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人民日報 . 華東新聞 > 第四版 專版 2002年01月17日

讓“閩中明珠”更耀眼
──訪福建省沙縣縣委書記池秋娜


    本報記者  黃敬

    僅几年工夫,福建省沙縣創造出了一個奇跡:投入1000多萬元啟動資金,拉動了22億元的城市建設投入。原來房屋低矮破舊、街道擁擠不堪的千年古城,短短數年間面貌一新,處處洋溢著現代文明城市的氣息。1997年以來,沙縣連年被評為省級文明縣城、衛生縣城,2001年被確定為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范點。
    沙縣城鎮建設的奧秘在哪里?帶著這一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中共沙縣縣委書記池秋娜。
    記者:沙縣城鎮建設是什么時候起步的?舊城改造又是怎樣進行的?
    池秋娜:沙縣地處閩西北山區,已有約1600年歷史,素有“青山綠水金沙縣”的美稱。改革開放以來,沙縣經濟和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尤其是商品經濟發展迅速,遂有“無街不開店,無店不經商”的說法。然而,過去的縣城房屋多數是低矮破舊的木瓦房,街道狹窄,交通擁擠,嚴重制約著經濟的發展,與“金沙縣”的美名極不相稱。縣委、縣政府充分意識到:要發展經濟,改變舊城面貌,改善投資環境勢在必行。
    1984年,沙縣堅持“窮建設、富規划”的原則,開始了科學、超前的縣城規划:拓寬舊城主街三優街、建國路,拆遷改造橫貫城區東西方向的沙溪兩岸單面街濱河路、水南路。通過拆遷改建,沙溪兩岸參差不齊、低矮破舊的木瓦房成為歷史,成為波光瀲灩的“十里平流”新景致,城區變得容光煥發。同時,開辟了城北新城路,開通了縱貫南北的兩座交通下立涵,把新舊城區巧妙地連接起來,不僅緩解了老城區的交通壓力,還大大改善了城區人民的生活質量。
    在改造舊城的同時,沙縣縣政府不惜重金投入水、電、路、橋等基礎設施建設,先后聘請北京、上海、南京、浙江等地的20多所高等院校的專家教授對縣城進行高標准規划。從1990年至今,改造拓寬了8條主街道,建設了兩個鐵路下穿立交和單塔斜拉懸索橋,形成了“四路三橋兩涵”的現代城市框架,建成區面積擴大了3平方公里,新建各類建筑319萬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從1990年的9平方米擴大到目前的28平方米。
    在城市建設中,沙縣堅持舊城改造與新區開發并舉,每拆遷改造一片舊城,就異地建成開發一片小區。目前,城區有10個配套設施功能完善的住宅小區,以及帶動農村人口轉移、推動城市化進程的4個工業小區。還建成了閩西北最大的,融旅游、休閑、購物為一體的具有歐陸風情的商業步行街。城市建設絕不是單一的內涵,沙縣城市建設在帶動生活小區、工業小區以及商業小區的開發和提高市民居住水平、生活質量的同時,還以各種優惠政策吸引縣外、農村人口前來投資興業,不僅繁榮了城市經濟,還聚集了人氣,為實現城市化奠定了基礎。
    記者:近年來,沙縣的舊城改造和新村建設步伐快,規模大投資也大。據了解,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共投入城市建設資金22億元,而縣財政只投入了1000多萬元,這其余的資金是哪里來的呢?
    池秋娜:改革開放以來,沙縣的經濟雖然有較大發展,但是,與發達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城市建設只靠財政投入是不現實的。沙縣私營經濟活躍,居民手頭有錢,民間融資渠道較寬,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們決定利用城市經營理念,走“社會投入為主,政府投資為輔”的城市建設路子。一是做好“以地建城、以地養城、滾動發展”的文章。步行街的建設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我們科學定位功能,聘請上海同濟大學教授規划設計,提升了建筑品位,提高了地價,并按市場方式運作,對沿街土地實行公開拍賣,在財政不投入的情況下,完成了1.3億元的建設投資。在這當中,我們出台了免收城市人口增容費、拆遷戶免收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優惠政策,充分調動了社會團體和縣內外群眾購房建房的積極性。
    在歷年的城市建設中,政府只投入基礎設施的啟動資金,其余建設資金則通過科學規划,地價升值后,從市民購買房屋的資金中籌得。城建還可以帶動建筑材料生產加工業、運輸業以及各種服務性的第三產業發展,市民在城市建設中既是投資者,又是盈利者。几年來,沙縣商業繁榮,飲食、服裝等服務行業得到空前的發展壯大。其中,沙縣小吃業就是在城鎮建設中興起的具有沙縣特色的支柱產業,也是沙縣農業結構調整、農村人口轉移的一個最好載體。以一位經營者每一年收入1萬元計算,沙縣有近3萬名農民在外經營小吃,每年從小吃飲食業中獲得3億元的收入。這就是沙縣人買房蓋房最基礎的資金來源,而沙縣的商業繁榮又帶動了更大規模、更高檔次的城市建設。
    記者:資金和人氣,對城市建設至關重要。沙縣的城市建設人氣十分興旺。你們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池秋娜:沙縣把城市建設與非農產業發展同聚集人氣有機結合起來,政府只負責“五通一平”等基礎開發,其它后續建設都是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客商、私營業主自行投資開發。目前,沙縣的工業區已成為供不應求的投資興業的黃金寶地。沙縣還因地制宜地開發建設了多個綜合性和專業性批發市場,有閩西北最大的金沙市場,沙縣獨有的城南竹涼席、沙陽板鴨市場和華夏汽車城。這些市場網絡建設,不僅刺激了消費,還增強了對資金和人口的吸引力,促進生產要素向城市集中。
    為了加快農村和縣外人口向城市聚集,沙縣從1999年開始實行戶籍制度改革,即“兩証三同”政策以及如今的“身份証制度”,凡在城區或小城鎮有穩定居住場所的,不論縣內縣外,農業與非農業戶口,均享受與本地居民同樣的入學、就業、就醫方面的待遇,突破了現行阻礙人口流動的“瓶頸”。如今,沙縣不僅原有的10個住宅小區爆滿,連新開發的西園小區、翠綠山庄等也不能滿足陸續進城蓋房經商的農民的需求。據統計,僅蓮花新村就有100多戶是來自鄉村的農民興建的別墅。3年來,沙縣城區每年的暫住人口都有上萬人,到沙縣城關定居或經商的就有10887人。2001年,沙縣勞動、公安部門為農村勞動力辦理勞動就業、“農轉非”及戶籍遷移等手續的達3000人。人氣旺,財氣旺。2001年,沙縣個私經濟創產值13億元,8萬人的城區有來自各地的個體戶4579家,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縣的63.7%,城區經濟空前繁榮。
    2001年9月8日,沙縣定出了做大、做強、做優、做美城區,建成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的“閩中明珠”目標,按照“一山(淘金山)、一街(步行街)、一園(沙陽樂園)、一戲(肩膀戲)、一吃(沙縣小吃)”的商貿休閑旅游城市格局,完善城市功能,發展以商貿為重點的第三產業,繁榮城區經濟。沙縣將重振閩西北商業重鎮雄風,創造一個全新、完美、動人、富有生機的新沙縣。
    《人民日報 . 華東新聞》 (2002年01月17日第四版)

资料来源: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40/5230/548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