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412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 池义彪

[复制链接]

175

主题

578

帖子

14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3 23:10: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池义彪,曾任
东北军区装甲兵技术部政委,安东军分区副政委,转业地方工作后,历任湖南体育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1955年上校,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中共七大正式代表。


池义彪,1909年6月生,福建省长汀县人。曾用名池义标。中共七大正式代表。


贫苦农民家庭出身。7岁帮助父母操持家务。11岁时进纸厂当童工。16岁当造纸工人。


土地革命时期

1929年秋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长汀,从此参加革命斗争,加入少先队。1931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汀县独立团。10月独立团编入闽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七师,配合主力红军开展第四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上半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十二团,任班长。7月至12月被送到江西瑞金工农红军学校学习,任学员班长。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1934年1月任闽赣军区新桥区游击队队长。4月任太宁县独立营排长。9月任闽赣军区第十八团连长。10月主力红军转移后,留下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2月任闽西岩连宁游击支队副支队长兼第二大队队长。率领游击队同敌人进行斗争,先后3次作战负伤。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所率游击队于1938年1月改编,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一营营长、第三团第三营营长。1939年9月调任新四军苏南指挥部新六团第一营营长。1940年1月任新四军第二纵队第六团副团长,随部队挺进苏北,参加黄桥决战。11 月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第六团团长。1941年2月至1942年9月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第五团团长。因英勇善战,多次受到嘉奖和赞扬。1943年 4月至12月赴延安途中,任党支部委员。1944年1月至1945年12月入中共中央党校四部学习,被评为甲等学习模范,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945年4 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

到东北工作,1946年4月至1947年7月任东北辽南军分区独立师第四团团长。1947年8月至 1948年6月任辽南独立第一师警卫第二团团长。1948年6月任东北安东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后任东北军区警卫师卫生部部长、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后方勤务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继续留在部队工作。1952年担任东北装甲兵技术部政治委员。1956年7月至1958年12月任安东军分区副政治委员。1959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同年1月至1961年9月任湖南省体育学院副院长。1961年9月至1975年2月任湖南师范学院副院长。1972年4月至1975年2月任湖南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1976年离休。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5年11月14日因病在长沙逝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1

主题

960

帖子

3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91
沙发
发表于 2018-12-27 16:39:53 | 只看该作者
池家人的骄傲,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

主题

960

帖子

3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91
板凳
发表于 2018-12-27 16:41:50 | 只看该作者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新四军由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最初全军编为4个支队,第一支队由湘鄂赣边、湘赣边、粤赣边、赣东北等地游击队编成,下辖第一、第二团;第二支队由闽西、闽南、闽赣边及浙南等地游击队编成,下辖第三、第四团;第三支队由闽北、闽东游击队编成,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团和手枪团;此外还有军部机关和特务营。全军共1.03万余人。新四军虽然兵力不多,装备不好,但它的主体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保存下来的精华,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支劲旅开始了抗战的征程。

一、闽南籍子弟兵在新四军中的分布

新四军中的闽南籍子弟兵,基本上来自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和闽西红九团。闽南红三团是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攻克漳州后建立的地方红军。中央红军撤回闽西、赣南后,闽南红三团肩负起巩固和发展闽南革命根据地的艰巨任务,特别是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红军游击队发展至近千人,使闽粤边游击区扩大为跨越闽粤两省边区10余县、纵横五六百里、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广阔区域。1937年6月,中共闽粤边特委率先在南方与当地国民党军政当局进行合作抗日的谈判,并达成“六二六政治协定”。然而在同年7月16日于漳浦集中点编时,红军游击队被国民党军包围,近千人的队伍被强行解除武装。7月17日,卢胜、王胜等一批红军骨干重新上山,重建红三团,于12月下旬又发展到300多人。

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在福建龙岩白土成立后,1938年2月中旬,红三团奉命开往平和小溪镇中山公园整编,随后分三批乘坐汽车到龙岩白土,正式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一营,营长池义彪,副营长兼教导员廖成美。下辖3个连,一连连长陈容、副连长吴清(吴田陛),指导员高黎明;二连连长林长兴、副连长陈高顺,指导员欧育超(欧坚);三连连长林少克、副连长李清火,指导员彭德清。营部书记陈敏,作战参谋符义山。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志(后为周桂生),参谋长王胜,政治处主任廖海涛。第四团辖有3个营,除第一营外,第二营由闽西永东红军游击队编成,其中有平和县长乐、芦溪等地60多名青壮年;第三营由闽浙边红军游击队编成。此外,参加闽粤赣边省委组织的军政干部训练班的十几位闽南地方干部,也加入了新四军,他们大多留在二支队司令部;芗潮剧社部分宣传骨干和闽南青年学生70多人随部队到龙岩白土后,也被分配在新四军二支队工作,有的在连队当文化教员,有的在团、营部搞文书工作,有的参加支队政治部宣传队。

在新四军中的闽南籍子弟兵中(包括参加闽南红三团的外省籍人士)约有400多人,其中芗城区有彭冲、陈虹、骆平、周德文、郑铁鹰等20多人,龙海市有张克雄、陈星、陈敏、陈其坚等30多人,漳浦县有陈容、柯志达、洪大头、洪有德、刘再兴、张志荣等70多人,云霄县有陈高顺、吴瑞华、吴金寿、周乌来、吴健、蔡和尚等50多人,诏安县有沈柔坚(沈耀琨)、张荣华、陈松茂、林士本、张坤和等30多人,平和县有林少克、赖水生、宋平、叶胜好、赖焕、陈荣等110多人,南靖县有周雯、李长绵、李羡椿等10多人。此外,还有卢胜、符义山、欧育超、何鸣、黎炳光等海南籍的原闽南红三团指战员20多人,吴金、李清火、罗爱民等广东籍闽粤边独立营指战员30多人,王胜、彭德清、池义彪、廖成美等龙岩、同安籍的指战员若干人,高黎明、张智赫、骆奇峰、谢瑞生等台湾籍原闽南红三团指战员10多人。

新四军编成后,国民党军事当局规定新四军的任务是在苏南、皖中敌侧后进行游击战争。划定的具体活动地域是:第一、第二支队在长江以南,芜湖以东,高淳、溧水、金坛之线以北,丹(阳)金(坛)公路以西,东西不过百余公里,南北仅约五六十公里;第三支队在东起芜湖、宣城,西至铜陵,南至青阳,北临长江的狭小地带;第四支队在皖中的淮南铁路沿线一带。1939年后,中共中央要求新四军“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向南巩固”,积极开拓华中敌后抗战新局面。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重新成立,随即将陇海铁路以南的部队统一编为新四军,全军为7个师、1个独立旅:苏中地区的部队为第一师,粟裕为师长;淮南地区的部队为第二师,张云逸兼任师长;盐阜、皖东北地区的部队为第二师,黄克诚为师长;淮北豫皖苏边区的部队为第四师,彭雪枫为师长;鄂豫边区的部队为第五师,李先念为师长;苏南地区的部队编为第六师,谭震林为师长;皖中、皖南地区的部队为第七师,张鼎丞为师长。后来,新四军又积极挺进外线,开辟新区,参加战略反攻,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随着抗日战争的局势发展和战略转变,新四军不断发展壮大,原闽南红三团所在的新四军部队番号也不断改变,其主体部队的演变主要是:1938年3月为二支队四团一营,4月到安徽岩寺后,先后调出一部分连、排、班干部和战士,一批去军部先遣队,一批去教导队学习。参加先遣队的由粟裕率领挺进江南敌后,参加军部教导队学习的前往太平县。留在一营的200多人,整编为1连和3连,2连是军部拨给的新兵连;一营随后调往军部后方留守处,担任兵站、仓库、医院、修械所的警卫任务。1939年5月,一营改编为军部特务营,随叶挺、张云逸渡过长江到无为县;7月,编进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一大队,大队长余龙贵,教导员廖成美。1940年3月12日,扩编为江北游击纵队新七团;8月,又改编为江北游击纵队第二团。皖南事变后,闽南红三团所在部队改编为新四军二师六旅十七团;1942年,六旅十七团划归五旅,编为五旅十五团。不久,为贯彻中共中央精兵简政的政策和主力部队精干化的要求,新四军二师五旅撤销了第十五团的建制,其3个营分别编入第十三、第十四团。1943年9月,新四军二师五旅第十五团恢复建制。1945年9月29日,新四军军部决定二师四旅、五旅与四师九旅合编为第二纵队,由纵队司令员罗炳辉率领,于10月25日赶赴鲁南,这是华中调入山东的第一批新四军部队。1946年10月,又编为山东野战军第七师第五旅。19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第二十师。

新四军中的闽南籍子弟兵,除了比较集中于原闽南红三团所在部队外,也散编在新四军其他各师,其中1938年4月从二支队四团一营被抽调的彭德清、林少克、欧育超、张荣华等连、排、班骨干数十人,后来大都编入粟裕任师长的新四军第一师,卢胜曾任该师三旅政治部主任、一旅政委,彭德清曾任该师三旅七团团长兼政委、八团政委,林少克曾任该师三旅七团二营营长,陈虹曾任该师教导团一营教导员,高黎明曾任该师三旅卫生部长,张荣华曾任该师一团一营连长。在彭雪枫任师长的第四师,也有不少闽南籍子弟兵,柯志达曾任四师九旅二十六团一营教导员。在谭震林任师长的第六师,王胜曾任该师十六旅参谋长,彭冲曾任该师十八旅五十三团、五十二团政治部主任和五十二团政委。在张鼎丞任师长的第七师,也活跃着部分闽南籍子弟兵,陈高顺曾任七师十九旅五十六团二营营长、二十一旅六十三团副团长。此外,在新四军军部也有一些闽南籍子弟兵,如曾任军部特务团一营二连连长、华东军区警卫营副营长的吴瑞华,曾在军部副官处工作的张智赫、骆奇峰、谢瑞生等。

经过八年抗战,新四军中的闽南籍子弟兵中的幸存者不足百人。到新中国成立时,仅余四五十人。1955年授衔时,卢胜为中将,王胜、彭德清为少将,其余大部为校官。

二、闽南籍子弟兵在新四军开辟华中敌后战场的辉煌征程

新四军中的闽南籍子弟兵随新四军的各个部队,从江南转战江北,纵横数千里,参加战斗无数次,一直是新四军中的骨干力量,他们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林少克、陈容、符义山、高黎明等为代表的英烈群体,谱写了新四军中的闽南籍子弟兵最为壮烈的篇章。林少克,福建省平和县人,1934年夏参加闽南红三团,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和新四军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46年9月在江苏海安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9岁。陈容,福建省漳浦县人,1932年参加闽南红三团,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和新四军连长、团侦察参谋等职,1941年在含山和县一次反顽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29岁。符义山,海南省文昌县人,1932年秋加入闽南红三团,历任教导队队长、连长和新四军四团参谋、五团参谋长等职,1940年在一次对日军的作战中不幸英勇牺牲,时年40岁。高黎明,台湾省高雄人,1934年到漳州游击区参加闽南红三团,历任团部医生、排长、连指导员和新四军连指导员、团卫生队队长、支队军医队长、旅卫生部部长等职。1943年,日军突入抗日根据地腹部,高黎明为掩护战友转移不幸牺牲,时年27岁。此外,不少当时已成为新四军连、排骨干的闽南籍子弟兵,如洪大头、张盼水、周德文、张克雄、李羡椿等,也都长眠在华中敌后战场上。

以卢胜、彭德清、王胜、彭冲等为代表的抗日将士,书写了新四军中的闽南籍子弟兵英勇善战最为壮丽的一页。卢胜,海南省乐会县人,1932年12月参加闽南红三团,历任排长、副连长、连政委、独立营营长、团长和新四军团长、旅政治部主任、旅政委等职。曾率新四军二支队四团挺进苏南敌后,参与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1940年初,任苏皖支队政委,率部北渡长江,开辟天长、六合、仪征、扬中抗日根据地,参与救援半塔、驰援郭村等战斗。曾指挥两个团的兵力先后粉碎国民党苏鲁皖边防游击军李长江13个团的进攻。1940年6月后,任江北指挥部三纵队政治部主任、一师三旅政治部主任、苏中军区四分区司令员、政委兼中共地委书记等职,率部参加黄桥决战,在苏中与敌进行长期的反“扫荡”、反“清乡”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伪顽的嚣张气焰,为开辟华中敌后战场和壮大抗日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二十三军政委、福建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彭德清,福建省同安区人,1932年冬参加闽南红三团,1933年下半年调任共青团靖和浦中心县委书记,1934年调任中共同安县委书记、闽南红二支队政委等职。1937年4月,回靖和浦苏区工作,历任中共漳浦城工委书记、闽南红三团三连指导员。北上抗日后,历任新四军连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旅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苏浙军区三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1940年率部参加黄桥战役、掘港保卫战和解放启东县城战斗。1941年指挥三旅七团进行苏中通海区战役。1942年指挥三旅八团攻克灵甸港伪军据点。1943年指挥三旅七团进行夏家渡战役。1944年指挥三旅七团进行望首港伏击战。1945年参与指挥三次保卫孝丰的战役。抗战期间,彭德清出生入死,战功赫赫,他曾担任团长兼政委的一师三旅七团,所向披靡,被誉为“一代劲旅”。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二十七军军长、华东海军副司令员、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后调任国家交通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王胜,福建省上杭县人,1936年冬,任闽南红三团参谋长。北上抗日后,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参谋长。1939年任二支队司令部参谋长。1941年1月,二支队改编为六师十六旅,任旅参谋长,率部坚持在苏南、茅山、太湖、宜兴等地进行反“扫荡”、反“清乡”斗争,为发展抗日根据地和壮大抗日武装作出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福建省龙岩军分区司令员、解放军装甲兵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彭冲,福建省漳州市人,1937年冬参加闽南红三团。1938年2月,随新四军北上抗日。在抗日战争中,彭冲驰骋沙场,身经百战,既肩负政治工作,又统兵打仗,屡建奇功,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抗日队伍的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民族的解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部长、南京市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在抗日战争中,还有部分新四军中的闽南籍子弟兵经过浴血奋战后幸存下来的,他们中有:陈高顺,福建省云霄县人,曾任闽南红三团副连长,北上抗日后,历任新四军四团一营二连副连长、江北游击纵队一大队三连连长、新七团一营副营长、二师六旅十八团二营副营长、七师十九旅五十六团二营营长、二十一旅六十三团副团长等职。张荣华,福建省诏安县人,曾任闽粤边独立营战士、红三团战士,北上抗日后,历任新四军二支四团班长、排长,一师一团副连长、连长,苏浙军区四纵队十支队参谋、副营长等职。柯志达,福建省漳浦县人,曾任中共浦西区委书记,北上抗日后,历任新四军特务连指导员、四团二营教导员、五支队八团二营教导员、四师九旅二十六团一营教导员、淮北支队参谋长等职。洪有德,福建省漳浦县人,曾任闽南红三团战士、卫生员,北上抗日后,历任新四军卫生员、看护长、医生、六旅卫生部一分所副所长等职。陈虹,福建省漳州市人,北上抗日后,历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干事、指导员、师教导团一营教导员、苏浙军区第四纵队十二支队政治处主任、余(杭)临(安)支队代政委等职。吴瑞华,福建省云霄县人,1933年1月参加闽南红三团,任战士、班长,北上抗日后,历任新四军班长、见习参谋、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此外还有平和县的赖水生、宋平,漳浦县的刘再兴、张志荣等数十人。

在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游击队对日伪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自身共伤亡6万余人。所有在这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作出努力和贡献的将士,都应功载史册。在全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对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我们将永远尊敬和学习;对那些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革命先烈,我们将永远缅怀和纪念。

(本文作者系中共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2015年第10期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

主题

960

帖子

3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91
地板
发表于 2018-12-27 16:43:25 | 只看该作者
辽南分区(独立师)组建的几个团(原创)

   2017-04-09 22:34 星期日
1945年9月我军进入黑土地,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编组建起大批新部队,其番号之混乱,变换之频繁在辽南分区团队身上得以充分体现。譬如该分区(保安)1团,分区司令员赵承金回忆是辽阳保安团改为;《四野辽南雄师传奇》记述是原辽中保安团与分区警卫团一部合编。又如(保安)2团,赵承金回忆是辽中保安团改为;其它众多资料(包括42军军史)却说是鞍山保安司令部缩编的一个团(“鞍山保安团”)编成。这些矛盾记述中,一方是分区的当事领导人,一方是较权威的军史出版物,言之凿凿你信谁?

笔者仔细研究了各相关记述中的矛盾关系,确认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时间节点的把控。

辽南分区自成立到完善(标志是成立辽南独立师)的一段时期里,关键的时间节点有这么几个:
1、45年12月-46年3月之辽宁军区1分区(辽南,赵承金、卓雄部)时期

2、46年3月-4月之辽南分区(赵承金、陈一凡部)时期

3、46年5月后之辽南军区(吴瑞林、林一山部)时期

笔者现在把辽南分区(独立师)所属各团经上面时间节点时的番号变化情况梳理出来,以解各“矛盾记述”所产生的迷惑。

先理辽宁军区1分区、辽南分区时期改编组建的几个团。

辽阳保安团,45年10月由保4旅10团连队组建;12月改编为辽宁1分区(保安)1团(刘金山部),46年1月与原辽宁军区特务团一部合编为1分区警卫团(刘金山部),3月撤销建制编入辽南分区1、3团。

辽中保安团:45年10月组建(注1);12月改编为辽宁1分区(保安)2团(郭宝恒、刘采芹部),46年1月改编为辽宁军区4支队,3月分区警卫团一半编入,改为辽南分区1团,4月改称辽南军区1团,5月撤销建制编入辽南独立师3团。

台安保安团:45年10月组建(注2);12月改编为辽宁1分区(保安)3团(康景文、陈其通部),46年1月改编为辽宁军区辽河支队(亦称平原分区游击支队),3月分区警卫团一半编入,改为辽南分区3团(张景耀、苏俊禄部),4月改称辽南军区3团,5月与1团合编辽南独立师3团(苏克之、苏俊禄部);47年8月改称辽东军区独1师3团,48年3月编为东野5纵13师39团(张景耀、郭宝恒部),11月统编为42军124师372团(张景耀、郭保恒部)。

鞍山工人保安大队:46年3月扩编为辽南分区2团(“鞍山保安团”,王国治、刘采芹部),4月改称辽南军区2团,5月编为辽南独立师2团;47年1月撤销建制并入本师3团。

再理辽南军区、辽南独立师时期改编组建的几个团。

辽南独立师1团(王子衡、金锋部):46年5月由安东军区保安纵队1团改编组成,47年8月改称辽东军区独1师1团,48年3月编为东野5纵13师37团(赵欣然、汤从列部),11月统编为42军124师370团(赵欣然、张同新部)。

辽南独立师4团(池义彪、孙永泉部):46年6月由原安东军区邓铁梅支队改编组成,47年8月改称辽东军区独1师4团(池义彪部),48年1月改归辽南军区,4月编为东野独立2师(左叶部)4团,11月统编为41军154师460团(王国治、毛奇部)。

辽东军区独1师2团(刘鹤田部):47年8月由辽南军区警卫营、辽南行署警卫连与庄河保安团合编组成,11月调为东北民主联军4纵11师新33团,48年11月统编为41军122师366团(刘鹤田、邓望林部)。

辽东军区独1师警卫团:47年8月组建,48年1月改为辽东军区独1师新2团,3月编为东野5纵13师38团(翟斌韬部),11月统编为42军124师371团(翟斌韬、张山峰部)。

注1:有资料说由保4旅11团部队组建。
注2:有资料说由保4旅12团部队组建。



老夫子军史笔谈
2017-4-9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1

主题

960

帖子

3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91
5#
发表于 2018-12-27 16:44:05 | 只看该作者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

2009年10月27日 11:38

书记 项英
副书记 陈毅
新四军第一、二、三支队序列表(1938年3月~4月)
   
新四军第一支队(约2300人):
司令员       陈 毅
副司令员    傅秋涛
参谋长       胡发坚
政治部主任   刘 炎
第一团 (由湘鄂赣边游击队编成)
团长    傅秋涛(兼)      副团长   江渭清
参谋长   王怀生         政治处主任 钟期光
一营营长熊应堂     副营长 汪克明
二营营长吴泳湘     副营长 吴嘉民
三营营长丁麟章     副营长 肖辉锡
第二团(由湘赣、粤赣边、皖浙赣和桂东游击队编成)
团长     张正坤    副团长     刘培善
参谋长   王必成   政治处主任 肖国生
一营营长段焕竞   副营长 李忠民
二营营长廖昌金 温凤山(后) 副营长 罗维道   熊 刚 
三营营长刘玉林    营长 刘别生
     
第二支队(约2100人)
司令员   张鼎丞
副司令员粟裕
参谋长   罗忠毅
政治部主任王集成
第三团 (由闽西、闽赣边游击队编成)
团长     黄火星     副团长   丘金声
参谋长   熊梦辉    政治处主任钟国楚
一营营长王玉庭  副营长 何志远                 
二营营长杨洪才  副营长 王成安   
三营营长 伍从祥   副营长 阮文松
第四团 (由闽西、闽南、浙南游击队编成)
团长     卢胜       副团长   叶道之
参谋长   王胜      政治处主任 廖海涛
一营营长池义彪    副营长 廖成美
二营营长 陈林真   副营长 谭成章
三营营长 刘亨云   副营长 范钦洪
   
新四军第三支队(约1500人):
司令员 张云逸(兼)
副司令员谭震林
参谋长 赵凌波
政治部主任胡荣
第五团 (由闽北游击队组成)
团长饶守坤、孙仲德(后) 副团长曾昭铭
参谋长 桂蓬洲      政治处主任 刘文学
一营营长严昌荣    副营长 余光茂
二营营长陈仁洪    副营长 马长炎
三营营长兰强      副营长 阙中一
第六团 (由闽东游击队组成)
团长叶飞        副团长 杨元
参谋长   黄元庆    政治处主任阮英平
一营营长 陈 挺    副营长 张元龙
二营营长 张朝富   副营长 廖政国
三营营长 杨元三   梁金华(后)副营长 王义顺
军部特务营(由湘南、闽中游击队编成约800人)
营长 邱玉权    副营长 陈茂辉   副营长李林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578

帖子

14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63
6#
 楼主| 发表于 2019-3-6 22:06:21 | 只看该作者
池义彪讲述坚持到部队回来

江南的十月呈现着晚秋的景色,田畦里只剩下浅浅的一汪水,秋风吹过,荡起层层波纹。入秋以来福建省宁阳县这一带游击山区的形势显得更加紧张起来。
自从红军北上抗日以后,国民党对这一带游击山区的进攻更疯狂了,山区和小村庄的房子都烧光了,老百姓都归并到大村子里去,大村子的四周也修满了岗楼。敌人企图用这种毒辣的办法来消灭我们游击队。
一九三五年九月,国民党调集了第十师、第三师以及卢兴邦部共四万余人,向我游击支队活动的地区大举“围剿”。几天来的战斗,因敌我相差悬殊,我们的伤亡很重,支队被打散了,向别的地区转移。我大队只剩下十二个人,在一天黄昏,我们十二个人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天刚亮,我们又遇到一小撮敌人,我们边打边走,不幸又有三位同志中弹牺牲了,另有两名同志失掉联络逃散了,最后只剩下我们七个人。为了保存剩下的这一点力量,我们不能和敌人硬拼,只好向大山林里退去。
钻进大森林,只见茂密的阔叶林和成片的竹林遮盖了天日,满山的山茶树和新生的野草划破了我们的手和脸,走出十几步远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这倒是便于隐蔽的好地方。我们钻进深深的密林,选择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坐下来。连日的战斗已使我们疲乏不堪,饥饿又向我们袭来。我们七个人软绵绵地躺在树林里,身上连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这里离敌人很远,敌人是不会找到这里来的!想着想着便安心地睡起觉来。晚上有些凉起来,我们都醒了。
树林里静悄悄的,只有几丝星光从树叶的空隙间透进来,我们便背靠背地坐起来,吸着树林里清冷的空气。战士官子头说:“这是甚地方呀?支队转移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我们七个人就打算在这里住下吗?”伙夫黄兴奎使劲儿地吸着烟,慢吞吞地说:“四面都是敌人,我们算出不去了'就是出得去又上哪去找部队呢?找不到部队,和老百姓又联系不上,那我们是干吃亏的!”说完又使劲儿地抽了二口烟,低着头沉默着。
刚刚参军不久的小李子见到这种情形不由得哭了起来。这时只有我和钟国楚、曾宪燕没有作声,因为我们三个人是党员。我们知道: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我们只有斗争,只有坚持,绝不能屈服。同时,我们还得用坚强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去影响其他四个同志。我们坚信部队一定能回来的。我是这七个人的负责人。我和钟国楚、曾宪燕向其他四名同志做思想工作,给他们讲有关红军的故事,鼓励他们要坚强地向摆在面前的重重困难作斗争。同志们的情绪渐渐地安定下来,我们的生活也渐渐地活跃起来。钟、曾两个同志是唱山歌的能手,一有时间就唱起兴国山歌,小李子用竹子做成一个哨子,也吱吱地吹着伴奏。我们用身上仅剩下的粮食,拌着野草糊口,并采野山枣来帮着充饥。:生活越来越艰苦,每个人都变得面黄肌瘦,随身带着的那点粮食就要吃光了。官子头提议说:“我们不能就这样饿死。应当下山搞点粮食,遇到敌人和他们拼!”搞粮食是不容易的事啊,得越过敌人的岗哨,躲过敌人的警戒部队,但我们不能等着饿死。我们研究了半天,最后决定下山。
晚上,我们机警地溜进了一个靠山的较小的村子,在一个有钱的人家搞了一百二十斤大米和一小袋子盐..背着回来了。当敌人的枪声“乒乒乓乓”响着的时候,我们早已钻入深山丛林里了。有了粮食就什么也不愁了,我们用三个石头垒起来,燃起了火,用茶缸煮饭,煮了一天也不够吃,后来用洗脸盆煮.这样很好,煮一次就够一顿吃的了。就这样我们又维持了十多天。自从我们搞了一次粮食之后,敌人对这林子附近的山上注意起来了,山下经常有枪声,我们便向更远的山上转移。
天下起雨来,粮食却又要吃光了,我们发现树林里有几只野猪.大概在争竹笋吧,哼哼直叫。官子头说:“没有粮食不要紧,山神爷给咱送野猪吃了!”可是不敢放枪呵,钟国楚说:“雨天放枪动静小。敌人听不见的!”因为我的枪打得较准,最后大家决定让我打,我拿着枪悄悄地向野猪靠近。钟、曾等几个人跟在我的后面。离野猪渐渐地近了,我躲在一棵大树的后面,瞄准了最大的一个家伙。“叭”的一声枪响了,野猪也“轰”的一声惊跑了。“糟了!”一大伙吃惊而又失望地叫了一声。我们提着枪向野猪追去,追了二百多米远,中弹的那只大野猪才躺在地上,喘着最后的几口气。我们扑上去又捅了几刺刀,便抬了回来。“好大个家伙!”大伙高兴得了不得。“我们有肉吃了!”小李子说完,又高兴地吹起哨子来!尽管敌人防守得很紧,可是我们还经常下山搞粮食,就这样由秋天坚持到了冬天。
江南的冬天虽然比不得北方寒冷,但是也够人受的。我们没有棉被盖,到晚上,只好拢火取暖,背靠背睡觉。有时下起雨和刮起风来,树上也结满了冰珠子。我们只好把几个大床单子连起来,像大雨伞似的撑着,冻得扛不了的时候,只有干脆不睡坐起来聊天。艰难的环境在考验着我们,在经受这些严峻考验的同时,我们也受到了很大的锻炼。我们七个人比亲兄弟还要亲,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坚持再坚持,坚持到最后胜利。敌人知道山里面有人,但是这丛山密林的地方,他们是不敢轻易进来的。敌人经常在山下的树上张贴标语,进行诱骗,说什么刘汗支队长投降了,并写些招降的标语。我们每次看到的时候就气愤地把它撕个粉碎!
一九三六年二月八日,支队回到根据地来了,并派人到山里和我们取得了联系。我们在山林里的游击根据地,利用山林坚持了近四个多月的斗争,最后终于回到了部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578

帖子

14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63
7#
 楼主| 发表于 2019-3-6 22:23:35 | 只看该作者
漳州平和中山公园:沉淀革命岁月的厚重历史

   平和是块革命的红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曾经在这片热土上战斗、生活过,留下许多值得珍惜的革命遗址。日前,我们再次来到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一营北上抗日出发地——平和县小溪中山公园,寻访红色革命遗址,感受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位于平和县城中心西区的中山公园,琯溪、花山溪环绕而过,公园里青草绿树,碧波荡漾,古树下摆着成排的石凳、石桌……环境优美的中山公园吸引了男女老少尤其是老年人前来休闲娱乐,他们或聚在一起谈国事、家事,或下象棋、打桥牌,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尽收眼底。

    透过历史的沧桑与凝重,我们了解到,1937年10月9日至15日,闽粤赣边临时党代会在龙岩白沙召开,会议决定取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中共闽粤赣边省委员会,1937年12月23日改称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张鼎丞任书记、方方任组织部长,邓子恢任宣传部长,谭震林任军事部长。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平和长乐区委归闽粤赣边省委所辖。1937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就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问题,同国民党政府达成了协议。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由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移到南昌。15日,闽粤赣边省委派谭震林前往南昌与项英商讨部队整编问题,28日谭震林从军部接受命令返回龙岩白土,正式宣布将闽西、闽粤边、闽赣边和闽中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由张鼎丞任司令员、谭震林为副司令员、罗忠毅为参谋长、王集成为政治部主任。

    新四军第二支队成立以后,遵照毛泽东关于红军游击队集中均须由党中央派人传达然后才能集中的指示,谭震林由当时任中共和中区区委书记陈天才接护再次来到平和山内根据地,向闽粤边特委传达了关于红军游击队整编的指示。游击队陆续到达平和山内集中,特委决定把新成立的和中区区干连也编入新四军。经过思想动员,其中50人编入新四军。解放后,这50人中只有五六人幸存转业返回家乡。

    1938年1月31日,闽抗三支队奉命从平和县壶仙乡陂下村开往平和县坂仔圳心集中,闽粤赣边省委常委谢育才带领池义彪和廖成美两人,从龙岩白土赶到平和坂仔参加整编。从2月2日开始,闽粤边红军游击队共300多人在坂仔圳心村进行了一周的整编。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一营,下辖3个连,营长池义彪、副营长兼教导员廖成美。10日,部队开赴平和小溪集训。14日,一营全体指战员分三批从中山公园出发,乘坐汽车到龙岩集中,正式编入四团。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长兼政委卢胜、副团长周桂生、参谋长王胜、政治处主任廖海涛、组织股长王直、保卫股长张文碧、民运股长邱相田、后勤股长杨德民、总务股长陈信芳。闽西南红军游击队在平和芦溪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二营,长乐、芦溪60多名青壮年编入二营。2月27日,新四军二支队全体将士在龙岩白土举行誓师大会,并发出《为出发抗敌告别父老书》,向边区父老乡亲表达了勇往直前、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3月1日队伍开赴苏皖抗日前线。

    闽南红军游击队在整编、集训期间,受到各界民众真诚慰问和热烈欢送。各乡各保救国会送来许多鸡鸭,区里杀猪宰羊慰问犒劳军队,妇女们为即将北上抗日的子弟兵赶制军衣、军鞋,备军粮。东抗、双溪坂仔等地召开欢送大会时学生前来演戏慰问。中共漳州工委领导下的芗潮剧社的部分宣传骨干和青年学生百余人及小溪熊火剧社专程到目的地同部队联欢,芗潮剧社和这批青年学生中有许钦(彭冲)、陈虹、周雯、郑铁英、陈星、周苗素、陈其坚等70多人随部队到龙岩白土,并被分配在新四军第二支队工作,有的在连队当文化教员,有的在团、营部搞文书工作,有的参加支队文工团。各界民众的慰问和欢送极大地鼓舞了北上抗日红军部队的士气,指战员们满怀对父老乡亲、同志战友、各界爱国人士的深情厚谊,毅然踏上北上征程,奔向抗日杀敌的沙场。

    始建于1926年的中山公园,因为承载着这一段历史而显得更加厚重,虽然这只是记载了那场战争中的一个细节,但恰恰是这些细节沉淀着战争岁月的故事,述说着平和的一段光荣历史。


2007-07-18 来源:福建省旅游信息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578

帖子

14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63
8#
 楼主| 发表于 2019-3-7 08:1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63
9#
发表于 2020-10-21 19:40:54 | 只看该作者
池义彪,1909年6月生,福建省长汀县人。曾用名池义标。贫苦农民家庭出身。7岁帮助父母操持家务。11岁时进纸厂当童工。16岁当造纸工人。1929年秋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长汀,从此参加革命斗争,加入少先队。1931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汀县独立团。10月独立团编入闽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七师,配合主力红军开展第四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上半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十二团,任班长。7月至12月被送到江西瑞金工农红军学校学习,任学员班长。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1934年1月任闽赣军区新桥区游击队队长。4月任太宁县独立营排长。9月任闽赣军区第十八团连长。10月主力红军转移后,留下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35年2月任闽西岩连宁游击支队副支队长兼第二大队队长。率领游击队同敌人进行斗争,先后3次作战负伤。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所率游击队于1938年1月改编,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一营营长、第三团第三营营长。1939年9月调任新四军苏南指挥部新六团第一营营长。1940年1月任新四军第二纵队第六团副团长,随部队挺进苏北,参加黄桥决战。11 月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第六团团长。1941年2月至1942年9月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第五团团长。因英勇善战,多次受到嘉奖和赞扬。1943年 4月至12月赴延安途中,任党支部委员。1944年1月至1945年12月入中共中央党校四部学习,被评为甲等学习模范,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945年4 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到东北工作,1946年4月至1947年7月任东北辽南军分区独立师第四团团长。1947年8月至 1948年6月任辽南独立第一师警卫第二团团长。1948年6月任东北安东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后任东北军区警卫师卫生部部长、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后方勤务部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留在部队工作。1952年担任东北装甲兵技术部政治委员。1956年7月至1958年12月任安东军分区副政治委员。1959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同年1月至1961年9月任湖南省体育学院副院长。1961年9月至1975年2月任湖南师范学院副院长。1972年4月至1975年2月任湖南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1976年离休。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5年11月14日因病在长沙逝世。
“如果一个事物一个人,
让你觉得眼花缭乱,
那么大概率是错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简洁而优雅,朴素到一剑封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5 10:20 , Processed in 0.11048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