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义工 发表于 2019-12-19 14:48:19

池世鸿:关源游击队的峥嵘岁月

2015.10.4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首耳熟能详的《游击队之歌》,形象描述了游击队员英勇善战的形象。

  解放战争时期,闽侯县(原林森县)关源山区就活跃着这么一支能征善战的游击队。关源含关东、关西 、埔前、关中、仁洲、六档 6个自然村。以山高林密路窄、地势险峻称著,是东连小北、大北游击根据地,西进闽侯(北部地区)和闽清的咽喉雄关。

(昔日游击队驻扎地——三叠井,如今已开发成旅游景区•程水华∕摄)
  1944年,关源片区农民池治光、邱孟光、潘为佺、陈慧民、王亦潘等人以“一把菜刀、45把刺鱼刀”为武器,自发组织抗敌护村队,点燃了革命火种。1947年10月,中共林森县西区工委成立,关源地区迅速成为拱卫五县中心县委机关、大小北游击区的坚强堡垒,成为开辟林森闽清游击根据地的前哨阵地和联系大湖、罗源、古田游击根据地的地下枢纽。
  在此背景下,关源抗敌护村队也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一支有力的抗敌力量。
  1945年秋,中共闽江工委派林白、林克俊、林庆祥等深入关源乡,组织 “二五减租”和“抗丁、抗税、抗粮” 等活动,在组织抗丁会的同时,发展地下党组织。
(现年85岁的池世鸿还经常干点农活•陈燕∕摄)
  有一天,伪保长苏友圣带自卫团抓壮丁。为了逃避被抓丁,年仅15岁的池世鸿加入了抗丁会。他以年龄小、玩耍作为掩护,担任抗丁会的通讯员,除了信息传递,还兼做宣传工作,鼓励农民加入抗丁会保家护村,成为抗丁会的骨干。由于表现突出,池世鸿于1948年12月由抗丁会骨干王亦潘推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始革命斗争。
  “没有枪炮,蒋介石给我们造。”池世鸿说,那时蒋介石被戏称作“运输大队长”,游击队的许多武器都是国军手上夺得。
(众多的荣誉证书记录了池世鸿革命历程•陈燕∕摄)
  1949 年 5、6月间 ,池世鸿和关源游击队队员在福古线,3次设伏拦截敌人运输车辆。缴获收发报机 (美制军用无线电台)一部、军车两辆、步枪子弹50 箱、手榴弹 70 多箱、军鞋 1500多双、短枪 2 支、步枪6支和大量布匹、军用粮票等物品,大大提高了五县中心县委下属各游击队的战斗力,为游击队反“围剿”斗争和支援罗源霍口“开仓分粮”战斗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
(池世鸿平日最爱看的节目还是抗日题材影视•陈燕∕摄)
  1949年8月16日,解放军28军主力经关源挺进福州。西区工委和关源游击队采取“向群众捐借、向地富摊派、向敌人夺取”三管齐下的办法筹措支前资金和物资。

(“817”解放军挺进福州•网络图片)
  当时关源里通往福州城区的山路崎岖难行,熟悉路况的城工部关源乡成员就负责带领解放军进入福州,池世鸿就是带队成员之一。“敌军伪装成解放军混入队伍,企图半路消灭我们。”池世鸿介绍说,城工部成员天天跟解放军在一起,对解放军的服装穿着非常了解。虽然敌军的装扮与解放军一模一样,但是他们手上少了个手套。邱孟光 、邱木香、林世英、潘先林等人立即带20 多名游击队员,包围伪装之敌并令其缴械投降。此次行动,确保了28军顺利进军并解放福州。
  8月17日凌晨,28军主力攻入福州,解放了福州。
陈燕∕文

池氏义工 发表于 2019-12-19 14:49:34

  5、1948年10月魁岐会议之后,连江游击队(杨华领导)、古田游击队(魏宜芝、陈景丹领导)、罗源游击队(张道禄、陈式山两支)、平潭游击队(张纬荣、高飞领导)、关源游击队(又名“西区游击队”由张经仙、池治光领导)相继成立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池世鸿:关源游击队的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