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631|回复: 0

[人物] 【朔人】池茂花:让作品见证历史

[复制链接]

1114

主题

3072

帖子

1万

积分

信息监察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55
发表于 2017-10-25 12: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朔州文化人物走笔(23)
让作品见证历史
                 ——访池茂花

边云芳
    伫留在这些作品前,一定是其中的美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我们需要一次次地回过头去,看看在眼睛与眼睛之间,还有多少我们不了解的秘密被拍摄者独自拥有,政要、家园、人物、风光,历史的沧桑风雨,时代的跌宕变迁,在这些作品中凸现了它的核心和意义,而光和色彩的魂,在无声地传达着一个人的执着。
    这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池茂花老师在朔州即将举办的个人摄影作品展,几百幅摄影作品向我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主题,责任与历史。当我们走近,一切都是真实的,漂浮的世象经过镜头的过滤,将瞬间凝结为永恒。
    透过作品,我们走进他。一位出生在平鲁走遍祖国各地用一支笔一部摄影机记录人生与社会的极具个性色彩的高级记者,一位把大半生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新闻事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且具有极强的政治责任感的著名记者。池老的摄影和文字并重,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共发表200多万字的作品,几万幅新闻图片,获过许多奖项,有的选入中学、大学课本。出版通讯特写集《春雨应时来》、报告文学集《唤醒沉睡的黄土地》、长篇小说《跷跷板上的梦》、诗集《龙腾虎跃》等,策划主编出版《中央关注着山西》、《廉政建设大辞典》《中青年记者经验谈》等十多种书籍。
    <一>
    时光回流到1963年,当春天的脚步悄悄来到塞外时,池茂花告别父母来到北京某部队,在炮兵连里当了一名无线电话兵。绿色的军营伴随着绿色的梦想让他感受到这片天地的火热和豪情,这份火热和豪情激发他拿起笔杆,抒发心中的激情。每当黎明的曙光初现,军营上空的喇叭里便传来池茂花采写的通讯稿件,好人好事,战友情谊,在他的笔下曼妙开花。还记得《在荣誉本上》一文第一次变成铅字时,他的心里一整天都是美滋滋的。《战友报》在编发时加了这样的按语:“《在荣誉本上》是篇好稿——这种通过细节,形象地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法,可以把人物的精神面貌具体、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此,池茂花步入新闻殿堂。1979年,转业后分配到新华社。
    他将一颗热爱生活、充满激情的心灵和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随着祖国脉搏的跳动而跳动,他以敏锐的目光在寻觅和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他在追求,他在创造,他在积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观念都在变。如何来反映这种变化?池茂花通过采写《门楼的变迁》来表现主题,并采用视觉新闻的写作手法,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这篇通讯角度新颖,朴实自然,后来成为新华社年轻记者学习的范本。像这样的稿件还有很多,比如《悄悄逝去的烧土场》、《唐跃志父子七人同在井下建功立业》等,均在新闻界被广为传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华社为培养记者、提高报道质量,派池茂花深入云南采访。整整两个月,坐汽车绕盘山路,腿肿了,喉咙干了,再加上气候不适应,感冒发烧,几乎每天吃药打针,人渐渐地消瘦。在艰难与辛苦中,他带着同伴不停地跑,不停地写,不停地拍,常常是白天采访,晚上撰写,第二天一早赶到邮局传发稿件,夜以继日,满身疲惫。但是当他看到那一篇篇带着墨香的作品出现在《人民日报》等各大报刊时,他感到的是无比的幸福与欣慰。《傣寨傍晚静悄悄》、《基诺人的欢歌》、《银河落边寨》等60多篇反映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新气象的报道被多种媒体采用,这组稿件为我们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以及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作为新华社山西分社政治文教室主任的池茂花还是新华社记者中唯一连续参加“两会”报道的十朝元老,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得他每次在两会报道中都能拿出沉甸甸的叫得响的作品。他善于在平常中挖掘奇迹,在普通中发现个性,这样,池茂花写出了《九次掌声听民声》、《总书记牵挂煤矿工人》、《江总书记的三封信》、、《小平家乡来电话》、《李鹏总理看望农民矿长》等读者爱读的新闻来。其实,这一切皆归于他有一颗饱含深情的心灵,他时刻关注着脚下的这片土地,关注着身边可歌可泣的人和事。
    全国劳模申纪兰,人民的记者张根昌,新来的市委书记王建功,文艺战线上的焦裕禄——彭一,治理渣山的李双良,考古学家贾兰坡,工人、农民、劳模、知识分子等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在池茂花的笔下真实自然,栩栩如生。特别是采写彭一的长篇通讯发表并出单行本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座谈会,进行了专题讨论,反响很大。他常常被这些人物高尚的情操和朴素的灵魂所感动,他把最纯洁最珍贵的笔墨和最真诚的赞美献给他们。但是当生活中一旦有假、丑、恶的事件发生时,他会抱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进行毫不留情的鞭挞。
    1982年,山西省政协行政处一名处长以及儿子共同强奸杀害家中小保姆的罪行被公安机关立案侦察后,池茂花顶着各方面的压力以超人的胆识和勇气一直跟踪采访,最后发表题为《阳光下的阴影》的报道。他在这篇文章里以犀利的笔力鞭笞了官僚主义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堕落现象。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入山西人民出版社、四川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作品集中。其中重庆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就是以《阳光下的阴影》为书名,还是他有一次在出差途中的火车上无意中看到的。
    他为民解困呐喊,惩恶扬善。许多无法解决的难题在他的笔力推动下得以解决,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他将思想的触角伸到文化、文物领域后,更大的震动给了他更深的思考。作为地上文物大省的山西有好多国家级文物处境尴尬。当他站在丁村文化遗址前看到被破坏后的一片败落时,他的心攸地疼痛起来;当他得知著名的司马光墓被盗后,连夜奔赴现场,他一边抓着泥土,一边采访,得知看守这座墓地的只有一个老人和一条病狗时,他的心情顿时变得悲凉惆怅;当他站在云冈石窟中,眼望着顶部渗水对石窟形成危害时,他的心中又充满了担忧;当他了解到华夏名塔——应县木塔处在危境时,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沉坐在书桌前写下了《应县木塔岌岌可危》一文。这些报道刊发在新华社内参后,中央领导都作了批示,在山西省掀起了南部打击盗窃文物北部打击拐卖妇女的战役,云冈石窟被拨付 资金进行修复,石窟负责人李治国 激动地逢人就说:“要不是池茂花,修石窟的事儿还不知要等到哪年哪月。”
    是的,这就是池茂花,他的心中总是装着祖国的山山水水,装着老百姓的酸甜苦辣,他宽阔的胸膛中装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爱。
    <二>

    2005年9月28日,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华当代艺术作品展”中,池老的摄影作品《胡锦涛看望老八路》获得大奖。
    池老作为新华社的一名高级记者最初是以文字的身份进入新闻界的,但他图文并重,摄影作品同样出色。这样,他在直面时代直面生活时,就有了另外一种方式。所有的在我们眼睛里存在的事物以及我们未知的世界被他用镜头推过来,真正独立在艺术的层面上。因为流逝带来的审美力量牵动我们的思绪。在他的作品中,满是皱纹的老农,天真烂漫的儿童,党和国家要员都以一种真实自然的情态与我们零距离,他将新闻的真实性和艺术的优美高雅紧紧揉合在一起,让我们读到了美的力量。
    读者非常熟悉的《公仆情》、《关爱》两桢作品,在一瞬间展现了历史长河的缩影。胡锦涛看望年逾古稀的老校长和幼儿园小朋友时的亲切和蔼在镜头下温暖着时光和记忆;代表都市时尚的模特突然在某一天将猫步走到了乡村地头,那份惊讶那份文明那份野趣洋溢在画面上,竟不住慢慢品味。还有今日傣家女当了放映员,老将军重回太行山……
    1994年在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池茂花采写了洋洋万言的长篇通讯《中央关注山西》,这篇含金最极高的代表作告诉人们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山西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关心,通讯在新华社发通稿后,他便萌发了编辑出版一本同名摄影画册的念头。因为他已积累了数千张有关中央领导赴晋视察活动的非常有价值的新闻图片。他将新闻资源整合再利用从而得到升华和影响。
    1996年1月23日,由宋平、薄一波题写书名的大型摄影画册《中央关注山西》在省城举行了首发式。充满历史情感的图景打破了以事论事式的旧模式,使真实性、思想性、资料性与逻辑性融为一体,这本摄影画册倾注了池茂花全部的思想、激情和崇高创意。
    是啊,他忘不了在太旧高速路上的施工决战现场,群情激奋与万众一心的誓师场面,省委书记和工人蹲在地上共进午餐;他忘不了锡崖沟人二十年如一日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打通了一条7.5公里的出山路;他忘不了中央领导在雁北地震灾区和灾民叙谈家常;他忘不了万家寨引黄工程引来汩汩清泉……他用镜头表达他们,他用镜头告诉我们,在流逝的时光里,有我们从未知晓的感人故事在发生,有我们无法走近的动人场面在伸展。在矿井深处的采掘现场,在战争年代革命旧址的窑洞前,在僻远的山区学校、农家炕头,在国家重大会议中心的高级场所,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自如地将他的思想渗透到被采访拍摄的人物、事件、场景中来,塞外高原故乡一望无垠的黄土沟壑,桑干河上初升的旭日,千年枯树又绿新枝的希望,即便是一盆小小的仙人掌在光圈的环绕下同样释放出光芒与寓意。
    池老说,有一件事在他拍摄时印象非常深,很有意义。1981年,山药蛋派五作家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聚在一起,马烽拿着一张在1944年晋绥边区他们五个人照的照片对池茂花讲述了照片的来历。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便于携带保存,马烽将照片的上半部分裁剪下来,装在贴身口袋里。文革期间,这张珍贵的照片由于掉到书柜后面才得以保存下来。马烽对池茂花说,还按当年的顺序,你给我们五人再照一张像。于是,我们今天看到了两张不同年代里五位作家的风采。还有一次拍摄总是勾起他想念家乡想念亲人的思绪。那是1993年夏季,时年87岁、曾任国家财政部副部长的戎子和老先生携夫人回乡省亲,在快到平鲁县赵家窑村口时,村里的乡亲们都出来迎接这位荣归故里的亲人,有老人、妇女、小孩,特别是两个小孩睁着两只好奇的大眼睛,看着这位“不速之客”,笑问客从何处来?乡音无改鬓毛衰。池茂花在他的画面中,将儿童、老人、众乡亲抓拍到巍巍大山和碾场石轱辘小毛驴的背景中,一派乡情,喜乐融融,那缕炊烟,那片蓝天,那片玉米,那声纯正的乡音从画面中传了出来。
    读池茂花的摄影作品,往往被他独具匠心的标题所吸引,每一幅图的标题和文字说明都包涵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不单单是文字说明。比如,他在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俯拍到两个圆形蓄水池,灵感一闪,起名曰“黄土地上的眼睛”;太行山深处的农民春种时将玉米地用地膜覆盖,远远望去,像洁白的哈达,“献给大地的哈达”随口而出;“古燧春深”、“枯木逢春”等新闻图片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兼具了文学性,使得画面优美生动。
    池茂花喜欢摄影,热爱摄影。早在上中学时,就省吃俭用花20元钱买了一个幸福牌照相机,到部队后拍军营生活;做记者后,拍社会的方方面面。有时为了找到一个好的角度,不辞辛苦,甚至危险。记得在拍《黄土地上的眼睛》时,他爬到最高处,脚一滑,把手机摔了出去,坏了。……
    <三>

    2005年深秋时节,池茂花老师回到朔州,忙着筹备即将举办的个人摄影作品展。池老谦虚、质朴、随和,出去40多年,无法割舍的是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他说,是故土养育了我,培养了我,因此,借举办摄影展为宣传朔州推动朔州做一点自己的贡献,回报家乡人民对他的厚爱。
    在谈到如何做一名好记者时,池老说在他主编出版《中青年记者经验谈》一书时,新闻界老前辈、原新华社副社长郭超人在序言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什么样的人不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好记者?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不能当记者;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你也能想到做到,你能当记者,但可能是一般记者;唯有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你想到了做到了,才可能当一个好记者。池老认为特别是对于年轻记者,平时一定要注重积累,在宏观上把握,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尤为重要。
    回首走过的道路,有许许多多新闻前辈在做人和业务方面给了他榜样、教益和帮助。其中,中国新闻界杰出的领导人穆青三次为他题写书名,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穆青高尚的品格优良的作风深深地影响了他,每当他看到这些题写的墨宝,心绪就不能平静,内心深处永远惦念着给过他关爱的人。池老是一位懂感情重感情的人。在部队当兵时,遭遇文革,他的同乡战友朱德祥被冤,文革一结束,他就四处奔波,为朱德祥喊冤,遂得平反。他还就此事,写了通讯《错案十六年,一 朝得昭雪》。
    “并非无冕之王,为人作嫁衣裳;饱览真善丑美,耳目喉舌难当”池老用这四句话来总结自己当了一辈子记者的感受。他认为做记者必须有这样一个基本观念:我们尽我们的力量来完成歌颂这个时代、歌颂这个时代的发展进步、弘扬主旋律这些任务,同时一定要有责任感。“认认真真写稿,老老实实做人”这是池老一直遵循的原则,也是他真实的写照,更是我们效仿的榜样。
    著名诗人张不代作长歌赋赠与池茂花,其中诗云:“一架相机一支笔,一颗丹心铸玄奇。……胸怀宏愿惟国是,人生得意写雄豪。”  
    胸怀宏愿惟国是,人生得意写雄豪。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作品见证了历史,历史在作品中深情地回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29 07:22 , Processed in 0.090408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