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楼主: chix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 池氏英烈人物,不排序添加,欢迎宗亲添加

[复制链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楼主
发表于 2017-5-19 00: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池洒弟

池洒弟(1911-1934),福建省霞浦县崇儒乡笕下村人,革命烈士。

池洒弟,1911年12月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33年9月参加革命斗争,历任霞鼎(霞浦、福鼎)县下西区红军游击队战士,闽东红军独立师第四团战士,参加了霞鼎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闽东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1934年11月在寿宁平溪反“围剿”作战中牺牲。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沙发
发表于 2017-5-19 00: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兴国县是“革命烈士之乡”

CRI客家之声 现在您听到的是本台每天这一时段播出的《客家天地》节目。我是主持人熊雪。听众朋友:江西省赣州市的兴国县,在全中国来说不仅是有名的“将军县”,它更是一个“革命烈士之乡”。因为,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的那场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及三十年代中期的抗日战争中,只有21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5万多人参加了红军。如今,在兴国县城建立的红军烈士纪念碑上,有名有姓的兴国籍烈士就有两万三千多名。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参军打仗,是当年兴国县乃至全中国的崇高风尚。今天我在这里要向您介绍的是,当年的一位新婚妻子送丈夫参军上前线,自己在家积极支前,直至70年后的今天仍在苦苦等待丈夫归来的凄美故事。

  这位当年送丈夫上前线的新婚妻子叫做池育华。1929年,她与丈夫李才连在家乡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喜结良缘。池育华回忆说:那一晚,烛光特别红,丈夫特别温柔。 

  那时候全兴国县都流行当红军,新郎李才莲新婚第3天后也参军上了前线,记得那一天早上,池育华天不亮就爬起床,悄悄地送李才莲到村口;临行前,李才连嘱咐妻子要守好家耕好田,多为红军做事,等他凯旋。当年,池育华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分别。她哪里想到,正因为这一次分别,她足足等候了70年。 

  这七十年,池育华把全部的精力和希望都奉献给了共和国。她曾是乡县省三级人大代表,是省级双拥模范并在乡里担任了二十多年的妇女主任。池育华如此拼命努力地工作,除了作为一位农村妇女干部对党对国家的忠诚以外,她心中唯一的念想就是:风风光光地迎接丈夫回来。然而她却不知道也不愿意相信,李才连在1935年3月就已经牺牲在福建铜钵山。

  记者来到兴国县采访。常常一个人深入乡镇去采访当年苏区故事的兴国县党史办干部胡玉春告诉我们当年他寻找池育华的一段经历:

  “我到农村去采访,搜集当时两个党史文物。当我找到那些东西准备要离开那个老同志家的时候,那个老同志突然问我:你知不知道李才莲?我说我知道啊,他在苏区时候是一个青年干部,写了很多文章。他说他老婆现在还在到处找他。并且告诉我她就住在这个山背后”。 

  那个老同志说的山背后,徒步走起来也有20公里。但是,这位党史办干部还是来到了这个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胡玉春说:


 “一到那里她就问我,她说你是对台办来的吗?我说不是,我说我是党史办来的,我是来这里调查落实李才连烈士的籍贯问题。这老太太听我讲完这个话以后,她手上抓着的一把豆角,突然间一根一根掉下来,她眼泪就出来了,她说李才连是不是真的不在了?我说是的,我是来搜集李才连烈士的材料,她领着我到她家里,她就告诉我,她说我就是李才连的老婆池育华。”

  池育华几十年一直生活在这个安静的小山村里。也曾经有人告诉她李才连可能已经死了,但她始终不肯相信。

  为了寻找丈夫,池育华曾到处打听,还给毛泽东写过信。当时,毛主席把她的信转给了全国妇联处理。全国妇联给池育华回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池育华同志,您给毛主席的信已经转给我们办了。”池育华说,当时妇联的同志很热心,鼓励她在家好好生产、工作,将来李才连会回来看她的。

  确实是这样,几十年来,她一方面在家等待丈夫,一方面是拼命工作。她家里挂着很多奖状,还有当年乡政府给她丈夫的嘉奖。

  当地政府也给池育华崇高的荣誉,并用专款给她在村里建了一栋宽敞明亮的楼房。兴国县民政局在经济上给了她很多补贴,并把她评为光荣军属。然而得到的荣誉越来越大,池育华内心的疑惑却越来越深。

  胡玉春说,“她说,我表现这么好,怎么李才连还不回来看我。”

  至今,池育华还保留着当年结婚时的那面镜子,这是李才莲给她留下来的惟一信物。从这面镜子里,池育华似乎总能看到当年那段难忘的岁月。

  每天,池育华总要坐在门口梳妆,一边向远处张望。虽然政府给她盖了新房子,但她还是住在和丈夫结婚时的老宅子里等候丈夫归来。70年以来,每当家门口有人路过,她都要上前打听李才莲的消息,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才连却一直没有回来。

  池育华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很广,兴国人认为:

  “这不仅是爱情,从池玉华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时代,是一种人。这种人对这个时代很执著、坚信,之所以战争能够胜利,共产党能夺取政权,都是因为有大批这样的人。这些在她身上体现得很典型。” 因此,池育华成了兴国人民的骄傲。最近歌舞团正在赶排一部《十送红军》的音乐剧,剧中的主人公就是池育华。

  据调查:池育华的丈夫李才莲,为红军早期高级干部,文武双全,与陈毅、项英等齐名。1935年3月就已经牺牲在福建铜钵山,年仅24岁。

  听众朋友:刚才您听到的是,70多年前,新婚妻子池育华送丈夫参军上前线,直至今天仍在苦等丈夫归来的凄美故事。今天的《客家天地》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多谢您的收听。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板凳
发表于 2017-5-19 00: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池达祥

池达祥,是一名烈士,1931年参加革命,任红三军团战士,参军后无音讯,时年19岁。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地板
发表于 2017-5-19 00: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池传用 男 1914 文成县珊溪镇君阳村 1939 入党 1943.02 瑞安县 中共文成县秋司田支部 工作人员 文成县烈士墓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5#
发表于 2017-5-19 00: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4 11:17 , Processed in 0.06546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