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17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文] 杜鹃开满山(池葵英)

[复制链接]

352

主题

670

帖子

215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5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20:56: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杜鹃开满山(池葵英)

铁匠刘老汉苦恼得很,不知该选哪个徒弟作为女婿。

刘老汉所处的遂川县黄坳乡下庄村很小,只有几户人家。村子寂寞地趴在罗霄山脉中段南麓的褶皱里。这里耕地少,仅有的几块巴掌大的地也只是旱地,只能种些番薯和包谷。为了贴补家用,刘老汉支起了铁铺,打一些镰刀、锄头、火钳、菜刀等铁器卖到附近圩场。

女儿出生时,杜鹃花开得漫山遍野,似燃烧的朝霞,似舞动的红绸,给逼仄的村子披上了一件最美的霓裳。刘老汉便把女儿取名为鹃花。鹃花出生不久,害了一场大病,刘老汉到邻村的尹老财家借高利贷。一年过去了,鹃花的病好了,但因还不起高利贷,鹃花她娘被拉去“做小”,她誓死不从,撞墙而死。

刘老汉和大徒弟山榛同村。山榛他娘生他时大出血,早早地去了。山榛父亲常年行走在罗霄山脉深处,以收贩麂子、野兔、香菇等山货为生。一次散圩迟,山里的夜又来得急,泼墨一般,四周静如史前洪荒,只偶尔传来野兽的吼声。也许是因为害怕紧张,山榛他爹跌入深谷。刘老汉把像受惊的老鼠一般蜷缩在茅草屋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山榛背回了自己家。

睡梦里,山榛感觉有一只温热柔软的手摸着自己的额头,他吃力地睁开沉重的眼皮,鹃花奶声奶气地说:“哥哥,你额头好烫!”

鹃花转身端来一只土碗说:“哥哥,喝了这碗姜汤,你就不会死的。”

山榛感觉,这个新家很温暖。

刘老汉到圩场卖铁器,他远远地听见一声稚嫩的嚎啕声,这是一个人精神支柱轰然倒塌时发出的嚎啕,虽然稚嫩,但带着耕牛被宰杀般的凄惨、绝望和声嘶力竭。走近一看,竟然是个六七岁的男孩发出的哀嚎,男孩名叫文文,后来成了刘老汉的小徒弟。

原来,文文的老家军阀混战,军阀掘开文文老家的河堤,以此阻隔追兵的挺进,文文的老家一片泽国。水灾过后,瘟疫肆虐,文文家只剩下文文母子。那些年,村里三天两头地走过拉着小儿小女要饭的婆娘。母亲带着文文也逃荒至此,饥饿至极的母亲想偷两个包子给文文,老板发现后,将母亲一板凳劈死,脑浆四射。

刘老汉牵着脚步踉跄像得了病的小牛一般的文文回到了自己家。文文惊恐地看着茅草屋,简陋但整洁。鹃花盛了一碗苦菜番薯粥端给瘦弱得像病猫一般的文文,轻声细气地说:“哥哥,你喝粥。”

这是文文逃荒以来,唯一听到过的不让他害怕的话语,天籁般美好。

几度杜鹃花开,几番寒露霜降。三个孩子都已经长大,山榛长得高大粗犷、皮肤黝黑,仿佛被烟熏火燎过,一看就是个打铁匠。文文像他的名字一样,白净、斯文、修长,一点也不像打铁匠。

打小开始,刘老汉常教育鹃花,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鹃花虽然穿得粗糙,但干净清爽。鹃花就像山里的杜鹃花一般,质朴纯净中透着几分娇美和热情。

都是从小一起长大,都是自己心爱的徒弟,刘老汉真的不知道选谁做女婿。

刘老汉说,比武招亲吧。既然是铁匠,那就比打铁技术吧。

那几天,铁铺里风箱呼呼,幽蓝的火苗热烈地发出旗帜随风飞舞般的声音。火星飞舞,光着膀子的师兄弟在飞舞的铁花里抡、锤、淬,火红的钢铁,犹如一条舞动的火龙,有时又像一团滚动着的火球。随着有节奏的“呯——磅——呯——磅——”,火龙和火球翻腾、飞舞。

山榛打了一把大刀,大刀砍在大青石上,火星四射,虎虎生威。文文打了一把长剑,剑有龙吟,剑身透亮,泛着寒光。

两件铁器都让刘老汉和鹃花爱不释手,比赛没有胜负。

鹃花说,那就听从母亲的安排吧。

冬至后,山榛和文文都移植了七棵杜鹃花在鹃花母亲的墓边,第二年清明前后,墓边的杜鹃花都开得血红血红的,像流淌着的太阳的血液。

刘老汉说,既然难以决定,那就交给时间吧。

一天,村子里来了一队不背枪的兵,家家户户关门闭户躲进山里。几天后,山榛和文文溜进村子,发现大兵们不但没走,家家户户的门户和庄稼都完好无损,树上、路上、墙上还刻着、贴着很多标语。文文凭着好学,颇能认些字。“我们是穷人的队伍”“穷人只有革命才有出路”“打倒地主恶霸”“不动穷人一个番薯”“官兵平等”“军民团结”等标语写得到处都是,花花绿绿像过年。

山榛和文文逢圩时就听说过,井冈山来了一支穷人的队伍,为首的叫毛委员,他们专打地主恶霸,专为泥腿子出气。井冈山最大的绿林头子袁文才在茅坪接受了他们的“诏安”,同村的王佐也在茨坪接受了他们的“收编”。

在山榛和文文的带领下,下庄的乡亲们很快亲近着这支队伍。闭塞的乡民们原本不懂“政治”,更没有自己的“政治”,但他们很快把这支队伍的“政治”当作自己“政治”。要求改变的的念头,像一颗极具生命力的种子,播进了乡民的心田。大刀、长矛、猎枪、土铳从各个角落冒了出来,在沉默中等待爆发。

刘老汉想,这会儿该有办法选出女婿了吧。

红军武器严重匮乏,刘老汉的铁铺里,三个身影日日夜夜在铁花中舞动,师徒三人把能收集的废铁都打成了武器,无偿地送给了部队。罗霄山脉处处生长着翠绿毛竹,刘老汉还带着山榛、文文和村民用毛竹做成梭镖。

一次赶圩,刘老汉被几个地痞抓住,地痞把他押送给了驻扎在遂川县城的白军。白军先用一桶桶的辣椒水灌得刘老汉七窍流血、遍体红肿,再用十根花针钉进他的十个手指头,然后在他的臂膀上划出一道道沟,把浸过煤油的棉花塞进肉里点火燃烧。百般折磨后,白军头子要刘老汉说出红军的情况并带路,刘老汉不肯屈服,白军头子亲自对刘老汉开膛破肚,并把首级悬挂在遂川石桥头。

山榛手握大刀、文文提着长剑将刘老汉的尸体偷回安葬。鹃花哭红了双眼,哭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此后,山榛参加了遂川赤卫大队,不久就当上了赤卫大队第三分队队长。在一次打土豪、除劣绅、筹粮款的斗争中,山榛亲手抓了当年逼死鹃花母亲的尹恶霸,经群众大会公审,尹恶霸被枪决。他还把在打土豪中分得的一对绣花枕头和一支发簪送给了鹃花。


文文进了红军创办的夜校,参加了红军的宣传队,他每天走街串户地宣传动员群众:发传单,贴标语,张布告,访贫问苦,组织群众大会,将工农群众的苦难和豪绅阶级的罪恶编成戏曲歌谣来表演。一有空,他就教给鹃花革命道理,教她读书识字。

鹃花参加了妇女会,她带领妇女们为战士们备干粮、洗军衣、打草鞋、理行装。

五斗江战斗即将打响,鹃花塞给山榛和文文每人一双草鞋和两枚鸡蛋后,又带着姑娘、媳妇、老太太们用油亮的扁担挑着咯吱咯吱的担子为前方勇士送饭菜,她们却把自己的裤带勒了又勒。因为她们知道,战士们在为穷人的温饱而战,她们自豪,她们骄傲。

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红军战士借着雨雾躲过敌人机关枪的扫射,夺取制高点。一阵暴风雨般的枪声过后,红军获得全胜,鹃花带着妇女们也来打扫战场。军民们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山歌响彻山谷:

哎呀嘞!

厓俚(我们)来唱欢迎红军歌,

红军来了日子红似火,

打土豪,分田地,哎!

厓俚笑呵呵!

厓俚笑呵呵!

哎呀嘞!

厓俚来唱欢迎红军歌,

红军消灭白狗子格(这)样多。

背枪炮,挑子弹,哎!

厓俚笑呵呵!

厓俚笑呵呵!

……

夜半,天寒地冻,滴水成冰。茨坪山上山下蜿蜒着一条火把长龙。压抑着的哭声和“早点回来!”“多保重!”的叮嘱声响成一片,分不出哪是军哪是民。

鹃花扯着山榛和文文的袖子送了一程又一程,队伍里不断传来“乡亲们,请留步!”“乡亲们,请回吧!”“乡亲们,我们很快就会回来的!”可是,没有人停下前行的脚步。突然,人群里响起一曲清丽的民歌:

哎呀嘞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

小心路上有石头

碰到阿哥的脚趾头

疼在老妹的心里头

哎呀嘞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

走到天边呦记心头

老妹等你呦长相守长相守

老妹等你呦到白头到白头

……

鹃花泣不成声地说:“山榛哥哥,文文哥哥,你们一定要早点回来!”并给山榛和文文换上她连夜缝制的新棉袄,每件袄子里捂着一袋温热的番薯饼。

红军离开后,白军叫嚣:“茅草要过火,石头砍三刀!换过人种,换过谷种!”他们把黄坳这个“土匪窝”搜了一次又一次、烧了一遍又一遍,“一窝子土匪”的刘老汉家更是白军重点清剿的地方,刘老汉家的茅草屋烧成了废墟、夷为了平地。

鹃花无家可回,她在井冈山附近住山洞吃树根。三个月后,听说红军又回到了井冈山,她步行上百里路,来到茨坪。可是,这些红军战士的脸孔都很陌生,哪有山榛和文文的影子?红军战士告诉她,毛委员的部队去了瑞金,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鹃花决定追上山榛和文文,和他们一起参军。在几年的时间里,她走遍了赣闵粤山区,翻山越岭、逐村逐寨、挨家挨户地寻访,但最后得到的结果是,毛委员的部队已经离开了瑞金,不知去向。叫花子一般的鹃花只好回到黄坳,等待山榛和文文胜利归来的消息。

十年过去了,没有山榛和文文的消息;二十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他们的消息;全国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仍然没有他们的消息!

但鹃花相信,山榛和文文一定会回来的!

血色般艳丽的杜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不知多少个轮回,鹃花终于等来了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的消息!

可是,鹃花问遍了所有的随行人员,没有人认识山榛和文文。他们说,她要找的人可能牺牲了。

鹃花感觉浑身疲乏,像一头卖尽力气的老牛想卧倒在地好好休息,回到家的第二天,鹃花病倒了,不久,孤独离世。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又是杜鹃花轰然开放时,山榛和文文同时回来了,两人依然是单身,但两人胸前都挂满了英雄勋章。他们找到鹃花的墓地,没有墓碑,只是一个隆起的土堆而已,但墓塚上和四周的山山岭岭开满了杜鹃花。花开花落花满天,焰火般的杜鹃花染红了山谷,映红了山溪,将寂静的山林开放得激昂喧哗,将山榛和文文帽子上的红星照耀的红光闪闪。

山榛和文文站在墓前,脱帽,鞠躬,静默,叹息。

回到住处,山榛和文文各准备了一块墓碑:将军夫人之墓、政委夫人之墓。

当天夜里,山榛和文文做了同一个梦:鹃花的笑脸依旧杜鹃花般灿烂,她说,逝去的风景就让它逝去,希望属于未来。

第二天,经过一番商量,山榛和文文把墓碑改成:革命英雄之墓。

当天夜里,山榛和文文又做了同一个梦:鹃花依然笑着对他们说,革命的目的是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

第二天,山榛和文文又是一番商量,他们将墓碑改成:平女鹃花妹妹之墓。

(作者系江西遂川二中教师)


“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征文启事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巍巍井冈、峥嵘岁月所孕育出的井冈山精神和红色基因,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瑰宝。为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更加深入研究井冈山斗争历史,宣传井冈山精神,让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井冈艺苑即日起开展“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征文应紧密结合主题,以抒发对井冈山精神崇敬、热爱之情,缅怀先烈和歌颂党的伟大历程,反映脱贫攻坚等火热生活的散文、诗歌、小说、影视剧本等为主。征文优秀作品将陆续在井冈艺苑公众号推出,同时推荐到《井冈文艺》等报刊发表,并汇编成优秀作品集出版发行。征文只接受电子稿件,投稿邮箱:532957396@qq.com来稿请在邮件主题注明“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征文”,并附上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和一张作者彩色生活照片,征文截稿时间为2017年8月31日。

井冈艺苑编辑中心

  2017年5月1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6-18 08:06 , Processed in 0.09125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