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楼主: enloy8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 池氏史料辑录

[复制链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8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21
86#
 楼主| 发表于 2021-9-13 12:21: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nloy83 于 2021-9-16 20:30 编辑

池生春、诸星杓撰《二程年谱》宗稷辰序言

                       二程子年谱后序
        道光初年,稷辰与项潜园、诸恕斋同客德州文肃公邸。其时,恕斋深向学,方与滇中池籥庭分缉二程子年谱,遍考北宋史书文集,补拾旧谱之所遗,特书其大事为之纲,附书其事迹及文词见于他籍者为之目,积数年而后成。籥庭于侍直之暇,曾手为订定,迨籥庭下世,恕斋南归为慈湖校官,续有所得。几经增补,一决其去取于潜园,潜园遂为之定其凡例。稷辰虽尝见其为是业,实未尝能有所是正也。昨岁,稷辰以忧归,恕斋亦居忧,既各葬亲,乃以所书定本示于雪庐,嘱相参校。今夏,曾携之登龙泉山,始卒读焉。其别择之精,旁证之确,收集之广且瞻,非愚者之所能加赞矣,而恕斋旧所嘱序之师长,如陈兰邻、林少穆两先生,皆许而未作。潜园以既为例,辞不为。于是,谬以见嘱,曰:"业是之初,子实先见之,今书成,而子归其序言,舍子谁任者。"虽重且钜,弗敢谢也。已夫,自宋至今,讲学家多宗河南二贤。以为最醇而高明者,或偏主纯公,沉潜者或专主正公。其实,两公如日月之并明、水火之交济,非可执一以论也,顾学可不分,而谱则不容不析。读谱者,备识纯公之广大,而知无时不可为圣贤;识正公之谨严,而知吾道几微不容贬。统而观之,孔孟之矩,具在是矣。近时大崇汉学而宋学不谈,张仪封后莫有刻程子书者,籥庭乃业之以终身,恕斋守此编至垂老而不倦,其不以世尚为趨向、不甚足多与。惜籥庭有志于学,而中道奄弃,不能偕恕斋以深造于道,而所成者唯此书。噫,过此以往,能业是书者,知更有何人以为嗣音与,稷辰愧无以赞益其间而僭为之序,良不胜慨,然忧道之思也。

道光戊申岁冬十有一月朔
宗稷辰谨书

Screenshot_20210913_121657.jpg (90.34 KB, 下载次数: 271)

Screenshot_20210913_121657.jpg

Screenshot_20210913_121646.jpg (94 KB, 下载次数: 295)

Screenshot_20210913_121646.jpg

Screenshot_20210913_121622.jpg (56.91 KB, 下载次数: 261)

Screenshot_20210913_12162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8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21
85#
 楼主| 发表于 2021-9-12 20:38: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尤溪池拱辰诗三首

Screenshot_20210912_153340.jpg (71.29 KB, 下载次数: 266)

Screenshot_20210912_153340.jpg

Screenshot_20210912_152858.jpg (68.62 KB, 下载次数: 276)

Screenshot_20210912_152858.jpg

Screenshot_20210912_152701.jpg (63.88 KB, 下载次数: 267)

Screenshot_20210912_1527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8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21
84#
 楼主| 发表于 2021-9-10 22:13: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明•楊雪堂夫妻合葬壙志
明驍騎將軍雪堂楊公暨孝慈桐夫人壙志(篆書銘額)
明驍騎將軍雪堂楊公暨孝慈桐夫人壙志(楷書銘題)/
吾父講期漉,字則遜,雪堂其别號也。先籍原隸河南固始,自有宋議遷入閩,初居浯州之赤庭,/六傳又徙於從順里之柑欖嶺。迄今聚國族於永寧衛中左所者,蓋自袓父邑庠生諱師琯始。 /祖父生父等兄弟四人,父行三,幼而英敏,長而任俠,凡所與數晨夕周還,率多皮面。家雖貧,門/悉長者車,座客常滿,儼然一富豪也。然則當其服任奮功,則勉爲忠孝,在於不怠不黷,至於爽豁/詼笑,士大夫與游者又無不滿意去,求其方員遞給,平居佐施無恡容,則皆吾母氏榈孺人克/相夫口□德,故上而孝事二人,承悦百方,下而課督孫曾,恩嚴有典,以至謀庴先人,肩不辭力,/□□□□母氏而吾父□□□多能無内□□哉。憶吾父□□□□□□□□□言曰:“歷世/縹緗,人宜種德聿修。爾祖自膺福祉,當吾髫年,口□及見□□□□□□□口□欽 /鄉賓,榮冠帶。洎袓妣黄孺人亦享年至九十有一,井壽考多福,爾祖補弟子員,雖有志莫□□□/見爾二伯父諱期演者,於崇禎庚午領鄉薦,授兵部職方司郎中,爾四叔諱期潢者,亦繇□/庠生,於隆武乙酉科中式,逐隊文腎館,仍欽賜進士,授監軍道, 獨爾伯父講期淳者聲名未著/吿璜耳。今吾亦繇弘光歲甲申授海壇游參將,旋以羽翼觸國姓之先藩,勤勞王室。至永曆戊子復授左都督,挂驍騎將軍印。庚寅又加宫保銜。自愧畢生/蚊負,願子若孫能起承父志,克紹箕裘,吾亦暝目於地下矣!身后徑尺之石且漫乞銘。以俟爾母/百歲後拊葬時并志言。”未幾,而弃秉模等去也。越七載而母氏亦告逝矣。嗚呼痛哉!父生於萬/歷辛丑年七月廿一日卯時,卒於永曆辛丑年十二月廿三日亥時。越壬寅年三月廿一日戌時葬/於廣嘉禾之官潯山,坐戌向辰。母生於萬曆癸卯年七月廿六日申時,卒於永曆戊申年九月十九/日丑時,兹甲寅年十一月十八日辰時卜與吾父同穴祔葬焉。生男二,長秉福,年廿六歲,早殁,娶屬光黄公季女,得男孫高煌、髙燁, 俱未骋;次男秉模,娶都督池公諱福長女,得男孫高端,聘/庠生臺生葉君季女;高焕,未聘。得女孫口舍,適吏部文選司池公諱浴德侄孫中鱉,生女一朔/舍,適振素黄公次男肇煌。其余皆未艾也。積德厚者,流澤自長,爱書片石,以爲左券云。
永曆二十八年十一月日,不孝孤哀子秉模泣血稽顆拜志篆額,期服孫高煌、高燁、髙煥、高煽仝稽首書丹。
1983年6月10日在本市岳山下工地虫土。現藏於厦门市鄭成功紀念館。黑色貰岩質。高0.41米,宽0.36来。厚 0.015 米。基本完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8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21
83#
 楼主| 发表于 2021-9-10 22:12: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蔡虚臺先生築海豐朱埭堤岸功德碑頌
蔡虚臺先生築海豐朱埭堤岸功德碑頌(篆書碑額)
蔡虚臺先生築海豐朱埭堤岸功德碑頌(楷書碑題)/
賜進士出身、通議大夫、通政司通政使、加户部右侍郎予告、前光禄寺卿、太僕寺少卿、禮部郎中、年家眷弟何喬遠頓首拜撰文;/
賜進士、大中大夫、山東布政使司右參政、前南京户、工二部郎中、奉/督理北新鈔關、湖廣同考試官、眷弟胡明佐頓首拜篆額;/
賜進士第、奉政大夫、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前江浙兩省同考試官、舊屬眷弟周家椿頓首拜書丹。/
同安縣人得里有光孝舊寺僧田焉,其莊曰海豐,其所資灌溉之水曰苧溪。嘉靖中,溪水横溢,决爲烟莽。寺僧戒静以請府公,府公謂“任此事者必得方正/公平”。鄉先生以請僉事方塘莊公、知府逸所黄公主其役,有田其中者捐資募工爲之,三年始成,計费千金矣。於是十分其田,以一分給僧,又分其九分爲/十二,而諸家任其陚。歲又復决,屢築屢壞,訖無成勞。膳卿虚臺蔡公憫然告衆曰:“築所以屢壞,繇入貲者不如約,用不充,用之者復乾没冒破不可口/源。維兹海豐莊田受産百八十餘畝,收不薄矣。海豐之上曰朱埭,朱埭决則患下貽於海豐。不築朱埭,海豐不田也。向莊、黄兩公則有府公請予居間於/此,其可無德以沾民,乃召有田之家而語之曰:“築實在予,予兹第田爲三等,曰沙壓田、曰崩流田、曰漫漲田。此三者皆非堤不可。沙壓田不堤,則人力雖能/除沙,不能捍水;崩流田不堤,田則溪矣;漫漲田不堤,則小水薄收,大水必害。堤崩流田必二三歲方可望收,其得利也遲,出貲當最輕;堤漫漲田,害在大水,/小水可收也,出貲次之;堤沙壓田必水去,沙乃可除,出貲稍重。總之,下種以斗計者,以金伍鐶而止。”於是衆皆如公約,凡築石岸,以丈計者六十余,以高計/者尺凡八,石之以丈計凡千九百八十,以厚計者寸凡九,以高計者寸凡八。起於泰昌元年,成於天啓六年。於是朱埭之田歲以有收,海豐之田一保無事。/農人業户相與頌公德於無窮,請碑而銘之,銘曰:銀同崇崇,苧水溶溶。水决則陷,堤成則豐。至其崩裂,莫可舊封。大浸懷襄,何异蘊隆。未憂口魚,先愁釜鍾。民之懸饑,非盗則凶。有美蔡公,目擊心忡。内/揣外量,鳩民僝功。堤岸告成,屹如崇墉。民之資斧,公實衷之。民之蓄儲,公實充之。有室有家,公餐雍之。以賦以役,公事終之。昔行經界,維朱晦翁。今兹有公,/ 實躡其踪。陳婆之陂,成唐宣宗。帝感麥飰,公與鞠窮。豆羹芋魁,不羨隙鴻。豹□白渠,异曲同工。碑以頌之,徠甫柏松。頌而碑之,□世五公。
通家眷晚學生李秉正、内侄施徵益、門生周奇猷、年家眷晚生莊應光(第一欄);年家姻晚生陳春、廣孝寺僧真連、年家眷晚生蔡汝琳(第二欄);眷生:周廷楠、周廷樞、周廷植、池顯胤(第三欄);眷晚生:池征麟、陳家謨、李秉忠、李秉厚(第四欄);楊紫建、池徵初、池徵龍、曾文軒(第五欄);耆老:陳孟常、梁維遠、陳士玉(第六欄);黄維富、陳士華、郭繼華,督率水師:洪槐、梁勇、張守榮(第七欄);佃甲:丘世享、黄弘讓、張爾加、張爾通(第八欄);黄朝諧,佃户:黄世純、黄朝輝、陳應理(第九欄);陳茂略、王爾疇等同立石。
崇禎元年歲次戊辰孟夏吉旦。
原置集美區後溪鎮坂頭橋南2公里處,現移置於後溪鎮政府院内。花崗岩質。高2.42米,寬0.92米。厚0.19米。正文楷書。現狀完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8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21
82#
 楼主| 发表于 2021-9-10 22:07: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池都戎钰夫事略
                                 池仲祐
        池都戎兆瑸,原名兆琛,字钰夫,福建闽县人。清光绪六年,天津建设水师学堂,严几道先生为总教习,邇年到闽招生,都戎从之北上到津考入为肄业生;九年赴操江军舰练习航行各技,时操江为全军旗舰,海军总查英员琅威理驻焉,一见考其行詣特加赏识,询知为严氏弟子蓋器重之;十一年改赴镇远铁甲船给奖把总;十三年派充镇远三副;十五年海军衙门设官,补授左翼中营千总;二十年中日大东沟之战,镇远受炮最夥,舱面械具被炮冲扫一空,时都戎立于桅盘测敌队距离,适有敌弹飞至,穿其胸而颠血肉飞坠。死时年二十有九,镇远副管驾杨公用霖为之收殓。其胞弟兆踞由闽得电赶赴威海,赖定远管带刘公步瞻、镇远管带林公泰曾集资俾其扶柩南下。先是都戎父寿光充靖远軍舰文案,前数月故于威海。至是,兆踞掖兩柩同行,越数日,而威海屯柩之区已成灰烬。死事上闻,得旨照都司例从优议卹,世袭云骑尉,袭次完时,给恩骑尉,世袭罔替。以弟兆瑩子敬湜为嗣,敬湜,海军制造学校学生,后服务于电报局。

摘录自《海军实纪》

Screenshot_20210910_220413.jpg (58.95 KB, 下载次数: 275)

Screenshot_20210910_220413.jpg

Screenshot_20210910_220326.jpg (45.52 KB, 下载次数: 244)

Screenshot_20210910_22032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8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21
81#
 楼主| 发表于 2021-8-14 11:40: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池烈女:扬州人,康熙年间

五烈墓在蜀冈西峰。先是西峰有双烈墓,康熙四十六年,鸿胪寺丞李天祚、中书吴菘、州同江世栋诸人建祠,祀池、霍二烈女。池烈女,贫家子,幼丧母,及笄,父以字吴氏长子廷望。望从军,死于粤。吴欲改配其次子,女知之,闻父出,自缢死。霍九女,民家子,事亲至孝。许字李正荣,甫十日正荣死,女自杀以殉。里人同葬于是,督学中允杨中讷为之铭。铭曰:“蜀冈之巅,平山之侧,郁乎苍苍,凭高西望而叹息,曰:有同邑二烈女,此其幽宅。”此雍正十二年事也。逾年,有孙大成妻裔氏,居黄珏桥,幼以孝称。初归大成,见其母与妹不洁,月余,归宁母家,临别以清白线与母曰:“儿必不辱母家。”一日,姑与二女方同客饮,客且裸逼氏,欲与乱,氏扃门以青白线二缕缝纫其袒袒,自缢死。明日,其母至,姑转以不孝论于县,且波及氏弟振远为盗其家物。

  县受讼,将笞振远,盖其姑所私客,县吏也。邻人某知娥事,且闵振远冤,诉于府。知府孔毓璞义之,刑其姑及客,而为之立墓于双烈之侧,呼为“烈娥”。宋介山为作传,一时咏诗以纪其事者八十五人。又项起鹄妻程氏,亦甫婚,夫贾粤西,死于岑溪县。讣至周氧,自经死。死时在雍正二年,里人葬于是,邑令王元?犀题碣曰“烈妇项陈氏之墓”。至是皆得与旌,遂称为“四烈墓”。其旁原有江宁陈国材妻周氏墓。陈侨居江都,死时二十六岁。周从容就义,积二十日,粒米勺水不入口而死。时以陈江宁人,不在土著烈妇之列。后经甘泉令龚鉴详请题旌表,马力本为撰墓表,汪应庚遂修“五烈墓”;以昔之双烈祠亦增塑三烈像,为五烈祠。以督学杨中允铭、马力本墓表、龚甘泉记,及修祠年月,皆泐石祠壁。 >
巜 扬州画舫录 》> 卷十六蜀冈录

蜀冈:在大仪乡,府西北四里,西接仪征、六合县界,东北抵茱萸湾,隔江与金陵相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8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21
80#
 楼主| 发表于 2021-8-14 11:25: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池玉:楚省(湖广)解铜官,乾隆年间(滇铜京运)。
乾隆十三年。戊辰。春正月
又谕、从前楚省沈失铜觔之池玉、袁金城、陈述虞、崔锡、四案。俱经该抚结报题咨请豁。该部屡行驳查。事历数年。悬案未结。今思池玉等沈失地方。既据该抚等称、实在三峡之内。若再往返驳诘。该员等不无羁累。情殊可悯。著加恩准其豁免。但铜觔体质甚重。即遭风沉溺。亦不过在沙石之间。非比他物易于漂流散失。若实力打捞。断无不可复得之理。此四案如免其赔补。又不予以处分。则将来解员等。必致益滋捏饰等弊。池玉等著交部议处。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 卷之三百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8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21
79#
 楼主| 发表于 2021-8-14 11:24: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池宏鶚:乾隆六十年,以募義復城功,奏賞八品頂戴。

台湾文献丛刊156 彰化县志》 卷八
乾隆六十年,陳周全案內義民首:林國泰(武生,倡義殺賊,克復縣城,敘功奏請以五品文職儘先補用,送部引見,授浙江處州府同知。在任十二年,回籍以病卒於家,有傳)、陳祈(陳周全賊眾潰散敗走小埔心,隻身被擒,敘功請以六品文職盡先補用,送部引見,授湖北施南州通判,任滿回籍,以病卒於家,有傳)、莊南光(監生,聞陳周全被獲,飛稟系伊拏,交陳姓敘功,請以五品文職用,送部引見,分發以同知缺盡先補用,未到任而卒)、林清標(監生,知陳周全敗走,募義復城,敘功請以六品文職盡先補用,送部引見,授府通判,未到任而卒)、魏廷文(義民首,六品頂戴,聞陳周全敗走,募義復城,敘功請加五品職銜)、王松(詳見本傳)、楊應選(詳見本傳)、陳光宗(聞陳逆敗走,募義復城,敘功以千總補用)。陳大用、翁玉輝、施同世:以上三名,林逆案內經賞六品,請加五品銜。陳士珍、鄭正,以上二名:林逆案內經賞八品,請加七品頂戴。林雄、李天德、田志超、趙國柱、李佳陞、魏啟川、徐天福、賴有源、謝攀、張法善、邱景山、曾玉音(廩生,後出歲貢有傳)、劉大訓(生員)鄭光世、邱丕萬、林煥玉、陳安、陳光輝(生員)、吳陞東(附貢)、陳望洋(生員)、林長和、林邦基、高文輝、林孫德、池宏鶚、魏龍、邱子標、林管輝、黃好觀、陳士光、王宜生(軍功即用守備,賞戴藍翎,王松之子)、吳泰齡、林對淵、林登雲、楊泰山、傅鼎隆、黃永之、洪霞光、張天錫、楊音、徐超琨、陳及、眉目義(熟番):以上四十八名,俱以募義復城功,奏賞八品頂戴。

台湾文献丛刊156 彰化县志》 卷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8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21
78#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11:19: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池凤鸣:勇衛將軍,弘光元年升都督同知,總統護駕。

弘光元年乙酉,…冬初,晉國安爵荊國公,之仁爵興國公。又封張鵬翼永豐伯,吳凱開遠伯,方元科威遠伯,方任龍靖南伯,俞玉定南伯,陳謙鎮威伯,陳可立平南伯,張世鳳永京伯,王鳴謙鎮夷伯。張名振掛定西將軍,姚志卓掛平原將軍,裘尚奭掛宣義將軍,潘茂斌掛鎮江將軍,陳萬良掛平夷將軍,李士璉掛開原將軍。而以都督張慎為錦衣指揮使,都督張國俊轄禁旅,黃明輔提督東司房官旗辦事,王之任提督九門禁捕,忠衛將軍楊汝慶,勇衛將軍池鳳鳴為都督同知,總統護駕。又命兵科王玉藻、御史任孔當,巡視京營。劉愚、涂文輔、客光先協理司禮監。十二月,駕幸西興,臨江釃奠,分路進剿,各營俱揚帆前進,而王之仁獨觀望,維楫中流,不敢登岸,以致諸軍深入無功而還。

台湾文献丛刊《荷牐丛谈 》> 卷之四


池凤高:明末,古城屯守将

王道增:福山人,性任俠、明大義,當崇禎末年,凶荒洊臻流移載道,道增拊切時艱,留心拯濟,嘗罄所儲蓄代民完欠,又嘗奉防撫軍門令運糧平島,行巨浪中凡十四晝夜歸,過古城屯,守將池鳯髙以千兵乏食,勢將捲甲,道増許其貸,并為之尅期即出家粟五百石,比登舟而海口水合刺,楫者難之,道增曰:吾已諾人,豈以風雪阻之棄,故道冐險出成山口。若其不濟,吾與若共此波爾,事竣得無恙。有蓬莱進士周某,為仇家扼諸隘而擊之,道增聞之奔救而已斃,乃置别館居其妻子,而成禮焉,此崇禎甲申事也,鼎革後,杜門敎子弟,不復與交際事,後以子貴封奉政大夫。
 
 《山東通志卷》二十八之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504

帖子

38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821
77#
 楼主| 发表于 2021-8-11 11:19: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池崗:湖协千总,康熙十六年。

·招撫偽揚烈將軍全旅歸誠疏·

  總督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謹密題:為招撫偽將軍轄下官兵,全旅歸誠;臣謹具題,仰祈睿鑑事。

  竊照江西歧界餘孽未平,經臣題請會剿,奉旨「依議速行」;臣即遣發官兵密示機宜,剿撫並用。所有屢次獲捷並恢復地方情形,業經題報在案。惟有偽揚烈將軍程鳳擁眾數萬,偽設內五營、外五營及城守、水師、衝鋒、遊兵、奇兵、親隨、戎旗等共二十餘營,屯踞德興等處,拒守險隘。臣於康熙十五年十一月初旬,因江西官兵尚未前至,總屬朝廷封疆,不敢歧視;當經頒發諭札,令臣標參將蔣懋勳相機剿撫。隨於十一月二十一日,據該參將塘報:偽將軍程鳳接奉招撫諭示,已願輸誠;並據程鳳呈覆在案。後因逆首馬鵬侵犯白沙關外,臣即密飭瑞安營副將武榮等殺賊敗遁;於十一月二十九日直抵德興,連破一十三寨,活擒馬鵬,逼臨偽將軍程鳳巢穴。此時程鳳又差偽官李雲、馬奇持書到該副將等營,詞稱「已蒙招撫效順,不必進兵」等情;據該副將等轉報前來。臣隨密飭廣信、開、常等處防剿將領按兵駐境,相機招撫;並確探情形,不時飛報,以憑調度在案。於康熙十六年正月二十四日,承准奉命大將軍和碩康親王諭開:『據揚烈將軍程鳳啟稱:「敬奉本親王諭到,即擬差員齎遞遵依;奈關隘阻隔。又奉揚威大將軍和碩簡親王、總督江西董部院、平寇將軍石、和碩額駙總督江南阿部院諭令並總督浙江李部院手札,各招撫前來。今奉諭令遠頒,恩恤至再。其札印若即繳換,恐一旦無以約束士心;仰祈鑑原,先將家口安插--或於德興、或於廣信,俾有所依。並祈知照江西、江南、浙江部院,便鳳馳赴面繳札印」等語。照得揚烈將軍程鳳既願赴本親王軍前歸誠,所有家口,該督於文到之日--或於德興、或於廣信,著議安插,務期得所;以便該將軍馳赴本親王軍前親繳印札可也。該督仍移知江西總督。為此,特諭』到臣,承此。臣即移會江西督臣,並行偽將軍程鳳令其開報官兵家口實數,以便安插;遴遣外委都司金滿斗等齎文前往招諭去後。據金滿鬥等回稱:『奉令於二月初五日到揚烈將軍處投文,彼稱江南、江西俱有文書前來招撫,願來浙江投誠等語。正在酌行間,不竟程鳳於二月初十日身故。理合稟報』等情。臣查程鳳自上年十一月內即據有「願來歸誠」之稟到臣,又具啟大將軍康親王「請就安插」,已經三月有餘,尚未撤兵開剃。今據報病故,恐各偽官兵眾心不一,復生變故;臣一面頒發各偽總兵諭帖,以「程鳳之矢忠歸誠,皆由將士同心效順。今主帥雖亡,而諸營各有統領;若能率先向化,仰體朝廷懷遠之仁,自當加意撫綏,咸俾得所。倘欲於江西、江南就撫者,總屬一體,聽從其便。但宜早為決策,以遂前功;勿因軍中無主,懷疑觀望」。又遣衢協都司僉書夏必成、外委都司金滿斗等齎諭前往,相機招撫;一面調遣江南提標遊擊任九玉帶領官兵前赴廣信,會同督標守備段斌等各整兵馬,示以形勢。又照會饒南總兵官高登科,令其會合淅省官兵並同該地方官協力撫戢:俱各分行去後。隨據都司僉書夏必成等報稱:『卑職等奉令於二月二十六日至德興十五都關上,探有偽將軍之妻王玉貞掌管偽揚烈將軍印務,差偽守備李虎等在關把守;據稱「我家有內五營、外五營,還有水師營、城守營及衝鋒、奇兵、遊兵、親隨、戎旗等共二十餘營,現在為程將軍修薦」等語。卑職等將諭帖令其分發各偽員,並要進關親見招撫。至三月初三日,掌偽將軍印務王玉貞令偽總兵譚勝差偽參將李壽先等前來,口稱願來浙江歸誠,力辭不必進見。三月初八日,掌偽將軍印務王玉貞又差偽總兵譚勝、楊彪親來面會,口稱「蒙浙江部院招撫洪恩,咸願傾心向化。但程將軍甫於二月初十日身故,各營現在修薦;容俟事畢,即來歸誠。今掌印王將軍差員王子管、曹勝前赴浙江部院軍前面陳納款,譚勝等均各備有呈稟現在」等情。卑職等即同王子管等於三月十一日赴衢』呈覆前來。臣閱各偽總兵葉廷桂等稟稱:程鳳甫經身故,容俟修薦事畢,即來歸誠,並無繳送印札的期;隨經剴切發諭:『各偽總兵等既稱向化,即當剋期來歸,毋得遲延逾限」。並傳偽員王子管等面加撫慰,多方開導;限定日期,齎文回覆去後。於三月二十二日,據掌偽揚烈將軍印務王玉貞呈稱:奉本部院招撫,即傳諭各營實在官兵六萬七千三十二員名,一體遵諭歸順;懇乞本部院差員赴營,以便即繳印札等情。又於三月二十五日,據偽總兵葉廷挂等呈稱:復奉本部院頒諭諄切,不敢逾限;遵即率領官兵並各家口於三月二十日已至廣信姜歷村地方,候示安插等情。臣據報官兵眾多,自德興、廣信、玉山、常山以至衢州道路遙遠,經過地方,恐致騷擾;且沿途支應口糧浩繁,浙省一時未能盡數安插,勢難令其枵腹,必致多費錢糧。隨令外委都司金滿斗等前往傳諭:「既經效順,應聽隨便安插。如有土著官兵不願遠離故土者,即便分發回籍;有願赴江西投誠者,總屬一體,聽從所便」。又頒諭投誠各總兵約束兵丁,嚴禁騷擾;並分飭調防廣信援浙江南提標前營遊擊任九玉、督標守備段斌、嘉興營守備薛受益、廣信府知府高夢說等、調防江西玉山縣紹協都司朱士俊、委署玉山縣知縣張偉烈、調防常山縣督標參將蔣懋勳、常山縣知縣袁錥等,令其會同料理,逐程接護並隨便安插,所過地方務令秋毫不擾。並令臣衙門筆帖式他海巴達、外委都司包秉彝、段澄、陳嘉績協同催趲料理:均各分行去後。又據饒南總兵官高登科塘報三月十八日德興剿賊,二十一等日偽總兵譚勝等投誠;隨經臣照會該鎮「據掌偽揚烈將軍印務王玉貞並偽總兵葉廷桂等呈報,於三月二十日率領官兵已至廣信姜歷村地方,該鎮即安戢餘眾,以靖地方」等因。今據掌偽揚烈將軍印務王玉貞率領偽官兵於四月初二日到玉山縣、初六日到常山縣,因投誠官兵眾多,接護各將領並府、縣各官遵臣飭行,隨路分發安插;至四月十三日,赴臣軍前。據王玉貞呈稱:『康熙十五年十一月內,蒙本部院頒諭招撫,程鳳矢心效順,業已備悉陳情。緣抱沈痾,未及起行。至康熙十六年二月初十日,病故。蒙本部院差都司金滿斗等開誠曉諭,三軍感激,莫不踴躍傾誠;隨差王子管等具報在案。復於三月十九日,奉本部院檄催,限期嚴切;玉貞遵即率領官兵,於次日黎明就道,全師歸誠。除康熙十五年十一月內奉本部院招撫,程鳳回報投誠轄下浮梁、祁門、婺源、東流、建德、都昌、鄱陽、樂平、餘干、安仁、萬年等處陸續解散回籍官兵八萬三千有奇;今臨行所有官兵六萬七千三十二員名,奉本部院推誠招諭。合將逆藩靖南王原給饒州偽總兵官程鳳敕文一道、偽揚烈將軍程鳳敕文一道、偽將軍銀印一顆、偽副將參將銅關防六顆、各總兵副參等官偽劄付三百八十三張、偽王令旗牌二面、偽令箭五枝、偽大纛一面、坐纛二面、偽高照一面,理合呈繳』等情。又據投誠總兵葉廷桂、楊彪、孫震等呈稱:『程鳳舊蒙康親王令諭暨本部院撫示,已經傾心效順,回報在案。不幸身故,未克報效。以軍中不可無人統束,咸推程妻王氏玉貞掌偽將軍印務。嗣奉本部院差員往返頒諭招撫,王玉貞即傳集通曉,翕然向化。樂平高總兵兵臨德界,王玉貞以議定歸誠,未敢交鋒;比即檄令各鎮營進劄花木、雙溪等處,聽候示下。於三月十九日奉檄限期,隨即率眾就道。雖三軍踴躍來歸,皆由本部院推赤之至,有以悅服人心。而玉貞洞知大勢,向化獨殷;懇題優敘』等情前來。臣逐一面諭我皇上浩蕩洪恩、好生德意,各皆犒給銀牌、花紅、袍帽、牛酒,無不踴躍懽忭,誓死無二。至能齎臣招撫諭示、往返宣布克著勤勞者,系臣標外委都司金滿斗、張文福、張龍、胡茂盛、曹大偉、王家榮、馬金龍、孫文豹、劉永捷、外委守備宋邦傑、隨征部劄衛千總卞佳、衢協都司僉書夏必成、外委把總徐龍、西安縣嚴剝司、巡檢胡應龍、投誠效用參將張見可也;其能奉臣指示機宜,整率官兵駐師境上、剿撫兼施並沿途防護約束者,系臣標參將蔣懋勳、太湖營遊擊姚世熙、撫標遊擊胡上達、援浙江南提標前營遊擊任九玉,紹協都司僉書朱士俊、臣標守備段斌、嘉興營守備薛受益、湖協千總池崗、把總田彪、臣標把總楊啟明、呂仁義、太湖營把總李繼春、江南提標把總陸貞並各營外委千總趙秀、蔣卿、外委把總董茂、邢一虎也;其能奉臣飭行、協同招撫並供應催辦糧料夫船、沿途安插得宜者,系廣信府知府高夢說、照磨柴鳳扉、典史程恩亨、委署玉山縣知縣張偉烈、署典史王瑩、常山縣知縣袁錥、訓導莫家禎、典史彭士成、臣衙門筆帖式他海巴達、外委都司包秉彝、段澄、陳嘉績也。除將在事有功人員並繳到偽敕印、劄付等項現在造冊揭送吏、兵二部查核外,該臣看得偽揚烈將軍程鳳擁眾數萬,偽設二十餘營,屯踞江西德興等處,臣奉會剿,於康熙十五年十一月間已據程鳳有「願來投誠」之稟,是以按兵駐境,飭行將領相機招撫;又於康熙十六年正月間,承准大將軍和碩康親王令諭據程鳳啟報「請就安插」,臣隨差員前往傳諭,雖據口稱「歸順」,然遷延日久,猶據德興堵守隘口;後據報程鳳身故,伊妻王玉貞掌偽揚烈將軍印務,臣慮復有變動,一面密飭駐防廣、玉、開、常各汛將領任九玉等整頓兵馬,示以形勢,並照會江西饒南總兵官高登科會同撫戢,一面遣員齎檄分諭各營偽總兵等往返開誠曉示,隨於康熙十六年三月十一日據掌偽揚烈將軍印務王玉貞差偽員赴臣軍前納款,尚以「追薦」為詞,冀緩時日;臣經面加慰諭,多方開導,限期前去。即於三月二十日,王玉貞率領偽官兵至廣信姜歷村,候示安插。臣念全旅歸誠,兵眾路遙,經過地方恐致騷擾;且沿途需給口糧為數浩繁,浙省投誠業已眾多,再盡數來浙,難以一時安插。隨即差員星往曉諭:「既經就撫,履聽隨便安插。如有土著官兵不願遠離故鄉者,即便分發解散,各令得所」;並行地方文武官弁隨路安頓。於四月十三日赴臣軍前投誠,呈繳偽敕二道、偽將軍銀印一顆、偽銅關防六顆、偽劄付三百八十三張並偽旗牌、令箭等項。據王玉貞呈報投誠偽官兵六萬七千三十二員名;今查冊開偽官兵數目,除解散赴江西、江南投誠外,實在偽官三百四十八員、家口四百七十七名口、偽兵三萬一千二百四十三名;內有沿途願辭回籍者,已經隨便解散。其在常山等處辭回者,俱經給照歸農;其帶赴衢州者,現在逐一分發安插。此皆仰賴朝廷洪福、大將軍和碩康親王德威,致德興偽眾全師就撫,鄰境漸清。所有齎臣諭示往返宣布、克著勤勞之外委都司金滿斗等,奉臣指示機宜、整率官兵剿撫兼施並沿途防護約束之參將蔣懋勳等,協同招撫並供應糧料、安插得宜之廣信府知府高夢說等,均能盡心招撫、綏靖地方,功勤難泯。至偽揚烈將軍程鳳在日雖有投誠啟稟,尚未撒兵開剃,今身故之後,伊妻王玉貞接掌偽印,乃能傾心效順,同偽總兵楊彪、葉廷桂等各偽官率領大夥偽弁兵、家口遠赴投誠,非尋常就撫者可比。仰祈敕部破格議敘,以鼓向化。除尚有椒岩洞等處未就撫賊首陳崑山等現在調度官兵剿撫外,臣謹密題,伏乞皇上睿鑑施行。

  康熙十六年四月二十二日題。

  奉旨:『覽卿奏,招撫到程鳳之妻王玉貞率眾投誠,可嘉!著議奏。該部知道』

《李文襄公奏疏與文移》>卷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30 18:09 , Processed in 0.0884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