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找回密码
 回家
查看: 24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物] 【人物】池玉杰

[复制链接]

934

主题

2156

帖子

59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9 11:1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池玉杰 女,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病理学博士,中国林科院林业工程学科博士后。拔尖人才,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东北林业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森林保护学科森林病理学术带头人、学科组成员,中国菌物学会理事,中国菌物学会植物病原真菌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会员,中国林学会永久性高级会员,第四届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木材保护研究会委员。


1981年9月考入东北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本科。1985年应届考入本校森林病理学硕士,1988年7月毕业获硕士学位。1995年考入本校在职博士, 1998年7月毕业获博士学位。2000年10月入中国林科院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做在职博士后,2002年12月出站。

1988年8月在东北林业大学留校工作、助教;1991年转为讲师;1999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2005年遴选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1999年11月至2000年3月到泰国曼谷蒙格利特皇家理工大学进行真菌生物学的进修与合作研究。2002年5月至8月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应用化学与微生物系进行“分解木质素的酶系统和生物制浆复合白腐菌的筛选”的国际合作研究。 1999年通过国家英语水平考试(EPT),2001年获得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2004年9月~2005年9月在美国农业部林务局林产品实验室和威斯康星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进行“木材与木质素的生物降解与生物制浆工业化基础机制”的国际合作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林业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落户基金等科研课题多项,主要从事木材腐朽菌、木材与木质素生物降解机制、生物制浆、林木病害病原微生物、食药用菌、菌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真菌分类学与林木病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著作:


1、池玉杰.《木材腐朽与木材腐朽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池玉杰,闫洪波.红平菇Pleurotus djamor木质素降解酶系统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及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检测.林业科学,2009,45(9):

3、池玉杰,闫洪波.6种白腐菌腐朽后的山杨木材酚酸种类和含量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林业科学,2008,44(2):116~123

4、池玉杰,王志娟.10种平伏形木材腐朽菌的培养特性.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1):91~97

5、刘智会,池玉杰.红平菇菌株H1多糖提取工艺及其功能分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3):55~56(83)

6、陈 军,高大文,池玉杰,梁 红.偏肿拟栓菌Pseudotrametes gibbosa产漆酶的条件优化[J] .菌物学报,2008,27(6):940~946

7、池玉杰,董爱荣.东北林业大学“菌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国大学教学,2008,(10):62~63(32)

8、Chi Yujie, Hatakka Annele, Maijala Pekka. 2007. Can co-culturing of two white-rot fungi increase lignin degrad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lignin-degrading enzymes?.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59(1): 32-39

9、池玉杰,伊洪伟.木材白腐菌分解木质素的酶系统-锰过氧化物酶、漆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催化分解木质素的机制.菌物学报,2007,26(1):153~160

10、池玉杰,伊洪伟,刘智会.红平菇菌株H1的培养特性与营养成分分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1):53~57

11、池玉杰,李俊涛,刘智会.灰树花的培养特性与液体菌种栽培技术.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35(3):49~52(58)

12、池玉杰,孙树航,刘智会等.红平菇在东北地区的栽培技术.中国林副特产,2006,(2):32~34

13、池玉杰.6种白腐菌腐朽后的山杨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变化的红外光谱分析.林业科学,2005,41(2):136~140

14、池玉杰,刘智会,何建国.在哈尔滨地区使用液体菌种栽培红平菇技术初探.菌物研究,2005,3(1):22~26

15、邹莉,李玲,池玉杰.松口蘑的研究进展.中国食用菌,2005,24(3):11~13

16、池玉杰,鲍甫成.木质素的生物降解与生物制浆的研究现状分析.林业科学,2004,40(3):167~174

17、池玉杰.木材腐朽菌培养特性研究综述.菌物学报,2004,23(1):158~164

18、池玉杰,王志娟.8种引起木材腐朽的伞菌的培养特性.菌物学报,2004,23(4):568~572

19、池玉杰,刘智会,鲍甫成.木材上的微生物类群及其演替规律研究.菌物研究,2004,(3):51~57

20、池玉杰.10种针阔叶树上常见的一年生多孔菌的培养特性.菌物系统,2003,22(2):324~328

21、池玉杰,于钢.6种木材白腐菌对山杨材木质素分解能力的研究.林业科学,2002,38(5):115~120

22、池玉杰.10种针阔叶树上常见的木材腐朽菌的培养特性.菌物系统,2002,21(1):116~119

23、池玉杰,邹莉.10种阔叶树上常见的一年生多孔菌的培养特性.菌物系统,2002,21(2):257~261

24、池玉杰,邹莉,赵科研.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寄主树栖细菌种群相互拮抗关系的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2,15(4):499~502

25、池玉杰.东北林区64种木材腐朽菌木材分解能力的研究.林业科学,2001,37(5):107~112

26、池玉杰,潘学仁.中国东北林区阔叶树上常见的10种多孔菌培养特性的研究.菌物系统,2001,20(2):258~263

27、池玉杰,潘学仁.7种木层孔菌属(Phellinus)真菌的培养特性.菌物系统,2001,20(3):378~380

28、Zou li, Chi Yujie, Xi Shuhua. Study on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in rotten living body of Salix matsudana, J. of NEFU. 1999,(4): 251~253

29、池玉杰,潘学仁,康海燕等.硫磺菌原变种及淡红变种培养特性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9(3):79~80

30、潘学仁,池玉杰,吴庆禹.药用多孔菌新记录—桦癌褐孔菌培养特性,中国食用菌,1998(4):23~24

31、潘学仁,王亚珍,池玉杰,吴庆禹,程东升.中国主要多孔菌培养特性.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8(3):60~64

32、王亚珍,吴庆禹,池玉杰,潘学仁,程东升.针叶树上主要多孔菌培养特性.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8(5):26~29

33、池玉杰等,岩生微生物在火后的恢复生长,森林防火,1997,(1):20

34、Chi Yujie et 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taining Methods for Analysing Esterase Isozyme of Fungi and Plants, J. of NEFU. 1996, 7(4) : 24~27

35、Xue Yu, Chi Yujie, Li Jijun. Relationship between Scotch pine needle rust and host chlorophyll content. J.of NEFU. 1996, 7 (1): 32~35

36,、张玉龙,池玉杰,闫洪波.偏肿栓菌产锰过氧化物酶条件优化[J].林业科学,2011,47,(8):88-94.

个人成就:

1、6种木材白腐菌对山杨材木质素分解能力的研究,首届梁希青年论文奖三等奖,第一名,2006

2、杨树烂皮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林业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第14名,1994     3、木材腐朽与木材腐朽菌,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1名,2007

4、木材腐朽与木材腐朽菌,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类)二等奖,第1名,2007

5、利用木霉菌防治杨树溃疡病研究,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第1名,2008

简历:

1979.9~1981.7 辽宁省锦西县第一高中,毕业。

1981.9~1985.7东北林学院林学系森林保护专业,毕业。

1985.9~1988.7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病理学硕士,毕业。

1995.9~1998.7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病理学博士,毕业。

2000.10~2002.12中国林科院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出站。

1999.11~2000.3,在泰国曼谷蒙格利特皇家理工大学进行真菌生物学的进修与合作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公派,对方资助。

2002.5~2002.8,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应用化学与微生物系进行国际合作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公派,芬兰科学院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资助。

2004.9月~2005.9,在美国农业部林务局林产品实验室和威斯康星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进行国际合作研究,教育部和东北林业大学公派,教育部出国留学基金和对方科研经费资助。

1988.8~,在东北林业大学工作。1988.8,助教。1991.9,讲师。1999.9,副教授。2004.9,教授。2002,东北林业大学拔尖人才。2005.3,博士生教师。2006,森林保护学科森林病理学术带头人。

1981.9~1985.7 东北林学院森林保护专业,本科(1983-1984年度三好学生)。

1985.9~1988.7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病理学硕士,1988年7月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5.9~1998.7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病理学在职博士, 1998年7月毕业获博士学位。

2000年10月入中国林科院林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做在职博士后,2002年12月出站。

1999年11月至2000年3月到泰国曼谷蒙格利特皇家理工大学进行真菌生物学的进修与合作研究。

2002年5月至8月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应用化学与微生物系进行国际合作研究。

2004年9月~2005年9月在美国农业部林务局林产品实验室和威斯康星大学生物技术中心进行国际合作研究。

1988年8月在东北林业大学留校工作至今。

1988年8月助教。

1991年转为讲师。

1999年晋升为副教授。

2004年晋升为教授。

2005年遴选为博士生指导教师。

2002年评选为东北林业大学拔尖人才。

2003年9月评选为中国菌物学会理事。

2005年11月3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2006年 11月30日转正。

2006年成为森林保护学科森林病理方向学术带头人。

指导的学生:

博士:闫洪波,伊洪伟,郑苗苗,尹立伟,于存,伦志明。

[size=0.17]
硕士:刘智会,尹立伟,张玉龙,吴书景,胡美美。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回家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池氏网|池氏宗亲网 ( 备案号:蜀ICP备09019917号-2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 WX:xuyuanchiw

GMT+8, 2024-6-16 07:12 , Processed in 0.10559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