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w.org 发表于 2019-12-31 08:51:39

江苏连云港板浦笔记:池家大院


皂角树下,千年小镇板浦,偏西一隅,有一条丁巷,这里民居密集,巷内,隐藏着原汁原味的池家大院。池家大院如同中国历代文人所追崇的“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巷”的境界一般,长久而默默地隐于此。一直以来,想写一些关于《池家大院》的只字片语,或许担心自己手里的一支拙笔,写不出池家大院的神韵,故迟迟未敢下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但,我这个人,琴心剑胆,内心强大,有一种知难而上,坚韧的精神。成也好,败也罢,尽人意,遂天愿!于是乎,写下这个题目。谈到池家大院,恐怕知之者不多。若提起西顾巷汪家大院,熠熠生辉,举世闻名,几乎人人皆知。池家大院比起汪家大院,用“养在深闺人不识,”这句话来比喻,恰到好处。池家大院,直冲巷子。院墙上镶着泰山石敢当。在老家小巷,碰到“石敢当”,实属正常。“石敢当”,民间用来辟邪。池家大院,离我家很近,半支烟功夫,从我家巷头,穿过一条街,到达夏巷,就望见,巷子里挂着一招牌,招牌上书写:“老刘理发室,”五个正楷大字,字大如斗,非常醒目。招牌下文写着电话号码。在理发队伍里,刘师傅绝对是个异人,手艺好,擅长剃平头,价钱便宜,不贵五元钱而已。小镇独此一家。而别的理发店都已涨价了,十元,十五元,价钱不等。我和儿子(潘辉),来理过一次发。来那天,碰巧,遇到老同学周秀丽,在刘师傅家打麻将。我的好友孙正华则是常客。站在离我住处不远的巷口头,常看见孙正华到这条巷理发。刘师傅生意,非常火爆。刘师傅年纪,六十有余,看起来像五十多岁,浓眉大眼,时常戴一副宽边墨镜,整天,笑容满面,且多才多艺,歌也唱的不赖,尤其是《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给人初以为是山东草根歌手,大衣哥朱之文唱的。由此可见,刘师傅唱功着实不凡。刘师傅堪称板浦好声音。差点忘了,告诉你,刘师傅的名字,叫刘新秋。穿过夏巷,就到了丁巷。丁巷宽不过两米,南北走向。长百余米。丁巷,四通八达,南连接葡萄巷,北连接杨巷。丁巷,两旁是写满岁月痕迹的老房子。前段时间,我特意穿着素衣布鞋,到丁巷,寻访池家大院。素衣才配小镇的老宅院。布鞋踩在洁净的青石板上,步履轻快,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池家大院,门楣上书,丁巷1号。池家大院,木质大门,或敞开,或紧闭。铜色的门环,推开那斑驳的厚重的大门,门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大院子里的美景,映入眼帘,一座清古建筑物,青砖灰瓦,似鹰欲飞的棱角,朱红色的窗,茂密的枯藤缠绕着乌黑的屋檐。院内花草袅袅,草木茵茵,老屋保存的很好。散发着古色古香的味道。记得当初,认识池洋老师,是经过胡可建老师介绍的,这俩人,属于老表关系。池家大院的主人池洋,儒雅,瘦瘦的,谈吐不凡,思想深邃,是个文化人,职业教书匠也。苏北老家板浦,虽是连云港境内的一个小镇,却不能小看,这个地方,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处处都闪耀着人文的光芒。池家大院也不例外。说起自家的院子,池洋老师颇为自豪:院子里的老屋,是曾祖父买来的,已经住过五代人,至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池洋老师还说,听祖母讲,庄重上学期间,就曾居住在池家大院。庄重是池洋祖母的侄儿······沿着池洋老师的记忆,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资料内容抄录如下:庄重原名庄开第。庄重是笔名。庄重先生是《法制日报》(前身为《中国法制报》)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法制日报》的创办者,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法治(法制)新闻宣传事业的开拓者、见证者。1917年11月12日,庄重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同兴镇界圩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祖父系清朝末年一名没有中举的老秀才,在八个兄弟姐妹中,是家中长子。因为庄重学习成绩好,1933年,被保送进入江苏省立运河师范读书。第一年在灌云,当时称江苏省立灌云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为灌云乡师)(校址在今灌云县板浦西大街),第二年1934年秋天,灌云乡师西迁运河,更名为江苏省立运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7年夏天,庄重师范毕业,留校教书。抗日战争中庄重参加了革命······1984年6月,庄重67岁离休。这些资料是准确无误的。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庄重确实在板浦上过学。庄重在上学那段期间,居住在姑姑家(池家大院),我推测极有可能。但,庄重先生在资料里为什么没有提及,不知道是何缘故?是忘了,还是······细细想来,实在叫人困惑。因为历史久远,现已无法考证。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再继续探索、解密。池家大院,承载着小镇文化的积淀,也是小镇历史的记忆、历史的见证者。可惜,至今未能列入非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什么原因,尚不清楚?这篇文章,能否引起文保单位重视,在期待中。其实每个游子的内心都潜藏着一样东西:那就是,乡愁二字。如今,池洋老师早已不居住在板浦了。可是,乡愁像一条撕不断的纽带,始终栓着游子。出于对故土的挚爱,池洋老师说,池家大院是乡愁的根,是精神家园,就像我们的印记一样,永远不能忘!作者简介:潘友国,男,江苏省连云港板浦人。喜欢看书、写作。连云港作家协会会员。

chiw.org 发表于 2023-5-8 09:05:45

板浦池家大院,乡愁像一条撕不断的纽带

皂角树下,千年小镇板浦,偏西一隅,有一条丁巷,这里民居密集,巷内,隐藏着原汁原味的池家大院。池家大院如同中国历代文人所追崇的“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巷”的境界一般,长久而默默地隐于此。一直以来,想写一些关于《池家大院》,或许担心自己写不出池家大院的神韵,迟迟未敢下笔。但,琴心剑胆,内心强大,知难而上。成也好,败也罢,尽人意,遂天愿!

池家大院,知之者不多。若提起西顾巷汪家大院,熠熠生辉,举世闻名,几乎人人皆知。池家大院比起汪家大院,用“养在深闺人不识,”这句话来比喻,恰到好处。池家大院,直冲巷子。院墙上镶着泰山石敢当。在老家小巷,碰到“石敢当”,实属正常。“石敢当”,民间用来辟邪。


池家大院,离我家很近,半支烟功夫,从我家巷头,穿过一条街,到达夏巷,就望见,巷子里挂着一招牌,招牌上书写:“老刘理发室,”五个正楷大字,字大如斗,非常醒目。招牌下文写着电话号码。

在理发队伍里,刘师傅绝对是个异人,手艺好,擅长剃平头,价钱便宜,不贵五元钱而已。小镇独此一家。而别的理发店都已涨价了,十元,十五元,价钱不等。我和儿子来理过一次发。来那天,碰巧遇到老同学在刘师傅家打麻将。我的一位好友则是常客。站在离我住处不远的巷口头,常看见人这条巷理发。刘师傅生意,非常火爆。

刘师傅的名字叫刘新秋。年纪六十有余,看起来像五十多岁,浓眉大眼,时常戴一副宽边墨镜,整天,笑容满面,且多才多艺,歌也唱的不赖,尤其是《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给人初以为是山东草根歌手,大衣哥朱之文唱的。由此可见,刘师傅唱功着实不凡。刘师傅堪称板浦好声音。

穿过夏巷,就到了丁巷。丁巷宽不过两米,南北走向。长百余米。丁巷,四通八达,南连接葡萄巷,北连接杨巷。丁巷,两旁是写满岁月痕迹的老房子。前段时间,我特意穿着素衣布鞋,到丁巷,寻访池家大院。素衣才配小镇的老宅院。布鞋踩在洁净的青石板上,步履轻快,安静得没有一点声音。池家大院,门楣上书,丁巷1号。

池家大院,木质大门,或敞开,或紧闭。铜色的门环,推开那斑驳的厚重的大门,门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大院子里的美景,映入眼帘,一座清古建筑物,青砖灰瓦,似鹰欲飞的棱角,朱红色的窗,茂密的枯藤缠绕着乌黑的屋檐。院内花草袅袅,草木茵茵,老屋保存的很好。散发着古色古香的味道。

记得当初,认识池洋老师,是经过胡可建老师介绍的,这俩人,属于老表关系。池家大院的主人池洋,儒雅,瘦瘦的,谈吐不凡,思想深邃,是个文化人,职业教书匠也。苏北老家板浦,虽是连云港境内的一个小镇,却不能小看,这个地方,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处处都闪耀着人文的光芒。池家大院也不例外。

说起自家的院子,池洋老师颇为自豪:院子里的老屋,是曾祖父买来的,已经住过五代人,至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池洋老师还说,听祖母讲,庄重上学期间,就曾居住在池家大院。庄重是池洋祖母的侄儿... ...

沿着池洋老师的记忆,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资料内容抄录如下:庄重原名庄开第。庄重是笔名。庄重先生是《法制日报》(前身为《中国法制报》)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法制日报》的创办者,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法治(法制)新闻宣传事业的开拓者、见证者。

1917年11月12日,庄重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同兴镇界圩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祖父系清朝末年一名没有中举的老秀才,在八个兄弟姐妹中,是家中长子。因为庄重学习成绩好,1933年,被保送进入江苏省立运河师范读书。第一年在灌云,当时称江苏省立灌云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简称为灌云乡师)(校址在今灌云县板浦西大街),第二年1934年秋天,灌云乡师西迁运河,更名为江苏省立运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 1937年夏天,庄重师范毕业,留校教书。抗日战争中庄重参加了革命... ... 1984年6月,庄重67岁离休。

这些资料是准确无误的。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庄重确实在板浦上过学。庄重在上学那段期间,居住在姑姑家(池家大院),我推测极有可能。但,庄重先生在资料里为什么没有提及,不知道是何缘故?是忘了,还是... ... 细细想来,实在叫人困惑。因为历史久远,现已无法考证。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再继续探索、解密。

池家大院,承载着小镇文化的积淀,也是小镇历史的记忆、历史的见证者。可惜,至今未能列入非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什么原因,尚不清楚?这篇文章,能否引起文保单位重视,在期待中。其实每个游子的内心都潜藏着一样东西:那就是,乡愁二字。

如今,池洋老师早已不居住在板浦了。可是,乡愁像一条撕不断的纽带,始终栓着游子。出于对故土的挚爱,池洋老师说,池家大院是乡愁的根,是精神家园,就像我们的印记一样,永远不能忘!(来源:中华诗文,文/潘友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连云港板浦笔记:池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