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招官计走寻仇人

清嘉庆年间,尤溪县二十都上三坊村郑厝出了一位名叫张招官的武师。他从小潜心练武,擅长南拳、轻功;到了中年已是武艺超群,身怀绝技。他便离乡外出,以办武馆收徒传艺为业,一时间成了远近闻名的武林高手。

有一次,他来到南平县馆传艺。一天,当地两族人家因事纠纷,当街大打出手。张招官出于义气,上前去边劝边帮。为帮助朋友,他不慎失手打死了人,从而激起民愤,使得矛盾激化。地方上的民众看到发生了人命案就一拥而出,一方面报官,一方面在大街两头和各个通道装上木栅栏把路封死,沿街各户紧闭大门,配合官府捕捉凶手。

张招官在官民的追捕下,已是插翅难飞,成了瓮中之鳖。张招官虽是失手误伤人命,这时后悔莫及,但一时间无法辩白。面对人潮如涌、喊声四起、群情激怒的危急处境,如不设法逃去,必死无疑。

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施展出轻功绝技:纵身一跃,上了当街的一间房子的屋顶,双手扫拢一叠瓦片夹在腋下,又纵身跳下房子,再跨出城墙到了江边。接着,他将夹来的一叠瓦片向江中撒去,一块块瓦片在水面上跳跃前进,一直排向对岸,张招官两脚顺势疾速点踏在水面跳跃的瓦块上,飞走过江,脱险而去。已赶到岸边的官民人等眼看这位武师有如此绝技,个个目瞪口呆,感叹不已。张招官这一精彩功夫,被人们称为“撇瓦过江”,神话般地在民间流传下来。

张招官在南平失手出了人命案后,回到了上三坊老家,此后,不再外出传艺,静心在家务农。但对于习武之人来说,练功已成了嗜好。他以农为主,抽空练拳,劳武结合,一年到头拳不离手,始终保持他的高超武艺。

被他失手打死的那个人的亲属打听到武馆的武师名叫张招官,是尤溪县三坊人。但慑于张招官武功高强,不敢贸然行动,一时间报仇无望,只能做长期打算。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户人家便先叫死者的女儿去习武,准备待她学成之后再往报仇。

死者女儿十分争气,好果然不忘父仇,潜心苦练南拳、猴拳。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高师传授和她自己发奋努力,随着年龄增长,她的工夫也不断长进。她到了自己觉得有把握打败张招官的时候,来寻找仇人报仇了。

这天,她一路寻问来到了上三坊。在她到达之前,因在路上问路,已有人从她问话中探知她是来找张招官报仇的,便立即抄近路给张招官报信。

张招官对过去一时不慎失手打死的事,心里已十分内疚,不愿再与人争斗。为了避免这场交手,他决定设计把寻仇人吓走。

在来人到家之前,他在自己的头发上涂上一层油,再用头向大厅前的一个石臼内摩擦,并特地在石臼里沾上几根头发,又把石臼从地上搬放在厅头的小桌上,然后向他妻子授计,而他自己则躲藏起来。

这位寻仇女子来到张招官家,问他的妻子:“张招官在不在家?”张妻答:“他不在家。”女子又问:“他到哪里去了?”张妻漫不经心地说:“不知道他去哪里,你到厅上看一下他的‘斗笠’在不在,如‘斗笠’在,人不会远去,如‘斗笠’不在,可能远出了。”

这位女子到大厅上寻找,不见有什么斗笠,只有一个石臼放在厅头的小桌上。她靠近石臼细看,发现臼内有油质和头发丝,断定这就是张妻所说的“斗笠”了。 空虚石臼约有三四百斤重,那女子搬起石臼,扣在头上,走出大厅,在下埕打拳,来回才走三步,心里想:“我戴它打拳,只走三步就受不了,他能把它作斗笠戴,他的工夫一定比我高得多。”心中自感不如,立即转身回家。

那女子回家后再下工夫,又苦练了三年,这时她的工夫如前又有大大长进。于是她再次来到上三坊寻找仇人。

她在去上三坊路过告告洋时,正好遇上张招官在那里看鸭群。仇人相遇互不认识,寻仇女子问张招官说:“请问去上三坊怎么走?”张反问说:“你去上三坊何事?”女子说:“我要找张招官。”张说:“你找他何事?”女子说:“我去找他比试工夫,报杀父之仇。”张说:“他的工夫十分利害,怕你不是他的对手。我是他的徒弟,你先同我比试一下,如能打得过我,可去。如连我都打不过,劝你别去枉送自己的性命。”

两人就在田边路上交起手来。这时,张招官已是60岁出头的人,体力已大不如前,手脚也不像当年那么灵活。相比之下,两人的工夫相差甚远。女子出手只一掌,就把张招官打出几丈远。张招官从田里爬起来,对那女子连声说:“你有这般工夫,可去得!可去得!他今天正好在家,你定能找到。”那女子立即往上三坊方向走去。

张招官在寻仇女子走后,静下心来一想:“幸好她不认识我,否则今天难以逃出她的手掌。”他立即把鸭群关进笼子里存好,自己到附近的亲戚家里避难去了。

这位女子到上三坊张招官家,很快就打听到,在告告洋路上放鸭与自己交手的那个人正是张招官,由于不相识,错过了报仇机会,为此悔恨不已。她明白,这次报不了仇,下次报仇更是无望,深感父仇不能报,于心有愧,当场流下眼泪哭着回家去。从此,她再也没有在汤川出现了。

                                 (根据黄为坤、张衍祥口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