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35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料] 王爷驾到 · 奉祀最广池王爷

[复制链接]

352

主题

670

帖子

21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4 13:47: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府千岁是王爷系统里面,常组合到的姓氏。有五王系统(李池吴朱范)的池梦彪、朱池李(三府) 、也有单祀马巷元威殿的池然、虽然不是同一人,却有舍身取义救民的相同的故事,圣诞日也相当统一,都是农历6月18日,神像风格以黑脸圆眼长须居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个不同版本的池王故事:



元威殿总制总巡王
按《同安县志》和《马巷厅志》对池王神历史渊源记载"曰:"元威殿在五甲街,相传神为武进士池姓,于耆老梦中得之,后现像里社、乡人鸠众建庙,遇有疾疫,祷告甚灵,时称为池王爷"。

池王爷,名然,字逢春,又名德诚。原籍南京,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武进士及第(文中举人,武中进士)。传闻,池然为人耿介,居官清正,常怀治国安民、济困扶危之志。后任漳州府道台,途经马巷以东七公里处之小盈岭,路遇两使者,自称奉玉旨往漳州播撒瘟药裁减人口。道台心中忖度:自己上任伊始,漳民将遭穴殃,不如以一己之身代漳郡万千生灵,即设计智取瘟药自服,遂即化身干马巷。天使将情禀奏天庭,玉帝甚为感动,为嘉奖其高风亮节,赦封为代天巡狩,并委派在马巷元威殿为神。因神恩浩荡,威灵显赫,逐步加封为"总巡王"。后又下坛乩示:玉帝再次加封为"总制"。现惯用衔头:玉旨敕封代天巡狩总制总巡王。

池然受封后,即托梦于五甲乡绅耆老,并预定时刻在乌甜脚水井中现像,众乡绅共见之(此井距"龙池"不上百米,泉足水甘,是马巷名井)。因此,乡人鸠众建庙, 雕塑神像。在此期间,因迎神赛会,神辇竟不由人意,直奔四公里外之内官村,在陈于庭 (字居爵,更字献伯,又号宾甫,明万历年间进士)门前大显神威,经久不止。主人未知何事,出门察看,仿佛见到当年之好友池然,便大呼一声"啊!池将军到!"事后,池王爷的履历即由陈于庭叙述而来,五甲绅耆据此多方搜集资料,写下了池王神历史渊源。


鲲鯓代天府池府千岁

据南鲲鯓代天府记载:池府千岁在五府中排行第二,为台湾单祀王爷之庙宇中奉祀最广的一尊王爷。池府王爷姓池名梦彪,陈留人氏,文质仁心,天资聪颖,性情刚直,治军严正,用兵如神。唐高祖入关时,因助唐开国有功,授封中郎将、折冲都尉。贞观十七年(六四三年),随唐太宗亲征高丽国(即后来的韩国),势如破竹,又加封为宣威将军。

池府王爷是一位文质彬彬的神圣,为何金身造型是黑脸,眼大如豆,看起来威严无比呢?传说池府王爷某夜梦见一位瘟神,奉玉帝旨令下凡降灾、散布瘟疫,池王知道这件事后,便请这位瘟神到府中饮酒畅谈。瘟神畅饮之后,已有几分酒意,就吐露下凡之意,池王心肠慈悲,害怕百姓受灾,托言借看药粉,趁瘟神不注意时将那包瘟疫粉全部吞下。

药粉进入池梦彪腹中,药性发作,随即满脸变黑,两眼突出而亡。瘟神带着池梦彪的灵魂参见玉帝,玉帝感念祂爱民救民的精神,敕封祂为代天巡狩池府千岁。

“二王好潮水”,池王爷是沿海渔民的保护神,因此,只要是从事捕鱼、养殖渔民多数都信奉池府,祈求出海平安,渔业满载。而南鲲鯓早期居民多为渔民,自然颇受王爷的荫佑。更有“鹿港池王”、“五百力池王”、“开棺池王”、“保生池王”等池府千岁的灵迹……


满清时代,南台湾布袋嘴(今布袋镇)一带,以讨捕、养殖为主要生活财源。南鲲鯓代天府自迁建 木康榔山之虎峰之后,神威益显,香火增盛。自古传颂南鲲鯓池府千岁『好潮水』,意即潮起潮落时辰胜算,一利讨捕良机,一利出海安全,因此,台湾南部沿海,崇奉池府千岁者信众众多。

有一年,布袋嘴『庄中有公众事』未能解决,经神明指示,一定要迎请南鲲鯓池府千岁莅临方能处理。古人传统,池府王爷英烈力猛,辇夫必须勇健力粗者担任。于是,公议挑选庄里硕壮具五百斤力量者四人扛抬四辇硬轿,一人为前导,行走八掌溪过急水溪一路来南鲲鯓迎请池府千岁。

四辇到了庙里一问始知南鲲鯓开基池府千岁已被他庄请走,殿内只剩池府千岁副身一尊。一行人虽感失望也只好无奈地请副身回去交差,可是,心里一直纳闷着;一直咕囔着,心不甘情不愿,有气无力低走呀走,不知不觉已来到急水溪畔,搭上了竹排,其中一人,心里着实憋不住,便开口揶揄道:(台语发音)

布袋公事请大神,
座上池府是副身,
料祂面黑无大力,
枉费善信一片心。

话语一落,竹排也靠岸,四壮丁扛起四辇方举足上岸,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四人连辇腾空而起,忽焉搬倒在地,前导一时惊慌,赶紧来压阵,飕飕声响,池府坐辇以及五位壮丁同时飞腾,只一盘旋,已过急水溪彼岸,直奔回南鲲鯓庙。

池府千岁大发神力,不径自走,即刻传回布袋嘴,镇上耆老、老大集议以为:只用四辇简单人马迎请,对大神有所不敬,随即发动全庄善信旗、鼓、八抬大轿,浩浩荡荡到南鲲鯓庙虔诚迎请池府千岁。
池府王爷莅临布袋镇,家家户户门前排香案跪接。池王爷也大显神威,绕境一过,灾消厄解。

之后,布袋镇内丁添财旺,繁荣进步,永沐神庥,而『五百力池王』的神迹佳话,也自古传播至今、人人乐道。
五百力池王

话说南鲲鯓五府千岁神灵显赫,香烟鼎盛。前来进香的神明不计其数。鹿港有一人士也是五王的信徒,有一日,该名信徒突发其想,想藉前来南鲲鯓进香过炉的时候,用供奉在自家中的池王爷来和南鲲鯓的池王爷调换,于是便兴冲冲的来到了南鲲鯓庙进香,伺回驾之时,趁庙内人员不注意便想将南鲲鯓的池王爷偷抱走,熟料,南鲲鯓的池王爷却如巨石般,抱也抱不起来,后来该名信徒只好放弃,转身想抱回自己供奉的池王时,也抱不起来!后来经庙方掷筊请示之后,才了解鹿港的池王爷想要留在南鲲鯓与五王共享香火,之后信徒便因为这尊王爷来自鹿港而尊称祂为鹿港池王~




寮保安宫深山尉池王

清嘉庆廿四(一八一九)年,蚵寮庄内渔民红集一日行筏出海捕鱼,突遇狂风大浪,黑天暗地,风云变色,正当情况危急之际,筏头忽立一位老人,说也奇事,竹筏即刻平稳靠岸,洪集惊魂未定,至庙谢恩请示,始知其人乃是池府千岁之化身。此后,庄民如要出海,必向池王爷掷茭请示吉凶,池府威灵,不胫而走。

另传,清光绪初年,蚵寮庄常有盗贼侵犯,邻近村庄觊觎此地渔收丰富,屡有联合打家劫舍。斯时,原为庄民私有的池府千岁,每遇紧要关头,便召兵遣将,锣鼓齐响,指挥庄民抵御外敌;同时划线为界,凡有企图非分者踏入线内,便即晕眩不省人事,致盗贼畏惧而不敢来犯。庄民有感池府千岁的护庄神恩,逐众议迎请池府千岁进庙奉祀,并导奉为「蚵寮庄主」,永表世代不忘宏恩威德。

此尊池王,其全衔为「深山尉池府千岁」,是蚵寮保安宫之主神之一,亦是蚵寮之庄主,祂与南鲲鯓池府二王不同,而其圣诞为农历十月十八日,且金身造型为脚踏金狮之态,南鲲鯓池王则无。依照蚵寮传说深山尉池池府千岁祂是天神〈天神与地神之分可说:天神是在天上就有官职,下凡巡察留在人间之神职,地神是在人间升化得道之神职。〉一般天神神像皆有脚踏脚力,深山尉池池府千岁黑脸、凸眼、八部胡须、文武甲、脚踏双狮,而南鲲鯓池府二王系统无脚力,双脚没有踏狮,南鲲鯓五王只有李府大王有踏双狮,因大王爷是五王代表,因此代天巡狩须大王爷上天禀报须要脚力,玉皇上帝特赐的。

在日据时期曾经发生学甲、北门等十三庄头攻打蚵寮庄时,池王爷曾指示信众制造一门大炮,炮弹以蚵仔壳作成,一门炮只能在池王爷指示下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它的威力不输现今的制式大炮,因而可以抵御十三庄的攻击,保护蚵寮庄村民,因此有庄主之称,村民传颂着「学甲大道公、北门郭圣王,不如蚵寮翘嘴须的老池王」。

[深山尉池府千岁]根据蚵寮庄老辈说:[深山]二字是池王爷祂在代天巡狩期间,曾在凡间[深山之中]遇见奉玉旨下凡施毒之圣者,池王爷为救渡世人之心,骗取施毒圣者手中之毒瓶,一口吞下毒瓶,毒发之后才有眼凸、脸黑之像。玉帝感念祂救渡世人,才有策封[深山尉池]之封号,祂降驾亦是自称[深山尉池]。


关于[深山尉池]池府千岁本身是否姓"池"不可考,因为池王爷起坛落驾未曾说起,但是均称[深山尉池]池府千岁。

而[深山尉池]池府千岁当初入蚵寮保安宫确是率领36位铁甲兵,因为蚵寮保安宫是朱、岳、纪、金、伍天神五王兴发在前,同时间江府千岁也要入蚵寮保安宫,[深山尉池]池府千岁身材进蚵寮保安宫时刚刚好,江府千岁入庙要侧身才能入庙。[深山尉池]池府千岁入蚵寮保安宫时,岳府千岁曾比试[深山尉池]池府千岁,要池王爷跟祂三步功夫,若能通过才可入庙,第一步在热闹人群中采取新乩,拿七星剑割舌头下来拿给群众看再接回去完好如初。第二步剖腹拿肠出来再放回去,手掌一比也完好如初。第三步将秤头烧红后生吞入腹,在腹部可看到秤头后手掌一打即吐出来均完好无伤即通过考验。[深山尉池]池府千岁一一照做均能通过,因此才由池王爷入庙兴发池王香,才有后来庄主及南池、北池、高雄代天宫等池王爷庙兴世,以及三年一科期池王爷香云庄。江府千岁未入保安宫由蚵寮角头姓王角头奉祀兴庙。因此池王爷发迹入庙就装金身了。

另据《龙津顺福宫沿革志》记载:池府千岁,讳金焕,山东人,镇守五福山为寨主百余年,个性耿直,扶弱济困,忠义待人,富正义感,后因寨中兵马少,被人烧山而弃守,致面、手被烧黑,眉须被烧短,在四处流浪中被善心人士所留,并在该弟子家中别世,于七月十九日得为神。为报知遇之恩,时常显灵济助救世,所求必应,众乃尊称黑面池王,不久该弟子感于池府之神威显赫,非常灵感,乃雕塑金身朝拜,在出海捕鱼时随带金身同往,不幸翻船,该弟子因而身亡,金身随浪漂流,被昆岛南方(指今北门蚵寮)弟子在远洋捕鱼时发现,请回家中奉拜为人家佛,经过一段时间,池府承玉帝赐旨要在保安宫与五府千岁(朱、岳、纪、金、伍)共同救世万民,因众善男信女不信,恳求池府显圣以取信于众,因此在保安宫前埋下四枝大杉,并绑上四轮手轿,等到十月十八日子时,池府大展神威,将四枝大杉拔起,众善信乃相信池府真神正驾,恭请入保安宫与五府千岁受众弟子朝拜救世。



南东门大人庙郑经

连横认为王爷乃台湾居民对郑成功之崇祀,因在清朝高压政策下不敢公开崇祀,故仿花蕊夫人假藉梓渔以祀故君之法,暗中崇祀郑成功及家族。《台湾的王爷与妈祖》一书记载:叮知明郑时代台湾王爷崇祀之概略情形,即民间或政府基于崇功报德之心理,于郑成功逝世后建庙祀之,其庙称将军庙。至郑经逝世后,郑克塽拜表请溢成功为武王、经为文王,两王合葬,合祀两人之庙,遂称二王庙……不旋踵郑克藏逝世,因克藏生前未袭王爵,而民间均俗称其为太子,故其庙称为太子庙,合祀成功祖孙三人之庙,则称大人庙或三老爷庙。朱府为郑成功,池府为郑经,李府为郑克藏。

郑经,一名郑锦,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台湾的统治者,郑成功长子,袭封其父延平郡王的爵位。郑经曾经多次参与郑成功的战事。郑成功病逝承天府时,郑经人在厦门,闻叔父郑袭准备继位消息,在周全斌襄助下,前来台湾弭平郑袭,自称“招讨大将军世子”。但是由于郑氏内斗,导致1663年清朝与荷兰联手进攻金门与厦门,金厦两岛陷,郑经便撤退台湾,将“东都”改为“东宁”,并伺机反攻福建。郑经在陈永华的辅政下,抚土民,通商贩,兴学校,进人才,定制度,境内大治。1681年3月17日,郑经于承天府去世,终年40岁。

做为民间信仰,我们已无从考证各个版本说法的来龙去脉,传说的背后都是池府千岁赫赫神威的真实写照。除了多种版本的传说,池府千岁的家族亦是十分庞大,还有大夫人、二夫人、大公子(池子文)、二公子(池子武)、三公子(池子通)、四、五、六公子(义子),有周府大元帅、石府先锋、黄府将军、黑白二将军、黑虎大将军、郑将军、田将军、马使公及文书吴舍人等神将一同辅佐池府千岁代天宣化。

从舍身取义的那刻起,池府王爷以祂的神威守护着地方的安宁,护佑丝路上的来往船只,大陆、台湾、东南亚……这尊面黑心赤的王爷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4 00:14 , Processed in 0.10390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