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014|回复: 0

[谱学知识] 修家谱有哪些禁忌?

[复制链接]

415

主题

1529

帖子

43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31
发表于 2017-8-10 20: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170810203212.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有史,邑有志,家有谱。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着家族的来源以及迁徙的整个轨迹,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家谱出现于何时?最早的家谱是什么样子?在古人眼里,家谱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家谱——中华民族三大文献之一。家谱又称宗谱、族谱、家乘等,用来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家谱与国史、方志一起,并称‘中华民族三大文献’。”中国姓氏文化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于丽黎介绍,在过去,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制度规范,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在当代,家谱则代表重要的传统文化,具有文学、社会和史料价值。

“叙本系,述始封;明世次,别亲疏。”这是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上记载了家族的始祖、世系和历代名人,辨明了长幼辈分和同辈之间的亲疏关系。

要想深入了解“世系表”中族人的历史功绩,就得看家传。家传记述了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绩者的事迹,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家传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的男子,内传记录家族中有品行的女子,外传记录家族中已出嫁的、有品行的女子。

另外,家训也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法律的补充。家训注重家法国法、和睦宗族乡里、孝敬父母长辈、合乎礼教名分、祖宗祭祀程序。

此外,祖像、像赞、墓图、墓志、墓表、杂著、杂记、行状、契约、诰敕、凡例、寿序、挽诗、祭文、谱说、谱歌、谱诗、恩荣录等,都是家谱中记载的主要内容。

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中国历来宗法观念浓厚,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口头家谱”或“结绳家谱”。姓氏文化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比较可信,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先秦时期,普通人家并没有修谱的传统,社会上流传的《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专门记载帝王世系传承。这时的“家谱”其实与“国史”无异。秦汉以后,《帝王年谱》、《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出现,王公贵族中逐渐兴起了修谱的传统。不过,这一时期的一般百姓仍没有修谱的能力,他们的修谱行为也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允许。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等级制度森严。代表一个家族地位的家谱,成了门阀世族之间通婚的重要依据,也是这个家族中男子做官的主要考核资料。到了隋唐五代,修谱之风逐渐从官方流行到民间,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的现象。这时候,修谱成为同姓、同族人们之间的大事,也是联系家族成员的主要纽带。

后来,修谱之风盛行,成为国人“生命的一部分”。那时,人们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等。

家谱只记好不记坏

倪(郳)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倪氏族谱收藏研究部部长倪毓佩先生从事修谱工作30多年,对家谱文化很有研究。他说,家谱自产生以来,便有着诸多“禁忌”。

修家谱与修史一样,都会刻意回避一些内容。比如,家族内有谁犯了法,或者做出什么不肖的事,一般不会在家谱中记载,这叫做“书善隐恶”,与家谱所具有的教化功能有关。偷盗抢劫、媳妇改嫁、女儿再嫁的情况都不会在家谱上反映出来。

家谱会定期修订,北方一般是“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南方多为20年左右一修。修订家谱由家族中德高望重者组织并主持,具有很强的仪式感。新家谱修订好,旧家谱除保留一套作为底本外,其他一概烧掉,称为“焚送旧谱”。新修的家谱,一般按照家族、房派分发,待下次修谱时,须将旧谱上交。若旧谱有损坏或遗失,将按族规惩罚。

家谱收藏要格外小心,不能乱涂乱改,更不能让鼠咬虫蛀,也不能出现霉烂。每年农历六月六,须将家谱用素色布盖上在阳光下晾晒;如遇洪水火灾,须第一时间抢救家谱而不是钱财等物。假如有贪财者将家谱典当或出售,会严惩不贷,直至开除出族。

另外,由于受世俗观念影响,一般不让女性翻阅家谱。不过,如今的家谱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资料,早已抛开了这种禁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3-29 19:24 , Processed in 0.100106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