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失火”新解


 

       东汉末河南人应劭在《风俗通》中说:“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这是自春秋至汉末约八百多年后写的。由于宗法(姓氏)制战国时即已瓦解,可能应劭囿于汉时习惯,故《风俗通》难免有误(参见我‘解读池仲鱼’文),但它却影响着后人。

       及至南北朝,北方东魏侯景因与丞相之子高澄不和要投奔西魏,又恐被切断联系,转而投奔南朝梁。梁王接纳还要攻魏,被魏杜弼军司(通‘军师’)等打败。于是杜弼在《为东魏檄梁文》中说:“侯景这样的小人,一有机会还会兴风作浪,怕只怕楚国的猴子逃亡,祸及林中树木,宋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从此该文便被当作“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出处,加以引用。

       权威的《辞海》除也引用上述《檄梁文》外,又说“张无尽尝作一表云:鲁酒薄而邯郸围,城门火而池鱼祸,上句出《庄子》,下句不知所出”,只能“以意推之,当是城门失火,以池水救之,池竭而鱼死也”。可见《辞海》也有点“为难”。

       近阅《吕氏春秋·必己》原文,曰“宋桓公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尽)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由此看来,“殃及池鱼”者,不是因“城门失火”,而是要池中寻宝所致。这才是原委:城门没失火,池仲鱼也没被烧死。当然“地上本无路,走路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大家说惯了,用惯了,上述成语也就“成语”了,我们不必过于较真。

       前人之误,害了后人。既然是东魏(从北魏而来)杜弼所说,于是出了个“北魏城门侯池仲鱼”;个别族谱陷得更深,可能把南北朝时的“北魏”误认为三国时的北方之魏,又因是城池“管理者”还是什么,得给个官当当,于是死活要把池仲鱼拉进来,出现了一个池氏名贤:三国魏城门侯池仲鱼。其实都错了。对不?

 

                                                                                                  池上舆 2008.7.26

 

注:宋桓公为春秋时宋国人,前681——前651年在位,“公”为一等爵位。争霸之后才有国君、国王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