刘姓人主要在胶南境内繁衍。明中叶,另有一刘姓人世袭灵山卫左所百户,因无史料可据,有无后裔待考。 fE_%,DJE(  
  
另据《胶南地名志》记载,明万历年间,于姓和刘、马姓人从胶州市迁居宝山乡东北处立村,因邻七宝山故称七宝山村。 -7'|&
zP  
  
目前,胶州刘姓人除市区外,主要分布在中云街道办事处南卧龙村、苗家村;南关街道办事处北三里河、管理村、刘家村、七里河村、三官庙村、城子、油坊台子村、庄里头村、楼子底;北关街道办事处北关小区、爱国庄;李哥庄镇河荣一村、河荣二村、李哥庄、马家庄、石拉子村、贾疃、北王家庄、孙家村、大窑、周臣屯;胶东镇大麻湾一村、小姜戈庄、小麻湾东村、朱家屯、周家庄、南庄一村、韩信沟、后辛庄;胶北镇北梁村、娄子底、刁家屯、肖家屯、北台、秋连庄、陈家泊子;马店镇马店中村、马店西村、官庄、杨家屯、东王益庄、葛戈庄、曹戈庄;胶西镇小刘家疃、苑家小庄、宋家小庄、窦家河崖、大行村、小行村、西门村、付家村、乜庄;洋河镇宾贤村、大庄村、河西郭、石前庄、尧洼村、仲家庄、冷家村、曲家炉、宋家村、房家村、官庄村、石门子村、后夼村;九龙镇高家洼、盛家庄、陆家村、车家河村、臧家屯、陈家庄、南匡家茔;里岔镇里岔村、谭家一村、谭家三村、沙南庄、墩泊村、郭家洼、陡岭前、刘辛庄、肖家村、南楼、刘家小庄、沙家庄;张应镇东张应村、大河流、前芦村、前小河崖、洋河崖、寺前、寺西、宋家庄、小草泊、小埠头、赵家庄、大朱戈、朱戈刘村、前官庄;铺集镇张家屯、孙家村、铺上二村、铺上三村、沟里路、于家庄、松园、小庄、中涝庄、后涝庄、沙河、沙北庄、崔家庄、由家庄;杜村镇雷家孝源;胶莱镇王疃乔家村、刘家闸子、闸子集村、刘家荒、花园、中大高村、王疃庙西村、冲角埠村;营海镇刘家岭等村庄。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29 08:22 , Processed in 0.09548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