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网

标题: 古代第一座祠堂是哪个姓氏的?又在哪个时期出现的? [打印本页]

作者: chiw.org    时间: 2022-11-13 11:46
标题: 古代第一座祠堂是哪个姓氏的?又在哪个时期出现的?
祠堂,在古代既是祭祀祖先的场所,又是宣讲学教礼法的课堂。我国的祠堂最初是由皇帝建造的,主要用以祭祀先祖和祭天。祠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跟着小谱一起来探寻古代第一座祠堂的踪迹。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祠堂是文翁祠,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祠堂文化。《辞源》中【祠堂】的出处:《汉书·文翁传》“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本词条同时还收录了张安世(?—前62年)与杜甫(712年—770年)的记载,而文翁生殁为前187年—前110年,由此,文翁祠是见之于中国历史文献上最早的祠堂。
图源网络

在古代社会,建造祠堂是有很多限制的,不光要经济条件许可,而且还有身份限制。

秦代,“尊君卑臣,于是天子之外,无敢营宗庙者。”

所以说,古代宗祠的发展并不多样化,直到明嘉靖(1522-1566)以前,百姓平民都是没有祭祖祠堂的。

士大夫以上者,有立庙,而庶人无庙(祠堂)。


文翁祠,在公元前就建祀了,至今有2000余年历史了。

文翁祠之所以历史悠久,且在我国祠堂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开端位置,很大程度也来源于文翁的贡献。

文翁不光是宗祠第一,在其贡献上诸多也称为“第一”。


文翁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学校校长”。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写到,文翁为“中国西汉蜀郡太守,汉代郡县学的发轫者。

”文翁不仅培养了一批吏材,如张叔,汉武帝时征为博士,官至侍中、扬州刺史;而且推动了邻近属县的兴学,如‘巴汉亦立文学’文翁兴学,实为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设立学校之始。


文翁是第一个大规模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

《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载:

文翁任职期间,带领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

“东流不尽汉时水,西望长陪秦守祠”,将文翁治湔江与李冰建都江堰相提并论,功若等同。


文翁祠的建立,是历史对文翁的记录形式之一,让这个西汉循吏以此种方式活跃于上千年之后的今天。

为了纪念文翁,元始4年,平帝诏建祠于石室(即现在成都文翁石室旧址)来祭祀文翁。

现在成都多地都建有文翁祠。

文翁祠不仅是文氏珍贵的精神象征、古物遗存,更是激励我们所有人积极向上、为人民谋发展的存在。







欢迎光临 池氏网 (http://chiw.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