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第一笔

---瑞安池志澂书法《几生修得到梅花》142*39厘米

    池志澂(1852—1937)字云珊,晚号卧庐。住瑞安城内虞池里,擅长书法,喜医学与音乐,善吟诗书联。其书法作品在1930年西湖博览会上获优等奖后,名声大振,被誉为“东南第一笔”,索字求联者,络绎不绝,应接不暇,常被纠缠得精疲力竭。于是他贴出“卖字润格”的字条,想依此法挡住一些讨字奉承之辈。其友汀田张棡先生谓此招是“云老畏烦而出也,然老且穷,亦可悯矣,戏书一律调之。”诗曰:“倚老何堪卖老翁,标将润格亦圆通。黄金世界文人贱,白发生涯士路穷。一语求添嗤菜侩,百缣酬值感裴公(池志澂书法仿何子贞体。何子贞(1799-1873)号东洲,晚号蝯叟,人称裴翁。)。谋生衣食原非错,其奈吾儒道不同。”
  池志澂的曾孙女池榕榕近期计划搜集曾祖父的诗文和墨迹结集出版。此乃瑞安文史界之盛举,为此,吾据部分史料,民间传闻略辑轶闻,以弥补资料的不足。
  1917年,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乡邑名人陈黻宸(介石)从京师急奔瑞为其弟醉石治丧,因悲痛过度而病逝。噩耗震动全国,瑞安、温州、广州北京都举行追悼活动。池志澂作《诔介石先生辞》以祭。池老还为陈志云代作“挽义父陈介石联”。陈志云原系满人贵翰香之子。贵翰香,即贵林,姓毕噜氏,满州正红旗人。清末时任杭州驻防营协领,辛亥革命时陈黻宸(介石)劝贵林协领率部投降,贵林降后被杀,陈黻宸被排斥。在贵林全家被杀时,陈黻宸急中生智,将贵林的一子一女接走,改姓陈隐匿家中,直至陈逝世,此事才被友人披露。池老被陈黻宸的重友情举正义的人格所感动,与张棡等友人谈及陈公时,悲痛之余,对其不顾己危的侠义行为,愈加钦佩。
  1926年3月4日(正月二十)张棡赴老友王德棻家时,池志澂、郭奇元、林友荪、薛竞夫均在,诸人闲谈,池老说及瑞安的老讼师张墨的故事。张墨因犯案,关押在杭州监狱。当年杭州发大水,关在马厩的军马被洪流冲走。与浙江巡抚有矛盾的守将乘机向皇帝上奏折,言及因浙抚不慎,造成军马损失。皇帝下旨要巡抚赔偿损失。巡抚无计可施,焦虑万分。有人为巡抚出点子,言及囚犯张墨精工刀笔,多计谋。巡抚将张墨从狱中提出,问有何策?张墨为巡抚代拟一奏折,中有警句:“火焚兽厩,大圣人只恐伤人;水满杭城,圣天子岂容问马。”奏折上呈之后,皇帝遂“邀准不问。”张墨因此获释,归故里。
  民国十六年(1927)乡邑耆翁许秬村、吴芷舲、竺雅周、贾鸿初、王竹君、陈式聊等十人集资在东门外丰湖吴芷舲屋旁空地建楼三楹,作为诸友聚首联吟、敲棋举觞之所。此处前对隆山,后枕万松山,面绕丰湖,名为“八逸街”,面对旧有古迹“九老祠”。但八逸士和九老竟究是何人,当时己无从考证,只是空留名。于是将新造楼定名:“十老祠”,邀名流池志澂等为其题联。池老为“十老祠”题有二联,曰:“十人百岁千年寿;八逸一街二老祠。”“胜会重开今洛社;夕阳长照古丰湖。”新祠之楼名取“话雨楼”,池老亦为之联云:“出其东门迤逦而来,看丰湖水碧,拱瑞山青,胜地独钟灵,累叶长北留俎豆;与九老祠先后对峙,赏春暮风和,秋高月朗,耆年同永戾止,扶铃闲共话桑麻。”许秬村的表弟汀田张震轩,也应索作联,写好后,觉尚欠妥,重新再拟改,题曰:“非惠非夷,留百刼余生,相观白发苍颜,敢夸福记十全,会添九老;半郭半村,筑三椽小舍,对此湖光塔影,恰好街临八逸,山抱万松。”
  鲍川蝉墀(今前池),池氏宗族聚集之地,风光秀丽,拥有南岭秋水、东海潮声、岐山鸣风、罗峰望云、龙潭钓月、渔舟唱晚、陡门观瀑、剑河书院、喷泉龙穴,高树晾亭等十景旧址。池老时常因访友、采药途经此地,曾应同宗池伯璜索联,为其故居撰书门联云:“护田绕绿,飞阁流丹。”可谓情景相融,受到乡亲青睐和赞誉。
  1929年春节, 池志澂书门联:“扶医济世,卖文为生。”1935年春节,又书“老年无用;卖字为生”八字为门联,张棡先生拜会池老后,知其自谦戏作,为这老顽童自嘲戏题,特吟作“寄怀”二律。其一云:“安贫乐道寿耆年,一笑浮名谢执鞭。自是先生真旷达,肯容后辈薄前贤。词源泻峡胸无滓,妙术回春眼洗涟。老福休嗟无所用,精神长日聚毫巅。”
  池老平素亦习医,医道精湛,曾协助陈虬创办《利济学堂扱》,任监院兼总理,亲课医籍。晚年在家行医,悬壶济世。时传池老有一习惯:在医柜上首置一小木箱作铜钿笼,每次将卖字酬劳,行医开方笔资,作维持生计,余下的散碎零钱放入铜钿笼,只存不取。积年累月,长期坚持不怠。这一看不起眼的铜钿笼,后来却派上大用场。民国二十六年池志瀓以八十六高龄寿终正寝。家境早已日不暇给,其子女正为丧事发愁时,想起了铜钿笼。一打开,寒星散钱竟积有数百元,既解了燃眉之急,办了丧葬礼仪,又为家庭度过一段难关。池老这种“积谷防饥”的做法,当时被传为美谈。

资料来源:雅昌艺术网http://218.241.154.147/archiver/?tid-220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