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川洋与飞来山

    唐代末年,中原一带战乱纷起,加之水旱灾害连年不断,广大人民已到了无法生存下去的地步。
    河南光州固始县的王潮、王审知兄弟,罗集了那里的乡民,跟随王绪组织的5000多人的武装队伍南下,一起渡过长江,转战江西、广东,辗转进入闽南。王潮取代王绪以后,率军打败了当地的地方势力,很快占领了福建大半,实现了他的地方割据。王潮死后,其弟王审知继续治闽。王审知于唐末被朝廷授以福建观察使;到五代初,被梁帝朱全忠于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封为闽王。
    跟随王氏兄弟入闽的部众多是河南光州人,故有“光人相保聚,南徒闽中……”之说(陆游)。来到福建的这批人中,除光州人外,还有寿州人,后来他们都留居福建。随之,又有大批移民徙闽。一时间福建人口骤增,陆续经闽江流域向东向北扩散。
    部分移民来到了尤溪县汤川洋地方。最早来汤川洋的有李姓,定居于前围。随之来了方姓,定居于小林坑。继之又有陈、蒋、黄、吴、张、洪、谢、卓等八姓移入。他们来到这里定居,开发了汤川洋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
    汤川洋原名叫作洋面洋,它位于尤溪县的南部,地处海拔840米的高山上,是高州溪、新岭溪、华兰溪、后亭溪等水系的发源地。《尤溪县志》载:“汤川洋地平如掌,长约十里余”,“寻幽着履费支吾,复岭崇岗入眼无,坦履康庄何处得?汤川便是辋川图”。这个“汤川平洋”是尤溪县“十八景”之一。
    汤川洋北面有一座一字形的山峰,岩石显露,危耸陡峭。它是汤川洋北面的天然屏障,人们称它为北山岩。
    传说从前在北山岩西头的山脚下有一处天然的温泉,汤水一年四季不停地从地下涌上地面,不仅出汤量大,而且温度高、汤质好。温泉出口处的水温几近沸水。
    当地百姓为了充分利用汤泉,在那里开凿了前、后两个汤池。后池处在泉眼地方,水温很高,人们取之用于杀猪、宰鸡鸭等用;汤水从后池流入前池后。水温下降,但大致保持在人的体温上下,正适宜人们洗澡健身之用。这汤水还有一定的治病作用,能治疗多种疾病,一些皮肤病如疥疮之类,连洗三次不药自愈,对伤寒感冒也有疗效。还有,农民们每年在清明节前后要浸谷种,因山高天气寒冷种子发芽慢,可以用汤水浇灌催芽;妇女们则时常提着要洗的衣服,带上洗衣捅来到场池边洗涤……
    温泉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少方便。当地人民对于这一大自然的赏赐倍加珍惜。因为那里有天然“汤泉”,后来人们便把洋面洋的地名改为汤川洋。
    夏历三月初三是天上王母娘娘的生日,王母娘娘每年都要在昆仑山上的瑶池(又称王母池)过生日。这年的三月初三,王母娘娘要在瑶池举行盛大的蟠桃会庆祝生日,凡是天上下的各路神仙都在被邀请之列,上洞八仙当然也不例外。李铁拐、吕洞宾两位大仙正云游海内外,接到王母娘娘的邀请,决定如期赴会。
    到了临近蟠桃盛会之日,两位大仙风尘仆仆奔赴瑶池路过汤川洋,得知那里有“汤泉”,就慕名来到汤池边上。当他们见到两池汤水清澈见底,热气弥漫,满心欢喜,又弯下身子用手试了试前池里的水温,不冷不热,舒适宜人。吕洞宾说:“我们何不下去洗个痛快,也不枉此行!”李铁拐随声附和说:“洗去全身臭气,好上瑶池赴会。”
    两位大仙趁着夜间无人,脱衣下水,在汤池里足足泡了半个时辰。他们洗完澡上来穿好衣服,觉得全身轻松,一心舒爽。
    二仙正对这“宝汤”赞不绝口,突然有一股冷风从西边刮来。他们即随着风向西边举目望去,发现洋头的肥楼地方空了一个豁口;再转头向东边的洋尾看去,发现又是一个豁口,整个地势呈八字形,洋头、洋尾两头皆空。两位大仙感叹不己!
李铁拐说:“这样好的一片风水宝地,却被西面的一处缺口破坏了,真是美中不足。”吕洞宾一向逞强好胜,当即向李铁拐夸下海口说:“这有何难,下次再来时,我一定把西面那个缺口堵起来,既可作为我们来这里洗汤泉的回报,又可造福于当地百姓。”说罢,他们带着遗憾,离开汤池赶往昆仑山赴蟠桃会去了。
    吕洞宾虽然上了昆仑山,但心里老是惦记着他洗过的“宝汤”和他夸下的海口。蟠桃会一散,便连夜独自一人再次来到汤川洋,先下汤池洗了个痛快的温水澡。之后,他趁着天尚未亮,兴致勃勃地来到北边的南平县地方,看见胡比山大小适中,就施法术拔起胡比山飞上天空,然后驾云在后面赶着大山缓缓地往汤川洋方向飞去。他想用移来的胡比山堵住汤川洋肥楼的那个缺口,作为汤川洋西边洋头的屏障。
    不料,这天清晨有一个家住汤池附近的妇女起得早,天刚蒙蒙亮就提着一大篮衣服来到场池边洗涤。正当她低头洗刷时,突然觉得头顶上的天空渐明而又复暗。她抬头向空中望去,只见一座大山正在她的头顶上缓缓飞行,遮住了熹微的晨光,她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飞来山啦!飞来山啦!”(当地方言)
    这时,吕洞宾正满怀信心地在天空驱赶着大山飞行,冷不防听到下面有人大声喊叫,心里一怔,松了劲,大山从天降落,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汤池上。两口汤池连同那洗衣妇女均被压在山下,一瞬间变出了一座小山峰。肥楼那儿的缺口没有堵成,汤泉从此也没有了,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吕洞宾眼看他搬来的大山掉落下去,也随之下了云端,站在北山岩的山顶上。心愿不能实现,他心里十分懊悔,气得他嘴里迸出“哎”的一声,提起右脚往地上狠狠一跺。突然间。在他跺脚的地方陷下一个深洞,一股清泉从洞中冒出,注满洞中。吕洞宾眼看自己无意中埋掉了山脚下的两口汤池,换来了山顶上的一口清池,却也松了一口气,总算对自己有个安慰吧!
    后来,人们把落下来的山峰叫作“飞来山”。当地百姓认为,“飞来山”是仙人从别处搬来的,有灵气,风水好,都争相在那里选址盖房居住。
    因为吕洞宾跺出的那口池在海拔千米的北山岩的山巅,故人们称它为“天池”;又因为它是仙人变出来的,故称它为“仙池”。这口天池长约30米,宽约15米,其形呈鞋状;无论天大旱或是天大涝,池水不涸不溢,一年四季碧绿澄清。人们到那里观赏,站在池边,可见到一池绿水深不可测,或以小石子投向池中试探深浅,但从来无人敢下去过。每年冬季,常有成群的野鸭到这里栖息,为汤川洋增添了一大景观。

             (综合当地传说和陈亨福提供的部分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