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宗亲-西南区池氏-贵州池氏

池氏潮裔宗谱


贵州省都匀市良亩乡黄良村简史

池家祥
(二零零二年一月廿五日)



黄良,古称皇良。自有史记载皇良以来,皇良均属于都匀管辖。府县同治或市县同治时,属都匀府或都匀市;府县分治或市县分治时,属都匀县。
都匀,古称都云,因城东1公里有都云洞而得名。
知都匀便知黄良。今据史料整理得都匀-黄良简史。
(一)都匀建置
秦代(前221-前206):属象郡毋歛县。
汉代(前206-220):元鼎六年(前111)属牂牁郡毋歛县。
三国(220-265):属牂牁郡。
西晋(265-316):属牂牁郡。
东晋(316-420):属牂牁郡。
南朝(420-589):属牂牁郡。其中南朝齐(479-502)属南牂牁郡。
隋代(581-618):属牂牁郡汉宾县。
唐代(618-907):属牂牁郡。贞观三年(629)置应州和邦州。
五代(907-979):属牂牁郡之应州和邦州。后晋天福八年(943)都匀酋长归附楚王马希范。
宋代(960-1279):属牂牁郡之应州和邦州,归附楚。
元代(1279-1368):属云南行省。
至元廿一年(1284)置长官司。
至元廿九年(1292)置都匀县,隶定远(□)府。
顺帝至元元年(1335)府改为司。
明代(1368-1644):洪武十五年(壬戌,1382)春正月,置贵州都指挥使司。
洪武十六年(1383)于县南置都云长官司。
洪武十九年(1386)十二月置都云安抚司,改都云为都匀。
洪武廿三年(1390)十月,废都云安抚司,置都匀卫,隶贵州都指挥使司。
洪武廿九年(1396)都匀卫升为军民指挥使司,隶四川布政司。
永乐十七年(1419)都匀军民指挥使司还隶贵州都指挥使司。
弘治七年(1494)五月置都匀府,与都匀军民指挥使司同治。
清代(1644-1911):康熙十一年(1672)改都匀卫为都匀县,隶都匀府。
民国(1912-1949):民国元年(1912)因府县同城,撤县。
民国三年(1914)改都匀府为都匀县,属黔中道。
民国九年(1920)都匀县直属贵州省长公署。
解放后(1949--)1949年11月15日都匀解放。都匀县属贵州省独山专区。(民国廿四年(1935)至民国卅八年(1949)十一月,独山县为专员公署驻地不变,并沿袭至1952 年。)
1952年12月4撤独山专区,置都匀专区于都匀,都匀县属贵州省都匀专区。
1956年4月18日建立贵州省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8月撤都匀专区 ,都匀县属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 。
1958年6月建都匀市,都匀县与都匀市分治。
1958年12月撤都匀县,并为都匀市。
1962年撤都匀市,恢复都匀县。
1963年3月都匀城区恢复都匀市,都匀县与都匀市分治。
1983年8月撤都匀县,并为都匀市。
(二)都匀军政邮
1.军
:史载,明代实行"土流并治",军政分管。汉族入境定居始于明洪武廿三年(1390)。是年置都匀卫,唐胜宗督贵州各卫屯田,开设屯堡,实施军屯。规定:边地戍军,三分戍守,七分屯种,子孙世袭。驻扎都匀的军屯人员,多来自江南地区。卫为地方专门军事机构,管理军队和屯田军户,命指挥同知董镛镇守,领24屯堡。堡为基层军事机构,具体管理军户,每堡设指挥1员,世袭。当时都匀设24堡,史载之21堡名中,有墨冲堡、河流堡,没有良亩堡、黄良堡。从明洪武廿三年(1390)至明崇祯末年(1644),共254年间,都匀卫、都匀军民指挥使司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官职,均世袭。
《都匀县志稿》载:明朝解奉春,浙江台州府黄崖县人,洪武十五年,奉命征黔苗有功,授都匀指挥使,卒封昭信校尉。子嗣先、孙文、曾孙懋,袭指挥使并昭信校尉。(池潮,志虽未名,但墓碑刻明"明昭信校尉" 。 子、曾孙墓碑亦刻明"明昭信校尉" 。故同比应授为都匀指挥使,卒封昭信校尉,子、孙、曾孙,世袭指挥使并昭信校尉。)
清初,都匀为都匀府和都匀营。清雍正七年(1729)十二月初八,兵部裁都匀营参将,改都匀营为都匀协。都匀协除旧有守备1员,千总、把总6员外,设副将1员,驻扎八寨。增设游击2员,守备2员,兵勇1600名,分左右二营。游击1员驻都匀城,1员随副将驻八寨。清雍正八年(1730)都匀营升为都匀协,属古州。下设二营、12汛,以及据点22塘。其中有墨冲塘(城南25公里)、良亩塘(城南30公里)。
清雍正六年(1728),八寨为都匀要隘丹江、清江、古州咽喉。丹江苗作。5月6日,张广泗由贵阳率兵至匀。6月初9,同都匀忝将赵文英等营于(八)寨隘口,调独山兵……八寨既平,议进丹江,留文英镇守。(谱载:"雍正之时,古州起反……文彬公迁移八寨,创落长青堡。"与史似有关联。)
2.政:元代以前无行政建制。元代正式实行土司制度。中央授边疆各族首领
土官职,予符印,均世袭。基层政权为:等处、寨、洞、村、团、部 等等。元代至元廿一年(1284)置军民长官司。元代廿八年,都云设等处一级,如上都云等处、阳安等处等等。至元廿九年(1292)置都云县。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都匀安抚司,改都云为都匀。洪武廿三年(1390)十月,废都匀安抚司,置都匀卫。明代卫理民事。洪武廿九年(1396)都匀卫升为军民指挥使司,下设基层政权在都匀有都匀长官司、都匀副长官司、平浪长官司等,未载墨冲。弘治七年(1494)五月置都匀府,与都匀军民指挥使司同治,仍辖上述长官司。元代以后,地方政权间有司、府、县,少数民族实行土司制度。土司管理该民族,世袭。土司虽需中央批准,但其法令及其对属民的杀、夺,中央不管。土司只向中央进贡少量银物。有的少数民族,连中央承认的土司也没有,只受该族头人统治,并受邻近土司控制,此系土舍制。土司、土舍系大小不同的割据者。明朝以后,逐渐取消土司世袭制。清康熙十一年(1672),撤都匀卫,置都匀县,领7司、4乡、63堡。到清朝雍正四年,推行"改土归流",至清末,都匀仍保留都匀长官司、都匀副长官司、平浪长官司等。平浪长官司的王应铭(湖南宝庆人)于明洪武二年(1370)以车骑将军被授予平浪长官司,直袭至清咸丰年间。清朝设府、厅、州、县等地方政权,朝廷派谴一定时间进行调换的流官前往贵州治理,谓之"改土归流"。清道光十四年(1834),独山与都匀划接壤县界,名为"黄良堡界"。首见黄良堡名。(当时应称"皇良堡"。)民国三年,中华民国总统令:全国各省的府、厅、州改县。民国廿四年,县以下区乡镇改为区、联保、保、甲,实行保甲制。都匀有24联保,有墨冲联保。民国三十年,设墨冲区署,全县为21乡镇、190堡,有良亩乡。民国卅一年,撤墨冲区署,全县为19乡,有良亩乡。民国卅八年,全县为19乡、2镇 ,有良亩乡。解放后,废保甲制,几经变化,黄良主要属良亩乡管。有一小段时间设黄良乡。
3.邮:都匀驿站始于明代,有都镇驿、来远驿。清袭驿站体制,增设铺递。
都匀境内有9铺。城北4铺,城南5铺。城南5铺为纸房、大河、普林、墨冲和良亩。清末办邮政,废驿站和铺递。
(三).黄 良
黄良,古称皇良,见于碑文和谱叙。
1. 金磷公于清咸丰乙卯五年,著谱叙:潮公"世袭指挥校尉之职,卜居匀属皇良"。
2. 明万历卅五年十一月十三日葬的赵世雄墓,道光三年三月廿八日立夹杆碑。碑铭:其墓迁皇良屯上,赵氏太墓旁。
3. 如清公于民国二年前后,据映坤公谱著池氏谱叙:潮公"与刘李马翟四姓同来卜居匀属皇良堡"。
4. 如清公于民国二年,著其父有芙公碑序:潮公"官拜世袭指挥之职,卜居皇良"。
5. 潮公民国十三年墓志:潮公"世袭指挥昭信校尉之职,即创业卜居于皇良堡"。
清道光十四年(1834),独山与都匀划接壤县界,名为"黄良堡界"。首见黄良堡名于史。但当时应称"皇良堡"。
关于黄良的史籍,至今未有发现。黄良地域内的碑碣,以池姓的七面明碑为最老,但无历史记述。从池潮公至濬德公碑上的"明赠昭信校尉",结合史籍看,池潮公被授予都匀指挥使,卒封昭信校尉,子、孙、曾孙,世袭指挥使并昭信校尉。池潮公功成名就后,率刘李马翟四姓,同来卜居匀属皇良堡。五姓均为军户。现除池、刘二姓尚存外,其余三姓何时何去何从,尚待考证。(乾隆年间孔寿昭由马颈前迁至黄良堡,买李宅南瓜山地葬,或许是李姓至少存在到乾隆年间的证明。)
关于黄良的地域,历代有一堡六寨之说。一堡,为皇良堡;六寨,有老班寨、良母寨、松树寨、老猫寨、小寨和班拱寨。这个范围,与解放前后黄良的行政区划一致。
在黄良地域内,史称经老班寨至滥木桥的西门河为黄良河。流经黄良地域的大河,称为良亩河。与皇良堡驻军有关的地名,尚有牌坊边、营盘顶、大门闾、操场等。
传说,从堪舆上讲,皇良堡是一个风水宝地。堡子在一个后续绵延不断的团鱼背上,鱼嘴伸向大河 ,有游向大江大海前途无量之势。堡内以操场为中心,街道纵横有序,房屋鳞次栉比。果木葱茏,樟枫送爽,松柏挺拔,石道阴森。堡外青山环绕,苍翠欲滴。绿水回潆,碧波荡漾。终年气候温和,每季庄稼茂盛。人民勤劳,学子成群。若干独有景象,确具宝地特征。现存的少数古迹,似乎还述说着当年的威武雄壮和相对繁荣景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盛极一时的池刘李马翟,早就只留下池、刘二姓,且刘姓极少。朝代的更迭,也使池姓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随着他姓亲友的依傍、迁入,皇良堡,早在明代就成为更多姓氏共同居住的地方。战乱避难、迁徙谋生及其他原因,又使池姓往复于异地与皇良之间,财产变更,人员损失,池姓更加一蹶不振,难以复兴。诸多姓氏同居一地,不免矛盾重重,相互倾轧。加之当地领导思想和方法上的问题,黄良的团结和发展,都受到很大的制约。相对其他地方的发展,黄良十分滞后。因此,黄良池姓需要振兴,黄良地方需要振兴。黄良地方的振兴,需要黄良所有姓氏居民的共同努力。池姓在黄良占有较多的居民,池姓应该发挥更大的力量,作出更多的贡献。黄良池姓的振兴,需要黄良所有潮裔子孙的共同努力,也需要调动和发挥在其他地方居住的潮裔子孙的力量,共同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