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的故事

清朝初期,汤川乡阳星村际下地方,有一个林姓人家,名叫石虎。他平日辛勤劳作,省吃俭用,精打细算,白手起家,创下了一笔丰厚的家业。他在际下村下寨地方亲手盖了一座宽阔漂亮的房屋,添置了大片良田及山林,雇了十几个长工,佃户遍及附近的几个乡村,每年可收租干谷子达一万三千三百多担(每担为100市斤,合50公斤),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林石虎虽然家存万担粮,但他良心未泯,乐于行善,对穷人和过往僧人都肯施舍。

有一次,他开仓出粮,加工了100担大米,雇了挑夫从际下把大米挑到樟湖板,再装船水运到福州去,打算出售换银洋。

当他的大米运到福州上了码头后,不断被一伙无赖盯上了。这伙无赖大概认为石虎是山里人好欺,对他加以威胁,说地盘是他们的,叫石虎去找“铺保”,这分明是硬要把这批大米抢去。石虎从山村来城市,人地生疏,求救无门,一时无法摆脱无赖之手,心里焦急万分。

石虎走在街上,边走边想,看到沿街流落着许多饥民、乞丐,个个面黄肌瘦,衣衫破烂,便产生了怜悯之心。他想,这批大米与其白白地被无赖们弄去,倒不如用于赈济福州的饥民,不但做了一件好事,还会留下一个好名声。

于是,他下了决心,立即行动。他一方面让从人与无赖们讨价还价,以拖延时间;一方面亲自向当地官府报告,称他是专程运大米来福州赈济饥民的,请官府出面为他主持秩序。官府见是有人行善,自然照准。

得到官府的准许后,他立即带着公差返回码头贴出文告:“尤溪人林石虎特地从山村运大米来福州赈济饥民,已经府衙准许。从即日起,在福州街头放赈大米三日。”

文告一出,轰动了福州城,一时间成了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饥民们个个携男带女,手提米袋,争先恐后来排队领取赈济大米。

石虎有官府的支持,有民众的拥护,再也不受无赖们的威胁,很快顺利地发完了100担大米。他自己心里也轻松了好一阵子。

石虎的这一善举,不仅得到当地百姓的高度赞扬,还受到官府的嘉奖,官府授给他一块“赈济饥民”的牌匾。他运去一批大米,运回一块金字牌匾,挂在林家祖祠上,流传后世,被后人传为佳话。

林石虎有两个儿子,都在他身边帮助他管理家财、账务。林家里里外外,进出收支,都交由两个儿子料理,但家里大事小事都要由他自己主张,不能有半点马虎。

不久,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给他添了一个孙子,长孙名士毅,次孙名士彦。堂兄弟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同在一张饭桌上吃饭,年龄也不相上下。对石虎来说,有了丰厚的家财,又人丁兴旺,三代同堂,他感到心满意足了。所以,他对两个孙子特别疼爱,舍得在孙子身上花大钱,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两个孙子能读书上进,将来考取功名,求得一官半职。于是他不惜重金请了远近有名的塾师到家里教孙子读书、写字,后来又把两个孙子送到县城去拜请名师。

士毅、士彦兄弟不负祖望,两人生性聪明,好学上进,在学业上并驾齐驱,相互勉励,谁都怕自己落后,甚至到了互相妒忌的地步。堂弟士彦有点跛脚,平时书读得比他堂兄士毅略好些。有一天当他看到堂兄埋头苦读,整日未发一言时,便取笑堂兄说:“我的‘白米’没有粜出去,你的‘赤米’还想粜出去!”这虽然是随意说的一句话,但对不甘落后的士毅来说,却是一种压力,又成了他的动力。他对堂弟的话虽只沉默不语,心里却暗下决心,加倍努力攻读。

清朝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开始,就宣布完全按照明朝制度,按期举行科举考试,即三年一科举,省城乡试,京城会试。这年到了三年一次的考期,士毅、士彦两兄弟一同赴省赶考。

张榜公布时一看,士毅中了举人,而士彦榜上无名。两兄弟赴考时满怀信心,一路上有说有笑;而在考后的回家路上,各人的心情已截然不同。堂兄士毅兴高采烈,堂弟士彦垂头丧气。士毅一时高兴,用士彦当初曾取笑他的话反问堂弟说:“我的‘赤米’已经粜出去,为什么你的‘白米’还没有粜出去?”士毅本来并不是有意去伤堂弟的心,但对士彦来说,正是点到了他的心病,他一时间无言以对。

当林士毅中了举人的喜报送到家里,一家人高兴得喜笑颜开。小山村里像锅里烧开的水一样,一下子沸腾起来,乡亲们奔走相告,个个对士毅大加赞扬,都说“士毅这孩子有出息,林家祖上积德,石虎教导有方。”远亲近邻登门祝贺的人络绎不绝,林家门庭若市。石虎在家里大摆筵席三天,款待邻里乡亲,一时间热闹非凡。

家人、乡亲们对已考中的士毅大加赞扬的同时,也对士彦加以安慰和鼓励。但士彦觉得与堂兄相比之下,自己显得冷落难堪。

后来,他感到在家乡失去脸面,便带了银两到北京,通过关系,花钱向国子监捐了一个贡生,后被留在翰林院帮助抄抄写写,总算找到了一份差事。林士彦虽是在山村里长大,但他受过名师教诲,加上自己的努力,故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他对儒学无所不通。不仅文章写得好,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他为人忠厚,极好相处,在翰林院与同事们关系融洽,大家愿意与他共事。

顺治皇帝在位18年去世后,由他的第三子玄烨继位。遗诏中已做好安排,委托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辅政。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此时已成了太皇后,在她的主持下,太子玄烨登上了皇位,改次年为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

在康熙即位的第五天,太皇太后便向王室宗亲、文武大臣发出谕旨,要他们尽心协力共辅幼主。她除了参与决策朝政外,还亲自担负起辅佐幼主康熙的重任。为了指导康熙学习执政,太皇太后不仅自己对幼主康熙谆谆教导,而且还专门从翰林院选调一位知识洲博的师傅进宫伴随幼主读书。

才华出众的林士彦就这样被选调进宫,做为幼主康熙的师傅。为此,太皇太后让皇上降旨赐林士彦“补进士第三十五名”,并封他为国师。林士彦于康熙元年进宫,朝夕伴随在幼主康熙身边,尽他平生所学,教读诗书,习学礼乐,由浅入深,细心教诲,尽心尽责。

康熙皇帝后来当政长达61年。他是一位重视知识、广揽人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尤为重视汉族历史传统与儒家文化,他千方百计吸引各种人才,要求各级官员都要将自己知道的学行兼优之士举荐给朝廷,以便朝廷录用;他对各地进京应试者不仅在生活方面给以优待,在阅卷上也十分迁就。这样一位皇帝,当然对老师的为人和渊博的知识更是敬重十分,他从各方面都给老师以照顾和优待,君臣之间始终保持着深厚的感情。

林士彦进宫时已是三十岁出头的人了,他在宫里达二十多年之久。当他年过半百后,常有思乡之心,一心想告老还乡,叶落归根。

一天,林士彦上朝跪奏皇上说:“臣已年老,思念家乡心切,恳请皇上赐臣告老还乡,过几年安静生活。”康熙皇帝立即降旨:“准国师告老还乡,赐国师黄金、白银各三百两,以安度晚年。”林士彦谢恩退出,刚走到门口,又回头进殿。皇上看到国师走了又回来,不解地问:“国师为何去而复来,还有何事要奏?”士彦奏说:“臣在宫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习惯了这里的环境,舍不得这里金碧辉煌的金銮殿。”康熙皇帝降旨:“准国师回乡照金銮殿的式样仿建一座楼堂。”士彦谢恩退出,才走几步,又回头站住。皇上又问:“国师还有何事要奏?”士彦又奏说:“臣还舍不得这里的牌坊、鼓楼。”康熙皇帝又降旨:“准国师回乡照样建造一座木牌坊和一座鼓楼。”林士彦再次谢恩退出。

林士彦的心愿已全部实现,心情格外愉快。他满载圣恩,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故里——福建省尤溪县十九都的际下老家。

他回乡后,遵旨重修林家祠堂。这座林家祠堂坐北朝南,一堂二进,大厅内四柱落地,正大门上方竖一块“帝心鉴在”的直牌匾;另在祠堂左边按金銮殿楼堂的式样建造一座堂屋,也叫林家祖祠,但堂上不常设香位,只是逢到节日才把祠堂的祖宗香位请到这里让族人拜祭。这座楼堂自然没有红墙黄瓦,只用灰墙青瓦,与金銮殿是不可相比的。此外,祖祠门前不远处的上右角边建了一座鼓楼,下左角边建了一座木牌坊。木牌坊上挂一块“恩荣圣旨”的牌子。

可惜的是,鼓楼、牌坊均于1967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按照金鸾殿式样建造的林家祖祠也已破烂不堪。原来在神祠堂内挂的多块“文魁”牌匾(牌匾上的“魁”字有的起笔有一撇,有的没有)以及“赈济饥民”等各种各样的牌匾,也已无存了,只是国师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根据林增殷、林昌选口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