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6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案例赏析] 澜沧卫与毛泽东先祖父之谜

[复制链接]

35

主题

84

帖子

2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6 20:4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澜沧卫与毛泽东先祖父之谜


陈洪金

    自从毛泽东的家世披露于世,中华大地就掀起了毛泽东祖籍溯源热,澜沧卫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澜沧卫是毛泽东先祖父曾经生活并留下后裔的地方——韶山毛氏的客籍。根本依据是《韶山毛氏族谱》中的记载:

“我族始祖太华公,元至正时人也,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之澜沧卫,娶王氏,生子八。明洪武十三年庚申,以军功官入楚省,携长子清一、四子清四与之偕行。解组时居湘乡北门外绯紫桥。十余年后,清一、清四两公卜居湘潭三十九都,今之七都七甲韶山家焉。”


    这就是说,韶山毛氏始祖毛太华在元末明初客居云南澜沧卫,娶妻生子,立有军功,后以军功内迁湖南时带走八个儿子中的长子和四子,有六个儿子留在澜沧卫继续繁衍生息下去。那么,何为澜沧卫?在云南何处?毛太华是从军到云南?还是避乱到云南的?什么时候到云南,又何时内迁湖南的?有几孩子留在澜沧卫?澜沧卫毛氏族人中,哪支哪派属于毛太华的后裔?这些都是有待揭开的谜。现在,我就来揭开这些谜。
(我以往发表的文章中若有与此文相矛盾之处,以此文为准。)

一、 历史的澜沧卫即今云南省丽江地区永胜县。


    永胜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立郡县时起已有二千多年的建置沿革史。在唐宋时期称北方赕(俗称北赕),元至元十七年(1280)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的四百一十八年间称北胜(府、州),后称永北(府、直隶厅、县),1933年9月起改称现名。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平定云南后,为控制各地土司割据称雄、与朝庭分庭抗礼之局面,建立明王朝一统天下的制约机制,对云南实行“改土设流”并推行“寓兵亦农,屯民实边”政策。洪武二十八年(1395),调云南中卫于北胜州,置澜沧卫(因城西南有澜沧山而得名),正式实施屯卫制。洪武二十九年(1396)在州治南三里筑澜沧卫城(今永胜县城)。澜沧卫城是明代以来云南境内屈指可数的重要军事建筑之一,在滇西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在澜沧卫屯戍的有洪武十五年留下的征滇屯军,洪武二十八调入的云南中卫和随后移来的中原屯户,共计近万人。他们是永胜汉族的先民,是中原文化的传播者,农耕文明的开拓者,其原籍大都是湖广、江西、江苏(南京)。这就是永胜妇孺皆知的“洪武调卫”。“洪武调卫”开创了永胜文明史的新纪元。在民间,凡是这一时期进入永胜的外籍人都称作是“洪武调卫来的”。现今永胜坝区乡镇依然延用着当年屯戍时以第一任长官姓氏及军马营伍之设命名的村庄、地名,如毛家湾、宋官、马军、季官、金官、梁官、翁彭、马伍、马场,等等。


    澜沧卫自明洪武二十八年设置,清康熙二十六年裁卫,以屯赋并入北胜州,共延续了二百九十二年。


    关于北胜州——澜沧卫——永胜县的演绎及其内在关系,我在《李讷永胜行》、《韶山毛氏与永胜毛氏同宗共祖》、《期盼六百年,圆梦在韶山》等文章中已说得明明白白,不再赘述。


    这里我着重揭示毛太华在澜沧卫生活及其后裔之谜。为揭开这个谜,我花了六年多时间,不辞劳苦,历尽艰辛呵。经过了由陌生到入门,由肤浅到深化,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调查考证过程。


二、艰辛的考证,可喜的突破


    韶山毛氏始祖由江西吉水到云南澜沧卫再迁湖南的缘由,永胜人知道得很晚。我是在1995年1月从《云南日报》上得知的。历史的澜沧卫即今云南省永胜县,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毛泽东先祖父毛太华是否在澜沧卫留下后裔,永胜毛氏家族是否是毛太华的嫡传后代,这并非想当然所能回答的问题,而是要经过艰辛的调查考证,要有确凿依据才能令人信服。当时,我对澜沧卫的史实了如指掌,而对毛氏家族却十分陌生。永胜毛姓人口遍及城乡各地,相对集中并以毛姓命名的村庄就有8个共计三千多人,占汉族总人口的1.25%。我出于历史责任感,自发地对永胜毛氏家族进行探访。初始阶段,只因我主持《永胜报》的全面工作,实在太忙,很难挤出业余时间去搞调查研究,仅凭“顺路搭车”、“蜻蜓点水”式地探询,既不知何处是永胜毛氏发祥地,哪支哪派属毛太华后裔,在我接触到的毛姓人员中几乎对其家族渊源一无所知,又显得诚惶诚恐,十分拘谨,不敢贸然从事,都以说不清其祖籍来历而搪塞,因而收效甚微。


    1996年8月10日,云南省委宣传部缪开和、著名作家欧之德、丽江地区文联常务副主席李理等同志莅临永胜,寻访毛太华后裔。我只好勉为其难地把他们领到金官镇翁彭办事处毛家村,访询了当地有名望的毛以宽、毛以纯、毛有志、毛炳荣、毛炳福、毛炳兰等同志和家在清河办事处的退休老教师毛彬彩。他们很激动,却也有些尴尬,因为未能找到家谱,说不清始祖姓名和祖籍来历。他们无不遗憾地告诉我们,由于岁月漫长、世事多变,屡遭洗劫,损失太大,原有的家谱、族谱都烧光了;坟山上的祖墓碑亦破坏殆尽,很难寻到踪影;老辈人也没传下话来,他们只知先祖是在清代中叶从程海之南迁来的。永胜毛姓是一家,发祥地在程海之南,那里过去有毛氏宗祠。解放前,各地毛氏家族代表都曾在那里聚会,认宗亲,排辈份。在那里或许能查到可信的依据。他们十分庄重地说,韶山毛氏与永胜毛氏同源共祖是可以肯定的,至于真凭实据,只要经过坚持不解的努力是一定能够找到的。


    我们到翁彭毛家村的探访虽然不尽如意,却也没有白跑,因为至少获得了一些信息:如永胜毛氏是一家,“派衍西河,家承北赕(明代前永胜的俗称)”,程海之南是永胜毛氏发祥地等,是有价值的线索。历史的澜沧卫就是现在的永胜县,是无可非议的;韶山毛氏属西河嫡派,这一点是吻合的。据此,缪开和同志写了《毛泽东与云南——一代伟人的生死奇缘》(载云南《党史月刊》1997年第二期)。我写了《韶山毛氏与永胜毛氏渊源考》一文,有幸的是拙文传到了毛泽东的女儿李讷手里,加之正逢丽江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唐之鲁同志到北京出差,因事去李讷家,碰巧撮成了牵线搭桥之美,于是引来了李讷、王景清夫妇一九九七年四月十八日的永胜之行。李讷听取了我对澜沧卫及毛太华有关史实的情况介绍,感到满意,并表示认可,迈出了永胜与韶山两地毛氏续上血缘亲情的第一步。


    李讷永胜行之后,我加紧了对永胜毛氏的调查考证工作。


    一九九八年清明节前夕,我利用工作之便,在热心的退休老干部王心慈先生的关心、支持和引导下开始踏上永胜毛氏发祥地的热土——程海乡凤羽毛家湾。程海之南的凤羽行政村,背靠凤凰山,面对一马平川的河谷,远看酷似凤凰的一支羽翅,故名。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风光宜人。毛家湾以沙河为界分为北、南两个村,有毛姓人口140余户1000多人。毛氏宗祠(建于清康熙初年,解放后改建为凤羽小学)、村公所、购销店、合作医疗室都在北湾。我们先到南湾,在村口遇到几位古稀老人,一访询惊喜不已,他们都姓毛,而且派(代)数和字辈与韶山毛氏相似,他们是第十九代毛林彩,第二十代毛泽光、毛泽峰、毛荣诗、毛群诗。在他们的指引下,我们发现了一农户石脚上的几块毛氏古墓碑,其中一块是光绪甲午年(1894)立的族祖毛隽品的墓志,上面记载:“吾族自武德将军用公调卫以来聚居凤羽山下,至今十有九代……”。我在惊喜中又有点疑惑不解:这里讲毛用是“洪武调卫”来的,他是不是永胜毛氏始祖?如果是,他与毛太华是什么关系呢?几位毛姓老人说不清楚,我们就来到北湾继续查访,寻求正确答案。


    去北湾,我们不仅走对了路,而且找准了人。接待我们的是第二十代毛唐诗(退休干部)、毛华诗(医生)、第二十一代毛志能(原村干部)三位六旬左右的文化人。从那天起,这三位毛氏家族的有识之士便全力以赴,一直配合我工作,不仅使疑窦逐步得到诠释,而且理清了永胜毛氏的脉络。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毛唐诗、毛华诗、毛志能三位老同志陪同我在村中寻找珍藏的族谱、家谱。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从村里农户家中搜寻出收藏的七本家谱。七本家谱相继续修于清末民初,记载了一到十七代或到二十代宗亲系列名单。共同点有三:一是羽音西河郡,原籍江西吉州龙城;二是奉毛用为一世祖;三是一至七世祖族祖都冠以武德将军爵位,八至十一世族祖是指挥千户或前所千总,即一世毛用,二世毛翔,三世毛昂,四世毛俨,五世毛铠,六世毛星,七世毛应文,八世毛或(攸),九世毛冠,十世毛玉峰,十一世毛翼圣。十二世后因各房世系不同而有所差异。七本家谱对迁出或出姓代数和名字均有记载,如八世幺房毛凤仪迁朵果,十二世毛歧山移居河口,十三世毛必凰迁罗家山,毛昆鸟 程到河口出杨姓,十四世毛文芳、毛文理迁金官翁彭,等等。


    在野外,我们顶烈日,冒风雨,翻山越岭寻觅到十余座幸存的古墓碑,如明代八世毛芳之妻李老孺人墓志;八世特授指挥千户毛或,九世毛秉元、毛秉阳;十世毛钟俊(碑中注明生于明天启乙丑年相四月初八日寅时,卒于清康熙丙辰年五月廿八日卯时),指挥千户毛玉峰;十二世乾隆岁贡毛世经、例监毛高魁,十三世乾隆岁贡毛昌鸟 程等人的碑心石。古墓碑中有永胜历史上第三位恩科进士、任至礼部主事的黄恩锡在乾隆十年为毛上卿题写的碑文,是为书法珍品,又是珍贵文物。


    掌握了以上素材资料和依据,对永胜毛氏家族的认识可算“入木三分”了。为此,我写了两篇文章《毛泽东祖先与永胜毛氏新考证》(见1998年8月14日《丽江日报》)、《湖南韶山毛氏家族与云南永胜毛氏家族为同一始祖》(见2000年2月27日《云南日报》)。我着手整理并续纂《永胜毛氏族谱(三修稿)》,即带到湖南去与韶山毛氏相认的毛谱样本。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王天玺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与关心,于2000年4月23日在丽江地委委员、地委秘书长王洪富、地区行署副专员张红萍、永胜县委书记李维忠、县长刘延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冯忠等领导陪同下专程到凤羽毛家湾调研,住村入户,召开毛氏家族代表座谈会,走访察看了毛氏宗祠原址和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着重听取了我对永胜毛氏考证情况及与韶山毛氏渊源关系史实研究情况的汇报。王天玺对永胜毛氏课题研究给予充分肯定,对永胜以此为龙头,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发展永胜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永胜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了极其重要的提示。毛华诗等人则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提出到湖南韶山去圆一圆期盼了六百年的亲情梦的请求,得到县委书记李维忠、县长刘廷兴等领导同志的应允。于是在2000年6月2日至22日由我和县政协文史委主任陈世雄同志带领永胜毛氏家族代表毛唐诗、毛华诗、毛志能赴湖南韶山进行了历时二十天的考察。我们赴湖南韶山考察圆满成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激励着我加倍努力,揭开毛泽东先祖父之谜。


    揭开毛泽东先祖父之谜,关键在于弄清毛用其人以及他与毛太华的关系。在这些年的调查考证工作中,我们在这方面下的功夫最大。毛氏家族中一致认为:毛太华是永胜毛氏始祖,确定无疑,毛用是毛太华的次子毛清二,毛是用是后来取的学名。由于始祖内迁,毛用留在澜沧卫,居长而继承军户,是定居永胜的一世祖。始祖不等于一世祖,这在永胜别的姓氏家族中也有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毛太华从江西迁澜沧卫,是“避乱”来的,还是随军远征云南而来的?这个问题我几经周折在河口找到了答案。2000年8月19日至22日,我到程海南岸的河口毛家村,搞调查考证工作,毛部堂、毛树堂、毛秀禄三位老同志提供了一本在民国三十年由毛昌重抄的家谱。这本家谱记载到一至二十世,宗亲系列与凤羽毛家湾的家谱基本一致。再次证实毛用是一世祖而不是始祖,永胜毛氏发祥在凤羽。他们领我到村后的毛家坡查找了几座保存较完好的古墓碑,其中有两座墓碑有较高的研究参考价值。一座是毛必凤墓志,上面记载了近八代人的脉络,说明了他与父亲毛岐山在清雍正年间从凤羽迁至河口的原由经过。另一座尤为重要,是毛亨周(第十四代)墓志,上面明确镌刻着:


    “始祖宦游北赕越数载,卜居凤山之北(即凤羽毛家湾),及至公高祖后(指其九世祖毛燕爵曾从凤羽来河口买田置地留下产业),迁至程湖之南(河口)……”
    这里的“宦游”是“避乱”的雅称,与《韶山毛氏族谱》中的“避乱”同一个意思;“北赕”是永胜在明代以前的俗称。说明永胜毛氏始祖是“宦游”来,当时永胜称北胜,还没有置澜沧卫。


    毛用与毛太华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势必要找到毛用的墓碑。凤羽人说,毛用的墓在西山大羊坪,有墓碑,遗憾的是在数十年前的“大跃进”中同众多的古墓碑一样被拆作他用,砌了水沟,后来沟渠被泥石流冲毁,碑石消失了。后来又听人说,有人曾见过这块碑心石,是个放牧老者发现的,后又被人藏起来了,相捞点“外快”,要政府出钱赎才行,使人啼笑皆非。毛华诗、毛唐诗、毛志能等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即使是吹牛撒谎也罢,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去找。他们费尽移山心力,风餐露饮,找魂似地在山上奔波。还好,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二OO一年六月二十六日,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终于在山沟烂泥中发现了这块碑,是被山洪冲刷后露出土的。现将碑文抄录如下:


“吾族原籍江西吉州龙城,始祖公太华宦游从戎,屯戍澜沧卫,后以军功奉调,携长子四子内迁。
明故一世祖旌表忠义、武德将军毛公讳用,字清二老大人之墓。
前所千总十一世孙毛翼圣率族人重立
大清康熙七年岁次戊申季春月,谷旦”


    这无疑是振奋人心的重大发现。找到毛用的墓碑,一切扑朔迷离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同时,我还获得了一些有力的的佐证。当年,与毛太华一道从江西吉州避乱来永胜的除仙茶乡蔡姓而外,还有郭姓、戴姓等人。
    下面,我就来解答毛太华客居澜沧卫始末及其相关问题。


三、永胜毛氏——毛太华的嫡传后裔

    综上所述,永胜毛氏是一家,发祥地在程海之南的凤羽毛家湾,各地毛氏都是从那里分支迁出的。永胜毛氏的一世祖是毛用,而毛用是毛太华的次子清二。不言而喻,毛太华是永胜毛氏之始祖,因始祖以军功拨入楚省,携长子四子内迁,留下次子清二、三子清三等几个子女在澜沧卫继承军户,因而毛用是定居永胜的第一代,故永胜毛氏奉毛用为一世祖,而不称始祖。这一点是很明确的。现在可以明确回答以下问题:

1、毛太华是什么时候来永胜的?是从军来,还是避乱来?

    从毛用的碑文和毛亨周墓志可知,是“宦游”即“避乱”来的。正如郑艮安在《毛泽东祖籍溯源—从韶山到衢州》(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00年4月第一版,以下简称郑文)中所说:“家居吉水仙茶乡的毛让后裔毛太华,苦于战乱,难以为生。至正中,为避乱,他与蔡姓同乡大举西迁,在云南澜沧卫落脚。”据我了解到的一些家乘,与毛太华一道西迁落脚澜沧卫的蔡姓同乡(叫蔡长甫)外,还有戴有伦、郭会等人,他们都在澜沧卫留下许多后裔。

    毛太华等人从江西吉州西迁是在元末明初,即在1366年之后,因是逃难中,兵荒马乱,前途未卜,没有确定的目标,走到哪里算哪里,有活干能维持生计就停下来,在不成又走,故而途中滞留时间较长,约二三年,到达永胜时已是明朝初年,当时永胜叫北胜,俗称“北赕”,还没有“澜沧卫”的名称。北胜地理、气候、自然条件都很好,但属高氏土司统治的“蛮荒之地”,当地世居的是彝、傈僳、白、纳西、普米、傣、苗等土著民族,社会相对安定。毛太华等人来到北胜为谋生计,靠帮工度日,属“打工仔”之列,在经济、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北胜府城一带(现在的永胜县城坝子)谋生。他们由于年轻、身强力壮,特别能吃苦耐劳,掌握着先进的农耕技术,是农耕文明和中原文化的早期传播者,深受当地土著民族的赏识和好评,日子混得不错。


    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平定云南,北胜土知府高策率众内附,朝庭实行“改土设流”,北胜府降为北胜州,明军留下部分军士驻守北胜州。为巩固领地,确保一方稳定,留守北胜州的明军就地招募了一批军士扩充队伍,毛太华应招从军,开始了农耕、练兵、作战的屯戍生涯,其屯戍地在凤山山麓。留戍的军士,有妻者随地经营,无妻者就地婚配,军士的兄弟父母也可随营居住,“数传而后化为农桑”(《明实录》)。毛太华娶当地彝女为妻,安家落户,这期间已提升为管辖一百一十二名军士的百户长。此地即命名为“毛家湾”。


    洪武二十八年(1395),明王朝为统摄金沙江上游的土司地界,调云南中卫(当时云南每卫官军编制6500人)于滇西北边关要地北胜州,设置军政合一的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正式推行“寓兵亦农,屯民实边”政策。次年,首任澜沧卫指挥使王佐率督本卫官兵和所辖北胜、永宁、蒗蕖三州土司军民在州治南构筑澜沧卫城(今永胜县城)。毛太华率本百户军士参加了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筑城工程,并立下军功,受到嘉奖,赐封为“武德将军”。


2、毛太华何时内迁湖南

    上述可知,毛太华在任百户长期间,参加了澜沧卫筑城工程,立功受封。那时,他已在澜沧卫生活了三十余载,且已年过半百,算是功德圆满了。“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乃人之常情。上司念其立有军功,准许内迁,亦在情理之中。

    显然,毛太华内迁湖南“以军功官入楚省”是符合史实的,内迁的时间应在建文二年即民间所说的“洪武三十三年”庚辰(1400)。《韶山毛氏族谱》载为“明洪武十三年庚申”,误差二十年。是因凭上辈口传耳闻,“辰”与“申”方言语音相似,“洪武三十三年”与“洪武十三年”容易混淆,误差在所难免。至于公元年号,是后人用干支纪年与公元年号对应推算出来的。“庚辰”与“庚申”、“三十三”与“十三”之误,便有“1400年”与“1380年”之差。


    因为,洪武十三年,明王朝还没有对云南用兵,毛太华不可能立有军功;永胜历史上还没有设置“澜沧卫”,毛太华也不可能知道将会设置澜沧卫,也不可能“以军功拨入楚省”。所以,“明洪武十三年庚申,以军功官入楚省”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应为“明洪武三十三年或明建文二年庚辰,以军功官入楚省”。


3、毛太华内迁为何不回江西而居湖南?

    凡是懂明史或阅读过《毛泽东祖籍溯源》及《毛泽东故土家族探谜》(西苑出版社出版,1999年2月第二版)的人都清楚,朱元璋称帝后,为报复当初湖南百姓对陈友谅的支持,血洗三湘。结果,湘潭人口由元时的10万剩下仅2.5万人。朱元璋为填充人口不足,遂从邻省(主要是江西)迁入大量人口。毛太华虽从云南澜沧卫来,但原籍江西,也在填充之列,未让他衣锦还乡回江西,而是服从朝庭的调遣落户湖南。

    郑文多次提到毛太华的蔡姓同乡也一起内迁湖南,也在湘乡县城北绯紫桥落户。据蔡姓家乘及蔡姓人讲,始祖蔡长甫携长子、次子与毛氏始祖一道内迁,但不知迁往何地,数百年间杳无音讯,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他们只知始祖内迁后留下三子蔡贵山在澜沧卫继承军户,是为定居永胜的一世祖。这与《韶山毛氏族谱》及有关著作和郑文所说相吻合。再者,我简氏家族的原籍是江西临江府新余县,父辈们常对我唠叨“江西填湖广”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印证。


4、毛太华之妻王氏是什么民族?

    我可以肯定地说,毛太华之妻王氏是彝族。前面讲过,当时北胜世居的民族有彝、傈僳、白、纳西、普米、傣、苗等土著民族,而程海四周都是彝族。“洪武调卫”以后,大批中原汉民的入主,才从根本上改变了永胜的民族结构。《乾隆永北府志》载:“唐贞元十一年,南诏异弁寻夺蛮地,名北方赕。徙昆弥河棘人人、猓猡、此此力夕,以实其地……”。就是说在唐贞元十一(公元795年),南诏国(宋时为大理国,属中国境内的地方政权)主异弁寻占领今永胜县,时称北方赕,从洱海周围、金沙江上游移来今之白、彝、傈僳等族先民,以实其地。当时,白族居金沙江峡谷沿线,彝族广布于程海周围及各个坝子、河谷里,傈僳族则散居于山区以狩猎为生。程海东岸山上的山良峨古城即由南诏蒙氏所筑。彝族姓氏主要有王、蓝、陈、海、段、杨、熊、罗、马等,其中前四姓为主姓,望族。

无独有偶,毛太华的同乡蔡姓蔡长甫之妻也是彝女王氏。


5、毛太华夫妇到底有几个子女?留在澜沧卫的有几个?

    这是有待继续考证的问题。《韶山毛氏族谱》记载是“生子八”,永胜毛氏族谱没有记载。按理说,他在澜沧卫生活了三十余年,其中成家后也生活了近二十年,“生子八”是完全可能的,但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是否全部长大成人了呢?是很难说清的。不过,毛太华夫妇内迁时带走长子和四子,其余子女都留在了澜沧卫是客观事实。

    以往我们说毛太华在澜沧卫娶妻王氏生四子,理由有二,一是有根本依据《韶山毛氏族谱》说的“携长子清一、四子清四与之偕行”。二是按民间常理“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来说的。就是说,毛太华夫妇内迁时年纪大了,千里迢迢,行程艰难,要有得力人手照料,长子是最好的人选,四子尚幼,或许在襁褓中,必然要带在身边。按照明代军籍制度,是要有人继承军户的,在这种情势下,就只好割爱把能够自食其力的清二、清三两个儿子留在澜沧卫继承军户了。现在看来,这两点仍然是成立的。


    几年来,我们尽一切办法寻找毛太华的后裔,但只找到毛用(清二)这一支,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凤羽毛家湾、朵果、河口毛家村,金官西湖毛家村、翁彭毛家村,梁官中洲,期纳赵官等地,总人口约2000人;其余乡镇村的毛氏中因找不出可信的依据,都说是永胜毛氏是从一个老始祖的后代分支的,我们只能依此推测是清三的后裔,总数约1000余人。除此之外,我们尚无毛太华其他子女的传闻。


    我这个人说话做事就讲实在,有的照实说,无的决不会去想当然,牵强附会,胡编乱造。研究文史,更要严谨,审慎,科学、如实,尊重史实,秉笔直书。


四、结语

    永胜是以汉族为主的、典型的“中原文化中心论”的县份。但在明代以前的历史并无汉族的记载,是“洪武调卫”从根本上改变了永胜的民族结构。近万人的中原军民的移入开创了永胜文明史的新纪元。毛泽东的先祖父客居永胜三十余年,是中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早期传播者之一,为开创永胜文明史新纪元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氏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中赫耀千古的一大世家,从“以国为氏”、“派衍西河”到河南原阳到浙江衢州到江西吉州到云南永胜到湖南韶山,毛氏世家不愧为天下第一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品位高。毛氏自古多人才,从开宗鼻祖毛伯到战国毛遂到东晋毛宝到三衢始祖毛璩到江西吉水始祖毛让到韶山始祖毛太华到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东方巨人毛泽东,英才辈出,誉满全球。

    永胜是毛泽东先祖父的客居地,是藏龙卧虎之邦。“洪武调卫”后把秦汉三国以来众多枭雄的子孙移来,如关羽、赵云、周瑜、高定、谢玄、郭子仪、文天祥、蔡润、毛太华……乃至明末清初吴三桂的后裔都流落在永胜。为永胜结淀了极为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中原文化与边地土著文化有机结合的再创造,构成永胜优秀地方民族文化的品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正确认识和应用自己的文化品牌,以毛氏研究及其开发利用为龙头,利用名人效应,发展文化产业,为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要有政府行为才能凑效。


    我只不过是一颗小小的辅路石,研究毛氏世家,出于对尊重历史,正视史实的责任感,为的是奉献于社会,奉献于民。我在众多同仁、朋友、毛氏家族的有识之士的关心、支持、协助下,经过六年多的努力,终于揭开了澜沧卫与毛泽东先祖父之谜,也算是我对庆祝中国共产党八十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对我终身崇拜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一份告慰。但愿我的努力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识、理解和支持,为有助于弘扬优秀的地方民族文化,促使永胜旅游业的启动,推动永胜经济的新发展,便足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5

帖子

24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43
沙发
发表于 2017-4-16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寻祖难?这里只是寻到云南,江西以前有待考?
老家不能卖,老谱不能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5-18 10:28 , Processed in 0.09878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