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7-4-29 09:18:09

找寻回家的“路”

找寻回家的“路”
——池氏网创办暨池氏宗亲网重新开放之由来1.池氏现状“大分散、小聚居”:随着网络的发达,通过Q群及微信群的联络,以及网络上的搜索,得知全国31个省,除了西藏、新疆、宁夏外,历史上和目前都有池氏聚居生活的痕迹。因文革原因,各地祠堂、墓碑、族谱绝大多数都被毁灭;改革开放的人口流动加剧,及传统文化的断代,无论老一代还是年轻一代,对于自己宗族姓氏的起源都日益淡漠,更多的是对池氏的好奇和新鲜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池氏姓氏文化有即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危险。
“人丁少、派系多”:据2007年的人口统计,池氏在百家姓中排名210位。池氏立姓早,历史可以追溯到2900多年,从有历史的秦代计算起来,也有2300余年。在漫长的繁衍发展岁月中,池氏一直人丁稀少,目前全国总人口40万左右。有明确记载的包括西平郡、西河派,同时也有把派系和堂号混淆的称呼:西河堂、西平堂、陈留堂、山水堂、肇祯堂……
2.池氏宗亲网的历史贡献最早专业收集、整理、研究池氏文化的当属阿池于1995年创办的hackchi.com“池氏宗亲网”站,现在网络上各大商业类家谱网站上的信息基本来于此;更重要的是,该网站把“池氏”这个古老但渐趋式微的姓氏宗人聚集在了一起,产生了凝聚力,也引发了池氏宗亲对池氏的探源性研究,出现了池传錞、池上舆等老一辈的宗亲对池氏文化很有见地的研究并发布了系列文章;对福建、江西、浙江、湖南等地池氏宗谱的网络推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是这一批宗谱的网络呈现,让散落各地的池氏族人重燃建立本地族人族谱的希望和信心,更加迫切地探究本地池氏先祖的来源、迁徙及发展历程……
世事难料,2016年,阿池建立的“池氏宗亲网”横遭变故(实际上2012年7月以后就无法更新了),池氏文化的研究与池氏后人寻根问祖、兴谱言志等家族活动眼看就断档了。
3.历史的抉择网络世界,大的姓氏都有宗亲官网,很多姓氏不仅一个,还有若干支系官网,各类宗族联谊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再看各类姓氏Q群、微信群、贴吧,他们对各地姓氏最初聚集起到一定作用,在文化传承中,可以起到及时性的宣传和推广;但是,因为信息的碎片化,无法对姓氏文化的内核进行沉淀,无法对文化进行有效传承,无法对姓氏文化形成有效的推广和发扬光大。
随着池氏宗亲依托平台的消失,已经燃起的星星之火,现有的Q群、微信群无法继续点亮。有的只是各类纷争、道听途说、残谱片段……
一个家族文化的荣辱兴衰,与家族一群人的努力息息相关,与家族倡导的积极正向文化的确立、引导、推广、撒播息息相关;在知识碎片化的今天,个人很容易迷失在人云亦云的点滴兴奋中,我们的族人概莫能免。池氏家族的正能量、家族的传统文化——我们池氏先祖不屈不挠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艰辛的求生欲望、艰难的跋涉历程、顽强的生存毅力……如果不被我们挖掘、整理、传播,其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建立一个能够被后辈解读、传承的数字化家族文化平台成为当务之急。
有道是:政治是统帅,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又有评论道:政治是一时的,不过几十年,秦王汉武万骨枯,今又安在?经济是一世的,荣华富贵不过三代;文化是永久的,虽有起落,但“万古如长夜”、“为万世开太平”仍是震古烁今的名言。我们定位于池氏宗族的探源索微、宗族文化的继承发扬、宗亲生活的提升拓展,想必能最大程度地团结池氏宗亲、促进池氏发展!
4.初步功能:池氏成员寻根修谱的电子化工具网络使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变化,实现了无纸化、高效化、自动化,快速的交换信息,地理界限的模糊,等等,表现出网络的无限魅力。家谱的编修在以前是一非常复杂的工作,要成立组织、筹措经费,到各处有族人的地方收集资料,直至成书、印刷、分发、珍藏。且不能及时更新,“二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祖训没有几个支系能一一做到。利用网络可以大大提高编修效率,还能实现以往无法想象的很多新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家谱信息实时更新只要家谱有关的信息有了变化就可及时添加进来,如某人今天结婚了,另一家生了一个小孩等,可以及时录入,录入后大家看到的信息就都是更新过的信息了。这样就不会再有以往二十年或六十年才能全面续修一次家谱的情况了。
②展示灵活,信息量增大以往家谱包含的所有内容,包括苏体线谱、欧体系图、名人传序等等,都可以加入到数字家谱中来,同时还能保存以前不可能保存的很多东西,为家谱学的发展起来推动作用,如可在数字家谱中保存声音、录像等资料。展示形式上可以实现内一内容多种展示,如苏体族谱、欧体族谱等,在数字家谱中还可以使用,想同时使用也不难,还可以利用更加方便的方式,如族谱树、族谱云等体,集苏体、欧体优点于一体。更重要的是,数字家谱没有量的限制,不用考虑信息量太大容纳不下,能实现任何人想存放多少就存多少信息。
③方便“寻根问祖”数字家谱便于查询。可以利用人名、地名、迁移路线等来查询家谱、遍览家谱,甚至直接查询人与人的关系。实现了快速的查询,用两个名字在几秒钟之内就能查出两人的关系,不管你是天南地北、也不管你是十代百代前是一家。
④发展与时俱进可以引入现在比较先进的电子地图、卫星导航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开发出新的家谱内容和形式。利用现代基因检测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融合文化归属与生物血缘的确认。
⑤传承性加强池氏网架构将采用定期数据和程序文件实时备份,宗族理事会和编委会可以实现数据的本地双份备份保存。无论天灾人祸,可以在有网络的情况下,随时恢复平台。
5.潜在发展:池氏互助交流平台只要宗亲团结、平台坚实,一切皆有可能。初步设想包括:
①人才培育计划平台本身就是各种网络设计和运营人才的实践基地;池氏商圈可发展为依托姓氏的商界人才黄埔军校;面向未来的先进理念传播,是教育,也是维系。条件成熟后,依托平台设立教育奖励基金,发扬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宗族资助有潜力学子的优良传统。
②人际交流平台“融合同宗之易亲与网络之便捷”,多层次交流、互相提携、砥砺前行。为渐次提升池氏的人口比例,也不妨发展出间接婚介平台、育儿经验交流平台等,当然,为提高池氏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也可以加强职业教育交流、微商电商交流、养老旅游交流等等。
③慈善捐赠资助人生在世,大灾小难、病患意外难免,除了加强从社会资源中获取救助的咨询外,也提倡慈善捐助。平台主要肩负起身份与灾难信息的确认、捐赠资金与物资的归集转移、监督反馈等。
总之,依循“传承历史、联络当今、开拓未来”的宗旨,池氏网平台大有可为!

池氏义工 发表于 2017-4-29 23:40:55

:lol:)大力支持!!!
池氏家族的事情,大家事大家办!

池上渔者 发表于 2017-5-1 09:11:38

好文,有深度、有高度,鼎力支持。。。

hackchi 发表于 2017-5-2 15:53:11

此文我第一时间转发到微信朋友圈,被黄老师看到了,我怪不好意思地说:“抄袭了您的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的观点,也没注明出处……”。他大方地说:没事没事!:lol然后他评论道:他老家湖北蕲春黄氏宗谱的六修序言由大学毕业生、县教育局干部撰写,可惜继承得太多,开拓得不够,要是能写成本文那样就好了!;P;P;P

chiyuping 发表于 2017-5-15 15:56:03

谢谢池氏网、池氏宗亲网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交流池氏起源和家族文化的平台:)

池氏网 发表于 2017-7-3 19:02:40

欢迎大家留言支持,

chixk 发表于 2017-11-24 10:03:0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找寻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