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标题: ​草木本心 | 池海波:风雅随性 [打印本页]

作者: chiw.org    时间: 2023-8-28 16:52
标题: ​草木本心 | 池海波:风雅随性
​草木本心 | 池海波:风雅随性

池海波  风雅随性



来自现实生活的摄影素材,是具象的,是带着温度的生命之体,花开花谢,斗转星移,时光飞逝中,万物停歇皆自然,我们不该只留下匆匆的背影,相机的快门将它们瞬间的美定格成刹那间的永恒,带着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带着一双慧眼与满满的情怀,创作升华,展现它们神奇的美。



当代的画意摄影,是汲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素养的传承与发展,是融会贯通,是坚持创新,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尊敬,学习,并加以利用,创作出属于现代风格的作品。艺术之品根脉相传,才会枝繁叶茂。用镜头语言,或简或繁,或轻或重,或虚或实等等方式与手段,描述大自然的繁花似锦,四季轮回。



策展人语
灼灼其华

李晶晶/文

物候轮回,花舞岁月,自然天成。

当代画家何多苓曾说:“对于宇宙来说,花很小。对于蜜蜂来说,花很大。花是奇迹,我不能无动于衷。”何止是画家,花草自然之物,也一直为摄影人所钟爱。它们带给人的是无数种关乎美的感受:或百卉含英、婀娜多姿,极尽绚烂之美;或百花凋零、芳草萋萋,尽显迷离之姿。泰戈尔的那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传诵至今,经久不衰,只因从中照见了诗人对待生命达观的态度,给花的生命赋予了意义。

如何用摄影的方式给花的生命赋予意义?

可聚焦纹理展现微妙之美,可模糊细节创造梦幻之美,可捕捉光影凝固瞬间之美。这样的范例放眼世界摄影史比比皆是。卡尔·布洛斯菲尔德如建筑雕塑般的植物肖像,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古典又当代、被认为有灵魂的黑白花卉,伊莫金·坎宁安以大特写强调花卉的光影质感,荒木经惟的“花幽”隐喻身体、欲望和性……女性摄影家中,我们较为熟知的蜷川实花以浓烈、奔放又美艳的色彩为特色,王小慧则借花卉表达生、死、爱的主题意象。苏珊·桑塔格曾说:“摄影不单纯地复制真实,它使真实再循环。”时光流转,灼灼其华。从孕育、萌芽、破土,到含苞待放、繁花似锦、生机勃发,再到凋零、枯萎、衰败——花卉的生命力既显现出生生不息,也呈现着自然的脆弱。因此,花卉摄影往往更容易将作者的情感、思想外化,映照出自身精神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数朵轻盈娇欲语”,上海摄影家池海波的《风雅随性》系列画意唯美,有的似国画,有的似油画、水彩,有的似浮雕,团团虬枝,簇簇新意,静美的、诗意的、神秘的,充盈着典雅意象之美。

《植物的记忆》是江苏摄影家葛小明对于植物元素植入人类生活进行的记录。这些脱离了自然空气和泥土养分而存活于人为痕迹中的植物,以假乱真,点缀着人的生存空间。在真实与虚拟之间,惟妙惟肖的植物拟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形成某种人为创造的记忆,带来一种异样的审美和突兀感。

瑞典科学家卡尔·林奈曾说:“自然界的伟大清楚地显示在它最细微的地方。”植物种子就是最好的例证。植物的自然结构中孕育着惊人的细节,存储着光明与生命的能量。甘肃摄影家吴平关《冷藏的种子》,把野生植物的种子收集下来冷藏在冰箱里,待结晶之后拍摄下来。晶莹剔透的世界里,生命之初的原始性被凝固,他提醒人们有必要将物质原来最本真的东西保留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救赎也是重生。

浙江摄影家朱军的《轮回》,满画面构图呈现了花草由姹紫嫣红的华美之姿转而凋零枯萎的过程和样子。见微知著、寻微探秘,时间性与花草的生命轮回相伴,花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不禁使人由此生发出些许感触,涉及人生哲思。

这些镜头中的花花草草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更成为艺术创作和表达的载体,成为人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的出入口。通过巧妙的构图、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微距或长焦的把控,让花草的生命超越现实的美感,从而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这些摄影作品传达出人类对“花花世界”的喜爱和友好之情。人们能从中感受到美,还有能量,唤起对自然、生命的思考与敬畏。作品也赋予花草更加丰富和意义深远的存在,激发出花卉主题更多的创作灵感。

草木本性+人之心性,合二为一,是为草木本心。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3年·第 55期· 5、8版






欢迎光临 池氏网 (http://chiw.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