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义工 发表于 2020-1-27 00:38:34

芦溪碧水岩庙

本帖最后由 池氏义工 于 2020-1-27 00:41 编辑

芦溪碧水岩庙不大却很有特点,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古寺庙.历史名人王阳明、詹师傅、戚继光、赖继谨在这里演绎的故事让其熠熠生辉.“三教”合一的明代寺庙
“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古寺庙在全国为数不多,芦溪碧水岩古寺庙便是其中一个.
芦溪碧水岩背靠芦山,下临芦溪溪的碧水潭,山光水色,景致清幽.岩庙倚山而建,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有一庙、一宫、一殿.
一庙:水陆大众爷公庙,安奉(左)主神大众爷公,(中)万善坛、三宝佛、文朱、普贤菩萨及地藏王佛像,(右)姑婆祖神像;楹联有“万神先知人生事,善众后觉地步宽”.
一宫:文昌宫,安奉主神(文曲星)文昌帝君;宫中联曰“秉正掌衡裁禄位;不偏执度定功名”.康熙四十五年,漳州府、霞东有了一所文昌学院,芦溪碧水岩也有了文昌宫,又名“芦山书院”,每当皓月当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碧水岩倒映碧水潭中,清晰可爱,游人至此,无不叹为绝妙好景,难怪有位游客在碧水宫前题写一联,上联“芦山胜景福临圣地”,下联“碧水连天祥纳灵宫.”这个书院是造就培养人才园地,又是各社里头目议事解决问题的地方(解放初期,芦山书院成为红色政权活动场所).
一殿:观音殿、奉祀如来佛像、观世音菩萨.楹联有“碧水涤心辟邪朝净土,慈航普济怀正陟禅岩”.
这样,芦溪碧水岩就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
关于芦溪碧水岩的始建时间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在明朝始建是较有依据的.明正德年间,王阳明在平和设县后回朝廷,经常到各地游说他的“心学”.周金,明正德年间(1506—1521)僧人,曾游少林寺,后还居九华山东岩.值王阳明游九华山,周金前往造访,和之谈心,甚契.阳明以偈、诗赠之.其偈曾刻于东岩悬石倒覆处.时为明正德十五年(1520)三月八日.周金既是禅僧,又尚念佛法门,有偈为证:“千圣本不差,弥陀是释迦,问我还乡路,日午坐牛车.”王阳明和周金在“三教合一”的问题上非常默契.谈及在平和的事迹时提到芦溪一带周围群山环抱,钟灵毓秀,汉畲共处,团结合作,发展生产,到处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升平景象.这恰好被周金的弟子禅范听到.禅范,江西人,俗名王枚玉,精通佛道,医术高超.尔后,他南下福建化缘传教至芦溪,遂爱芦山风水宝地,这里水清景美,山幽林蔚,于是筑亭建庙(称为万善坛或碧水岩),深受王、周两人思想影响的禅范在寺庙供奉了“儒、释、道”的神明并传道教化,行善积德,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急民众忧急.
明、清时期,闽南、粤东一带,平和县芦溪、山格地区的民众崇拜大众爷,碧水岩当然也就少不了大众爷公的神像,并形成传统习俗,香火不断.碧水岩历经几次的扩大和重修,清乾隆七年大众爷公,保祐一方百姓,风调雨顺,百业兴旺,朝廷派浩奉直大夫蔡宗元重修庙宇,立石碑《万善坛记》.目前,尚存一块石碑记载:“清乾隆七年(1742)芦溪有建万善坛,奉祀大众爷等”围绕大众爷公信仰,数百年来芦溪碧水岩形成了一套民俗文化,每年七月中旬(农历十四日)举行一次规模大至闽粤四县(平和、南靖、永定、大埔)的庙会,主要内容有“扛猪公”、“掷孤米”、“开龛口”、龙艺表演等.
明代四位名人对寺庙的影响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1472-1528),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作为“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他不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王阳明在明代学术、思想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儒、释、道”三教合一观念的流衍或变迁中,王阳明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致良知”是王阳明全部学说的理论结晶,王阳明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说到致良知说的创建,就得提到王阳明和儒释道三教的关系.王阳明早年曾沉溺佛道:“尝笃志二氏等用功二十年”,后因不满佛道宗旨而重归儒门.但他对佛道的态度很明智,他否定其弃人伦绝世务的旨归,但肯定其本体论等思辨“高博”,还曾以“三间共为一厅”之喻来表达其融合儒释道的三教观,而致良知说正是他融合三教的产物.王阳明说三教一家、三教同源:“譬之厅堂三间共为一厅”;“言圣枝叶,老聃释氏”.当然,王阳明倡良知标准和“三教合一”的本意是强化封建统治,创建和谐社会.那王阳明怎么和芦溪扯上关系呢?这就要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叫詹师傅.
詹师傅(?-1517),名已佚,平和县芦溪连新人,以竹工为业,人称为“师傅”.自明中叶以后,土地兼并日趋剧烈,田赋日渐繁重,芦溪虽僻处深山,也不能幸免,官逼民反,反抗遍地蜂起.詹师傅素以“慷慨仗义、济困扶危”为众所信服,于是,共推之为长,趁势而起,和温火烧组成义军队伍,以芦溪及象湖(现属永定)为根据地,联络广东饶平大伞、箭灌等处,于明正德二年(1507)起义反明,至明正德八年(1513)附者日众,声势日益壮大.为了扩大反抗范围,詹师傅和江西横水、桶岗的谢志珊、蓝天凤及广东的池仲容、池大宾等义军取得联系,活跃在闽、粤、赣边区,致使“三省骚然”.明正德十二年(1517),都察院佥都御史王守仁向闽、粤、赣等省官兵发出进攻令,由于双方力量悬殊,起义军被歼殆尽.王守仁又先后进军江西、广东等处,原和詹师傅互为倚角的谢志珊、蓝天凤、池仲容等亦为所灭.至此,纵横三省、活跃十年、声威直震朝廷的农民起义方告终.
平息詹师傅后,王守仁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考虑到官兵一撤,贼寇必将卷土重来,老百姓就会再次遭殃的问题.如何才能做到百姓安居乐业,政权长治久安呢?王守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后,他认为必须设立县治,只有这样,才能较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就写奏章请求朝廷增设县衙,并取名叫平和:“取寇平而人和之意,定县名为平和”.王守仁的建议很快就得到朝廷的批准,明正德十三年(1518)三月正式置县,县址就设在九峰镇的大洋陂.之后,王阳明在各地订立“乡约”,兴办“社学”,传导他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命题,世称“王阳明心学”,当然也包括“三教”合一,使民既知“格面”,又知“格心”.这时候,“三教”合一的观点已开始被芦溪的群众所接受.
结论:关于碧水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描写碧水荡漾的诗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富强、民主、文明……”3月1日,新学期开学伊始,芦溪县宣风镇中心学校正在组织全体教师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与此同时,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都。
我弯弯绕绕地走过人车挨挨挤挤的橡木街,扣开一扇临街的门之前,我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我的同桌好友晓菱,竟生长在这样的家。开门者是个老男人,他头发。
日前,韶关曲江区樟市镇革命老区芦溪瑶族村又有两条乡村公路建成并正式通车。据了解,过去,芦溪瑶族村委会至中洞村、后山村的乡村小路十分窄小,凹凸不平。
寺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与寺庙相关的文化从远古到现代,再到遥远的未来,都是人们灵魂信仰的依托。寺庙。

池氏义工 发表于 2020-1-27 00:57:39

詹师傅(?-1517年),名已佚,平和县芦溪连新人,以竹工为业,人称为“师傅”。

自明中叶以后,土地兼并日趋剧烈,田赋日渐繁重,芦溪虽僻处深山,也不能幸免,官逼民反,反抗遍地蜂起。詹师傅素以“慷慨仗义、济困扶危”为众所信服,于是,共推之为长,乘时而起,与温火烧组成义军队伍,以芦溪及象湖(现属永定)为根据地,联络广东饶平大伞、箭灌等处,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起义反明,至正德八年附者日众,声势日益壮大。为了扩大反抗范围,詹师傅与江西横水、桶岗的谢志珊、蓝天凤及广东的池仲容、池大宾等义军取得联系,活跃在闽、粤、赣边区,致使“三省骚然”。
明正德十二年,都察院佥都御史王守仁向闽、粤、赣等省官兵发出进攻令,由于双方力量悬殊,起义军被歼殆尽。王守仁又先后进军江西、广东等处,原与詹师傅互为倚角的谢志珊、蓝天凤、池仲容等亦为所灭。至此,纵横三省、活跃十年、声威直震朝廷的农民起义方告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芦溪碧水岩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