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xk 发表于 2018-9-15 07:45:49

卢捷克:难舍51 年的“故乡”情怀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8/17/147136664781063197.JPEG❖ 凉都故事❖仲夏的一天早晨,阳光和煦、林鸟唧唧,记者走进绿荫掩映、曲径通幽的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机关老干住宅区,叩开该公司离退休老干、原水城矿务局总工程师卢捷克老人的房门,拜访了这位“三线建设”时期老鹰山煤矿矿井建设的见证者。“请坐!请坐!”眼前这位87 岁,耳聪目明、精神矍铄的“老三线”,言及自己人生创业和“三线”经历,高兴地打开了话匣子。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8/17/147136664812121415.JPEG时常翻开“三线建设”时期的老照片看看,当年的奋斗情景仿佛再现眼前。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8/17/147136664827235552.PNG多路大军聚水城1955 年,卢捷克从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煤炭部华东基建局第七十一工程处,曾建设了枣庄矿区的甘霖、莱村、八一、柴里(冻结片施工)等矿井。1964 年9 月,煤炭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线建设”的部署,开始从全国各地成建制抽调建设队伍进驻大西南,参加煤炭基地建设。当年11 月份,卢捷克与全处干部职工一起,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打起行囊来到贵州,承建当时的水城矿务局老鹰山煤矿,他担任技术负责人。“当时水城不通铁路,贵昆线只通安顺。”卢老说,他们这只建设部队从枣庄的薛城火车站启程,乘坐蒸汽火车,经陇海线辗转京广线、湘黔线和部分路段通车的贵昆线,行驶几天几夜,到安顺下车,再转乘卡车抵达水城。当年前来六盘水建设“大三线”的,除卢老所在的七十一工程处外,还有来自山东的七十工程处、七十二工程处,来自淮北的三十六工程处,来自淮南的四十二工程处,来自北京的七十三工程处,以及来自东北的大批基建施工队伍。陆老感叹道,当时到水城一下车,给人的印象是,除老城、场坝的住户相对集中外,满眼荒凉。尤其到老鹰山后情况更甚,只见1958 年始建的小河铁厂(现水钢金河公司)有几栋简陋的厂房,附近山脚零星点缀着用茅草或玉米茬盖的被煤烟熏得黑黢黢的民房。从中原大地来到西南边陲这个偏僻落后的地方,尽管心理落差大,可为了建设好“大三线”,大家信心坚定,没有怨言。艰苦奋斗创纪录“一下子来了好几万建设大军,生活物资供应不上,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卢老说,那时水城的交通条件较差,从外进购物资困难,大家吃的蔬菜靠自己种,不够吃,经常用盐水煮土豆泡包谷饭吃。1965年11 月份,邓小平视察“三线建设”途中前来煤矿建设基地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有关部门,调来十几车皮大白菜分发各矿区,全矿干部职工们吃上大白菜,大家兴奋得不得了。“当时我们住的是简陋的油毛毡棚,下雨时说漏就漏,寝室里经常上演着用雨衣遮盖床铺,用桶、锅、盆等家具接雨的‘抢险救灾’戏”。至今卢老还清楚记得,一天下午,他和工友们都下井作业了,天空突降大雨,傍晚下班回屋时,“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一夜无法落睡,坐待天明雨停后再将铺盖拿到外面晾晒。“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激情高、干劲大,许多指标创全国先进纪录!”言及当年的“战绩”,卢老满脸洋溢着欣慰和自豪。他说,老鹰山矿是一个设计年产原煤90 万吨的大矿,经勘探,由于地下煤层分布复杂,瓦斯大,基本弄清地质情况后,他们实行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三结合”,将其建成当时水矿唯一的竖井。副井施工中,他们创新采用“柔性掩护支架门扉式模板支撑环掘砌同向平行作业法”,1966 年4 月,主井副井井筒施工创月成井105.5 米的全国最高纪录,受到国家煤炭部、西南局和贵州省委、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的表彰,与此同时,七十一工程处负责井筒开凿的7101 队还荣膺“全国煤矿掘进突击队”称号。当月,煤炭部还在老鹰山矿召开全国井巷掘进现场会,推广老鹰山矿在全国首创的“同向平行作业法”。忆及“同向平行作业法”,卢老告诉记者:“这项技术是当时我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得到启示后研究完善的。”他透露,一天,他在一本杂志上无意间发现一篇用俄文介绍这项技术的文章,就带回去琢磨。文章对技术的介绍并无细节,只有方向。他仔细琢磨后悟出,同向平行作业法之所以能加快成井速度,关键是掘砌平行作业,改变了传统的施工方法(先由上而下掘进,然后再由下而上砌井),而是掘砌井同时同向进行。这项技术的关键点是门扉式模板支撑环、柔性掩护支架和速凝混凝土。他认为,一般混凝土浇铸后,需14 天左右才能拆模,而采用同向平行作业法开凿井筒,必须在8至9个小时拆除模板,否则就易出现井壁垮塌伤人的现象,因而必须采用速凝混凝土。此外,前苏联的资料里介绍防范掘进期间井壁垮塌伤人的办法是在井筒上面吊个巨型铁铁掩筒,人在掩筒里边作业、边往下放掩筒。“当时国内没有可以吊动铁掩筒的吊车,我们就改用柔性掩护支架。”卢老说,如今50 年过去,前述快速成井纪录在国内外同类矿井施工中,仍未被突破。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8/17/147136664874491831.JPEG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前排中)在中共贵州省委第一书记池必卿(前排左)等人陪同下,视察当时的水城矿务局,时任水矿总工程师的卢捷克(前排右)全程陪同并介绍有关情况。直把凉都作“”初来水城,卢捷克就没打算离开这片土地。卢老的妻子是学机电专业的,当年老鹰山矿正急需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一年后,他就把妻子接来与自己并肩作战。5 年后,水城矿务局渐成规模,他又回山东老家把两个孩子接来水城念书。后来,承建老鹰山矿井的同事们完成任务后大多回去了,而他和妻子却留了下来,继续为六盘水的“三线建设”作贡献。直到1993 年,63 岁的卢捷克共荣退休。“我的老家在广东珠海,我是两度来贵州的。”卢老说,他第一次来贵州是1944 年,那时正值抗战时期,才八九岁,为躲避战乱,随家人来贵阳暂住。抗战胜利后,随家人到安徽读高中,大学毕业后又回贵州工作。他风趣地用地道的贵州话告诉记者:“所以我普通话、贵州话都能‘逢场作戏’。”回想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卢老感慨道:“我来六盘水51 年了,从未离开过,要说哪是故乡,贵州及六盘水就是我的故乡!”他向记者透露,老伴已亡故多年,儿子现在珠海发展,自己与女儿女婿们一起生活,很愉快。儿子儿媳一再动员他去珠海居住,可他坚持不去。他认为,凉都六盘水冬无严寒,夏季凉爽,何况在这里他奋斗和生活了大半辈子,已经无法割舍这份情怀了。六盘水日报记者翟汉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卢捷克:难舍51 年的“故乡”情怀