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7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案例赏析] 公氏家族历代迁徙情况概述(作者:公衍余-言语)

[复制链接]

352

主题

670

帖子

21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5 07:1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氏家族历代迁徙情况概述(作者:公衍余-言语)
在阐述公氏家族在不同时代迁徙全国各处的情况之概况前,需要先明确如下几个定论。
,公氏家族溯源到根乃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皇家贵族鲁昭公的两个儿子公衍和公为的后代,且主要是公衍的后代。(请不要再往周公旦姜太公大人那里和姬姓那里扯了,华夏民族的子孙全是这一个源头啊!)
二,公氏家族的源头或说居住地乃山东齐鲁之地(公鼐《训子篇》之“不出鲁疆”。从鲁西南鲁国都城到蒙山颛臾国到沂州府西南到堂阜水到上东门到齐鲁各地,一直不出鲁疆。也即,只要是天下姓公的(含复姓如公孙、公子等),其祖宗皆出自齐鲁。(外族入侵后,汉化姓氏不算。)
,自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从沂州府西南六十里义沟村迁来上东门定居开始,公氏家族繁衍至今约10万余众,只要是从上东门这一个老祖的支派分开来的,都是东蒙公氏。(“东蒙公氏”的叫法是从嘉庆年间第三次续谱开始叫起来的。)
还是让我们按照由近及远的时间顺序向前追忆我们公氏家族族人历代向外迁徙的情况吧:
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8),我们的族人们因为高考及考研、外出打工、公派出国、个人出国、寻亲奔友、职务调动、婚姻关系、工作单位变化等原因,分布全中国全世界。
二:大跃进至文革前1958年至1963年),特别是岸堤水库(现云蒙湖)建设前的1959年,库区周围30多个村庄的部分族人们响应党的号召移民到了东北三省(主要是茂字辈到维字辈)。也有个别在1976年前后因为贫困奔投东北亲人,这一部分族人的情况如下:
老铁城(库区)先是迁往沂南岸堤或局埠或大王庄或贾家花园或公家万)然后下关东。这一部分人主要是增仁祖,少许景仁祖后代。
桃曲镇沿湖或大小王庄等下关东。这些人多为景仁祖后代。
旧寨、坦埠、沂南区域沿湖村民之下关东。多是里仁祖或增仁祖后代。
三、清末至民国年间的逃离大迁徙。主要是在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到民国初期。
第一是躲避匪患,主要是太平天国北上,捻军、幅军起义,还有躲避刘黑七、石增福等土匪。
第二是逃荒要饭,很多人家不得不举家迁徙或逃难、避乱、奔友和亲戚。
我公氏家族外迁徙人员主要是从23世到29世(辈分),很多人家与家乡失联而乱了辈分。
主要流寓地区:东北三省、山西临汾和运城、河北任丘、山东茌平、山东半岛等。
包括解放战争期间,部分人家离开战乱核心去往关外和口外相对安定的地区。
四、明朝中后期至清初从上东门到全县各地的大扩展。
17世到19世,我公氏家族刚刚经历了“五世进士、父子翰林”的强盛期,不仅官运亨通,人丁更是兴旺,外出扩张占地,占据大半个蒙阴的阵势形成。(所谓蒙阴县公一半一方面是指权势,其次就是家产祖业)。这个时期的大迁徙和扩张情况是这样的:
1、以上东门为中心向东,主要是里仁祖后代。沿着野店河下行到下东门、坦埠(故县)、中山寺、沙沟等。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2年)公志纠祖开始(“分家譲弟志”)定居坦埠和故县,然后于清朝嘉庆年间再分开到了坡里公家庄、十字涧,旧寨西上峪、小官庄以及公家上峪等;然后再于清朝道光、同治年间分别迁徙到了岱崮的笊篱坪、卢崮坡和下龙旺及沂水等地。
2、以上东门为中心南下以景仁祖为主,公家臣等为代表,主要是拓宽蒙阴县城周围。从明朝万历年间(1573-1580)先是到了公家城子,然后迅速向桃曲前城子、野老峪、闫庄、小峪和新泰汶南果庄一代扩张。
3、以上东门为中心东南远征以增仁祖公士冠为代表。进军蒙阴最富饶的粮仓——老铁城(也就是云蒙湖水下官庄铁城一代),此时乃明末清初,然后仅仅过了三代从公谏兄弟四个开始迅速向公家万、小乔子、大王庄、贾家花园等区域发展。
4、以上东门为中心向西南扩张,清朝初年,以景仁祖后代22世公宏为主,向西高都之南北围子进军,然后扩张至石峰峪、王去峪等地。
5、以上东门为中心向北进军岱崮地区。以增仁祖为主,先占据坡里、柳树头、尹家洼,然后再扩展至偏岭(道光年间)、小龙万(光绪)、大旺(光绪)、羊角峪(民国)等。
6、以上东门为中心向周围野店一代扩张,以勉仁祖为主,主要是野店的烟庄、茅坪等地。再就是扩展至黄土泉、东崖等区域。
7、在此期间,家族势力迅速扩展到了泰安地区、淄博地区、沂水莒县、胶东、潍坊临朐、山东枣庄、费县、平邑等周遭县区。
总之,我公氏家族在明末清初的这一段时间人丁兴旺,外扩随意,整个蒙阴、大半个山东都有了我们的后裔。不过,此时的迁徙,因为我们家族权势大,经济富裕,基本上都是在蒙阴周边发展,这个时期是主动的出击,不像民国年间的被迫逃离,所以这一段岁月在续谱等记载中都较清晰,这也是我能通过翻阅家谱能详细阐述家族族人历史变迁的原因。而清末民初的那次被动逃离却成了我们今天考证的最大困难。不过更加困难的还是在源头。请继续阅读:
金朝动荡期造成的无头案,我公氏家族东蒙公氏究竟是一统天下还是一家三分?
我公氏家族自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从沂州府西南六十里义沟村迁来上东门定居后,与当地地主包氏家族结亲联姻,度过了三世相对安宁和平的岁月,然而,此时的大宋王朝却因靡靡之音铜臭腐化而日益败落,随着外族蛮夷大金帝国的南下,南宋王朝仓皇南逃,中国历史出现了南宋与金并立的局面。其中很有趣味的是七世公显和公纲亲兄弟就经历了在两个朝代(南宋和元)兼任职的情况,这是后话不提。正是因为这次战乱,本该休养生息的我东蒙公氏家族经历了第一次被迫式大迁徙,使得本来清晰的家族谱系因四处逃离而留下了很多无法弥补的问题和断层,其中,南下支派谱系的无头无源就成了我们宗族最大的悬案。
从我公氏族三世之兄弟四个(南宋绍熙119#年)到六世公仁(元朝初年127#年)这短短80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因为北方游牧铁骑的践踏和南宋小朝廷的懦弱,我公氏家族也像许多汉族保皇派民众一样跟着这个无能的小皇帝南下逃命,这样就打破了公氏家族“不出鲁疆”的规律。这就出现了我之前简单阐述过的或许是东蒙公氏以外的其他公氏族——那就是四川-浙江丽水、龙游-江西南昌-莱西支派和河南洛阳-福建泉州洛阳支派。其中,泉州洛阳支派也叫锦香衍派,目前总人数大约700人(含河南洛阳)。他们南下逃离的时间正是“金”和南宋并行这个时期。他们很是认同与我们东蒙公氏是一家,几乎不用再考证,只需一些充分证据而已。但是,莱西支派在其族谱和传说中只说是从山东到四川然后再到浙江的,却没有说明年代,这就为这两大支派是否皆为东蒙公氏埋下了伏笔。
我们仍然抛开这个话题不谈,重点谈一下这两大支派或许会从哪里起源!
六,三世公彦和公友的后代去了哪里?
三世祖共兄弟四个,老大公政,老二公信,老三公彦,老四公友。
目前,蒙阴县当地以及周边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族人(含清初民国年间外迁的)都是三世老二公信祖的后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守敬的儿子十世老大公兟和士亮、士傑的后代,也即13世增仁、行仁、景仁、里仁、勉仁、居仁、训仁、诰仁等的后代。其后代谱系很清晰。
其次就是老大公政的后代,老大的后代相对较少,到了13世有信仁祖和好宽祖等几支派,但基本上脉络清晰。一政祖的后代以七世公显和公纲亲兄弟俩最为出彩,也就是新泰刘官庄之派,从10世到16世失名,为祖派延伸考证留下了疑问,但其后代传承谱系也基本清晰。
但是,三世祖老三公彦和老四公友的情况就很例外,这也为造成悬案产生设想提供了空间。
三世公彦,生四子:长子公成,迁淄川,失考;次子公存,在林内立小谱碑,开创了公氏家族的碑谱历史。公存生二子“兴”和“就”(谱碑系手写),推断无后或外迁而失考。公彦的三子“全”、四子“顺”,传至二世后推断无后。而三世公友(四支)生五个儿子,其后代再传一世后皆没有续谱,推断无后或失传。
那么,很重要的,四世公存的长兄公成——迁居淄川后失考,这就为我们的考证留下了很大的空白和想象空间。而这个年代正是从南宋到元朝过渡的时期——南宋金国并存的时期。
因为老大公政和老二公信的后代谱系延续比较清晰。那么南下支派如果是东蒙公氏族人的话,很可能就是老三的儿子公成和公存的后代,或者是老四公友的后代。否则,到了六世祖后就进入了元朝,与南下的时间不吻合。且此时六世祖公仁收集公氏家族各地墓碑于上东门祖林,七世祖公纲在祖林里植树,公家祖林正式形成,族谱开始以石碑形式记录下来。七世以后的山东地区的族人基本上都可以考证,就不会出现断层断代的可能性了。
所以,从时间上看,莱西支派和泉州支派都可能是东蒙公氏五世公成、公存的后代或四世公友的后代。但以上推论虽然合乎逻辑,但缺乏依据,需要我们以后去考证。
七,东蒙公氏之前家族传承猜想。
宋宣和元年之前的历史,一世进士公勉仁和大文豪公鼐都没有对此考证清楚。
我们是鲁昭公的儿子公衍的后代——这一学说是公鼐考证并首先提出来的,历史上所有的学说都是以此为准。然而,从鲁昭公的春秋战国到宋宣和年间有1000多年的空白期,我公氏家族在历史上能记载的名人屈指可数,仅有汉朝的公俭,宋朝真儒公藩,还有公怀远等,其次就是复姓的孔子的弟子之类。至于满族入侵后汉化的公姓之说也只是猜测而已。
莱西支派和泉州洛阳支派是否就是东蒙公氏之外的某个族人的后裔呢?
这真是一个奇案啊!始祖兄弟二人也说母子二人讨饭到了上东门后,靠耕读为业,家族兴旺,发展到今天达十多万人的规模。而之前的公世家族也曾辉煌盖世,怎么就没有留下一个现实中的族人来解说自己呢?从逻辑上讲是毫无道理的,可是,直到今天,谁曾听说过东蒙公氏族之外的单姓“公”字的后裔敢肯定不是东蒙公氏族?真是可悲啊!
更加可悲的是,作为江北馆阁世家,而今我们的先辈几乎竟然没有留下一点实物证据。
一本《问次斋稿》手抄本还是后来抄写的,原本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存放,其次就是公鼐的画像也是后来画的。就连他们的墓碑和牌坊而今几乎当然无存。族人啊,大家怎么想???
八:补充:东蒙公氏主要13祖派的居住地情况。
三世公信祖后到13世可叙者十支,加上三世公政祖后13世共三支,合计共十四支,便是公氏家族当今社会流传下来的后代中最大比重,占了公氏家族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说,现在盛传下来的后世们,其祖先应当是十三世中的如下:
1、三世(长支)公政祖后:
(1)7世公显的后代:
好宽祖——上东门
信仁族——沂水新兴庄
(2)7世公纲的后代:
失名祖——新泰(刘官庄)支派
2、三世(二支)公信祖后:
(1)十世公兟祖后后(共5支)
增仁祖(长)——上东门、铁城、岱崮。
景仁祖(三、五代进士支派)——前后城子、汶南果庄、平邑部分。
里仁祖(四)——坦埠
勉仁祖(长)——费县黄泥堰
居仁祖(次)——上东门
(2)十世公世亮祖后(共3支)
爱仁——上东门或颛臾?
依仁——住莒州大湖。
随仁——上东门、颛臾?后迁坡里。
(3)十世公世杰祖后代(共2支)
文仁——东坪庄
训仁——平邑颛臾
诰仁——费县颛臾
(推断可能是从辽东回来后即随父辈住在费县颛臾?)
另外,沂南局埠、野店(焦坡)、城里、义沟支派 因不知道其祖宗来自何处,祖宗是谁,暂时做了一个联谱,因此这一部分还需要详细考证。具体从何祖开始何年代迁居何地的在13世后的分叙中分别详细考证,也仅仅是对后代的主要居住地进行说明。   
备注说明:
写到这里,有人问我,你这些判断是从哪里来的?资料依据是什么?有人甚至很痛苦地感叹说咱们家族资源不对称,意思是我们掌握着大量家族资料不外宣,其实错了!我的所有这些判断和资料皆出自我们的家谱,之外并没有任何直接可以利用的资料。2004年秋天至2005年春天,利用了半年的时间,我和四哥对12本的民国家谱进行了全面的逐页逐字的研究和探索,并写出了那本《公氏家族考证》,这本书成了第六次续谱委员会按图索懿的标本。遗憾的是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本书的价值所在,而使用这本书并后来拓宽了其内容的人却只字不提这本书的作用。而今,家族内的很多学术观点和考证依据其实都是以此为基础的。所以,再版并补充一些内容作为家族续谱和文化考证的蓝本就成了我的一个小小心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4-20 16:44 , Processed in 0.08370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