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宗亲-东南区池氏-福建池氏 |
应天公·岳溪池氏 |
神坛公
传说,很久以前,不知是何朝代因何事,在本村东边地名石壁仔,曾发生过两军残杀事件,一方将士全部阵亡。本村民打扫战场,将残留的尸首挑到水圳尾树林下埋葬(共挑十八担)。浴血和雨水交融,流向坑边洋,造成坑边洋稻田三年禾苗只扬花不结实。村民们为了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用三块石板,在埋葬尸首墓边,立神位供祭。
民国期间,村民在永雾公边,建造一座土木结构、五六米宽的庙,题名“神坛公”供祭。
一年,有一位县官,坐轿经过此地,突然间轿杆断裂。他预感这是一种征兆,便下轿步行,向村中长者询问,得知村有神坛公庙。即登庙跪拜,并称之为“神坛公尊王”。后又将炉中香火取一半,带到尤溪水南,建庙供祭。从此,神坛公的威灵广传远布。
神坛公庙长期以来香火十分兴旺。信士们赠送的“显圣威灵”、“有求必应”的牌匾和锦旗,挂满庙内厅中两侧。每逢年过节,各家都备供品祭拜,求保佑平安。它是岳溪村民的“保护神”。
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庙被拆除。1999年,几位有威望的村民,在村中和外来还愿的人中,募捐到人民币九千多元。在仁里垅“莲花”墓左边,重新建造一座庙宇,恢复了神坛公灵位,定名为“莲花山”神坛公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