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9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政] 漳州老人自办闽台谱牒馆 助华侨寻根

[复制链接]

352

主题

670

帖子

21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0 05:11: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郑惠聪正在整理自己的谱牒资料。

在漳州,75岁高龄的郑惠聪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他是漳州颇有名气的本土作家,已发表的作品有60多万字。目前,他的剧本《高考大观园》已被改编为电视剧《高考万花筒》的前六集剧本,并已在拍摄中。他还是第四届全国电视剧评奖“十佳编剧”中,唯一的福建籍作家。

然而,他最被人称道的,却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创办了漳州首家民间闽台谱牒交流馆,帮助台胞寻根访祖的那些事儿。


自费办馆


对于郑惠聪老人来说,创办闽台谱牒交流馆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因为写作,他常穿行于闽南各地采风,手头掌握了大量的族谱资料。为了采风,他曾经走访200多个村,给每个村都印发表格,让村民填表,填写自己的宗亲,搜集地方族谱;他还对每个村的宗祠、庙宇、历代名人等,进行了记录和统计。

郑惠聪说,他搜集族谱资料的初衷是为了写作,想着赶快抢救、收集和保存历史资料。不过,一次在帮助台胞查找相关祖籍资料时,他发现遵循相关程序,至少要四五天时间,而当时台胞来大陆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7天。最终,这位台胞失望而归。那时,郑惠聪萌生了一个念头:若能创办一个台胞寻根访祖的平台就好了。

从1997年至2012年,郑惠聪历时5年,终于整理成册了第一本正式的漳州祖谱,重达六斤半,大家给了他一个雅号,叫“漳州谱 六斤半”。 2012年,郑惠聪自费创办了漳州首家民间闽台谱牒馆,并免费向群众开放。


助力寻根


在台湾,有句话叫“大陆尾,台湾头”。这句经典之语,说的是从大陆过去的每一个台湾人都不要数典忘祖。这些年,郑惠聪帮助许多台胞找到了祖籍地。

现任台南大学副校长林文正,三年前与郑惠聪在某论坛偶遇,托郑惠聪帮忙寻找祖籍地。林文正隐约记得祖籍地有个“太”字,郑惠聪查询后发现,其祖籍地是今天的长泰县林墩村。随后,林文正带家人专程前往祭拜先祖。

印尼华侨郑先生在海外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拥有当时印尼规模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但多年来寻根访祖的愿望一直未实现。最终,在郑惠聪的帮助下,通过族谱寻找到祖籍地龙海海澄。当年已80岁的郑先生,与大自己两岁的姐姐相互搀扶着回到家乡,祭拜先祖,那场面感动了许多人。“我们回来了,阿祖,我们回来了……”郑先生这句在村口就开始说的话,至今令许多村民印象深刻。

据介绍,每年两岸百姓论坛举办期间,郑惠聪都热心地帮助台湾吴、林、张、曾等姓氏乡亲寻根访祖。他所提供的确切资料,让许多台胞找到了祖籍地,并组团回乡谒祖,郑惠聪也受邀参加会亲、谒祖等活动,成为两岸宗亲再续亲缘的见证者。


继续前行


为了确保谱牒准确、全面,郑惠聪老人一直坚持亲力亲为地搜集资料。目前,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还曾七次赴台、八次赴港澳,并两度到东南亚诸国寻访各地同乡会及宗亲会漳籍人士。迄今为止,已有海内外100多个姓氏团体和个人到访闽台谱牒交流馆,开展交流活动。同时,他还为印尼、新加坡、菲律宾及台湾、香港等地的姓氏乡亲提供1300多份寻根谒祖资料,并协助开展联谊活动。

在闽台谱牒交流馆的闽台百姓族谱专区,有台湾22个城市的人文历史介绍。在漳州各姓名贤区,则有台湾名士的姓氏祖籍资料,其中不乏传奇故事。

“每个氏族从大陆渡海迁台,都有自己的故事,非常好听,且有情有义。”郑惠聪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继续搜集、研究与漳州有关的闽台姓氏谱牒,让闽台谱牒交流馆帮助更多台湾同胞寻找到祖籍地,搭建起两岸寻亲交流的桥梁。


来源:福建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0 00:06 , Processed in 0.09247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