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3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点] 当“耕”不再,拿什么延续家族记忆

[复制链接]

352

主题

670

帖子

21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09:5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社南昌1月27日电 题:当“耕”不再,拿什么延续家族记忆
  新华社记者高皓亮
  即便是年三十,村头旱柳下仍有老人望向远处山顶。
  村庄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山路是进入村庄的必经之路。在外务工的一般回家较早,到年三十前后回家的,多是那些读了大学后留在城里的子女。
  记者出生的小村庄位于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仁大乡高峡村,距离大地湾遗址不到两小时的车程。村民全部姓高,一个村庄也就是一个家族。关于村庄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族谱上写到,时年田间丰收,族人有余粮,请临近村庄的一位张姓秀才修订族谱。村里老人时常感叹,如果族里早一点有自己的读书人,村庄的溯源还可以更久远一些。
  村庄几乎每家的门楣上都刻有“耕、读、第”三个字。在黄土里耕耘,供孩子读书,送他们走出大山,这是高氏祖训,也是如今村庄每个家庭的家训。耕、读传家,是人们一直以来奉行的行为准则,“第”则是努力达到的目标。
  村庄直到现在还保留着对及“第”家族的褒奖习俗。家族分支内若有子弟及“第”,其分支的老人过世后,就可以用红绸书写生平事迹,装裱挂于堂屋,称为“挂帐”。如无及第,即便子弟富甲一方,也不得“挂帐”。
  对土地的依赖,使得族人历来安土重迁。村里老人回忆,仅有的一次迁徙是民国年间,遭遇大旱,颗粒无收,部分族人迁至附近更原始的深山开荒度日,待饥荒一过即举家回迁。建立在“耕”字基础上的家族具有无比的稳定性,记者所在的一支历来人口最盛,但也一直有个不超过30人的说法,即总在快满30人时,生老病死就会发生。
  20世纪60年代村里建起了小学,父亲是第一届学生。父亲弟兄7人都先后从村小学毕业,其中两个考上了大学,及了“第”。每逢过年,奶奶带着孙子站在村头等在外工作的叔伯回家,“及第”子弟的回归给了家族无上荣光,也带来了外面的世界。子侄们却纷纷叫“苦”,苦于完成两个叔伯布置的无数作文题目。
  教育的普及,族人对“读”的重视,加速和扩大了“及第”的范围。家族子弟更多地走出大山,或进入政府机关,或投身医院、学校、媒体等各行各业。“及第”之后走出大山,不同于逃荒年代的短暂离开,他们大多在城市安家落户,在户籍上永远地离开了村庄。但好在还有父母和弟兄在村里耕作,让他们在年关节下义无反顾回乡过年。
  家庭结构的变化,则进一步动摇了“耕”的底子。曾祖父弟兄7个,父亲弟兄7个,及至记者这一代,堂兄堂弟加起来共7个。曾祖一代以“耕”为生,父亲一辈两人及“第”,至第三代能坚守“耕”的已占少数。子女进城后,还会将上一代的父母也带离“耕”。
  女儿未出生前,每逢年关,记者也会跋涉千里,再走上十多里山路,在村口柳树下和张望许久的母亲会合。如今,父母从遥远的西北来到在南方工作的儿子身边,帮忙照看女儿,已在城市过了三个春节。
  前两年母亲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总念叨着等条件允许了要再回村里续耕。时间久了,父母逐渐无奈接受了要终老城市的事实,也开始试着接受城里的年味。然而,年关临近,记者这个及“第”子弟却显露些许彷徨无依。即便日后还能回乡过年,但老家的“年”已经没有了根。
  田园托付给了叔伯,堂弟发来的照片上,旧故里早已草木深深。没有了“耕”的根基,“读”而“及第”的子弟们和乡村的联系正在一点点变弱。
  老家难归,新家尚在衔草建设阶段,在心理上半推半就接受城市年的新习俗之时,总要无限向往地回味着老家的年。一句“过年回家吗”引发的是无处安放的乡愁,及对家族的眷恋。
  大年三十,父亲买了香烛纸钱到赣江边祭祖。而村里的大年三十晚上,家族所有男丁要到村口的老柳树下祭祖。父母的“年”在村头的老柳树下,女儿的“年”在城市的社区里,中间“及第者”们的年在哪里?越到年关,村头的老柳树越经常出现在梦里,当“耕”不再,拿什么延续血脉里的家族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19 14:09 , Processed in 0.08949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