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31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池厝渡和山美两村革除几百年不通婚的旧俗

[复制链接]

175

主题

578

帖子

14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0 22:47: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池三 于 2018-6-10 23:53 编辑

感谢宗亲池伟钦提供相关新闻


“嫁人?

我山美姑娘嫁给池厝渡村人,

这辈子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是八字不合,

是祖上有规定啊,不能违背祖训!”

虽然以上这段话是小编虚拟的,不过在明天(四月二十八)之前,却是广东揭阳池厝渡村和山美村嫁娶情况的真实写照,几百余年来,这两个村不仅禁止通婚,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皆因两村的历史恩怨纠纷让两村先祖立下如此誓约。



好在“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6月11日),四月二十八日(即明天上午),池渡村将喜迎山美村村干部和乡贤族老代表前来池氏宗祠向先祖进香祭拜,以表诚意,尽弃前嫌,缔结成友好乡村;接着也以相同礼节到山美村拜祖,从此宣布解除两村之间几百年不相往来、互不通婚的陈规陋四月二十八日(即明天上午),池渡村将喜迎山美村村干部和乡贤族老代表前来池氏宗祠向先祖进香祭拜,以表诚意,尽弃前嫌,缔结成友好乡村;接着也以相同礼节到山美村拜祖,从此宣布解除两村之间几百年不相往来、互不通婚的陈规陋习。

缔结两村友好往来

了解到,两村之所以能化解几百余年的恩怨,要归功于两村的老人组、乡贤咨询委员会和村委会三方的共同推动。在两村村委会积极引导和牵头下,福利会和乡贤咨询委员会凭借在村民中的威望,和村民沟通,一致达成协议。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两村将和睦相处,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树立团结友善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共创美好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578

帖子

14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6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6-10 22:48:21 | 只看该作者
本文的遗憾之处,没有从历史上交代为什么不通婚,不通婚的原因,还有可能是血缘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578

帖子

14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63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6-10 23:17:43 | 只看该作者
村史是这样记载,毕竟村史嘛,而其实是当年是因为耕田原因,池渡村在附近是大村,而山美村是小村,在古代,特别在潮汕,族人特别团结,后来因为耕田原因就开始斗殴,直接建国后,农田分配,才不会。但是还是会斗殴,特别是近些年,出现几次大规模斗殴事件,80年代,(池渡村以前是四面都是江)池渡村矿建村路,把原来山美村鱼塘填了建了村口路,导致两个村民大规模斗殴,后来政府介入才平息,05年村里铺建水泥路,当时也发生了大规模斗殴,当时在外的族人都回来参加斗殴,前几年也是,小规模的,十多年前,基本每天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578

帖子

14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6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6-10 23:29:41 | 只看该作者
广东省揭阳市玉滘镇山美村

山美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下辖村;清朝直隶总督郑大进故里;广东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郑大进府、揭阳市不可移动文物——冈凤朝阳寨门所在地。

山美村位于揭阳市东部,地跨枫江中下游流域两岸,因地处梅冈山脉下的平洋而得名“山尾”,雅称“山美”,原属揭阳县梅冈都山美里,今由玉滘镇管辖。山美村由四个小社组成,分别是寨内社(寨内、后楼)、官厅社(官厅、梁厝、后池)、田厦社、鹏程社(牛埕)。其中,郑厝是旧揭阳县四郑乡之首(其余为院前、玉石和梅浦)。村民主要姓郑,也有梁姓、黄姓及罗姓。
山美村南扣炮台镇玉石村和浮岗村的下潮社,西连云路镇田东村、月浦村和东后村;北接山前围村,东对池渡村。地距潮汕国际机场2.5公里,汕昆高速云路互通2公里,可接潮莞高速。村内多山地,山美山在村北,狮山在村中,承山在村西。枫江穿境而过,山美西溪和山美东溪是枫江二级支流,其中山美东溪及其梁厝湖承担着面前洋片区农田的灌溉需求。
山美村因南临枫水、北靠龙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郑氏六世祖静居公才学出众考中进士任廉州知府;郑氏七世祖省衷公中举三甲、进士升添进士教授任澄州知府;郑氏八世祖恩奋公中举翰林、御封翰林总编御赐官冠;清代乾隆年间郑氏十一世祖养心公三代书香门第、科举进士、任知县(郑大进之三叔)。十二世祖郑氏大进公累官至直隶总督、太子少傅,历经十三省,政绩突出,是迄今官阶最高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人近代贤才辈出,有南京海军副政委级和广州军区副政委级人物,还有很多贤士任处级干部。

山美村行政编制全称是“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山美经济联合社”。明清时期的行政编制全称是"潮州府揭阳县梅冈都山美村(或仙美村)"。
  根据历史、文化、民俗和聚落等方面的认同感,切合实际地说,山美这片区域应称作“揭阳山美乡”,这因为行政划分不断变化,特别是在近代,行政管理区域划分复杂,变化改制频繁,“揭东”一词形成尚无30年,玉滘镇(公社/区/乡)是后来枫江流域各村组合而成,也并不久远,且没有凝聚力。

历史上,山美乡地属潮州府和揭阳县从未改变,山美乡人语言通行有特色的榕江片潮州话,即潮州话揭阳腔山美话,语音较揭阳市区轻(讲潮州话时第五声与第七声在某些语境下不分),这主要因为与枫江以西、以北交往密切。
称山美为乡是因为山美由四社组成,分别是山美寨内(包括后楼),山美官厅(包括梁厝、后池),山美田厦,山美鹏程。山美村就是郑厝、梁厝与牛埕这三个自然聚居地的合称。其外历史上先有梁后有郑。梁郑的情谊源远流长。出于历史和行政事实,山美是一个乡,而不只是一个村。

  榕斋公,讳支成,潮州海阳县(今潮安)鲲江乡三世祖南叟公之子,生于元顺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二月廿九日,娶浮岗乡周给事之姑周氏为妻。生有三子和一女。长子颖刚公生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次子颖直公生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子颖和公生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榕斋公于洪武十年至十五年间因故全家搬离鲲江乡,寄住于周氏外家海阳县浮岗乡(今潮州市凤塘镇浮岗村)周给事家,同时,在周家的帮助下,榕斋公在潮州府竹木门附近开了一间米铺。可惜好景不长,榕斋公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正月廿二离开人世,享年44岁。相传榕斋公葬于西湖山,不过墓已失址,后葬衣冠于揭阳县梅岗都赵厝埔后山。
  宜人周氏,榕斋公之妻,生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榕斋公离世后,周氏负责起全家的重担。洪武十九年(1386年),周氏带大儿子颖刚公,由揭阳县出发到海阳县丰政都(今丰顺县丰良镇)收租。至丰政都后,周氏因病卧床不起,于十一月初五在丰政都(今丰良镇郑厝角)去世,享年43岁,葬于丰良西厢蒋坑蛇形岗。
  榕斋公之长子颖刚公,谥侃毅,母亲周氏去世时,他才十五岁。因母亲去世,葬母于蒋坑,结庐守墓,不忍离去。布心有一姓胡的长者,见颖刚公魁梧奇伟,赞赏颖刚公的孝心,将自己的四女儿许配给了颖刚公,并以粮田粮山做为嫁妆,颖刚公故而创居布心(今丰顺县丰良镇布新村)。颖刚公生一子:德化。
  榕斋公之次子颖直公,讳寿生,在母亲周氏到丰政都收租并卒于他乡后,与其姐和弟颖和公相依为命,此时,颖直公仅有五岁。后来颖直公之姐嫁至梅岗月潭(今云路镇月潭村)之王家时,颖直公和颖和公跟随姐姐一起到王家生活。颖直公长大后,被梁月溪公招为女婿,并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立籍于揭阳,并择居于梅岗都山美里(现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山美村)。颖直公于明宪宗成化十二年八月十五(1476年),享年95岁。
  榕斋公之三子颖和公,字云谷,后创乡于院前村,与山美村为邻。



清朝名臣郑大进
郑大进,生于公元1709年(己丑年),卒于1782年。清代人,又名誉捷,号谦基,退谷。乾隆丙辰科进士,荣禄大夫,太子少傅,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直隶总督兼历兵部侍郎,历任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河南巡抚提督军门,贵州布政使,湖南按察使,两淮都转盐运使,山东分守济东泰武兼管全省驿运道,直隶正定府知府,大名河间二府同知,北运河务阔同知南皮二县知县。
郑大进生于潮州府揭阳县梅冈都山美村(今揭东区玉滘镇山美村),少时有神童之称。任政期问,草除积弊,关心民生,所至颇具政绩。二十二年任正定同知时,纂修了《正定府志》50卷,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十九日病卒,乾隆皇帝御制墓碑,赐祭赐葬,追谥勤恪。主要著作有《爱日堂诗文集》和《郑勤恪公奏议》。
郑大进是康乾盛世间一位有才华、有经济头脑、很有改革精神的实干家。他“凡经七省,遭遇盛明”;“旌节所至,率多建白”。在各地任上都做了大量有利于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工作。

成就及荣誉
首先,他精于治理,敢于革新。在两淮盐运使任上,针对有上盐次盐软之异、但却无上盐次盐之不同价格这一弊端,他亲自为之审辨盐色差等”,明确了安盐、梁盐二种价格,奏请朝廷批准,使“商民便之”。
在贵州布政使任上,郑大进了解到贵州仓库多储米粮,又没有一套出陈易新的方法,而黔地多雨,仓中米多有霉变,陈米质差,新米又进不了仓。郑大进奏准于青黄不接、各地缺粮之时,将历年仓库中的陈米,“平价借、粜”出去,然后于秋后“按一米二谷,购补还仓”。此后成为定例,仓储多改贮谷,减少霉坏。
在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任上,楚北宝武局铸铜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引起他的关注。宝武铸铜的原料全靠云南供应。按原铸法,需以40%的高质料配以60%的低质料进行鼓铸。高质料越来越少,采购者有时守候经年,严重影响铸钢生产。郑大进经番考察、核算,认为低质料每厂便宜二两多金,若以低质料鼓铸,去除杂质之后,其成品仍能与混合料等质,剔除出来的铜渣还可炼成黑铅以制作子弹。于是,他极力推行纯用低质料的铸铜法。
郑大进的治绩,还表现在十分重视水利建设,每到一地,必查灾情,据实上奏。任直隶总督时,见永定河因年久失修.河床淤浅,水坝又不够高大,因而时有水患。郑大进经多方登求士庶和水利专家的见解,了解到“坝闸不修,则水无所蓄、泄”,遂上疏提出“宜分段开挑,增筑闸座,以时启闭”的措施,获朝廷批准,并拨给建闸经费七万余金。郑大进“相度兴筑”,终于既得以疏浚,又使蓄、泄得宜,而且还可通舟揖,便民行来。
他二十二年任正定同知时,还纂修了《正定府志》50卷,主要著作有《爱日堂诗文集》和《郑勤恪公奏议》。

后世评价
更为难得的是,郑大进官阶不小.身为十三省总督却不许乡亲仗势欺人。他的家乡山美乡与邻村池厝渡向来常因地界诸类事发生纠纷,山美乡人想趁他回乡省余时,借用他的权势压制。郑大进当即告诫乡亲:“世有千年池厝渡,而无百年郑大进。奈何修怨以累子孙乎?”郑大进的高尚品格和这富有哲理的话感动了两村村民,自此旧怨全消,和睦相处。今天揭阳市地标建筑揭阳楼广场上仍有对郑大进事迹的大篇幅叙述,揭东人民广场还有大型壁塑画作纪念郑大进。

郑大进府分为旧府、新府两座:老府始建于明代,是郑氏祖居(府前有象征郑大进以及郑氏先祖官阶品级的石狮和旗杆夹石);新府位于山美村南侧,建于乾隆年间,属官方建筑,占地面积约10亩,现存主体建筑3000多平方米。
郑府依山而建,府前有威武的守门狮、宽阔的地埕、象征“五世大夫”品级的旗杆斗座、清碧的池塘、蜿蜒的枫江;主座坐北朝南,大门书有“大夫第”三字,有三进厅、东西两火巷,正厅悬挂“瑞凝天姥”匾,是乾隆三十五年江南怀宁拔贡、揭阳县知县萧应植题赠;府后原有花园、书斋,现已损毁或建成民宅。府内保存有清代名家绘制的郑大进及夫人画像。
1990年原揭阳县人民政府公布郑大进府为揭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6月23日,郑大进府研究会在此成立,郑大进府的修缮与郑大进研究工作受到地方党政和各界的高度重视。
郑大进府

2014年,郑大进府被列为揭东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5年,郑大进府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3 20:55 , Processed in 0.12174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