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日报>>特色专版 > 综艺

www.wzdaily.com.cn

 
走进畲乡民俗馆
 
 池云亮   2004-02-22 

    新春时节,四方游人来南雁风景区观光,都会被古色古香的畲乡民俗馆所吸引。

    畲乡民俗馆位于平阳县青街族自治乡。这里群山环抱,绿水围绕,茂林翠竹,环境十分优美,是平阳县唯一的畲乡。民俗馆设在睦源村龙脚潭池氏古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近300年),池氏乃当地望族,因慕此地山清水秀,耗巨资建深宅大院,以谋丁财两旺。大屋建造技艺精湛,布局恢宏,尤以木雕令人叹服。踏进大屋,满目是木质雕饰,显露出各种木材的天然肌理和质感,形成一道道乡土景观。如花雕中的《蜜蜂采蜜》、《鲤鱼跳龙门》、《寿桃蝙蝠》、《松鹤图》、《花瓶成对》、《东吴招亲》等,这些民俗文物体现了畲乡文化的丰富多彩,被专家称为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民间木雕工艺美术馆”。

    畲乡民俗奇异,风情万种。为了撩开这一方神秘天地的面纱,让积淀浓厚的畲族文化底蕴见之于世,民俗馆把征集到的各类民俗文物和资料(共2100多件)分门别类陈列于11个展厅,其主题分别是:服饰冠戴、传统器皿、远古遗响、昼耕夜读、一生习俗、卧室起居、古雕珍品、畲乡名人、丹青妙笔、生活剪影、竹器集粹。如果你来得巧,还可以看到抛绣球、抬花轿、畲乡婚礼、民歌对唱、跳竹竿舞等精彩表演。

    青街是一个历史文化古村(自唐天宝年间,至今已有1250多年历史),民俗风情格外浓郁。展厅陈列的畲族新娘服饰、绣花服装和冠带令人目不暇接:那些彩绣罗帕、护身彩带、银珠凤冠、莲花童帽、盖头围巾、蓝色花裙、腰围肚兜、七色挂包、绣花香囊、苎麻刺绣制服等显得稀罕而贵重。《高皇歌》中郑重告诫家子孙“应留自己古装衫”,且要“千古万年不准忘”。但如今,只有畲乡少数老年妇女尚崇祖训,保存有古老的民族服饰,而年轻一代已与汉族一样穿戴了。

    一生习俗展厅按畲乡风情、闽南习俗分九组设计陈列,反映了1000多年来的畲汉人民的民俗风情。整个展厅由塑像人偶组成:从媒婆说亲,送礼订婚、花轿迎娶、成亲拜堂到分娩、抓周、上学、做寿、殡葬仪式等,木偶形象各异,神态逼真,营造出吹吹打打、迎亲喜庆的热闹氛围。

    青街还是浙南闻名的竹乡。馆藏民间各种竹器展品尽显竹乡风采:圆竹透雕《四龙抢珠》;半圆雕兰竹梅菊《四君子图》;竹头根雕《独钓寒江雪》中之渔翁笑容可掬;由竹壳制成的猫头鹰气势非凡;还有竹板雕《佛心》、《观涛》、《静思》、《明月风清》等等,其作品多数出自民间艺人之手。此外,还有古烟筒、竹茶壶及女士穿的“竹衣”饰品,皆工艺精湛,质朴古雅。

    馆内陈列的农家各类传统器皿物件也颇多。祭祀时装贡品的六合礼担、各式绣花篓、梳妆盒、织带机、锡酒壶、铜茶壶、陶煮罐等应有尽有;五脚仙鹤椅、四足古衣橱上饰有骨刻牙镶金鼎文字,属畲乡富户家具,是大户人家荣耀的象征;青瓷酒壶、兰花凤斗、石臼、石锤、石秤砣、石水缸、炼武石等使人仿佛回到石器时代;斧刀、铁铲、钢叉、虾笼、鱼罩、木漏斗、剃头篮、牛角号、打稻梯、篾火笼、盐陶钵等又见证了一部艰苦创业史。馆内还陈列着笔、墨、砚、纸等文房四宝,与笛、箫、京二弦等乐器及铜镜、铜花瓶等相映成趣,昼耕夜读的情景似乎就在眼前,让人感受到民族风情与民间文化艺术的深邃与美丽。



摘自温州日报http://www.wzrb.com.cn/node2/node9/node154/userobject8ai130407.html

及江南E游之霞客游记http://www.zj.xinhuanet.com/travel/2004-02/24/content_16722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