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大洋网 http://www.dayoo.com 国内统一刊号 CN44----0010 第
【新闻】  
 
曾是南越王座上宾
(2002年05月24日 12:26)  
    本报讯(记者张影)  近日,天河区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审阅了《石牌村志》第七稿,认为该志是天河区第一本村志,编目齐备、内容翔实,符合地方志编写原则,是一本较好的村志,同意出版。书中记载了石牌村大姓冼姓太祖因荆轲刺秦王事件受到牵连,而追随第一代南越王入粤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据悉,天河计划在两三年内将全区29个村村志出版齐全,形成天河区村志系列丛书。广州市志办领导称,以政府名义组织全区各村编修村志,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尚属首次。

    故事一:冼氏祖先本是抗秦志士

    据考证,石牌村建于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距今有720余年的历史。该村建立后,逐渐形成池姓、董姓、潘姓、陈姓、冼姓五大宗族。五个姓氏的人口合计占全村总人口的86.9%。其中冼姓原出自于沈姓。

    冼姓太始祖名叫沈汭,战国末期燕国人,祖籍上谷郡沈家集(今河北省怀来县)。父母早亡,童年遇战乱,寄居外祖父赵怀德家,与赵怀德堂侄赵佗私交甚密。

    沈汭长大后成了文韬武略兼备的爱国志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因荆轲刺秦王事件受到牵连,朝廷要追捕沈汭归案。当时,赵佗正好接到新任南海郡的诏令,被册封为第一代南越王(现象岗山南越王墓主祖父)。于是沈汭请求与赵佗同行到广州,但是为了不影响赵佗上任和减少被追捕的风险,沈汭自愿改姓,将“沈”字加减笔划后,改成了“冼”字。这样沈汭就成了冼汭。

    冼汭随赵佗入粤来到南雄珠玑巷定居,在赵佗为王时,一直是其座上宾。公元前155年,冼汭91岁辞世时,把当年改姓的情况告诉了后人,并嘱咐子孙切不可与沈姓通婚。冼姓起源于秦朝,到东晋时才出现翔实的历史记载,至今其后裔达到数十万人。据悉,冼姓可考的世系和族谱,至少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

    故事二:孙中山亲赠“为国杀贼”牌匾

    现今,悬挂在石牌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为国杀贼”牌匾也有让村民激动的一段“古”。1922年,广东军阀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被革命军打败退到惠州。此后,陈炯明又多次侵占东莞、石龙,继而进逼广州。1923年11月,石牌村民组织义勇队协助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队击退了陈炯明叛军的进犯。

    1924年,广州商团发生叛乱、石牌民团再次协助广东革命政府平定了广州商团的叛乱。孙中山为了表彰石牌人民在两次战斗中作出的贡献,亲自手书“为国杀贼”牌匾奖给石牌村。该牌匾原来挂在中立堂(观音庙东)内。后来,石牌民团总部移到五房厅(丽庄家塾)办公,而把它悬挂在五房厅的一横梁上。此匾在“文革”中丢失。现在的牌匾系1999年重新仿制。

    故事三:石牌藿香声名远播

    石牌最有名的物产当属藿香,在国内外享有“石牌藿香”、“牌香”、“正香”、“广藿香”之称。广藿香是十大广药中惟一出产自广州的品种。它与广佛手、广陈皮、广防己、广金钱草、阳春砂仁、肇庆巴戟天、德庆何首乌、化州橘红、西江桂枝一起被称为“十大广药”。

    上世纪初,石牌出产的藿香成为优质广藿香首选,它特有的抗菌成分———广藿香酮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60%到80%,而其他地方出产的广藿香,其藿香酮含量几乎无法检测。因为藿香酮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因此“石牌藿香”的药用价值远远高于其他地方的藿香,在中外药材市场享有盛誉。

    《石牌村志》数易其稿,全面、系统地记载了石牌村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历代村民的创业历程,是石牌村的一部地方全史。全书共25章,15万字,收入各种照片80多张和石牌村古今地图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