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隋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开科取士以来,至清末,全国获状元称号的共有一千多人, 获进士称号的共有十万多人[请参阅附录--科举考试简介] 从这个数字和池姓所占人口比例(假定1千分之一)来看,池姓应该出几百个进士了。不过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池姓进士可能不到百名,甚至可能连举人都屈指可数。

所以本数据库计划先收集所有池姓举人以上的名单,如果发现举人数目过千,再考虑将举人与进士分开整理.

以前中了功名一般即可当官(当然,当官未必要有功名),如今时代不同,学位与官位不再等同,不过目前的学位制与以前的科举制还有点可比性。从数据比例来看,如今评上学部委员(或者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的难度近似以前的考取进士(进士每年百名左右,宋朝时最多,可达五六百名),而读完博士的难度则类似考取以前的举人了。需要指出的是,博士学位是目前全世界通行的学位制度上的最高学位,博士后不是一种学位。另外,拿了博士学位做不了官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在现在的制度下。以前的状元是万里挑一的人才,不过千年统计下来状元做了宰相的也是屈指可数。

不管怎么说,能考中状元、进士、举人,读完博士者都属难能可贵,大部份人还是很难做到这一步。从2006年福建省志来看,明、清两朝福建池氏就出过四个进士,实在可憾。再根据阿池宗兄的统计,目前池姓博士论文才有56份,从池姓占中国的人口比例来看,这比例明显偏低,池姓后辈们还需努力!

以下是池氏历代状元进士举人名录,除池梦鲤特科状元外,其他人一律以年代顺序排列,以便以后查找、删补,年代不详者一律置后。如过您有新的数据,请email: chixingkai@gmail.com。不过,对于进士,请核实官方出版物(省县志)后再告诉我,宁缺勿错。

如今科举制度已不再存在,列这个表的目的主要是鼓励池氏族人努力学习,多出院士、博士,为我池氏增光添彩!

2007/03/20

 

经考证《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等著,1963),明清两代池氏进士不过区区6人;查日本京都大学唐进士名单未发现有池姓者;宋代名单待查证。共统计如下:宋有13名进士(3名为武进士);明2名;清4名;唐、元0名;进士大多籍贯福建。

举人不是由全国性考试产生,所以举人名单更难查找、查证,我估计只有县志和族谱才会有记载。

从该名单也能看出池氏在唐末之后才有较大发展并且多居与东南一隅。

2007-04-10

 


池氏历代状元进士举人名录

2007/04/10整理

 

 

 

 

 

 

 

 

 

 

姓名

籍贯

称号

公元

年号

简介

信息来源

 

时间

时间

 

池梦鲤

 

江西赣州七里镇人

状元

1274

宋咸淳甲戌

宋咸淳甲戌(公元1274)特奏恩科状元。

 

 

 

 

 

 

 

 

 

 

 

进士名录

 

 

 

池泽民

 

福建

 

1027

宋天圣五年

见福建省志,怀疑有错,应该是池泽民,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进士,广东琼州府文昌县令。     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3088&index=569&

福建省志(2006)

 

池鄂

 

福建闽侯人

进士

1065

北宋治平二年

 

福建省志(2006)

 

池覆

闽清十五都白鹤汀人

进士

1166

宋乾道二年

宋乾道二年(公元l166)进士。

福建省志(2006)

 

池申

 

福建闽侯人

进士

1181

宋淳熙八年

 

福建省志(2006)

 

池铸

 

福建闽县人

进士

1196

宋庆元五年

 

福建省志(2006)

 

池圣夫

 

浙江平阳县人

进士

1211

宋嘉定四年

宝庆绍定年间历正字校书郎、秘书郎,兼吴王益王府教授、著作佐郎、著作郎。端平间知建昌军,淳佑间除淮西、江东总领,提领建康府户部。

录建康志、江西通志

 

池昇

 

福建闽县人

进士

1217

宋嘉定十年

一作池升,族谱误为池日升,福建尤溪邹宦人,以祖母籍“永福”出仕(即考福州府籍,故被认作闽县人) 

福建省志(2006)

 

池洙

 

闽清十五都白鹤汀人

进士

1220

宋嘉定十三年

宋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进士,仕广东省推官。

福建省志(2006)

 

池待聘

 

浙江平阳人

武榜进士

1223

宋嘉定十六年癸未

嘉定十六年癸未(1223)武榜进士,居坊郭,知容州、宜州。

俱见广西通志

 

池珍夫

 

浙江平阳人,待聘从弟

武榜进士

1223

嘉定十六年癸未

居坊郭,嘉定十六年癸未武榜进士,任兹利令。

待查证

 

池光庭

 

长溪高州人

进士

1234

南宋端平

南宋端平(1234)进士。

待查证

 

池伯益

 

闽清十五都白鹤汀人

进士

1238

宋嘉熙二年

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进士。

未见于福建省志(2006)

 

池泽民

 

福建长乐旧池

进士

1247

宋理宗淳佑七年

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进士,广东琼州府文昌县令。

福建旧池族谱

 

池龙

 

直隶涿鹿左卫(军籍)

进士

1506

明正德

明正德九年第3,112名进士。明朝进士,籍贯有户籍,乡贯之分。池龙户籍为直隶涿鹿左卫中的军籍。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等著,1963;

 

池浴德

号明洲

福建同安人

进士

1565

明嘉靖四十四年

应是明嘉靖(公元1565)进士。第3,283名进士。某些信息来源有错,被记成明嘉靖(公元1556)进士。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等著,1963; 福建省志(2006)

 

池光远

 

福建晋江

进士

1745

乾隆十年

3,44名进士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等著,1963; 福建省志(2006)

 

池生春

字剑之

云南楚雄人

翰林

1823

清道光癸未年

清道光3年第2,15名进士。清道光癸未年(1823)翰林,国子监司业,仕广西学政,著《入秦日记》、《直庐记》、《诗文剩稿》。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等著,1963;

 

池剑波

 

福建长乐旧池

进士

1845

道光25年恩科

道光癸卯(1813)省元,道光25年恩科(1845)3,44名进士。福建闽县(今长乐)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等著,1963; 福建省志(2006)

 

池伯炜

百炜

福建闽侯洋里人

进士

1892

光绪18

清朝光绪十八年第2,72名进士。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等著,1963; 福建省志(2006)

 

 

 

 

 

 

 

 

 

 

 

 

 

 

 

 待查证名录

 

 

 

池云卿

 

瑞安人

武科进士

 

 

宋代瑞安武科进士

待查证

 

池世用

 

广东揭阳池家渡村人

进士

 

 

1519(?)中举人,1526(?)进士。

未见于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等著,1963,待查证

 

池养龙

池 文

靖海人,沧州人?

进士

1658

顺治戊戌

顺治戊戌(1658)进士?

未见于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朱保炯等著,1963,待查证

 

 

 

 

 

 

 

 

 

 

 

 

 

 

 

 

 

 

 

举人名录

 

 

 

 

 

 

 

 

 

 

 

 

 

 

 

 

池景大

 

福建长乐旧池人

举人

1405

永乐乙酉

永乐乙酉(1405)举人,乐清县训导。

福建长乐旧池族谱

 

池思著

 

广东揭阳池家渡村人

举人

1580

明万历八年

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举人,福州训导。

 

 

池子学

 

广东揭阳池家渡村人

举人

1610

明万历三十八年

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举人,福州训导。

 

 

池显方

字直夫

福建同安人、浴德子

举人

1624

明天启年

明天启年(公元1624)举人,著有《晃岩集》、《光南集》、《南参集》。

 

 

池继善

 

福建人

举人

1675

康熙己卯

康熙己卯(1675)举人。

 

 

池腾蛟

字云可

福建长乐新池人

举人

1752

 

乾隆壬申(1752)恩科举人。

福建长乐新池族谱

 

池凤藻

 

直隶人

举人

1876

 

光绪丙子(1876)举人。

 

 

池仲佑

 

福建人

举人

1894

 

光绪甲午(公元1894)举人、北海海军军官,著《海军实纪》、《甲申、甲午海战海军阵亡死难群公事略》、《甲午战事记》等

 

 

 

 

 

 

 

 

 

 

 

待查证举人名录

 

 

 

 

 

 

 

池安国

 

广东大埔县人

举人

 

 

清顺治举人。(?)

 

 

池凤毛

 

福建晋江人

举人

 

 

乾隆举人,仕直隶知县。

 

 

 

科举考试简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634409.html?fr=qrl3   Cited 2007/03/29

 

科举制度是在汉魏以来察举制度基础上经漫长演变发展而来的,是在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基础上突出以文取人的一种全新的选官制度,是一种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人才选拔制度。具体而言,是由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结合,揭开中国选举史上的新篇章。

唐朝承袭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但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自宋太祖开宝六年起,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自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另外,从宋代开始,科举即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

元代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清代继承了前代有关科举考试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陈出新,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更加周密和更加严格的制度。入关伊始,清政府便在顺治帝的即位诏书中宣布要在全国范围内开科取士,并很快付诸实施。科举制度为缓和满汉矛盾,争取汉族知识分子与新政权合作起了重要作用。相当一批曾发誓不与清廷合作的读书人最终没能抵挡住科举制的诱惑,纷纷进入考场,乃至及第做官。同时,科举制度的推行,为清政府选拔了一批有用的人才,它在政治上的效益是显著的。

清代的科举制度,一方面是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同时又进入了腐朽没落阶段。经过朝野上下的多次激烈争论,从清初到清末反复较量了两个多世纪,科举制度终于在光绪三十一年由清政府明令宣布废止。毫无疑问,科举制度是清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它影响着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各个阶层、各个行业不同人士的命运,甚至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同时,科举制度对西方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是在清代,科举制度传到西方,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西方人面前。西方国家接受了科举制度中考试选才、平等竞争的精神,建立起现代文官制度。

自隋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开科取士以来,至清末,全国获状元称号的共有一千多人

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